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典电影《教父》曾遭三位名导演拒绝拍摄邀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9日14:02  国际先驱导报 微博
《教父》既创造了电影意义上的经典,同时也改变了那些曾经参与其中的人。 《教父》既创造了电影意义上的经典,同时也改变了那些曾经参与其中的人。

  族群原始特征的逐步消失,也正是《教父》作为一部黑帮片所给出的言外之意。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般若发自波士顿 在美国电影史上,有无数伟大的电影需要纪念,但没有哪一个能比1972年的3月15日更值得回味——那一天不是票房计算中的良辰吉时,尽管原著颇有名气,但那毕竟是一部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之手的电影,那样悄无声息地登场颇有些寂寞。而也许是开端太过寂寞,所以电影《教父》在其后的40年里从未从公众视野中心湮灭,它不断被后来者模仿、致敬,不断被重新观看、谈论,它的影响早已超越电影本身。

  与盛大的欢宴相比,电影和电影中人的命运却寂寥很多,马龙·白兰度凄惶而逝,科波拉家族强撑局面,阿尔·帕西诺几近隐居,黑帮电影随着黑帮的衰落成为过去,好莱坞电影中意大利血统的闪光也日渐黯淡。更令人唏嘘的是,仿佛是一则预言,《教父》曾着意刻画的“美国梦和美国精神的堕落”,无一不在变成现实。

  迟来的叫好

  一切都要追溯到作家马里奥·普佐的第二本小说。因为出版商说多写一点黑手党会更畅销,这个亟待出名养活家人的作家干脆拿出了整个大纲,在这个故事连续遭到八个出版商的回绝后,博南出版社付了定金,最后有了红极一时的《教父》。

  后来,派拉蒙影业公司以600万美元的天价抢先买下该书的影视权。出于对原著的思想观点和改编后可能引起的社会效果持怀疑态度,先后有三位著名导演拒绝了拍摄邀请,于是编剧出身、年仅38岁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被破格启用。

  “我把书从头到尾看了许多遍。我用大袋子背着沉重的书本,有时候到到北滩我最爱的忧郁咖啡馆去,坐在一角,带着我的打字机跟这本书。我阅读每一部份,按我的方法分成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也不一定按照书中的章节,按我的感觉决定哪是第一场,如何终结。”后来的剧本非常接近原著,这也是科波拉所希望的。“《教父》一片精彩之处皆来自原著,所以按我的要求,片名注明是《普佐的教父》。一切成功归于原著。”科波拉说。

  一开始,科波拉就无意沿袭当时流行的犯罪片俗套,而将主题升华为对权力的腐蚀、人性的黑暗以及人类犯罪根源的反思。为此他在影片的选角、风格和内容上与派拉蒙公司展开针锋相对的抗争,始终坚持艺术与思想的独立性、批判性,据说电影拍摄期间派拉蒙甚至派了另一个导演跟着科波拉——以保证万一他被解雇了会有人立刻接手拍摄。

  事实证明了科波拉的才华,《教父》在1973年第四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荣获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以此为开端,美国影坛迅速掀起一股以揭露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浪潮,史称“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从意大利到美国

  在《教父Ⅲ》中有这么一组镜头,第二代“教父”麦克·考利昂之女玛丽的堂兄指着一栋破旧的公寓向其介绍说说:“可记得?‘仁科橄榄油’,我们的爷爷赖以起家,他送货周薪三元,三年后拥有这家公司……”玛丽回答说:“是的,这种事只有美国才有。”

  是的——这种事确实只有美国才会有:从一个“小逃犯”到分割纽约五大家族的巨头,再到独霸内华达州的枭雄,直至控股全球最大房地产商的世界级富翁,影片《教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移民发家史的最好的样本。

  事实上整个美国乃至西方的崛起不正是经由此途?所谓美国梦一直强调的核心就在于:英雄不问来路,每一个浑蛋都能在此重新开始。“我相信美国,美国给我带来财富。”这是《教父》中的第一句台词,殡仪馆老板在向“教父”维托·柯里昂尼哭诉女儿的不幸遭遇前,一语道破天机——正是源自财富与自由的诱惑,几个世纪以来,不计其数的淘金者脱离故土,告别家人,前往这片陌生的土地来找寻属于自己的黄金与梦想。

