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国籍迷局:国家忠诚与个人自由两难选择

2012年08月24日16:19  《环球》杂志 微博
环球杂志第17期封面 环球杂志第17期封面

  双重国籍迷局

  围绕双重国籍,从来不缺少争议。

  拥有双重国籍者,可以更便利地穿梭在两国之间,享有两国国民的权利和福利,同时也用他们的智慧为所在国发展作出贡献;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双重国籍也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国民的忠诚度,甚至是国家危机时刻的“不定时炸弹”,因国籍争端,就曾引发过外交摩擦乃至严重冲突。

  双重国籍的特殊身份,还成为某些人违纪违法的途径。今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就刊发中纪委研究室研究员邵景钧的评论文章指出,有的违纪违法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甚者,“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

  对于两重乃至多重身份带来的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觉》一书里曾提出过一个悖论:赋予人一种单一的身份认同,无疑是罔顾事实并非常危险的;但是很多人在多重身份认同的重叠幻觉里迷失了方向,变成了情绪动物,从而也失去了自由。

  这或许也是双重国籍的悖论,双重国籍让个体、让国家变得更好还是更糟?多一重国籍,是多一重自由,还是多一重枷锁?多一层认同,是多一个选择,还是多一些痛楚、挣扎和凶险?

  双重国籍:蜜糖还是砒霜

  一位90岁的二战德国老兵给州长写了一封信,信里写着“太可怕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让一个英格兰人掌握权力!”第二天州长就给那位老兵打电话,告诉他,“首先,我不是英格兰人,而是苏格兰人,而且,坦率地说,我是德国人。”

  《环球》杂志记者/张诚 (发自东京)

  《环球》杂志记者/权香兰 (发自首尔)

  《环球》杂志记者/郭爽 (发自洛杉矶)

  《环球》杂志记者/林昊 (发自吉隆坡)

  《环球》杂志记者/张月 (发自北京)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双重国籍亦然。

  有些国家视双重国籍如蜜糖,将其作为招揽人才、统合移民的利器。有些国家则视之如砒霜,认为双重国籍的存在是国家隐患。还有些国家游离于黑白之间,默许这一群体的存在却未从法律上赋予其合法性。

  如果双重国籍是一道河,承认与不承认的国家分列河的两岸,左右相对隔河辩论,是越辩越明还是最后变成一笔糊涂账呢?

  他,到底有几重国籍

  这是一个让不少严肃的法学家们抓狂的情境题:一名孕妇乘坐英国航空公司一架从伦敦飞往美国波士顿的飞机,途中遭遇气流,孕妇要分娩,飞行员得到了加拿大机场的着陆许可,飞机着陆的同时婴儿降生了。母亲是埃及人,持美国护照,飞机从英国起飞,目的地是美国,但是却降落在加拿大。

  问题来了,这个婴儿该算哪国人?有几重国籍?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求诸各国给予国籍的立法原则。其要者大致有两条:一为血统主义,即“属血”原则,指子女出生时,依据父母的血统而取得与父母相当国籍;二为出生地主义,即“属地”原则,指子女出生时即可获得出生地国国籍。

  按照“属血”原则,母亲拥有美国和埃及国籍,埃及承认双重国籍,美国虽不明确承认,但采取默认政策,则这个小孩自动拥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

  这个“幸运”孩子的国籍可能还不止于此。因为再按照“属地”原则,他还可能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

  按照相关国际法,飞机是国家虚拟的领土,那么婴儿出生在英国的飞机上,出生地就是英国。当然,这个婴儿要拥有英国国籍,还需要满足另一个要件:父母任何一人为英国公民或已在英国定居者。

  但飞机停留在加拿大,如将加拿大作为出生地的话,婴儿自然就拥有加拿大国籍。

  也就是说,如果条件符合,这个婴儿可能同时获得埃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四国国籍。当然,国际上关于空中婴儿的出生地归属迄今没有达成一致,所以婴儿被“属地”原则赋予的国籍尚有争议。

  四重国籍故事的背后,其实恰是双重国籍概念的延伸——正是存在了双重国籍的事实,让三重、四重乃至更多重国籍变得可能,也让很多国家卷入不可预测的摩擦和纠缠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大约90多个,其余国家大多是默认双重国籍,默认意味着既不承认这一群体公民的外国籍,也不因为其获得外国籍而剥夺本国籍。有些国家认为:只要不伤害国家正当利益,那么公民加入外国籍,政府可以不承认他们的外国籍身份,不让他们担任政府部门公职,但不剥夺他们的本国籍。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承认双重国籍,赋予国籍一般参照“属血”原则;美国和加拿大则强调出生地原则,认为出生在哪个国家就应该获得哪个国家的国籍。

