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德瑰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双方有识之士都在为两国关系度过不惑之年准备着一系列纪念活动。然而,这几个月以来,日本国内经常会有些小动作出现:1月3日早晨,日本石垣市议员登上钓鱼岛;1月16日,即中国春节前夕,日本政府决定对包括钓鱼岛附属岛屿在内的39个无人岛进行命名;3月2日,日本首相官邸网站刊登了命名清单,包括黄尾屿和赤尾屿附属岛礁;3月27日,赤尾屿的附属岛礁北小岛被日本登记为“国有财产”……
在中日关系的关键之年,日方为何频频采取动作给两国关系泼冷水呢?笔者认为,这与日本近年来外交战略的调整,撞船事件的影响和日本对钓鱼岛“实效控制”渐进强化的策略有关。
首先是外交战略的调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日本越来越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对日本构成威胁。在这种背景下,2010年的撞船事件之后,日本发表了新版防卫计划大纲,把防卫重点由北方调整为西南诸岛。日本鹰派政客也不失时机地兜售“中国威胁论”,为日本的战略调整提供根据。比如,2011年12月12日,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石原伸晃访问美国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时说:鉴于美国国防费的大幅削减,“日本应该努力增加防卫费”,他说中国在主张权利时越来越好战,正在加快进入海洋的步伐。2011年12月14日,日本民主党政调会长前原诚司在东京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了韩国海上警察被中国渔民刺死事件,他说:“这不是与己无关的事情”,“这种事情在日本的近海也可能发生,为了维护日本的主权,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是撞船事件的影响。撞船事件最后以日本释放中国船长詹其雄而收场。从撞船事件可以看出,日本达到了试探中国和美国态度的目的。然而,放人之后,日本政府受到了一些国内势力的压力。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政府的判断是“极其愚蠢的”。右翼评论家樱井良子则说,释放船长“是日本外交的彻底失败”。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执政当局不得不在钓鱼岛问题上做一些“补救措施”来应对国内的政治压力。
第三是“实效控制”的继续。中日两国虽然从1972年开始就有搁置争议的默契,但是日本一直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渐对钓鱼岛实施“实效控制”。后来日本意识到中国逐渐强大,东亚的均势将被打破,时间也许对日本不利的时候,他们开始公开否认“搁置”默契的存在,宣称“中日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在行动上,日本吸取了撞船事件时的“急躁”教训,开始以小动作强化对这些岛屿的控制。先是公布新命名的岛礁清单,后又将其中的一个岛礁登记在册。动作幅度不大,但却是渐进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关于钓鱼岛问题,两国四十年来在“搁置”的原则下处理了一系列偶发事件。但是,撞船事件和今年以来日本给一系列岛屿命名的事件,给人的印象是日本要改变政策。实际上,日本这些小动作的根源在于他们对于中国崛起疑心重重,而疑心又生暗鬼,于是他们想强化其“实效控制”。
笔者认为,日本这一系列小动作会破坏两国邦交正常化纪念之年的气氛,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构建投下了阴影。为中日两国长远利益计,日本应当多些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之举,少搞些小动作。
来源:2012年4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