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国尽快放弃马岛,将驻军撤回,不失为明智做法,21世纪,殖民主义已不再受欢迎”——英国《每日镜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谢来发自北京 勇敢的王子告别新婚的美丽王妃,带领战友一同驾驶空中坐骑赶赴“前线”……2月4日英国国防部公布的一段威廉王子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以下简称马岛)服役视频中,威廉王子身着干练的飞行服,展示着娴熟的直升机驾驶技术,仿佛在上演现实版的《王子出征记》。
尽管英国皇家空军坚称这一安排“完完全全例行公事”,但在英阿马岛海战3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代表英国形象的王室成员如此高调前往马岛,其用意不言自明。只是这幅刻意向外界展示的场景,似乎更像“日不落帝国”仅存的余辉,即便辉煌却已近黄昏。
一场精心准备的“出征秀”
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30年前的英阿马岛战争中,也有一位英国王子扮演这重要角色。他就是威廉的叔叔,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安德鲁王子。战争爆发后,他不顾王室的反对,登上公爵级航空母舰上的海王直升机作战。安德鲁王子任务除了负责巡逻外,他驾驶的直升机还协助疏散、运送及搜救等行动。
不过,安德鲁王子参战时的真实身分只有舰队司令和军事当局才知道,开战后王室和军方都为他的安危捏一把汗,媒体也是事后才披露他在战场上的机智表现。
相比之下,30后威廉王子“亲征”则高调得多,英国军方提前预热,及时地发布“例行”视频和照片,前后都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出征秀”。
这自然会招致阿根廷人的不满。2月2日,威廉王子“亲征”马岛的第一天,在距离这个小岛600公里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抗议示威者用石块和“颜料炸弹”袭击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英资银行。一位蒙面的示威者称,让英国王室的继承人在马岛战争30周年之际前往马岛,这本身就是“挑衅”行为,英国的战略目的显而易见。
阿根廷官方也发表声明,对英国威廉王子将穿着“征服者制服”赴马岛服兵役表示不满。声明称,2012年是马岛战争30周年,阿方对威廉王子此时未能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寻求两国间的和平对话表示遗憾。
对于“挑衅”之说,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称:“这一例行公事的军事举动不是挑衅,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黑格还于1月31日宣布,英国将派出“无畏号”驱逐舰到马岛巡逻,接替先前部署的“蒙特罗斯”号护卫舰。“无畏号”号是英国最先进军舰之一,排水量7350吨,2010年11月投入现役。对于这次部署,黑格同样轻描淡写:“这没什么不寻常,不代表局势发生任何形式的变化;是常规部署。”
对此,阿根廷外交部态度尖锐地发表声明说,英国将“无畏号”驱逐舰部署至马岛,这一举措试图将马岛争端军事化,完全违背联合国大会决议要求通过谈判解决马岛争端的宗旨。2月7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宣布,阿根廷政府将向联合国正式控诉英国试图将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军事化”。
英阿爆发“马岛嘴战”
事实上,作为战争胜利者的英国政府似乎早已为高调纪念马岛战争定下了调子,除了上述军事行动,英国还准备在马岛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加强对马岛的主权宣示。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杰里米·布朗1月31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宣布,将于今年6月前往福克兰群岛,参加纪念战争结束30周年活动,希望他为期一周的行程不会惹怒阿根廷。
阿根廷方面也针锋相对。2月7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表示,她将邀请马岛战争老兵和反对派领袖参加纪念马岛战争30周年的仪式。由于是战败一方,克里斯蒂娜当天还正式签署法令,解密阿根廷军方撰写的调查马岛战争败因的报告,展示出雪耻的决心。
不过,此时就判断英阿会爆发“第二次马岛战争”,恐有危言耸听之嫌;还不如说两国正在进行“马岛嘴战”。
因摘除甲状腺的手术,克里斯蒂娜1月25日才结束了为期三周的术后休养后重返工作岗位,不过,复工当天她就在发表的演讲中抨击英国首相卡梅伦关于马岛的殖民言论。
卡梅伦早些时候在英国议会说,英方致力于保护马岛,同时把支持马岛居民的自决权作为最高原则。他说,马岛居民应可以选择自己的国籍,“我们支持他们有权自主决定”。 “我认为,阿根廷方面最近的言论事实上更像是殖民主义,”卡梅伦说,“因为这些(马岛)居民想保留英国国籍,阿根廷则希望他们作出别的选择。”
1982年战争结束后,马岛实行“自治”,启用自己的宪法、货币和旗帜。英方拒绝就马岛主权与阿方谈判。因英国拒绝谈判,克里斯蒂娜去年6月曾将英国称为“衰落中的愚钝殖民政权”。
