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地震灾区重建:已有数万吨垃圾循环利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2日14:09  新民网

  【新民晚报·推荐】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2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沿海许多市镇被夷为平地,约2万人遇难和失踪。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地震周年到来之际,记者沿日本东北一路北上,驱车上千公里,走访福岛县、宫城县、岩手县等重灾区,关注一个国家震后复兴的细微变迁,记录一些普通人笑对伤痛的真实生活。

  农田遭重创,农户近况如何?

  背景:

  海啸导致宫城、岩手、福岛三县约2万公顷农田重度盐碱化,受害总额达7300亿日元(约合584亿元人民币)。要想恢复生机,农田必须除砂去盐,日本政府计划在2015年4月前完成86%的土壤改造。

  核事故后,灾区土地又遭致命打击。日本政府设置重点观测区,检测空气、土壤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超标农田,禁止耕种。一些田地得以幸存,种出的大米、蔬菜和水果,即便检疫合格获准上市,也往往因消费者“恐核”而销路不好。

  现状:

  前天下午,福岛县福岛市下饭坂,大片光秃秃的苹果树下,水雾弥漫,4名果农似乎正忙着喷水,喷壶中灌满了可供直接饮用的自来水。喷水能将果树上可能残留的微量放射性物质冲刷干净。“虽然地震已过去一年,但在空气中还可能有少量放射性物质,每次下雨或下雪以后,我们都会仔细冲洗一遍果树。”58岁的果农片平邦雄介绍。

  他家所在的下饭坂地区,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80公里,受核辐射影响较低,苹果园的土地幸运地躲过灭顶之灾。近200棵苹果树活了下来,去年秋天也喜获丰收,但销路大减,年度销售额遭遇腰斩,从前年的800万日元(约合64万元人民币)骤降一半。

  片平邦雄苦笑说,自家所有苹果都通过了检测,辐射值不超标,却还是卖不出正常价格,只能打折处理。“福岛现在恐怕是除了东京以外,日本最有名的地方,我可不想福岛以这种方式出名,凡是标有‘福岛’字样的东西,许多人都不敢买。”

  压力无时不在,片平邦雄和同村许多乡亲没有泄气。距离收获季节还有近半年,他们已经开始在自家土地上忙开了。

  “祖祖辈辈都依靠果园生活,我就希望把果树种好,从来没想过离开家乡,或者转行做别的。”片平邦雄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至于今年到底能有多少收成和销路,没想太多。”

  渔业受冲击,鱼市恢复了吗?

  背景:

  日本东北各县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渔场,在地震中均遭到沉重打击。据日本政府和渔业信息服务中心共同统计的数据显示,宫城、岩手、福岛三县主要渔港损失惨重,去年全年的海产品捕捞量比前年下降约60%。据初步估算,日本东北各县渔船、渔港及养殖加工等设施的损失总数,高达6500亿日元以上(约合520亿元人民币)。

  现状:

  昨天中午11时许,宫城县石卷市女川町渔业批发市场内空无一人,渔民、鱼贩甚至一条鱼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你们来晚了,鱼市开始得早,从早上4时到9时,所有鱼都卖完了。”鱼市场负责人加藤实笑着说。

  他介绍,去年地震海啸过后,女川鱼市场遭遇毁灭性打击,捕捞工具和相关设施几乎尽毁,鱼市交易量一度跌为零。据《朝日新闻》报道,宫城县全部142个渔港的岩壁及水产加工地均受到损害,约1.2万艘渔船流失,大多数渔港地面下沉。

  去年秋天,女川町渔业批发市场逐步恢复营业。起步颇为艰难,加藤实介绍,震前水产加工公司有十几家,现在只剩下2家。鱼市重开,但产量大不如前。以前平均每天可以捕捞到1200吨秋刀鱼,多的时候能达到近2000吨,“现在设备大大减少,人员严重流失,最多的一天,也就200吨。”加藤实说,鱼很快卖完,并非因为销路太好,而是供应量太少。

  渔业重振才刚刚开始,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让消费者尽快恢复信心。

  地震后,女川核电站1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一层曾发生火灾,未对外部造成放射性污染,但足以影响许多人的心态。

  加藤实透露,公司每天有3名专业人员检测水产品辐射量,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所有产品都经过了严格检测并有国家认定,但不少民众还是担心,灾区的鱼遭到了核污染。“在东京的超市,女川水产品打折幅度很大,仍不好卖。”他坦言,这种局面短期很难改变。

  “鱼市恢复以后,公司集中购买了大批冷藏设备,并新建了两个大型中央市场,希望把以前分散的渔民和鱼贩吸引到一起,共同提振渔业。”

  垃圾堆成山,处理进展怎样?

