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窃听事件重创新闻集团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4日11:10  《环球》杂志 微博

  “窃听门”事件重创新闻集团

  引发对西方新闻价值观深入思考

  2011年7月4日,英国媒体报道,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指使私家侦探窃听13岁遇害女孩米莉·道勒的手机语音信箱,并删除部分信箱信息,导致警方调查受到干扰。此事曝光后,默多克及其新闻集团激起众怒。为自保计,默多克关掉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还放弃收购天空电视台全部股权,并且在各大报纸上道歉,到英国议会接受质询,而新闻集团负责英国业务的子公司多位高管也被拘捕,并将英国政界、警界等人牵涉进来。

  窃听丑闻动摇了公众对司法、媒体和政界的信任,同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新闻价值观、新闻管理、隐私权保护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文建

  “窃听门”对西方新闻业的思想理念、职业道德、传媒文化和未来市场格局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新闻集团的经济危机可以度过,但其负面的道德形象却难以轻易“漂白”。新闻集团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将受阻放缓,作为其竞争对手的本土传媒企业或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在英国,新闻集团报业资产必然继续萎缩,其广播电视资产虽可维持强势,但短期内不会出现新的发展空间。英国传媒企业将全面占领新闻集团退出后的市场空白,进入一个发展机遇期。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在电影娱乐等行业可望延续强势,但在新闻行业则将继续受负面道德形象的困扰。

  在纠偏机制的作用下,西方媒体在一段时期内将向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回归。西方传媒行业的法律规范有望重塑,政治与传媒的姻缘更趋隐性,资本对传媒的控制将暂时削弱,新闻伦理会得到尊重,行业自律机制可能加强。

  窃听丑闻对受众的影响将不断深入且持续良久,西方民众对传媒行业的整体信任度继续下滑,对小报文化的反思持续发酵,黄色新闻的市场需求可能暂时减少,媒体社会责任感可能触地之后反弹。

  面对西方新闻理念在现实面前的重大挫折,西方学界将会更加深入地思考新闻理念与新闻实践相互割裂的残酷现实,重新认识西方新闻理念的局限性,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可能降温。而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学者也将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审视西方的新闻理念,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新闻传播思想可能重拾自信,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2012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更多关于 窃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