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朝鲜举行金正日追悼大会 确认金正恩领导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10:40  CCTV《环球视线》

  中央电视台《环球视线》节目2011年12月29日播出《朝鲜今日举行金正日追悼大会》,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劳春燕: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劳春燕。

  朝鲜当地时间今天上午11点,北京时间的10点,已故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追悼大会在平壤举行,金正恩等朝鲜党政军的高层人士出席了大会。据报道,追悼大会在金日成广场上举行,尽管昨天的一场大雪使得平壤的气温骤降,但是仍然有几十万名群众冒着严寒参加了追悼大会。

  中午的12点,首都平壤和各道首府的所在地鸣炮,朝鲜全体人民默哀三分钟,火车、船舶等一齐鸣笛致哀,具体的情况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追悼大会正式开始,现场庄严肃穆,金正日的大幅遗像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在哀乐声中,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默哀。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致悼词。他说,金正日为完成主体革命事业,实现祖国统一献出了全部精力和心血,他的突然逝世是朝鲜党和革命的最大损失,金正日是推进朝鲜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卓越的政治家,他永远活在朝鲜军民心中。

  金永南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金正日离去的消息太突然,太令人惋惜,他太早地离开我们身边,这是我们党和革命的最大损失,是无法想象的最悲痛的国丧。

  解说:

  悼词说,金正恩是朝鲜党、军队和人民的最高领导者,朝鲜人民将在金正恩的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和勇气,战胜当前困难,沿着金正日指明的先军道路更加奋勇前进。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金己男等也随后致词。当天,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洪才也参加了追悼大会。朝鲜全国各道、市、郡当天举行了追悼大会,当天正午12点,在首都平壤和各道首府所在地鸣炮,朝鲜人民默哀三分钟,火车、传播、汽车等一齐鸣笛致哀,金正日17日逝世,享年69岁。

  劳春燕:

  有关今天哀悼活动的情况,我们马上就来连线正在朝鲜的本台记者赵曙光。

  (电话连线)

  劳春燕:

  曙光,你好。

  赵曙光 本台记者:

  劳春燕,你好。

  劳春燕:

  应该说朝鲜这两天都是气温都是非常地冷,但是今天还是有几十万的民众冒着严寒参加了这个追悼大会,而且在平壤的各个标志性建筑之前,我们了解到的信息,也有很多的民众聚集在那里进行致哀,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在平壤感受到的整体的气氛如何?了解到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

  赵曙光:

  好的,确实,昨天的一场大雪之后,今天平壤是大幅的降温,加上北风凛冽,确实天气很冷,但是仍然是有大批的群众走上街头参加追悼大会,在主会场,金日成广场上聚集了数万人在寒风当中迎风肃立,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广场上大约是有十万人左右,而在平壤体育馆,还有平壤的四二五文化会馆、建党纪念塔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前面,也是站满了前去悼念的市民,他们在安静的等待。我们在平壤市火车站前面也看到,从很早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地抵达现场,等待大会的开始,而等到正午12点,按照原定的计划,平壤市的所有车船一起鸣笛,我们就看到路上的所有行人,都是听到鸣笛声后立刻停下脚步,朝着金日成广场的方向低头为金正日默哀三分钟。好了,劳春燕。

  劳春燕:

  还有今天很多媒体都特别关注,就是劳动党中央书记金永南的发言,认为他的发言当中,确认了金正恩的领导地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赵曙光:

  好的,和1994年金日成去世的时候一样,这次也是由金永南来致悼词,那在悼词当中他是高度评价了金正日一生的业绩,他说金正日是长期以来,以卓越的思想理论,非凡的领导能力,崇高的道德威望将革命和建设带向了胜利,为祖国和民族留下了永垂不朽的业绩,金正日同志的逝世是朝鲜民族最悲痛的国丧。他在悼词当中是把金正恩,称金正恩是继承了金正日的思想、领导、人格、威望、胆识和气魄,是朝鲜党、军队和人民的最高领导者,朝鲜应当追随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化悲痛为力量,战胜今天的困难,沿着金正日同志指出的先军道路奋勇前进。

  此外,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己男也是在发言当中说,在金正恩的领导下,朝鲜一定要完成金日成和金正日毕生盼望的,祖国统一的历史事业,实实在在地将主体革命的事业进行到底,春燕。

  劳春燕:

  好,非常感谢曙光来自朝鲜的报道,这个话题我们就告一段落,《环球视线》稍候继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