  背景:

  根据日本环境省2011年发布的信息,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强烈海啸,在岩手、宫城、福岛3个重灾区留下了约2490万吨废墟。参照阪神大地震灾后清理速度,有日本专家预测,要把堆积如山的垃圾处理干净,至少需要3年。

  现状:

  从仙台市若林区荒浜海滩望向市区,数公里内几乎看不见一栋建筑。地震和海啸过后,在仙台市沿海4公里内制造了265万吨垃圾,总吨数相当于仙台全市近10年的垃圾总量。

  在福岛、宫城等重灾区,处理垃圾的速度并不快,仍有不少海啸垃圾在海边堆积成山。细看之下,内有玄机——这些废弃物都经过了初次处理,废旧木材、钢筋、轮胎、摩托车、拖拉机、自行车各归其位,以待二次处理。

  在宫城县仙台市和石卷市的多家垃圾处理厂,所有垃圾先接受分类,再焚烧处理或二次利用。受灾现场废墟被分为“可燃”“不可燃”“电器”“金属”“汽车”等几大类,再按类别运往处理厂。钢筋和砖石可回收利用,但木材处理颇为棘手。海啸中倒塌房屋多为木制,经海水浸泡,盐分大增,焚烧时可能产生有害健康的二恶英,当地试图寻找一种“完全回收”的处理方式。

  在宫城县石卷市女川町垃圾处理厂,记者看到,分拣出的废旧木材去除杂质后,经专业机械粉碎,加工成木屑。再出售给相关厂家,高压成型,便成了家具和建材的原料。

  目前,整个宫城县已全面推广这种操作模式。日本媒体称,宫城县每天能处理约300吨可燃垃圾,目前已有数万吨旧木材“变废为宝”。

  家电、金属等也尽可能循环利用,无法回收的垃圾则高温焚烧后填埋。日本政府已投资建造多个高温焚烧炉,以加快垃圾处理速度。

  汽车冲上房,为何一年不搬?

  背景:

  去年大地震中,仅宫城县就有近15万辆汽车被毁。如今,数以万计的废车堆放在多家垃圾处理厂内。一年前的滔天海啸,把一辆私家车冲上宫城县南三陆町志津川警察宿舍楼顶;一辆大客车也“骑”上了宫城县石卷市雄胜町公民会馆的屋顶。

  现状:

  昨天上午9时45分许,狂风暴雪中,记者走进宫城县石卷市雄胜町,满目疮痍涌入眼帘。其中最扎眼的,是公民会馆楼顶的大客车。它依然停留在原地,探出小半个脑袋,保持着曾经的悲壮姿态,已成为重灾区雄胜町的标志物。

  一年前,天空也飘着雪。这辆停在一处停车场内的大客车,被巨大海浪席卷了约200米,最后“骑”到高约10米的屋顶上。

  客车所属的南三陆观光巴士公司,今天春天重新开始营业。曾有人提议,永久保留客车,以警示后人。但当地多数居民反映,这幅画面“会令人想起海啸”,当地政府最终决定撤去。

  时隔一年,这辆大客车再次成为主角——昨天上午,近百人冒着鹅毛大雪为它送行。上午10时,在大吊车的帮助下,大客车车轮终于缓缓脱离楼顶,回到地面。本报成为现场为数很少的外国媒体,与十多家日本媒体一起,见证了这一时刻。

  几分钟后,日本特有的太鼓声响起,6名当地市民身穿短袖单衣,在激昂有力的鼓声中,挥别痛苦过去,期冀美好未来。

  不过,另一辆汽车的命运迥异。昨天,记者驱车途经南三陆町志津川警察宿舍楼,见到了楼顶上的私家车,还在老地方一动不动。当地人介绍,轿车属于私人财物,如果没得到主人的允许,他们不会搬动。在垃圾处理厂,许多车上面写着发现地、处理日期和失主信息等。这些都是个人财产,需征得失主同意后才能处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日本地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