而最近英国采取的军事行动使得这场嘴战进一步升级。阿根廷副总统阿马多·布杜言辞尖锐地批评英国“虚张声势”——“我认为这与(英国)必须解决的国内政治问题有关,从高失业率到苏格兰要求独立,这些问题非常复杂。在欧洲,他们正试图通过制造媒体感兴趣的问题,来掩盖失业率和社会不满等问题。他们正试图用一件距离伦敦十分遥远的事——比如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来掩盖身边的现实。”
英国政客也反唇相讥称,阿根廷政府重提马岛争议也是该国政客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高物价、油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不满。
但分析认为,利益之争可能才是最大的原因。1998年以后,马岛附近发现比较大石油储藏,使英国和阿根廷之见的马岛归属权争议再度升温。粗略统计显示,马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藏量约为600亿桶,相当于英国北海油田的总储量。如果马岛的石油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则英国政府能够确保本国在未来25年内拥有充足的能源供应。2010年初,英阿两国因英单方面允许本国石油公司在马岛海域钻探而大打“外交战”,甚至一度剑拔弩张。阿指责英行径“侵犯阿主权”,阿根廷海军随即宣称要派军舰封锁海路,英国则派出驱逐舰“约克”号“捍卫主权”,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而此番英阿关系再度紧张,据分析与英国方面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及其附近海域勘探和开采石油有直接关系。
英国舆论劝政府放弃马岛
英国为何一定要“死守”马岛?对于英国政府态度坚决,一些英国国内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
英国《每日镜报》指出,那些支持维持马岛现状的人称,在30年前的马岛战争中有255名英军士兵阵亡,因此该岛的身份不容改变。但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的昔日英国殖民地——肯尼亚、马来西亚、塞浦路斯,也曾有英军士兵付出生命,但英国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些地方。“对于马岛而言,这也将是不可避免的”。
媒体指出,这个岛屿对英国而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为了守住这个大西洋另一端的海岛,要维持一支1300人的驻岛军队,每年要耗费6500万英镑的开销。而且,石油资源也有开采枯竭的一天,到那时候该怎么办?
《每日镜报》认为,如果英国尽快放弃马岛,将驻军撤回,不失为明智做法,既能节省大笔军费开支,也能获得国际社会的赞誉,“在21世纪,殖民主义已不再受欢迎”。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财政顾问彼得·斯洛也撰文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历史上,两国围绕马岛的冲突中,都曾探讨和解的可能。如1977年,英国工党政府就曾考虑过模仿香港问题的解决方式——将马岛主权交给阿根廷,同时该岛仍维持自治的模式和英国式的生活方式。即便在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也没有排除该方案。因此,这将成为最终解决马岛争端的基础。
斯洛建议,马岛问题只有双方妥协才能解决,英国在将马岛主权交给阿根廷的同时,应通过协议确保岛上的居民维持现有生活方式,同时就石油等其他资源的开采达成协议。只有这样,30年前在马岛战争中近千名英阿两国士兵才不会白白失去生命。
新闻背景 :两个多世纪马岛纷争不息
马岛距阿根廷海岸大约480公里,包括2个主岛及周围700多座小岛,面积大约1.2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大约3000人。
围绕南大西洋这片不起眼岛屿的主权之争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16世纪,麦哲伦在进行环球航海时首先发现了群岛。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登陆该群岛,并以英国海军大臣福克兰子爵的名字为其命名。1764年,法国首先宣布对马岛拥有主权,之后又以24000英镑的价格将其转让给西班牙。但此前英国也声称拥有这些岛屿。
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独立后,宣布继承包括马岛在内的西班牙属地,并在该岛设立了行政区和军政长官。但在1833年,英国派军队占领了该岛,并宣称英国一直拥有该岛的主权。从那时起,马岛一直由英国控制和经营。
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敦促阿英立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问题的决议。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力图想通过对马岛的收复摆脱国内危机,首先采取军事行动占领马岛,宣布马岛归属阿根廷方面,马岛战争由此爆发。尽管战争最终以英国宣布胜利告终。阿根廷战败后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英国则坚持拒绝与阿根廷就马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谢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