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海林 (本报评论主笔)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就在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标准中文名称的前几天,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南海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没有对整个南海提出主权声索”。
表面上看,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方向的做法略有区别。在东海方向,中国似乎更多的是“驳斥”,通过公布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中文名称的方式宣示中国的固有主权,驳斥日方此前于1月29日提出的命名计划。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迥异,表述截然相反,分歧可谓一目了然。
而在南海方向,中国则似乎是在进行“解释”,澄清中国从来不曾打算将整个南中国海视作自己的内海。要点有二,一是阐述这一立场的历史一贯性,避免中国的温和立场被某个国家,具体来说是这个国家的某位海军上将拿来作为继续呼吁对华海上威慑兼围堵的证据;二是表明这一立场的有限性,传递中国无意于将南中国海变成南中国湖,避免引起邻国和国际社会的疑虑。
不过实际上,中国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表述就其逻辑和动机而言却是一致的,那便是中国正在逐步将与他国的主要海洋争端问题上的立场进一步明晰化,通过积极宣示自己的主张为接下来的政策选项设定基本条件。不论是在东海方向的“针锋相对”,还是在南海方向的“耐心说明”,中国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防止以表述模糊而导致其他国家产生战略误判或者故意进行战略曲解。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其核心是主权争端,而岛屿的主权争端因其标地的不可分割性而注定是零和的。中国一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只是在技术上和战术上寻求共赢,或曰避免争端恶化乃至失控。这一立场本来并无逻辑不合理之处——中国主张拥有争端岛屿的主权,并不意味着中国只能选择以武力解决问题。但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主张因为更强调共同开发而被争端国家理解为中国在海洋争端问题上态度模糊,并进而将中国的“主权在我”表述判定为只是中国为争取更大利益而提出的谈判筹码,而非谈判的先决条件。
换句话说,在周边一些国家看来,中国主张“主权在我”和小商贩把一件进价100块的衣服喊价500块的行为在动机上并无二致,仅仅是为了在后续的讨价还价占到更多便宜罢了。这种假定的逻辑是非常靠不住的,原因就在于混淆了商业谈判的利益分担可能性和主权争端的不可妥协性。
这种假定只会促使有关国家不断试探中国的真实立场到底在什么地方。在一个可议价的环境中,人人都不会接受卖家提出的500块,差别仅仅是有人会一刀砍到底,比如干脆还价50块,而有些人则更愿意享受侃价的过程,先从400块试探起。中国自己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在卖衣服,因而不论别人还价多少都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国应用怎样的谈判技巧、展示如何多谈判诚意,而在于中国必须明确,与其他国家在东海和南海的主张冲突,不是商业谈判,而是主权争端,不可把中国“主权在我”的声明理解为可供谈判的价码,相反,那是中国的底线。
既然是底线,中国就必须表述得非常清楚,没有任何含糊空间,既要说清楚什么是中国的,如在东海方向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名称以宣示主权,也要说明白什么不是中国的,如在南海方向解释清楚九段线并不是中国的领海基线。这样做是因为,中国并不打算将他者诱入彀中用一场或几场蓄谋已久的战争来实现地区霸主梦想。就像当年英帝国对付德意志帝国那样,按照威廉二世的说法“英国要战争,但得我来发动”。假如中国怀着这种意图,不把自己的底线说清楚倒是个好主意,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拥有随便拿对方的行动作为开战理由的行动自由。但这种狡猾的伎俩既不符合中国的外交传统,也不与中国的地缘利益相一致。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要点仍然是如何避免在和平环境仍是经济增长和国内建设所必需的情况下被拖入一场或几场武装冲突当中。必须承认,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这种想法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比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以后再来与中国洽谈任何问题有吸引力。
而要遏制这种企图,中国最应该采取的行动显然不是反复声明自己的和平诚意,而是要立场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战略红线。中国的表述方式应该从“尽管主权在我,鉴于存在争端,中国还是希望与有关国家开展如下合作……”调整为“中国希望合作,但合作存在如下前提,第一、主权在我;第二……”。这不但是为了捍卫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更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而要维护和平,既要有勇气粉碎任何形式的策动武装冲突的意图,又要有能力帮助他者不至于糊里糊涂地和中国迎头相撞。
当然,在东海和南海方向上只是把话说清楚是不够的,在国际关系语境中,自己的立场被别人正确理解,靠的从来不是语言技巧而是行动能力和与行动能力相匹配的行动意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