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朗街头没有战争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9日13:40  世界新闻报 微博

  人们仍像往日般生活,只是西方的制裁让日子苦了些

  本报驻伊朗记者/罗来安

  伊朗与美英等国的摩擦近期不断升级,媒体对“伊朗战争”的炒作又进入高潮,甚至有报道称美国可能近期就将对伊朗动武,伊朗民众已经陷入恐慌,开始抢购物资囤积食品。情况果真如此吗?事实是,《世界新闻报》驻伊朗记者在德黑兰街头走访时并没有战争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百姓如常 商人叫苦

  日前,记者来到德黑兰北部最繁华的地段——塔基里旭广场,发现这里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大街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小贩手里拿着商品不时向过往行人叫卖,交警站在路口忙着疏导拥挤的交通。超市商铺一如往日般热闹,并没有抢购物资的现象。接着,记者又来到广场清真寺附近的菜市场,却发现平时的摊位都不见了,临时搭起了一个舞台,原来这是附近居民为纪念阿舒拉节搭建的,当地正在演出什叶派教长侯赛因当年英勇就义的情景剧。这个剧目据说每年阿舒拉节期间都会上演,尽管演了上千年,但现场观众反应依然热烈,到处人满为患。

  不过,商人们就没有老百姓这么优哉游哉了。德黑兰的私人钱庄最近生意异常火爆。在英国宣布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制裁后,私人钱庄美元对伊朗货币里亚尔的价格迅速突破13000关口,比官方汇价高出近30%。为缓解市场担忧,伊朗央行曾宣布将向钱庄注入更多美元。但在上月底发生示威者冲击英国大使馆事件后,欧美又相继加大了对伊朗央行的制裁力度,后者只好放弃干预汇市,美元继续飙升。

  多年从事对华贸易的进口商拉贾比也加入了抢购美元的行列,他说,今年以来美元对里亚尔涨了近30%,而人民币对美元又持续升值,这使得中国商品不再便宜。以前他去一次中国可以下几个月订单,现在只敢订一个月的货。不过,最令拉贾比担心的还不是汇率,而是将来根本买不到外汇。现在他还可以通过与迪拜有业务往来的私人钱庄买到外汇,但他担心西方的制裁进一步加大,迪拜这个渠道可能被堵死,到时候他就无法去中国进货了。

  经济虽差 战争还远

  12月12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伊朗北部一个群众集会发表演说时,遭到一名刚被解雇的45岁纺织工人的“鞋击”。有伊朗网民认为,这显示出伊朗目前经济形势异常严峻,政府经济改革方案没有取得成功。

  受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的影响,伊朗一些工业区资金匮乏,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且缺少必要维护。不少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的经济项目进展缓慢。去年12月伊朗正式启动经济改革计划以后,政府逐步削减了对能源和食品等重要消费品的补贴,大幅提高了汽油、天然气、电力和食品的价格,导致国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

  不久前记者去交警局办事,临时在路边打了辆私家车。司机拉明告诉记者他是一名中学老师,但教书收入不到400美元,贴补家用全靠开黑车。在德黑兰,象拉明这样利用业余时间身兼数职的现象很常见。虽然经济形势堪忧,但对于广受外界关注的美国近期是否会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问题,专家普遍认为可能性很小。的确,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特别是伊朗学生占领美国使馆事件发生后,美国就一直没有放弃对伊朗动武的念头;而且事实上,针对伊朗的秘密战也早已开始,比如此前的伊朗核科学家被暗杀、伊朗核设施遭电脑病毒攻击以及美军间谍无人机在伊境内活动等。

  不过,要发动大规模的空袭战,美国及其盟国目前并没有做好准备。专家认为,西方目前对付伊朗一方面是通过制裁和孤立,进一步削弱伊朗的实力;另一方面是试图扶持伊朗国内反对派,争取伊朗国内局势朝着有利于西方的局面变化。

  专家警告不能松懈

  伊朗军方日前缴获了一架美军现役最先进的隐形无人侦察机,令伊朗朝野兴奋不已。有官方人士甚至称美军B-2隐形轰炸机和F-35隐形战斗机现在对伊朗已不构成威胁。但专家认为不能盲目乐观。

  伊朗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前驻华大使曼苏里日前在一个研讨会上说,西方对伊朗的施压将持续,伊朗对此不能松懈。他认为,尽管叙利亚目前承受巨大压力,但西方并不反对叙利亚的政治制度。而伊朗在西方眼里与叙利亚不同,对西方来说,伊朗问题重要的是它独立的政治制度,一种反西方的神权统治。对于任何与伊朗共处的妥协方案,西方都不会接受。

