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俄罗斯计划将部分闲置土地出租给投资者耕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16:17  国际先驱导报 微博

  俄罗斯对远东开发抱着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外资进入,一方面对外资和劳动力怀有戒备心理,担心远东地区被外国移民“异化”,这也导致其政策不够稳定,让中国农民不敢做长远打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曹妍、金微、管建涛、潘祺发自莫斯科、北京、哈尔滨 每年三月,北国的积雪开始融化,黑龙江数以千计的农民像候鸟一样从各个边境口岸过境,踏上前往俄罗斯的征程——去种地。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广袤的土地上,农忙季节,随处可见劳作的中国人,他们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种植着大豆、玉米、蔬菜。从上世纪90年代,赴俄种地热与中俄边贸一起逐渐兴起,延续至今已有近二十年。

  不久的将来,赴俄种地也许会成为一种趋势:俄罗斯《独立报》近日在题为“俄罗斯耕地寻找亚洲租赁者”的文章中,援引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斯列普尼奥夫的话说,俄罗斯有不少空闲的农业耕地,目前正计划将远东地区的一部分闲置土地出租给外国人耕种。

  租金是最大的诱惑

  目前俄罗斯全境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68亿公顷,其中近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这对俄罗斯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这样的撂荒地土质往往更肥沃。

  斯列普尼奥夫说,目前已有越南、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表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朝鲜也表现出承租阿穆尔州一部分土地的意向。

  斯列普尼奥夫说,俄罗斯此次计划向外出租的土地仅限于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州和滨海边疆区三个地方,可出租的农业用地面积约为15万至20万公顷。这三个地区从北部至东部环绕中国黑龙江省,并均与黑龙江省接壤。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判断,当地适合种植豆类、大米及谷类作物。

  俄罗斯现行法律允许将土地长期租给外国人。这次出租的土地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租金,俄方对这些土地将只收取象征性的租金,每公顷仅为50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4.76卢布)。根据每块农用土地的投资规模,这些土地的租期可能长达30年至50年,远远超过目前规定的5年期限。

  “租金是吸引中国农民的主要原因。”伊春市一地方官员李卫明(化名)说,目前中国人到俄罗斯种地,一种是企业的形式,另一种则是地方政府组织的农民,但俄罗斯更愿意与公司作生意。

  李卫明介绍,该市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有公司在俄从事租赁土地耕种的业务,到了本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农户走出国门种地。“因为农民出国必须以组织的形式与俄罗斯接触,地方政府为农民服务主动承担了这项组织工作,到俄罗斯后成立公司。”

  不仅是在伊春,黑龙江绥芬河、黑河、同江、鹤岗等口岸城市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赴俄种地,他们的足迹踏遍远东,甚至到了西伯利亚、黑海等地。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嘉荫县乌云镇农民赵永山2007年开始到俄罗斯种地。他受雇于一家农场帮别人种蔬菜,“那里到处是黑土地、农场、大棚,地特别大、就是人挺少。”

  赵永山按照传统方式种菜,丰收后这些蔬菜会卖给当地俄罗斯人。因为不懂俄语,赵永山不敢乱跑,他与俄罗斯人打交道的事都由雇主打理。在乌云镇,很多村民像赵永山那样,每年的3月至11月在俄罗斯种地,其余时间返回中国的家中,度过漫长的寒冬。

  不过,李卫明告诉记者,由于俄罗斯政策经常变化,“这两年中国农民很难直接从俄罗斯政府租到土地了,而是通过俄罗斯集体农场或者是企业转租土地,这样租金就会大大增加。”李卫明说,以前一公顷土地只要几十块钱,现在转租则可能要一两百元。

  乌云镇的村民同样感受到了土地租金的上涨,因为租金翻倍上涨,当地农民感到有些犹豫,尤其是伴着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他们往往不敢做在俄罗斯种地的长期打算。。

  目前俄罗斯这个新的土地出租协议还在酝酿之中,将来具体以何种形式出租,承租人的身份主体是国家、公司还是自然人也尚未公布。但这些土地的价格无疑有极大的诱惑性。

  俄国内很纠结

  而俄罗斯国内对这项政策却呈现空前的争议。

  一些俄罗斯观察人士赞成这一举措,认为此举可以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开发远东,进而成为俄罗斯和相关国家合作的新模式,甚至可以提升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瓦列里·吉斯坦诺夫说,俄高层此举有经济和战略的双重考量,除了发展远东之外,俄罗斯也可以借机改变自己在亚太地区被边缘化的尴尬状态。提供土地出租,保证稳定的粮食安全,就是一个实现这一目的的主动举措。