  借助于非法活动,采取武力手段,黑手党家族谋得在美国新大陆上的财富与地位,并使家族传统在此基础上得到保存和延续。这种美国梦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它源于对其传统的信仰,遵循了世间最原始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除此之外,不同于一般黑帮片的是,亲情与家庭责任是《教父》的重要主题,是核心灵魂,导演科波拉在这方面描绘所下的力度最大。家族感情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为浅显的层次就是所谓的亲情,而深层次的就是对整个家族的责任。这一点毫无疑问最大程度上迎合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也因此,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电影《教父》是一部美国电影,种种价值观念的冲突背后,其实是一个族群如何被美国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新对此作出诠释的过程。

  美国梦安在?

  当然,如今的美国,你难以分辨移民、原住间的界线,除了无法改变的肤色。所谓的民族传统,似乎也只能在饭桌上的中国饺子或者意大利面条里慢慢寻找——事实上这种族群原始特征的逐步消失,也正是《教父》作为一部黑帮片所给出的言外之意:黑帮分子喋血街头的暴力犯罪和主流社会温文尔雅背后的腐败堕落在本质上是一样。

  而在《教父》第二部中,第二代教父麦克虽比维多更为辛辣,但他开始试图为家族资金洗白,更有趣的是,他娶了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后来两人在对待黑帮背景上的不同态度,也反映出移民后代在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的所谓冲突与对抗。

  但最讽刺的是,堕落与腐化不仅仅发生在黑帮之中——维多那种以德服人的作事风格已经开始不适应环境了——这同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即疯狂追逐利润最大化。当麦克试图改变既往黑帮办事方式,所谓白道却又切切实实给这个黑道老大上了一课,参议院对麦克堪称赤裸裸地敲诈。最有趣的一幕上演了:当州议员前来麦克家捧场,并要和麦克合影时,美国妻子凯的表情看起来非常的荣幸和吃惊,麦克却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一切,因为他知道,州议员前来的真正目的是要进行敲诈。一个美国人和意大利黑帮眼中的世界,就这样呈现有趣的反差。

  一切都在分崩离析,东方电影里的武侠逐渐琐碎和卑微,而西方电影里的黑帮则早早便被埋葬,伴随科波拉的死去和斯科塞斯的衰老,还有今时意大利黑帮的矮下三分,所谓一切以组织化对抗组织形态的企图都不存在,现在的人们,只是零零散散出现在华尔街上跳跳舞举举牌子。

  如今,面对这部被誉为“男人的圣经”的电影,怎样的怀念也许都不过分,毕竟它曾震动欧美影坛并长演不衰,迄今为止已经创下近三亿美元的最高票房记录。也因此,一切赞美也许都只是锦上添花,《教父》40年,人们最该追问的也许只是一句:黑帮消失了,美国精神还在吗?

  人物素描

  马龙·白兰度:光影与现实中的争议传奇

  2004年的夏天,马龙·白兰度死了,人们甚至惊愕:难道他还活着吗?

  由残忍的粉丝心态出发:他应该被永远地埋葬在1972年。那一年,《教父》问世。他扮演的教父在花园里颓然倒下。丧钟鸣响,经典诞生。

  黑手党党魁维多·柯里昂教父是马龙·白兰度传奇一生的演艺生涯当中最光芒耀眼的银幕形象,这一角色甚至使他在时隔三十年后再度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并由此奠定他作为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性格演员的历史地位。但现实生活中的马龙·白兰度是个十足的混蛋,他的家族则是一窝混蛋:女人个个红杏出墙,男人个个酗酒成性,且盛产自杀者。

  上世纪50年代初,马龙步入影坛,开始辉煌之旅。他拿下了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奥斯卡奖。与此同时,他不停地结婚离婚,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

  马龙的身后,遗留下一长串数字:1个不朽的角色——教父,5部经典的影片——《欲望号街车》、《现代启示录》、《巴黎最后的探戈》、《码头风云》、《教父》;6个自杀的情妇;17个律师;大约25个不幸的子女;1100万英镑的巨额债务。

  这并不是十分复杂的一生,但足够精彩。而40年后当我们再次谈论起《教父》,除了那个口齿不清的教父,他的故事是另一种传奇。(般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教父 美国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