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概述】
死亡、地震、海啸和核泄漏,这是2011年春天全球媒体谈到日本时的几个关键词。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仙台以东约130公里的海域发生8.9级强烈地震,这是日本140年来遭受的最强地震。灾难给这个岛国带来的震撼,不仅有首相的更迭,还有部分灾民至今无法愈合的创伤。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日本岩手 “还有很多灾民没找到工作,没有收入,新年马上要到了,这个年可怎么过是好啊。”下坂弘次站在大海啸袭击过的废墟上,望着近在咫尺的大海,哽咽着说。
下坂今年70岁,是岩手县田野畑村的二代渔民。村里共有63户、180口人,大多靠海为生。今年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23条生命和多间房屋被海啸席卷而去。下坂的家在相对高地,幸免于难。
3月的悲伤
下坂依然记得,大海啸当天,强烈的震感让他和妻子几乎无法站立。凭直觉,下坂预感到会有海啸,就和家人相互搀扶着跑到了高处的神社避难。逃难中,他怀里揣着收音机,后来的大海啸警报不断从那台收音机中传来。
“那天的海,最初还算平静。蓝色的海,看起来那么美。”第一波海啸来得并不凶,但接下来却一波比一波猛,一直越过村里离海最近的高层建筑罗贺莊饭店的房顶,向村里冲来。
让下坂痛心的是,海啸当天很多村民起初并未向高处跑,而是特意跑到海边去观察动静。一对母子就差点被海水冲散,幸亏孩子的衣服钩在倾斜的树杈上,才免于灾祸。
现在,下坂担任海啸经历讲解员,为远道而来的国内外客人讲解海啸的经历。村里和他一样担当讲解工作的还有五六个人。每次,下坂都手持灾难前后的对比照片,站在曾经回响着欢声笑语的房子废墟上,讲述百年不遇的“3·11”大海啸。
如今,海边的很多房屋废墟早被清理干净,只有一些发黄的野草,还在寒风中倾诉着春天经历的悲伤。
在失业中等待新年
“你记恨大海吗?”
“不。大海养育了我全家。”
下坂家的船和打渔工具都被冲走了。现在,他最想要的过年大礼包,是一艘船和打渔的家什。不光是他,村里很多人都想回到从前那样,出海、劳作、收获、生活。当地政府曾经给过他们希望,承诺年内可以让他们找到工作、劳有所得,但是眼看就到日本新年的大年根儿,灾区很多居民找工作的事,却还没有着落。
“灾区现在最多的工作都在建筑工地,但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去做建筑工人吧。而且从这些工程中得益的往往是那些垄断型建筑公司,百姓们实际能分得的羹,实在太少太少。”一位岩手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气。
目前,县观光课正在想方设法把一些受灾地点包装成海啸灾害研修考察的“商品”,欲请更多的国内外客人到灾区旅游、消费。在当地政府看来,旅游业是能最快为灾区带来直接收入的“重建项目”之一。但是,说易行难,福岛核事故广受关注,海啸席卷后的村庄和灾民,却似乎正在被人逐渐淡忘。而且,正因为发生了核事故,东北受灾三县福岛、宫城和岩手,一夜之间成为了核辐射恐怖之城,很多游客都止步于东北行。
在位于岩手县内日本三大钟乳石洞之一的龙泉洞,社长早野贯一介绍,往年大约有20万人次的游客,但今年锐减到了5万左右。
等待心灵的修复
海面上,一块块裹着钢筋混凝土的巨石时隐时现,那是被海啸轻易掀翻的防波堤。岩手县宫古市田老海岸的堤防高达10米,曾被称为“海上万里长城”,如今,这段防波堤两侧的扶手已经被海啸蹂躏得七扭八歪。站在堤坝上向下看,靠海一侧堆积着如山的汽车残骸,靠近村落的一侧,房屋的地基则赤裸裸地迎着阳光。不远处,名为“田老观光饭店”的6层高楼,一二层只剩柱梁。
附近另外一家名叫净土海滨公园的饭店则有着不同境遇。由于海拔较高且地层结实,饭店挺过了这次地震和海啸,成了附近村民的临时避难所。
这家饭店的负责人关敦彦告诉记者,在大地震后的一个多月,共有230多名灾民到此避难。因为这家饭店装有发电机,供暖、供电没问题,水不够时就用大浴场囤积的洗澡水冲刷厕所。在一个月的患难生活中,饭店工作人员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怕镜头对准灾民们时会给灾民带来心灵的伤害。“物质上的重建已经基本实现,下一步关键是灾民的心灵重建。大家最想要的,是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这个严冬,曾以饭店为家的灾民们,都搬到了几公里外的临时住宅。那些站在临时住宅里,从小窗户向外眺望同样风景的灾民们,打算如何迎接2012年的朝阳?谁又能给他们内心带来真正的阳光?