  曼苏里警告说,有些人认为在叙利亚没有发生的事,在伊朗也不会发生,这是错误的。西方对付伊朗有持久的计划,即使叙利亚不出问题,它们对伊朗的施压也将持续。(罗来安)//

  印度假酒泛滥根子在传统

  本报驻印度记者/胡唯敏

  到当地时间12月17日晚为止,印度西孟加拉邦假酒中毒事件已经造成173人丧生,这起悲剧也以死亡人数最多登上了今年印度大规模死伤事故的榜首。最令人震惊的不是死亡数字,而是类似事件居然会在印度这样一个法治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问题究竟出在哪?

  在印度,人们因为喝假酒而发生中毒死亡、致盲或落下严重后遗症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2009年古吉拉特邦曾发生一起假酒集体中毒案件,致死136人。本月13日假酒流入西孟加拉邦农村市场后,第二天就造成102人死亡,另有80多人被送进医院。由于警方至今仍在追查全部售出假酒的流向,不能排除继续出现新的中毒案例的可能。

  不光是法律的错

  根据西孟邦政府17日的公告,与此次假酒中毒案件相关联的18名涉案人员已被逮捕,邦政府宣布对每位受害人的家庭给予20万卢比补偿。但这一切,显然都不足以弥补宝贵生命的丧失及其带来的痛苦。同时舆论也在不断追问,频频发生的假酒中毒事件在印度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无法根治的痼疾?

  这次惨剧发生后,多数舆论将其归咎于印度政府对假酒销售管控不严、制假售假者为谋暴利不惜以身犯险等等。但实际上,印度对于包括酒类在内的食品的安全管控并无特别疏漏之处。印度有完备的食品安全法,2009年最新颁布的有关酿酒法的修正案中规定,凡制售假酒致人死亡者将被判最低无期徒刑、最高绞刑,并处100万卢比罚金。如果说发生假酒案仅仅是因为黑心商贩顶风犯罪,似乎依据不足。况且此次出售的假酒相当价廉,10卢比一杯,20卢比一塑料袋,制贩者的利润并不算高。因此,对于一再发生的假酒案,还应从社会文化的更深层次加以剖析。

  当地专家认为,很多问题仅靠法律吓阻未必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对于一种人们天然需求的日常饮品的生产,如果不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使它在正常有序的环境中顺利进行,而是出于某种文化传统一味压制,只能迫使它的生产和流通转入地下,从而脱离正常生产秩序的监控,并导致悲剧不断发生。

  不合时宜的限制

  人类的祖先最初是从自然发酵的植物中得到酒这种东西的。他们发现饮酒不但能够解除疲劳,还能使人获得快乐。在充满惊恐和劳累的原始生活中,酒陪伴着人类祖先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许多古代遗迹中都发现有古代人类酿造、饮用酒类的器具。这说明,印度的先民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都曾以酒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常用饮品。但是,在人类社会后期发展过程中,饮酒导致的各种罪错也是让人类记忆深刻的,酒精能使人获得暂时的麻痹,也能诱发人的暂时性疯狂。也正是因为酒类的这个特点,包括印度在内的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把酒精类饮品作为一种严格限制的特殊商品。

  印度是一个严格的宗教国家,宗教教规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初到印度的外国人,经常发现这里不像自己的国家那样,在各种商场都可以轻易买到酒,而是必须到政府专营店才买得到;许多餐厅在没有许可权的情况下也不能经营酒类。然而,酒对人的诱惑不会因为限制而消失。在印度的酒类专营店中,常常可以见到低收入者竞相购买廉价酒的景象。显然,在人为的“禁酒”、“限酒”政策与人对酒的天然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个似乎难以解开的死结,而这一直是造成诸多困扰的重要原因。

  近些天,寒冷天气再次席卷印度各地。每当夜幕降临,在印度城乡狭窄的街巷里,到处可见聚集在一起的苦力、小贩和三轮车夫等各色穷人,他们捡拾一些碎纸和枯枝燃起篝火挡寒,这时候要能有一杯热酒下肚,不知能为他们的人生增加多少温暖。但是可以肯定,如果酒仍然被禁被限,他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买来廉价的假酒戕害自己。

  其实,在印度,有时也能听到对于传统禁酒文化的质疑,也能听到希望政府放宽限酒政策的呼声,它们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自由喝到廉价的正品酒,彻底杜绝假酒产生的土壤。//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世界新闻报

更多关于 美国 撤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