  商业评论观察家济科夫说,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荒废着,对俄罗斯没有任何好处。一些亚洲国家的投资者打算填补这个真空,通过租赁土地发展起来的经济合作,可能继而成为俄罗斯和租赁土地国家长期经济合作的基础。

  一些持反对意见的观察人士认为,出租土地的地区可能会在土地周边出现某些封闭性的“民族飞地”(编者注:指在一块某个民族占主要成份的地区中的某一小块土地上,聚居的却是另一个民族),而被长期“掠夺式经营”后的土地可能会丧失肥力并难以恢复,继而引起原居民的撤离,甚至不排除一些外国移民侵占土地。

  俄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问题研究中心专家鲍里斯·弗鲁姆金认为这一建议是自相矛盾的,并且有可能激化潜在的冲突,这有可能致使在属于俄罗斯的土地上出现“技术上的或者民族上的飞地”。他认为,更安全可行的方式是俄罗斯与越南或韩国一起创建合资公司。

  “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谢尔盖·尚德宾说,如果把这些土地长期租给外国人,这些土地可能会被掠夺式经营,过多地施用农药和化肥,使土壤遭受严重污染,而重新恢复土壤的肥力将是非常困难的。他表示,如果一些土地因为滥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继续使用,并被废弃,有可能继而引起当地原住居民迁移。同时不排除一些外国人在俄罗斯耕作多年后,就想永久定居在这些土地上。

  这份计划将由俄经济发展部提交给联邦政府,作为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建议之一。今年9月,俄罗斯将在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峰会。如果这份建议最终被联邦政府采纳,那么该计划可能在峰会期间由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宣布,表示俄罗斯愿意为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大的风险在俄方政策不稳定

  在李卫明看来,俄罗斯地方官员也希望中国农民去种地,因为他们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而中国农民种完地后东西都留在了俄罗斯,“何乐而不为呢?”

  在俄罗斯租种土地的黑龙江宝清县宝清镇农民栾宝富介绍,在俄罗斯种地,农资价格要贵些,但承包土地价格便宜些,总体来说,种植成本要比国内稍低些。此外,俄罗斯国内的农产品价格要低于国内,但是农民囿于运费和边境关税,所以一般不会把粮食运回国,而是就地销售。“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政策可能会更好。”他说。

  不过,去俄罗斯种地,也不是没有风险,李卫明介绍,最大的问题还是政策的不稳定性。“中国农民赴俄种地时间长,但是俄方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如中方与俄方集体农庄或政府签协议后会出现反复甚至毁约。一些其他势力的俄罗斯人到农场找麻烦,甚至会直接把农民撵走。”

  这也是乌云镇农民的感受,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相对缺乏法律保护或缺乏维权渠道,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公司虽然能够解决农民的一些顾虑,但由于签证难等问题,农民大多还是抱着“干一年算一年”的心态。

  此外,目前在俄开发农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面临来自韩国、日本企业的竞争,市场形势不再如前些年那般一帆风顺,也导致了俄罗斯在劳务签证政策上的摇摆与徘徊。李卫明说:“我们今年还没有申请到一个劳务签证,现在只能申请商务签证。”

  俄罗斯国内学者对这项土地政策的矛盾现也基于此:一方面,俄政府希望发展远东但依靠自身财力无法实现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另一方面,俄罗斯对外国资本和劳动力怀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担心涌入过多的外国人而致使该地区被外国移民“异化”,所以对中国人也保持着戒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俄罗斯大的方向和战略是确定的,远东的开发不仅有经济目的还有政治上的考虑。“俄罗斯需要在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两个问题上寻找平衡点,这实际也是由俄罗斯的心态决定,心态决定远东地区的未来。”冯玉军认为,俄罗斯担心与远东地区的联系减弱,如果外资涌入过快,这些地区对俄罗斯的离心率可能会越来越远。但对俄罗斯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防范的问题,而是要将土地出租纳入法律范围之内,吸引投资促进开发实际不存在安全问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更多关于 中俄 边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