中国视角:一衣带水 人同此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丁扬发自北京 地震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它所留下的痕迹可能再也不会消失:地面上可见的坍塌、削平和扭曲不会消失,心灵所感受到的悲伤也不会消失。这场灾难将再次留给日本一笔遗产,由此出发他们能学会如何更从容地面对下一次;这场灾难也令中国人再一次认识了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历史太过复杂,它充满难以厘清的仇恨和误解,但作为事件中的一部分,你至少有能力改变那些细节——正是因为经过失去,才会明白,灾难面前,人同此心。这可能是中国人在这场灾难中获得的最好馈赠。
“抬着担架走在最前面”
这场破坏性不亚于一场“中型战争”的地震,给中国网民带来极大的震撼。截至3月13日傍晚,新浪等微博客上,有关日本地震的博文多达2225万条,有关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博文371万条,超过此前一天中国云南省盈江地震的343万帖文。在骇人听闻的天灾面前,中国网民放下历史心结,为日本人民以及滞留日本的中国人虔诚祈祷。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望海楼”随笔《面对天灾,中日有难同当》,《南方都市报》刊出社评《以人类的名义 向日本伸出援手》。与此同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历史上第一次驰援日本。新浪“微博小秘书”则倡议网友传递“绿丝带”,为云南盈江和日本的受灾人民祈福,转发近6万次,评论7000多条。有网友写道:“当年中日的战场上,我们可以拿着枪冲锋在前;灾难面前,我们也要抬着担架走在最前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隔空祝福中出现的默契互动,在听闻网络涌现大量对日本的祝福后,许多日本名人纷纷上网织“围脖” 向中国网民报灾情。著名艺人岩井俊二和苍井空都通过微博向中国网友通报日本国内最新情况,并感谢中国人的善良祝福和帮助,新华社驻日本记者刘华则通过微博帮助28名在日本的中国工人与国内取得联系。
尽管在微博和论坛上一度出现“愤青言论”,但很快引来更多人的回击。媒体人笑蜀就曾愤怒回应:“从‘9·11’的叫好声到今天日本地震的叫好声,在印证我们国家首要的和最艰巨的工作是修复人性,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对人对己均有反思
由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留下的伤痛并未完全散去,因此除呼吁发起对日本的人道救助外,人们也再次对启动新一轮灾难反思,并比较中日两国在相似的地震灾难中信息公开、紧急救援方面的不同。
最先引起注意的是日本人在灾难面前的克制与秩序感,从微博上大量流传的现场照片上可以看到,大批的日本国民聚集在学校及体育场等避难处,但即使是小学生,也训练有素,安静有序。
但与灾民的表现相比,日本政府应对危机能力却遭遇日本国内广泛质疑。当时的菅直人政府被批评应对迟缓,接受外援问题上反应迟钝,而围绕核电站事故处理问题,首相官邸、东京电力公司和经济产业省的外设机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互不信任。之后被逐步暴露出的东电公司对核事故隐患的知情不报、以及东电公司开始时仅表示向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10个地区的居民支付“象征性”补偿,该补偿仅仅相当于每人12美元,因此引发灾民不满……等等,当更多的“坏消息”从东邻传来,中国网民也陷入了另一种反思。
此外,在日本地震后中国人集体的莫名惊慌事后成为一个笑料。因听信海水可能因核辐射受到污染的传言,从3月16日起,浙江省部分地区发生群众集中购盐现象,“抢盐”风潮随即迅速向周边省市蔓延,至次日扩散到中国大部分地区。虽然三四天后谣言即破灭,但这种无谓恐慌实在值得中国人进一步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