  有些国家两者并重,比如法国,既注重血缘,又注重出生地。法国公民生的后代自然是法国公民,无论在境内还是在境外。外国人的孩子出生在法国的话,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父母可以代其申请法国国籍。90年代以后,法国不再允许外国父母为子女代理申请法国国籍,原因是控制外来人口。

  也有一些国家完全不承认双重国籍,实行“单一国籍制”,如中国、缅甸、老挝、尼泊尔、不丹、白俄罗斯、古巴等20多个国家。

  马来西亚不承认双重国籍,对外国公民入籍限制也很严格。即使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结婚,外国公民也很难获得长期居留身份,更难获得马来西亚国籍。马来西亚对于隐瞒双重国籍的惩罚非常严厉,发现者甚至会遭到逮捕,继而被剥夺马国籍。

  双重国籍的双重红利

  渡边今年22岁,目前在日本一桥大学读书。他的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美国人,因此同时拥有日本和美国两国国籍。

  “我有两个国家的护照,因此往返日本和美国之间非常方便。从日本出境用日本护照,入境美国时则用美国护照,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另外,我可以自由地在美国和日本找工作,不用申请就业许可。”

  长谷川女士也是日本人,她拥有日美两国国籍,她说:“拥有双重国籍可以在美国和日本享有与两国国民一样的权利,而且可以真实感受两个国家的文化魅力。”

  但日本法律禁止国民拥有双重国籍。为防止双重国籍的产生,日本实行“国籍选择制度”。所谓“国籍选择制度”,是指双重国籍者在22岁之前(这是指20岁之前拥有双重国籍者的情况,如果20岁之后拥有双重国籍,则在拥有双重国籍起两年内——编者注)必须对国籍作出选择,声明“选择日本国籍,放弃外国国籍”,如果不选择,会接到法务大臣的催告,这时如果在收到催告后一个月内不做出选择,将丧失日本国籍。

  然而,事实上日本国内拥有双重国籍者还是大有人在。据日本法务省估算,截至2008年,日本总人口约1.28亿,其中事实上拥有双重国籍者达58万人,占总人口的0.45%。

  一些移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寻求双重国籍有现实生活和情感两个层面的原因,他们自豪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身份,但也希望保有到另一国家旅行、购置不动产、投资以及享受健康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养老和退休等方面的优惠及便利条件。

  如果个体寻求双重国籍是为了“拿两本护照,得两份红利”,那么国家层面承认双重国籍,又会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日本名城大学法学部教授近藤敦认为,双重国籍对一个国家的积极影响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它是统合二世、三世移民(二世、三世移民是指移民人口的下一代和下下代,比如某人是日本人,移民到美国,他的下一代就是二世移民,下一代的下一代就是三世移民——编者注)的一种手段;二是它可以带来稳定的人口和比较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吸引高端人才,同时还能防止集中居住化;三是可以维持国家与国民间的良好关系;四是有些国家希望居住在国外的国民从资金上资助国内的家庭。

  在这四条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争夺高端人才。

  在不少国家,给予双重国籍最首要的考虑,就是通过吸纳高端人才,促进国家发展。为此,欧洲一些国家甚至修改了移民入籍的法律制度,给予高端人才种种绿卡便利,甚至可直接获得相关国家国籍。

  韩国曾经是一个实行严格的单一国籍制度的国家。但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了吸引海外高级人才、防止国内精英流失,韩国国籍法也逐渐出现了变化,开始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

  根据现在韩国的国籍法,海外高级人才、结婚移民者、成年前被外国人领养者、以及65岁以上高龄海外同胞可持有双重国籍。此外,在科学、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能够为韩国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外国优秀人才,将不受韩国国内居住期间限制,随时都可申请韩国国籍。

  对于政府放宽双重国籍制度的方案,韩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为适应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国际化时代需要,韩国到了摆脱纯血统主义枷锁、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时刻,单一国籍制度不应再成为阻碍国际优秀人才到韩国施展抱负的屏障,承认双重国籍是吸引更多全球人才,提高韩国国家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发达国家的人才争夺战,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警觉。作为因应措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当一些新兴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巴西、墨西哥、越南、俄罗斯等,也开始承认双重国籍,希望以此促进人才回流。

