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场记者感慨:这么长时间的长途飞行后,又安排如此紧凑的日程,默克尔的访华内容可真实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郝亚琳发自北京 农历新年还没过完,办公室的同仁们已经纷纷到岗,调整好状态迎接龙年第一场“大活儿”——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这位德国“铁娘子”也是新年里造访中国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
算起来,这是笔者第三次与这位女总理“面对面”近距离接触。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国政要与默克尔多次会晤,中德两国频繁的高层互访由此可见一斑。其根本原因,乃是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双方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
一见:默克尔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太深
第一次见默克尔是在2010年7月,那是她2009年连任总理后首次访华。在默克尔与中央党校部分学员和教员的座谈中,笔者第一次领略了这位政坛“女强人”的风采——一袭白色套装,略施粉黛,虽然看上去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硬,但举止从容,语言直率,举手投足间确实显示出女政治家的干练。
那时的默克尔,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太深。德国使馆的官员坦言,安排交流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与中国政坛的未来精英多交流,更好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40多分钟的座谈里,默克尔和学员们就中德关系、中欧关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众多问题进行了交流,她还和一位中国女官员就女性从政的话题聊了起来。默克尔对大家坦承:“中德之间可能会出现竞争,但我们愿意面对这些竞争,中德两国在许多问题上都可以沟通协调。”
随后的访问日程,则让默克尔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有了新的认识。访问西安期间,默克尔度过了自己56岁生日,当地为她准备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寿桃;她在著名景点兵马俑遇到的一些中国游客,还热情地喊出了“生日快乐”的祝福。当时,默克尔笑容满面,立即走到人群中,与游客们亲密握手。默克尔的认知中国之旅,在一幅幅温馨的场景中告一段落。
二见:默克尔称中国是“重要的战略伙伴”
从去年至今,中德两国保持着高规格、高密度的互动势头。这表现在领导人多次互访,在重要国际会议中保持交流等。正是在这样的势头下,笔者有机会第二次见到了默克尔。
那是2011年6月底随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时。当时温总理的访问正值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之际。一个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一个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国家,德中两国领导人的会面无疑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而当天的天气状况似乎也配合着这样的热度。柏林总理府的小广场上,艳阳高照,聚集着来自中外各大媒体的记者。欢迎仪式上,身穿明黄色外套的默克尔热情迎接温家宝总理的到来。随后,两国总理一起进入总理府主持中德首次政府间磋商。
这次磋商可谓规模空前、议题广泛。温总理和默克尔分别率领两国多个部门的20多位部长,围坐在圆形的会议桌前,进行对口磋商。这也是中国首次与欧盟国家建立如此高级别的政府磋商机制。磋商中,默克尔称中国是“重要的战略伙伴”,认为两国在许多方面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在之后的记者会上,她再次强调德中关系“成熟稳定”,合作潜力巨大。同时,默克尔还欣然接受了温家宝总理请她再次访华的邀请。
三见:有太多问题要跟中国沟通
于是,笔者时隔不到一年又有机会见到了默克尔。这位德国女总理已是中国的“老朋友”:虽然此前中德关系曾在2007年因默克尔会见达赖而经历了些许波折,但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面对两国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德方已认识到,德中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越了双边范畴,德中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
当然,这正是默克尔风尘仆仆再飞北京的重要原因。就在开始访华的3天前,她刚刚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现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解决前景尚不明朗,西亚北非局势又动荡不安,默克尔有太多问题需要与中方深入沟通。
2月2日晚,温家宝总理与默克尔的会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仪式上,身着紫色外套和黑色西裤的默克尔略显疲惫:当天早上9点多抵达北京后,她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项又一项的活动——在中国社科院演讲、与中德经济界人士共进午餐、参观南锣鼓巷。尽管如此,默克尔与温总理的会谈时间仍比原定时间超出不少,中德关系、欧债问题、西亚北非局势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成为双方探讨的内容。不少在场记者感慨,这么长时间的长途飞行后,又安排如此紧凑的日程,默克尔此次访华内容可真实在。
事实上,不光在北京的访问如此,默克尔飞赴广东后,又继续进行着分量十足的经贸交流活动——参观德资企业、和温总理一同与中德企业家座谈……默克尔坦言,这次访问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德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
今年,正值中德建交40周年。默克尔访华之前,一系列交流互动活动已是年内“定案”。其中包括已在德国拉开帷幕的“中国文化年”;还有中国将担任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合作伙伴国、第二次中德政府磋商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国举行……可以预见,有如此频繁的交流互动,笔者在今年还将继续与默克尔面对面。希望届时,能争取到对这位“铁娘子”的一次专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