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南倡议叙利亚两派停火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7日16:43  半月谈
 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左)在首都莫斯科会见来访的联合国与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新华社/路透    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左)在首都莫斯科会见来访的联合国与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新华社/路透

  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会面后,联合国安理会暨阿盟双重特使安南将于3月27日飞抵北京访问,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展开斡旋。媒体普遍认为,安南中俄之行是他为为叙利亚避免内战、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所做的最后努力。不过,由于叙利亚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道路并不平坦。

  安南斡旋推动政治解决

  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全票赞成的表决结果一致通过一项主席声明,呼吁叙利亚冲突各方接受安南的倡议,立即在叙利亚实现停火、停止一切暴力,从居民区撤出武装力量和武器,立即允许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进入,释放所有被任意拘留者,确保和平集会自由和新闻自由,并“鼓励叙利亚人自主推动政治改革进程”,主席声明强调,叙利亚冲突各方如不照办,安理会将“采取下一步骤”,继续推动问题解决。

  这一主席声明不但在表决时得到近来安理会罕见的全票,表决后也获得各方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对主席声明的一致通过“感到鼓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主席声明“令人满意”;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称对此表示欢迎,并敦促冲突各方“立即停止暴力”;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称,主席声明清楚表明,安理会“一致支持安南的使命”;法国驻联合国大使阿诺德和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格兰特均称,声明是“向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

  众所周知,针对叙利亚问题安理会曾分别在去年10月和今年2月进行了两次决议草案表决,其结果都以“双杀”而告终;两次决议草案的内容中,都指明暴力冲突的责任在于大马士革当局,并明确“停火、停止暴力和杀戮”的对象也是大马士革当局,甚至用“支持阿盟倡议”的曲笔,表明“巴沙尔必须下台”的要求。直到最近几天,极力推动草案的欧美和阿盟方面仍然坚持这样的“底线”,并用尖锐语言抨击俄、中“要对历史负责”。

  从很大程度上,顶着安理会-阿盟双特使头衔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提出的“安南倡议”并不太合阿盟倡议,以及欧美、海合会诸国意见的拍:倡议要求双方停火、停止暴力,而不是只要求大马士革方面停火;要求各方谈判协商解决问题,自主推动政改进程,而不是如阿盟倡议般给巴沙尔划定个交权的期限,明示或暗示“大马士革当局已丧失合法性”,不再具有参与政改进程的资格。正因如此,欧美各国虽泛泛表态“支持安南努力”,却始终对安南倡议中细节含糊其辞。

  然而最终通过的主席声明非但基本就是安南倡议的翻版,甚至正如一些观察家所言,和早先俄、中一再提出的叙利亚问题解决思路大同小异——而这明明就是直到几天前,欧美和海合会诸国所坚决反对的。

  正如法国欧洲一台所评论的,尽管许多安理会和阿盟成员事实上对安南的倡议并不十分满意,但安南这个安理会和阿盟双重特使是他们所遴选的,如果反对自己所选特使考察后提出的方案“实在说不过去”,且事实证明一味坚持只能导致问题僵持和事态恶化,安南倡议中要求的停火、停止暴力、从居民区撤军虽然是针对冲突各方,但毕竟对叙利亚政府军也适用,而立即允许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进入,释放所有被任意居留者,以及和平集会自由等也是各方所乐见的。

  而对于俄、中而言,两次“双杀”所针对的,主要是“单边主义”、“最后通牒”,和“片面要求一方屈服”,如今的声明至少在条文上和当初两国的意见不谋而合,它们当然乐得顺水推舟。同样,俄、中的赞成姿态也可以让欧美自诩为“重大进展”、“对方立场松动”,既然最高目标达不到,得到个“说得过去的成果”,且各方都可自诩自己是赢家,让步的是别人,又何乐而不为。

  3月25日,安南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会面。俄通—塔斯社分析说,鉴于俄罗斯是叙利亚的盟友,安南此行意在劝说俄政府推动实现叙两派停火。俄罗斯通讯社26日透露,梅德韦杰夫称赞安南为叙利亚和平所做出的努力,承诺愿为安南的努力提供“一切有可能的帮助”,称安南的斡旋将可能是“叙利亚避免旷日持久和血腥全面内战的最后一次机会”。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会晤中也称,完全支持安南的和平努力,但强调说:“和平努力的前提依然是不能干涉叙利亚内政,绝不允许只支持冲突双方中的某一方。”

  3月27日,安南将从莫斯科飞抵北京访问,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展开斡旋。。俄通—塔斯社分析说,安南27日、28日两天的北京之行,是希望借中国的影响力,为避免叙利亚陷入内战做最后的和平努力。

