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给国际媒体留下印象的,或许是中美官员一次意外的“唇枪舌剑”。正面交锋的两位主角是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而懂汉语的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则打起了“圆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向发自慕尼黑 2012年被认为是全球安全防务最具挑战性的一年。2月3日至5日,一年一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防务论坛召开,在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市慕尼黑举行。
参与者众多,且身份显赫。有世界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其中包括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意大利总理蒙蒂、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等在内的重要外交及安全政策领域的决策参与者,以及众多工商界、非政府组织人士。
最能给国际媒体留下印象的,或许是中美官员一次意外的“唇枪舌剑”。正面交锋的两位主角是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而懂汉语的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则打起了圆场。
场外看,两位“过招”有点意外,但却也属情理之中,因为“中国崛起”、“太平洋世纪”、“美国重返亚太”等是会议上常被提起的词汇。
麦凯恩借南海话题挑衅中国
4日,“美国、欧洲与亚洲的崛起”的专题讨论,吸引了众多记者旁听,似乎他们预料到了会上有“新闻”,主持讨论的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今年89岁的他,精神依然饱满,或许是因为自己回到了出生地的缘故。
会议很快进入提问与辩论环节,有人迫不及待地抛出问题:中国是否把南海看作与西藏一样重要?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有理有据地回答:“总体上,从经济和安全上角度看,我认为亚太地区是稳定的。我知道一些人对该地区一些安全威胁表示忧虑,例如中国南海。各方就如何保证自由航运和安全展开了许多讨论和磋商。事实上,南海航运自由没有问题,中国大部分的能源供应、货物贸易运输也要通过这一地区,中国有更大的利益诉求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紧抓话题不放,用充满挑衅口吻的话说:“如果中国在南海实际上划线,如果中国海军切断越南石油勘探船水下牵引电缆,如果美国海军在国际水域遭到中国海军的挑衅性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关切的事情。我要说‘阿拉伯之春’正在走向中国。”
面对麦凯恩的挑衅,张志军争锋相对做出了回应:一些人设想“阿拉伯之春”在中国发生,“那只是幻想”,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政府的政策获得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据西方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在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方面,中国政府以超过70%的得票率高居第一。过去100多年前,中国遭到了西方国家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最厌恶别人说教。今天,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但基本原则不能放弃,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
而针对麦凯恩的有关涉藏问题的荒谬言论,张志军继续驳斥说,达赖集团的政治口号是要求西藏“独立”。没有一个国家,包括美国认可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过去几十年,西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1951年西藏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31岁,而现在接近70岁;那时西藏地区没有学校,而现在发展了一大批中小学到大学。
陆克文以中国通身份“打圆场”
麦凯恩一时语塞,只是淡淡地说:“我的发言并没有干涉内政的意思。我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无意对立,无意对中国说教,但美国珍视一些普世原则,例如人权原则。我们必须捍卫某些普世价值。”
中美官员的这一番言论,让会场充满了“火药味”,旁边的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连忙出来“打圆场”。 对于麦凯恩挂在嘴边的人权原则,陆克文说,“如果你看看如今中国人的言行,与上世纪70年代末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拥有了更多的个人自由。如果你走进北京市中心的书店,那里你可以买到几乎涉及所有实际话题的文学作品。”
陆克文是西方为数不多的能讲汉语的政界人士,曾在中国以外交官的身份工作多年,常以“中国通”“西方与中国之间的沟通者”身份自居。陆克文说,中国人的价值观与西方所珍视的价值观有些不同。中国将来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西方国家如何与中国一起塑造21世纪世界秩序的价值和规则,将是未来的一大命题。
有旁听人士评论说,麦凯恩的发言体现了西方对中国崛起的不信任,以及某种程度的焦虑;而陆克文的观点则讲明了西方为何会焦虑的原因。陆克文说,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中国经济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果中国如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将是400年来首次有非西方国家成为最大经济体。
不过,陆克文的话中也夹带着些许“中国威胁论”的味道。他说,据可信的分析,到2025年,中国军费开支可能超过美国。……亚洲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存在脆弱的地方,存在许多与领土有关的安全争端。朝鲜半岛武装对峙严重;顺着中国海岸线向下,台湾海峡问题尚未解决;在中国南海地区存在领土争端。
希拉里提醒欧洲盟国关注亚洲
在4日的大会发言中,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明确表示,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同时帕内塔和希拉里又安慰欧洲盟国说,美国减少欧洲驻军,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不会影响跨大西洋安全关系。欧洲仍是美在开展全球军事行动和外交上所选择的安全伙伴。
在谈到美国战略调整时,麦凯恩说,美国战略重点转向亚太不应针对某一国家,美国希望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良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反对牵制中国,每个国家都选择自己道路。美国希望在亚太事务中,特别是在贸易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维持在亚太的有效军事存在。
麦凯恩的这些话跟上面的“挑衅”相比,完全是属于委婉的外交辞令。
针对西方国家与会者对中国崛起表达的担忧。张志军在发言时就表明,亚洲始终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地区。中国欢迎美国、欧洲和其他域外力量在亚太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域外国家应充分尊重亚洲人民的意愿,顺应亚洲的发展潮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是亚洲人民的共同心愿。人为突出军事安全议程,制造紧张氛围,强化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有悖潮流,也不得人心。
张志军接着说,中国寓自身发展于亚洲整体发展之中,不追求一枝独秀、一家独大。中国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也无力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秩序。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办好13亿人民的事情同时,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的应尽责任。这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
在本次会议上,人们注意到欧盟国家对亚洲地区的关注较少。希拉里因此提醒欧洲盟友,世界出现了新的财富和力量中心,很少有问题只凭美欧就能解决,美欧需要就亚太地区存在的机遇展开积极对话。
陆克文则敦促欧洲领导人把视野放远,重新与亚洲打交道。他警告说,欧洲正变得内省,为内部的经济问题和欧元区问题所困扰,这一危险有可能把自己早早带入经济和全球政治的坟墓。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主席伊申格尔则认为,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背景下,欧洲需要一个积极的亚洲政策,欧洲必须作为政治伙伴、作为安全伙伴的形象出现在亚洲,而不仅仅只是高技术的输出地。
名词解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原名世界防务大会,由德国人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在1962年创办。
创办初期,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是西方政治、军事界的一个自由论坛。论坛主办方邀请一些国家的部长、议员、武装部队高级代表和媒体代表参加,重点讨论欧洲与美国关系中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这一论坛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各方的支持,影响力逐步扩大,级别也逐步提高。除1991年和1997年外,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每年在慕尼黑举行一次。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关注的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跨大西洋关系,而是更多地关注全球安全问题,其中包括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维护地区稳定等。
近年来,随着会议议题的不断扩展,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已成为全球高规格的安全政策论坛,是各国高级防务问题官员及专家就国际重大安全问题阐述立场、交换意见的重要平台,不同主张和观点在这里激烈交锋。
今年2月3日至5日举行的第48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是在美国外交和安全战略出现调整、欧洲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全球大背景下召开的。3天时间里,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围绕“在全球地缘政治转换和动荡之年保障和平与安全”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