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局势走向牵动各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4日10:46  《环球》杂志 微博

  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局势走向牵动各方

  2011年1月14日,因未能平息国内动荡局势,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离开突尼斯,逃亡到沙特阿拉伯,结束了其20多年的统治。随后,动荡局势向西亚北非其他国家蔓延。1月下旬开始,也门各地陆续发生反政府示威游行,11月23日,总统萨利赫签署了交权协议。埃及也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迫使在埃及掌权近30年的穆巴拉克于2011年2月11日辞职,穆巴拉克及其子被拘捕并遭起诉。这场动荡的风暴眼很快转移到利比亚,并且在3月中旬引燃了利比亚内战。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打死,结束了对利比亚42年的统治。

  目前,叙利亚成为这场地区动荡的新热点。2011年3月份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施压要求总统巴沙尔下台,而阿盟也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叙利亚局势进一步引发全球关注。

  李国富

  2011年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大地震”震碎了该地区“亲美”和“反美”两大阵营泾渭分明的界限。该地区正从“两元”格局走向利益交错、界限模糊、“诸侯争霸”的“多元”格局时代。

  在此之前,中东政治格局是以美国的霸主地位为基础的,美国根据其利益与好恶强行将地区国家分为盟友或是打压、遏制的对象。但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美国在该地区的一些长期盟友纷纷落马,取而代之的是伊斯兰力量在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国家在经济上或许需要美欧继续援助,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将会在政治上与美国拉开距离。另一方面,美国虽然依旧在中东地区保持着影响力,但现在已深感力不从心。

  地区大国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都试图分享或填补中东的权力真空,其中土耳其更加突出。土耳其想以“世俗、民主的政治体制,穆斯林社会的特性,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西方盟友的特殊地位”争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伊朗希望以其鲜明的反美立场和日渐强大的军力在地区坐大;沙特在埃及动荡后已成为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在三国中,沙特与伊朗互为敌手,沙特需借重土耳其削弱伊朗的压力,而伊朗也需土耳其拓展外交空间和抵抗美国的打压。土耳其的处境虽优于沙、伊,但仍需借助两国来扩大在地区的影响力。三国虽各有其优势,但同时也有不可克服的弱点和制约因素,因此三国间的角逐在较长时间内会维持这种“既借重又制约”的关系。

  叙利亚被视为维持地区力量平衡的砝码,对三国在地区势力的消长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可以肯定三国都将会千方百计地设法使叙利亚局势朝着对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会加剧地区大国间的争夺,也会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西亚北非局势将进入一个“多国争霸”的“多元”格局时代。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2012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更多关于 北非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