  早在3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曾表示,中方支持联合国-阿盟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安南为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所作的努力。他说,中方希望安理会发出团结一致的声音,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实现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继续作出不懈努力。(中国网 京华时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叙利亚国内战火蔓延

  尽管安南紧锣密鼓地与有关各方展开和平斡旋,但这一努力似乎没能阻止叙利亚境内的战火蔓延。叙国内局势依然扑朔迷离,各方博弈和较量仍在延续。3月26日,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的交火仍在激烈进行中。

  美联社报道称,政府军当天炮击了霍姆斯部分城区,继续进行清剿反政府武装的军事行动,其中一处炮击造成至少5名平民受伤。

  CNN引述反对派“叙利亚地方协调委员会”的消息称,叙利亚全境25日有18处地点爆发反政府的示威游行,部分地区武装冲突不断,至少有70人在冲突中丧生,政府军与安全部队有多人伤亡。

  叙利亚官方阿拉伯通讯社和《复兴报》26日证实,政府军、安全部队和警察在霍姆斯、大马士革农村省、易得利卜、哈马等省与“武装恐怖分子”的交战仍在持续。在消灭多名“武装恐怖分子”、起获大量武器弹药及路边炸弹的同时,政府军官兵有多人牺牲,数十人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叙利亚境内外反对派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主张武装“叙利亚自由军”,并依靠外部力量推翻叙利亚现政权。而叙利亚全国协调机构拒绝外部干涉、反对抗议活动军事化。双方还就谁是叙反对派的代表等问题有分歧。

  叙利亚境外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24日宣布,将于26日和2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统一叙利亚反对派大会”,以达成旨在结束叙利亚现政权和建立民主、多元国家的“文件”。而叙境内主要反对派组织则于26日宣布不参加反对派大会。(中国青年报 新华网)

  外部干预致叙利亚局势扑朔迷离

  3月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外长会议作出决议,要求再次扩大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据欧盟外长会后发布的决议,此次共有12名叙利亚人和2家叙利亚企业因“参与镇压,支持叙利亚政权或从叙利亚当局获益”而被列入制裁清单。欧盟将冻结这些个人和企业在欧盟域内的资产,并禁止成员国向这12人发放签证。这是自2011年5月以来,欧盟第13次出台对叙利亚的制裁决议。

  在叙利亚危机的处理中,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决定着叙利亚问题会不会走向国际化。由于埃及作用的下降,以沙特和卡塔尔为代表的君主制阿拉伯国家取得了阿盟的主导权。阿盟对叙利亚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中止了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断绝了与叙利亚政府的外交关系。阿盟一度组成观察团前往叙利亚调查,但观察团因遭到来自各方的重重压力和阻碍被迫草草收场。

  2月12日,阿盟外长会议决定谋求联合国安理会的同意,成立阿拉伯国家和联合国联合维和部队,监督叙利亚对立方实施停火。2月22日,阿盟外长会议发布新倡议,首次敦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移交权力,这标志着阿盟决定全力支持反对派,其立场自调解叙利亚危机以来出现了重大转变。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学者吴冰冰分析,阿盟的决议是有利于西方国家的,一方面美国支持中东的变革,另一方面削弱叙利亚有利于制衡伊朗和保障以色列的安全。况且阿盟提出的倡议只对叙政府提出要求,对反对派没有要求。

  3月27日,为期三天的阿盟峰会将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这是伊拉克战后的首个会议,首要议题仍离不开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今日美国》报道称,随着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冲突不断,叙利亚境内的犯罪率也在不断增加,商人被绑架和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马士革早已人心惶惶。

  除了阿盟,令叙利亚反对派颇感“振奋”的是,外界对其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正在“换挡提速”。3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土耳其领导人在核安全峰会前会晤,要求对叙利亚进一步实施制裁,双方一致同意向叙反对派提供“非致命性的支援”,包括通信设备和医药医疗器材等。

  不过,土耳其和美国并不赞成军事干预,美国的的态度尤其暧昧。据外电报道,同在韩国首尔出席核安全峰会的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3月26日进行了90分钟的会谈。双方讨论了叙利亚和伊朗等国际问题,同意支持通过外交途径结束叙危机,并尽快重启伊核谈判。奥巴马承认美俄在过去几个月中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他表示,两国领导人都同意支持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安南的斡旋努力,以结束叙利亚暴力。(半月谈网 中国青年报 国际金融报 中新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叙利亚 安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