  忠诚之忧

  双重国籍在让拥有者享受更多权利、福利和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争议和问题。

  2007年,由于美国在伊拉克抓走5名伊朗人,伊朗在国内逮捕了4名拥有伊美双重国籍的学者,指控他们成立反政府组织,危害伊朗国家安全。

  在国际社会,一旦两个国家间发生矛盾或战争,双重国籍的人无论选择哪方都可能会被对方国视为叛国。即使不作选择,也会被所在国怀疑“忠诚度”从而惹来麻烦。

  在近藤敦教授看来,双重国籍虽有诸多好处,但三大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在战争或出现紧急事态时,国民缺乏忠诚心;二是有些人可能会借机逃脱国家法律的制裁;三是双重国籍者可能会在两个国家双重投票。

  双重国籍是否会撕裂忠诚度?这无疑是个有关国家安全的争议性问题。美国移民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克·克里科里安就认为,有双重国籍不只是出国旅行更方便那么简单,有时“相当于正式宣布分割忠诚、公民义务‘重婚’”。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政治忠诚主要通过国籍来表现,成为两个国家的公民就像信仰两种不同的宗教,意味着两边都不尊重。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也曾撰文称,各国对双重国籍的担心主要是“身份认同”,当两国处于敌对或未建交状态,双重国籍者的效忠问题难以解决。此外还有国家安全、参政议政、人员管辖权等方面的顾虑。

  长谷川女士就说,在国外如果遇到麻烦,有时也可能因为双重国籍反而得不到必要的国家保护,“因为两国可能互相推脱,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这个问题。”

  但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双重国籍只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和忠诚度无关”。

  拥有瑞士和美国双重国籍的艾米丽说,她热爱瑞士,也热爱在美国的生活。“这和忠诚度没有关系,如今已经是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化生活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刻板地为国际化生活设置障碍,实在让人难以理解。简单地说,忠诚,不等于要麻烦地生活。”

  也正是因为“忠诚度”的隐忧,一些国家会限制双重国籍人群的政治权利。例如,在菲律宾,就有规定限制双重国籍者担任具有安全、象征、核心性质的政府公职。美国则规定,官员与政治家欲入籍他国,必须先辞去现有公职。海外印度裔双重国籍持有者没有投票权,也不能竞选公职。

  德国则是个例外,允许双重国籍者竞选公职,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曾经有位州长拥有德国和英国双重国籍,对此,一位90岁的二战德国老兵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写道:“太可怕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让一个英格兰人掌握权力!”

  第二天州长就给那位老兵打电话说: “首先,我不是英格兰人,而是苏格兰人,而且,坦率地说,我是德国人。我一生都在德国居住,德语是我的第一语言,我在德国军队服役两年。直到现在,我的精力都献给了德国。”

  跨国犯罪困境

  2010年3月2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警方宣布,禁止所有具有双重国籍的以色列人入境。因为,警方在对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迪拜遇刺身亡案的调查中,发现杀手正是冒用他国国籍的以色列特工。

  这引出了双重国籍产生的另一个问题:跨国犯罪。有些国际犯罪分子还利用双重国籍身份,从事情报窃取等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在一些形势紧张时期,双重国籍者会被当地政府“重点关注”。比如在美国,尽管政府对双重国籍采取“默认”态度,但似乎也并非随时“友善”。一些拥有双重国籍的人偶尔也会遇到被移民局随机谈话的情况,因美国护照上少了出入境章被请去盘问,也时有所闻。

  黛西·张就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她有次回中国探亲再次入境美国时,尽管使用了美国护照,但海关人员却把她请去小房间,对她进行了仔细盘问,比如询问“你是哪国公民,有没有其他国家护照,在美国住多久,从事什么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才放行。张小姐认为,也许是移民局无法判别她的出境记录的原因。

  跨国犯罪加双重国籍,往往会造成很难把控的司法困境。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司法体系的不同,则造成国与国之间在司法解释、审理程序以及判罚轻重方面的极大差异。同一行为在一个国家违法,在另一个国家则不违法;同一行为也可能在一个国家要受重罚,而在另一国家则会受到从轻处理。双重国籍有可能成为跨国犯罪的护身符。

  正是基于对忠诚度、跨国犯罪及其引发的司法困境的担忧,一些国家对双重国籍不予承认。但是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又使双重国籍问题越来越需要被正视。

  双重国籍在吸引人才、增强凝聚力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国家忠诚与个人自由的两难也现实存在。国家对双重国籍承认与否,则需在两难之间掂量与权衡。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刘楠来就认为,对于双重国籍问题,必须审慎,“既要考虑到申请双重国籍的人的愿望和需要,也要考虑国家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还要考虑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决断来。单独考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很完整。”

  (《环球》杂志实习记者肖天夫、颜琴对此文亦有贡献)

  谁在退出美国籍

  《环球》杂志记者/王丰丰 (发自华盛顿)

