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海暗战:不可忽视的日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7日14:59  环球财经

  ——日系“石油航母”联合越南布局南海能源

  ■  《环球财经》编委 白益民

  2011年7月20日,JX日矿日石开发公司宣布,越南石油开发公司将向该公司转让在越南北部近海新矿区50%权益中的20%,双方已签订转让合同。该矿区预计原油储量达8000万桶,试开采工作将从8月开始。

  当所有媒体的视线都在关注中越、中菲等国家领土争端的时候,低调的日本却仍然在默默地扩大其在南海的石油利益。这个在中国南海问题背后默默矗立的“影子帝国”,并不为世人瞩目。

  日本悄然启动“全球抢油”计划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生产上对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而面积狭小、能源稀少的现实,迫使日本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改变能源短缺的状况,日本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攫取本国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结果遭遇惨败。

  二战后,日本失去了通过武力控制东南亚资源和交通要道的霸权,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国际原油价格、摆脱中东石油出口国家的牵制,日本一改其往日运用武力掠夺能源的行为,而改用产业布局替代军事行动,与东南亚各国家协议共同开发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东南亚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和炼制领域不断渗透。

  此时,作为二战时期日本陆海空三军重要石油供应商的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则带着“官制开发”的色彩、以民间企业的身份从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能源的调查与开发,并从上世纪90年代起,作为日本能源海外扩张战略的先锋悄然启动了“全球抢油”计划。

  而领土狭长、在南沙占领中国29个岛屿之多、并曾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越南,自然成为日本东南亚战略的头号目标。1978年7月,日本成功与越南达成协议,由帝国石油公司和属于日本三菱财团的三菱石油公司就南海海底石油与越南进行合作开发。

  近30多年时间里,南海周边国家多各自武断地单方面宣布自己的近海疆域,扩展自己认为有油气和渔业资源的海岛地域。这些国家采取只做不说的做法,抢先向国际上公布油气勘探、开采招标示意图,招引西方跨国公司前去联合投资开采。日本则躲在东盟国家的背后攫取巨额的海上石油资源,并推动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南海冲突不断升级,其野心暴露无疑。

  三菱石油联合越南

  分食“南海蛋糕”

  在长达12年的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开始对觊觎已久的南海油气资源进行积极的勘探,并于1986在南沙成功地打出了第一口出油探井。此时位于东北方向上的日本刚刚被七国集团逼迫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国内制造业低迷大量企业倒闭、资本市场泡沫巨大,人人都想通过投资股市和楼市大赚一把。隶属日本财团的石油公司却利用这段时间,在海外紧锣密鼓地进行石油勘探和购买国外油田,更不会放过联手越南做大南海蛋糕的机会。

  为进军越南在南海的石油天然气项目,日本三菱石油公司于1992年8月21日独资成立日越石油公司。同年10月,日本三菱石油公司联合由三井住友金融财团、三菱商事等日本财团企业共同持股的日本石油公司,与越南最大的油气公司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订了在15-2号标区“黎明”构造勘探、开发石油的分成合同。三菱石油通过子公司日越石油公司持有黎明油田46.5%的股份,康菲石油公司持有36%,越南石油勘测生产公司持有17.5%。

  在三菱石油打开与越南合作开发南海的大门之后,第二年4月15日,日本大熊石油开发公司便乘势联合澳大利亚BHP油气公司、马来西亚PetronasCarigali国家油气公司、法国Total油气公司,同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开发 “大熊”油田的产品分成合同,这五家公司持有的股份分别为10.625%、43.75%、20%、10.625%和15%。

  “大熊”油田位于头顿东南250公里处,属昆仑岛盆地海域05-1标区。由于该区域水深100米以上,气候比较恶劣,加之当时越南的海上石油钻探开发技术非常落后,所以“大熊”油田的钻探设备均由日本及其他外国石油公司提供,这使得“大熊”油田的开发从一起步就取得了高效和高速。

  1994年年初,“大熊”油田一开钻即正中含油层,证实储量很大,油质与越南最大的油田“白虎”油田相似。几个月之后,“大熊”油田开始产油,最初日产原油25000桶。“大熊”油田从签订合同到开始投产,历时仅18个月。1994年全年,“大熊”油田累计产油66.4万桶。当时越南《人民军队报》发文表示,称“大熊”油田属于东南亚最好的一类油田。

