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前,突尼斯的“城管”打死一名摊贩,引发的民众抗议令总统本·阿里逃亡海外。突尼斯剧变由此推倒了“多米诺”的第一张骨牌,埃及、利比亚、巴林、也门以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相继爆发民众抗议浪潮,一个个强人政权或轰然倒下,或妥协下台,或岌岌可危。
站在一年后的2012年,回顾这场“阿拉伯之春”,尽管伴随着冲突与血腥,未来前景并不可测,但可以断言的是,阿拉伯世界开始步入一个民众觉醒的新时代。
【作者】李绍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阿拉伯民族一天不走出不发展的颓势,它的躁动就一天都不会平息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回顾一年来的阿拉伯世界大变局,它具有“内生性”与“阿拉伯性”两个特点:一方面大变局的主要原因来自内部,要解决一个不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动荡的范围仅限于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之春”选择中间道路
在全球化进程中,阿拉伯世界已经严重落伍且边缘化,如果它不能解决不发展的问题,那么这场动荡就不会结束。把整个阿拉伯世界放到历史长河中看,阿拉伯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尽管它最辉煌的时间只有不到100年,像流星一般闪烁而过,但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很大。之后,阿拉伯民族长期遭受异族统治长达一千年时间,这是其民族的不幸。实际上,千百年来,阿拉伯民族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复兴之路。从这个角度看,2011年的这场大变局具有积极意义。阿拉伯民族一天不走出不发展的颓势,它的躁动就一天都不会平息。
上世纪50年代,埃及的“纳赛尔革命”探索的是一条民族主义道路,但纳赛尔去世后,整个阿拉伯世界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以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为标志,伊斯兰极端主义道路走到了尽头,“9·11”不仅引来西方对其毁灭性的打击,也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内部的深刻反思——极端主义没有出路。如今的这场“阿拉伯之春”选择的,是一条中间道路。
这场变局目前可以看到三大趋势齐头并进:政治伊斯兰化、政治分权化、民族主义化。三大趋势背后各有自己的代表力量。政治分权背后有西方喜欢的民主化力量;伊斯兰宗教力量的背后有以沙特、卡塔尔为代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世俗力量则希望阿拉伯这场变局能走上民族主义的道路。未来的阿拉伯大变局将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种趋势背后代表力量之间的博弈,以及外部力量参与影响的结果。
这场大变局会持续很多年,现在还只是初级阶段。阿拉伯世界的各个角落都会受到波及,不会有例外,包括阿拉伯世界的君主制国家。有阿拉伯学者说,阿拉伯民众对威权的畏惧感没有了,阿拉伯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对中国而言挑战大于机遇
阿拉伯大变局对中国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其中挑战更明显。一方面,中国在中东地区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大变局带来的大动荡,中国的海外利益遭到严重威胁,2012年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发生动荡,中国如何保护在这些国家的利益,保护海外中国人的安全,是面临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体制变了,变得多元化,我们一时不知道应该跟谁打交道,并且政治有宗教化趋势,这些都是我们所不适应的地方。
我认为中国必须坚守三点:一是不干涉内政,这符合我们的外交理念,也符合我们的实力定位;二是尊重当地民众的意愿;三是守住底线,保护中国在当地的利益,包括当地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中东的情况异常复杂,是一个用实力说话的地方。当前,要求中国在中东地区掌握重大发言权,还是不太现实的。
展望2012年,阿拉伯大变局将会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发展。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两个国家,一是叙利亚,如果叙利亚现政权能存活下来,那么它将会对大变局起一个刹车作用,大变局可能因此告一段落,由“政权垮台为主,变化为辅”,转入“以变化为主,政权垮台为辅”的第二阶段。如果叙利亚现政权崩溃了,那大变局会走向更乱的局势,以更大的推力波及其他阿拉伯国家。
还有一个指标性的国家是沙特。在阿拉伯大变局当中,沙特至今起着稳定器的作用。如果将阿拉伯世界比作一条大船,那沙特就是一块压舱石。如果沙特发生动荡,那整个中东就会陷入风雨飘扬的可怕境地。中东地区还有一个巨大的动荡源,2012年将会表现得更突出:伊朗问题。围绕伊朗核问题,西方对伊朗的制裁,武力威胁甚至军事打击,都会不断刺激地区动荡。
