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关中国间谍的案例在美国快速发酵。其中最火热的案例是,美国声称,中国黑客大面积入侵美国国防产业,并列出多达22项的重要机密泄露清单。美国情报界认为,中国政府在背后支持了这一黑客行动。于是,美国舆论一片惊呼,既对中国担忧,又对中国充满敌意。习近平与奥巴马会晤时,正值美国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达到高峰,需要两国元首为这一议题降温。
根据美国的决策程序与决策文化,美国主流媒体上的头版头条,往往会让民意代表和行政官员都倍感压力。因此,主流媒体的舆论压力会迅速转嫁到国会山,而国会议员又很快把压力转向总统,奥巴马再把问题交给属下行政部门。再经中美双方你来我往,奥巴马就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加州,摆在习近平主席面前。
基于多重原因,中国国内或许还不太了解美国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知与重视。美国之所以如此关切网络安全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对因特网的依赖已从个人生活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出现后,因特网已经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所依赖的核心,而且越来越依赖。如今在美国,没有网络的生活不可想象,没有安全的网络生活更不可想象。如果网络安全出现灾难性事故,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核武器攻击。这,越来越成为美国人的共识。当网络安全已从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上升到政治层面,再上升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时,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家高层领导人之间所要讨论的议题。
其次,美国切实担心出现网络恐怖主义。美国人担心爆发网络灾难,并非异想天开,而是跟担心有些国家拥有核武器一样。比如,美国或许不担心伊朗或朝鲜拥有核武器,但担心这些国家一旦拥有核武器,不能够自我控制,最终会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就出现过走私状况,曾让中国很尴尬。如果恐怖分子利用黑客攻击美国网络,就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堪比“9-11”。尽管并未真正出现这种问题,但以色列就曾利用网络病毒成功袭击伊朗核设施。这说明,技术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技术背后的意图。
其三,美国在意侵犯隐私。中国认为,美国网络技术比中国先进,中国也是黑客受害者。这没有错。问题在于,无论是来自哪里的黑客,他们侵犯的都是隐私——个人隐私、企业隐私和政府隐私。在美国的文化与价值判断中,特别在意对隐私的尊重。一旦发生黑客入侵,形同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冒犯,入侵者自动招致道德瑕疵。这也就很容易激起美国各界对黑客的紧张与敌意,进而同仇敌忾。此时的华盛顿,大有这个发展趋势,热度有可能再升高。
最后,美国担心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当美国媒体铺天盖地讨论中国黑客对美国国防工业的入侵时,美国在意的除了隐私,还有知识产权。美国任何一项重大科技发明项目,都有巨额资金投入,有的研发时间长达5年到15年。可是,黑客能够在一夜之间无偿拿走这些研究成果。这很不可思议。
网络安全是中美关系中的新议题,如今则快速地摆在了两国领导人面前。中美关系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是合作与竞争相互交织的关系。一方面,中美经济高度相互依存,而另一方面,从地缘政治上,中国注定是美国全球优势地位的主要竞争者。此情此景,中美两国领导人所能选择的则是,让双方合作成为主流,而让双方竞争靠边站。
如果政府支持的黑客行动威胁美国人的生活,美国舆论就会认为,政府连自己的隐私和秘密都保护不了。那么,就会向国会和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进而导致的政策选择就是,与对手要么和谈妥协,要么摊牌进攻。如果双方不能管控冲突,美国的决策者可能就会动用更多资源,与支持黑客入侵的国家展开竞争,未来场景不可想象。因此,面对网络安全问题,中美两国领导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基于事实的理解与包容,并采取措施切实步骤,扩大双方的沟通与信任,为这一负面议题的热度降温,即使不能争取“双赢”,也不至于导致“双输”。
文章作者:萨米尔•苏迈达,克危克险首席安全顾问,曾任伊拉克内政部长,统管12万安全部队,先后出任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驻美国大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