  同年6月20日,负责“黎明”构造钻探作业的日越石油公司也宣布成功找到优质原油,并将这口钻井命名为“黎明15-2-RD-LX”。试验产量稳定,达每天10346桶,在当时属“东南亚地区一个油层最高产量之列”。

  除了“黎明”构造之外,日越石油公司还在15-2标区的“东芝麻”构造上钻了第二口探井,起名为“东芝麻15-2-VD-1X”井。几年内便以不亚于“白虎”油田的产量进行大规模开发。

  JX控股的前世今生

  在初步通过与越南合作获取石油资源后,日本政府似乎并不满足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仍在竭力鼓动本国企业“舍弃中国,进军越南”。为实现这一战略,日本甚至不惜捏造谎言,恶意鼓吹“中国投资危险论”。在2005年出版的政府刊物《制造业白皮书》和《贸易白皮书》中,日本官方称中国存在“投资风险”,应该将资本转向越南、印度等国家。

  为了增加日本石油企业勘探、开发和炼制的海外综合竞争能力以及降低内耗,1999年,日本石油公司与三菱石油合并后成立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并在2002年6月27日改名为新日本石油。而负责与越南合作进行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日越石油公司也归于新日本石油旗下。

  日本是一个能源严重依赖石油的国家,石油安全问题一直是日本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课题。为此,日本长期谋划本国的国际能源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更是加快脚步开展能源外交的运作与行动。基于日本政府的鼓励政策和越南战略,新日本石油公司在对前三菱石油和日本石油的作业部门进行整合梳理之后,在南海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更是风生水起。

  2007年5月24日,新日本石油投资5300万美元在位于黎明油田附近的海上启动了东方油田的开发工作,为了保持投资最小化以及开发的低成本,东方油田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来自由日越石油公司负责作业的黎明油田。

  经过一年的奋战,负责作业的越南石油勘测生产公司在2008年8月24日成功地开采出第一批石油,原油日产量2000桶左右。在东方油田的项目中,新日本石油通过子公司日越石油公司持有64.5%的股份,其余35.5%的股权由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的越南石油勘测生产公司持有。

  同年11月新日本石油又收购了越南南部海上16-2油田40%股权,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作业者的越南国家石油公司麾下的勘测生产公司拥有45%的股份,而越南和俄罗斯组建的合资公司越俄石油公司拥有15%的股份。

  随着日本国内石油需求的下降,在节约成本并削减过剩的石油精炼油能力的需求下,2010年4月1日新日本石油和新日矿控股公司合并组建新的JX控股集团。合并后JX集团是日本最大炼油商,占据日本国内成品油市场约3成份额,两家公司的全部业务都将统归控股公司旗下,并进行相应的重组。

  为了增强日本的能源安全,摆脱日本几乎90%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的状况,在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直属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日本国有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开发公司在2010年6月,向16-2油田再次注资56亿日元用于其勘探和开发。

  在众多国内石油企业和政策的支持下,负责该项目的JX新日本石油和能源公司(前身是新日本石油公司)于2011年1月,成功地在该油田的一口勘探井内发现了天然气和凝析油。

  出光兴产公司风云六十年

  1953年,把资源收归本国的国家主义狂潮席卷伊朗全国,掌握着伊朗石油资源的英国石油公司几乎停止了石油的出口,他们不卖伊朗石油,没有人敢买。但是,日本出光兴产公司的油轮日章丸在这时悄悄驶进伊朗,装满石油后又不声不响地回到日本。

  半个多世纪以来,出光兴产一直是和产油国直接贸易的先锋,它把国际石油由欧美国家垄断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缝。这家在日本人眼中为国家能源战略作出重大贡献的公司,由日本财团下属公司三井住友银行和三菱UFJ银行共同持股。

  三井、三菱等财团作为日本战后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深刻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日本重大的政治决策中,都可以看到这些财团的身影。

  2002年年初,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历访东盟5国,并在新加坡发表了题为“东亚的日本和东盟——坦诚开放的伙伴关系”的演讲,阐述了日本的东南亚政策。这是小泉政府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要重振亚洲外交,力图发挥地区主导作用的重要举措。在此框架下,日本加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影响。然而真正落实其经济政策并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还是隐藏在幕后的日本财团。

  作为日本最大的石油综合集团之一的出光兴产,其已开发石油项目的产量接近枯竭。随着日本其他石油公司在东南亚的全面开花,出光兴产也加快了海外石油项目投资的步伐。

  2004年10月,日本出光兴产携新日本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收购位于越南胡志明市东南300米处的05-1(b)(c)油田。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拥有35%的勘探权,日本石油公司拥有35%股权,帝国石油公司拥有剩余30%的股权。