另外,动荡过程中的政治宗教化趋势会非常明显,尽管这股宗教力量会以温和的、中间主义的面貌出现,但宗教因素的突出,会自然遭到其他社会力量的警惕。可以想象,在整个动荡中,各阿拉伯国家的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之间的争斗会更加激烈。总体来看,2012年阿拉伯世界会更乱。(本报记者梁嘉文采访整理)
改革成阿拉伯民众主要诉求
【作者】阿克拉姆·胡塞姆 (埃及国家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穆巴拉克被推翻之前,埃及民众几乎被隔离在政治进程之外,无法参与改善生活等相关的决策,人民没有真正成为国家的一部分。在发生动荡的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忽视了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等。
你可以看到,抗议人群中,有的大人肩膀上驮着孩子,妇女也广泛参与。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压力,迫使这些民众举行抗议。对他们来说,政治诉求反而不再是首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诉求是摆在第一位。
民众想要更快地改革
变革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民众不再总是等待经济和政治改革,他们现在就需要改革,需要全新的政治制度。对埃及来讲,几乎每个星期,人们都会走到街头,到解放广场,提出更多的诉求。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想做的,就是让埃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但民众并不完全接受这种方式,他们想要更快地改革。
事实上,独裁不等于稳定,“阿拉伯之春”即说明了这一点。过去几十年来,动荡的阿拉伯国家被强人统治,埃及的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利比亚的卡扎菲,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但最终结果都是引发民众抗议,民众要求一个民主社会,拥有同等参与政治事务和决策的机会。民主政治的实施将带来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机会。
我们可以将中东的巨大变革看做是阿拉伯国家第二阶段现代化的开端,第一阶段则是阿拉伯国家结束殖民时代、实现独立后的时期。独立之后,我们本应该走向民主,但遗憾的是却走上了独裁的方向。这没有满足民众对发展、民主和公正的诉求,最终触发了这场巨变。
埃及第一阶段选举,伊斯兰势力优势明显。突尼斯已经完成选举,温和的伊斯兰政党赢得议会多数席位。问题并不在于伊斯兰势力本身,关键是他们如何应对许多具体问题,比如能否给宗教或种族方面的少数派平等的权力,还有就业问题,妇女权益问题,等等。
可以肯定,埃及人民会拒绝一切固执的人当权,并且希望建设一个温和而不是激进的社会。
当前是这场运动的关键阶段
埃及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埃及将会有自己的政治体制,并不会模仿土耳其、伊朗的体制。埃及应该有自己的模式,如果没有自己的模式,民众抗议运动就没有实现最终目标。埃及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总统,同时,议会力量需要牵制总统,介于总统制和议会制之间的模式更适合埃及。如果只有议会制,可能会让自由和正义党权力更大,面对一个软弱的国家,政治和经济改革无力,如果只有一个不受议会牵制的强大的总统,那埃及将会走向另一个独裁政权。利比亚的未来可能接近于伊斯兰国家,突尼斯则可能变得更加温和、开放、自由。
叙利亚则不会是“阿拉伯之春”的终点。实施君主政体的国家都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海湾国家也会面临同样的挑战,但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海湾国家富裕,可以给民众发放金钱,安抚民众,这在短期可以,但长期不行。如果抗议运动成功,建立了民主制度,君主国家最终也将走向同样的政治模式。
目前是阿拉伯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第二阶段。面对多种挑战,如果阿拉伯政权成功应对,将会看到一个新的阿拉伯世界,更加民主、开放与发展。如果没有发生,那可能重返第一阶段,出现内部纷争甚至分裂。我们必须避免不好的一面,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这场运动可以成功。埃及在2012年完成议会和总统选举后,将逐步恢复安全和稳定。叙利亚的危机仍在继续,但2012年应该有一个结果。(本报驻开罗记者李来房采访整理)
网友微博参议
@恒悫MY:这是(阿拉伯)全体人民自我意识的意外觉醒。
@redbaron1989:推特和脸谱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当下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一国的内部事件也可能引起超越国界的关注。
@澡雪轩皓月:(这场大变局)不只是阿拉伯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发的,当中美国也花费了大力气。美国这个国际警察如何才会罢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