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把诺奖发现当成“错误”
“现在,我和团队在做的事情是继续寻找宇宙形成时期的最早恒星,因此我们要寻找宇宙中最早恒星的化石记录。”施密特日前在北京大学接受新浪国际采访时说,“这项研究属于宇宙学的研究范畴,但它也像考古学。”
布莱恩•施密特被很多人称为恒星凝望者。1998年,施密特领导高红移超新星搜索团队,追踪了宇宙在8万亿光年范围内的膨胀。2011年,他与亚当•里斯和索尔•珀尔马特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而获得了当年的诺奖。
现在,即将成为澳洲国立大学校长的他仍在继续凝望并思考着宇宙演化这幅历史蓝图。“我仍然在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领域继续工作,我关注的领域还包括行星研究,希望发现更多近地行星,并研发出有用的技术,探索近地行星上是否有生命的迹象。”施密特说。
施密特对新浪国际说,第一次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时,还以为是个错误。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以为是出错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可用的信息量很少。随后经过数月的测试和尝试,我们希望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我们发现这不是错误。就开始考虑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是个大发现。”施密特说,当时有些忐忑,因为别人要么是相信他,要么就会拿他开涮。
选择天体物理学竟因“走投无路”
施密特说,吸引自己的是科学本身,对于科学的各个方面,他都充满了好奇,而选择天体物理学则是“走投无路”的结果。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走投无路的意思是,我曾非常认真的思考过我可以做什么,但是我不知道。那我就说,既然如此,天体物理学看起来也像找不到工作的样子,但真的很有意思。我学过电脑,学过数学,学过物理学也学过工程学,我都学过也知道这些对我而言都是有用的技术。而天体物理学更像是一个强烈的推动力,它为我学习这些难题提供了动力。”施密特说。
“天体物理学不会让我们成为宇航员,但是可以推动人们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这是我选择它的原因,而我继续研究它也是它一直惊艳到我。所以我学天体物理学就是个意外,我也可能成为一个生物学家或者其他领域的专家,我爱科学和探索。”施密特笑着说。
寻求工作和科研的平衡
2015年6月,施密特被提名为澳洲国立大学校长并将于2016年上任。如何寻求工作事务和科研方面的平衡呢成为了他的“难题”
施密特表示,他觉得最棒的事情就是可以一边作研究,一边教书,后者可以让人保持年轻活力。校长的职责之一是学术研究的领导者。因此他将会和学术领域保持密切联系。继续研究天体物理学,成为学科领导者。
“当别人说‘恭喜,您马上就要出任校长了!’我的同事会对我说‘同情!’施密特笑着说,“很可能我不会像现在这样投入那么多,因为我必须要考虑物理学、化学、人类学、语言学、政治学、工程学等等每一个方面。我需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也需要学习很多。所以在专业领域研究我必须做出一个折衷。但我还会继续做一些研究,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施密特说。
“未来中澳天文学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施密特说,2016年澳洲国立大学将与北京大学共同进行博士生交换项目,开展更多合作。
(新浪国际 韩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