  为了增强国际能源开发竞争力, 2006年4月3日,日本排名第1的国际石油开发公司与排名第3的帝国石油公司,以联合控股形式成立国际石油开发帝石控股公司(1605.TSE),并在东京证券交易市场再次上市。这项合并动作已被外界视为日本的一项国家政策性合作。新成立的国际石油开发帝石控股公司,主要生产石油和天然气。

  2007年1月9日,日本出光兴产公司旗下石油开发子公司开始在该油田进行勘探钻井。由于日本的能源公司逐步增加在东南亚的勘探活动,2011年2月,以项目作业者日本出光兴产为首的公司在区块05-1和区块05-1c的daiNga构造中的一口勘探井内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

  此外,出光兴产还在位于越南石油重镇头顿市(Vung Tau)东南部海面大约150公里处的09-3区块,投资了一项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扎鲁别日石油公司和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同开发的Nam Rong-Doi Moi油田,新发现油田在试油期间石油日流量曾达到4150桶。出光兴产公司旗下九龙公司持有该油田15%的股份,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扎鲁别日石油公司和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分别持有50%和35%的股份。

  2009年6月,越南和俄罗斯组建的合资公司越俄石油公司和由越南、俄罗斯和日本组建的合资公司VRJ公司协议向这个油田10口产油井的钻井作业投资了3.42亿美元,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经济产业省决定对正在加强石油储备的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提供援助,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报道称,此举旨在应对全球石油需求扩大导致油价高涨以及自然灾害或战争等因素使产油国停止出口,“确保亚洲地区整体上的石油稳定”。

  次年2月25日,出光兴产在Nam Rong-Doi Moi油田开始商业石油生产,10天之内便在该油田产出了第一批石油,其中已完钻的4口产油井平均日产石油700吨。

  日本的珍珑棋局

  在2008年1月16日召开的首次日本·湄公河外长会议上,日本政府表示向横跨湄公河地区5国(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的东西走廊物流网建设提供2000万美元的无偿资金援助。日本政府的方针是以这次援助为开端,对抗“南进”的中国,再筑对东南亚的“金援”外交。

  同年《日本经济新闻》刊发了一篇名为《日本的越南战略》的文章,宣称在越南的投资是日本时任首相麻生太郎的亚洲策略之一,文中指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出现大幅上下波动,日本企业急于强化原油开采和生产业务。由此可见日本在东海的既得利益已经不能满足其日益膨胀的工业体系需求和战略扩张意图,转而觊觎南海深处的石油。

  这个时候,日本的东南亚战略似乎已经跃然纸上,以越南为轴心,以财团下属企业在各国家的布局为纽带将东盟国家进行捆绑,然后推动整个东南亚利益集团对中国的包围。

  就在麻生上任不久,三井物产旗下的三井石油开发株式会社便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2000亿日圆来提高产能,其中一半投资将用于获得石油开采权。很快,三井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取得了东南亚部分地区、中东和澳大利亚的石油开采权,并在泰国、阿曼和印尼生产原油及其他石油产品。

  次年7月,日本三井石油开发株式会社联合美国第2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泰国国营能源巨头泰国国家石油管理局与越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一项天然气协议,共同为越南的一个投资40亿美元的天然气项目实施设计工作。雪佛龙公司担任越南这个天然气项目的作业者,这个天然气项目包括3个区块,它们分别是区块B、48/95和52/97。

  2010年11月28日,新日本石油公司和日本国有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开采公司在东京与越南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三家公司将在开发南亚特别是南海油气资源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开发帝石控股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将天然气转化成液态石油产品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解决天然气远距离跨洋运输的问题。

  作为经济强国和政治弱国,日本采取了“金钱援助”开道的外交政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DA)。据2006年统计,1992年以来,日本累计向越南提供110亿美元的ODA援助款项(其中96亿美元为优惠贷款,14亿美元为无偿援助),在所有援助国中高居榜首。

  日本将目光对准越南,与之前决定成立“南亚课”拉拢印度如出一辙,不但有助于解决国内能源稀少的困境,而且可以联合东南亚各国的力量来牵制和影响日益扩大的中国,还可以在南海制造矛盾的同时进一步谋划其在东海的利益,可谓一箭三雕。(连载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