  有人漏夜赶科举,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削尖脑袋想获得美国国籍,但也有不少美国人却选择断然离去,而且,后者人数近年来还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美国国内收入署发布在《联邦纪事》上的数据:在2000年,放弃美国国籍的仅有431人,此后连年上升,尽管在2006~2008年稍有下降,但在2010年却发生跳跃性增长,达到1534人。

  2011年,亿万富翁、社交网站“脸谱”创始人之一的爱德华多·萨维林就选择放弃美国国籍,就在这一年,跟萨维林做出同样选择的美国人达到了1781人,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数字今年将继续上升。

  据外界推测,萨维林退出美国国籍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税。萨维林入籍的新加坡没有资本收益税,个人收入所得税则为20%,而在美国,这两个税种的税率分别为15%和35%。但由于放弃美国国籍需要根据当前财产缴纳不菲的“退出税”,规避资本收益税也许并非萨维林放弃国籍的真正原因。相关人士认为,改国籍后,节省的税款“大头”来自遗产税。

  按照美国当前法律,公民可因出身、婚姻等原因“被动”获取双重国籍。但如果主动要求获得其他国家国籍,必须放弃美国国籍。在放弃国籍时还须前往驻外外交机构,在外交官面前签署放弃国籍的声明。这份声明说:“我在此绝对而完全地放弃我的美国国籍,放弃一切相关权利、利益与义务,同时放弃对美国的忠诚。”

  随后,国务院将展开审核程序,申请人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会被允许放弃美国国籍,例如每年在外国居住183天以上。

  已故好莱坞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曾考虑放弃美国国籍,转而加入英国国籍以避税,但她拒绝签署放弃效忠美国字样的放弃国籍宣言,因此这一程序始终没有完成。

  逃兵役?国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环球》杂志记者/权香兰 (发自首尔)

  在一些对服兵役要求严格的国家,双重国籍也引发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韩国,任何一个身心健全的成年男性都必须履行兵役义务,但单调艰辛的军营生活,也让不少韩国年轻人望而生畏,双重国籍也成了他们逃避兵役的工具。

  刘承俊是一名韩国红歌星,他参加了征兵体检,但是在入伍前的最后时刻,为逃避为期28个月的兵役,刘承俊在美国宣誓成为美国公民,放弃了韩国国籍,他的兵役义务也随着他放弃了韩国国籍而自动消失。

  刘承俊的举动随即在韩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韩国各大媒体愤怒地对他大加谴责,歌迷们更是表示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回到韩国”。

  韩国兵务厅认为刘承俊的做法会给青年人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提出申请,要求拒绝刘承俊入境并参加一切商业演出活动。刘承俊也因此永远地“告别”了韩国娱乐圈。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 新闻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断裂已致3死5伤
  • 体育西超级杯首回合-梅西进球 巴萨3-2胜皇马
  • 娱乐台湾淫魔富少自首 当庭否认迷奸偷拍
  • 财经沪指跌1%击穿2100收盘创41个月新低
  • 科技韩法院判苹果三星互侵专利 部分产品禁售
  • 博客央视提前做刘翔退赛预案的幕后事
  • 读书老兵忆越女兵色诱细节 民国艳舞表演(图)
  • 教育中国成美野鸡大学富矿 年敛财10亿美元
  • 育儿奥运冠军代购洋奶粉 猥亵儿童多熟人作案
  • 健康大话减肥NO8:挥汗如雨不减肥反害病
  • 女性女星初秋白衬衣浪漫混搭 个性奇趣手袋
  • 尚品狂欢上帝之城里约 秋季绅士风衣搭配
  • 星座灵肉合一的组合 测试他为啥不爱你
  • 收藏鉴宝:科技检测难敌造假 不仅是娱乐大餐
  •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
  • 穆巴拉克病重
  • 朝鲜将发射卫星
  • 印尼8.5级地震
  • 中菲舰船在黄岩岛对峙
  • 香港特首选举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中国工人苏丹遭劫持
    1. 1周克华作案前在银行门口踩点视频曝光
    2. 219岁青年酒驾撞死人一旁与女子缠绵
    3. 3实拍歼-10发射空空导弹击落无人靶机
    4. 4暗拍警察钓鱼抓嫖分赃 卖淫女抓后再放
    5. 5实拍日舰喷射水炮攻击香港保钓船
    6. 6日媒称如中国攻占钓鱼岛美军或直接参战
    7. 7郑州雕塑被指流氓 城管回应系体现孝顺
    8. 8央视批马英九:保钓不硬气 究竟怕什么
    9. 9马英九谈钓鱼岛称无意联手大陆抗日
    10. 10网曝周克华被击毙后正面照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