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难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梦

2014年08月21日08:41     第24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作者信息

唐光

新浪驻日本观察员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

  10年前(2005年),小泉纯一郎执政下的日本政府第一次冲击“入常”(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理由是日本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联合国会费,因此希望在战争、制裁以及维和等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决策权。然而由于盟友美国、韩国的反对,这次冲击因悬殊差距以失败告终。此后多年,日本在争取“常任理事国”甚至是“非常任理事国”上均意兴阑珊,未表露出很积极的态度。

“入常”距日本究竟有多远?


  10年后,小泉纯一郎一手培养的弟子——安倍晋三带领日本卷土重来,再次冲击“入常”。据共同社报道,月初首相安倍访问巴西并与巴西总统罗塞夫进行首脑会谈时提议借联合国70周年之契机,日巴两国应加强配合,推动实施旨在扩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安理会改革,并明确表达了日本“入常”的意愿。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上月底日本、巴西、德国和印度四国东京召开外务省局长级磋商会议,就共同推进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即增设常任理事国事项达成一致方针。(安理会改革方案由日本、巴西、德国、印度“四国集团”(G4)主导、旨在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扩大至11个国家,能否通过需待明年秋天联合国大会方才知晓)。

  而共同社则报道称,上月初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会见到访的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乌干达外交部长萨姆・库泰萨时也明确表示“安倍政府的重点是落实安理会改革,日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其实,早在今年1月29日回答众议院代表提问时,安倍就谈及了与再次推进日本“入常”息息相关的安理会改革。让安倍如此未雨绸缪的“入常”,究竟能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

  显而易见的利好自然是常驻安理会参与议题讨论,获得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拥有否决对本国及盟国不利的决议案权利。隐形利益则是有助于塑造大国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日本为何难“入常”?

  既然如小泉纯一郎所说“日本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联合国会费”,又在近半世纪中盘踞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体的良好基础,日本为何迟迟难以越过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道龙门?

  这得从联合国成立的渊源说起。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五大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以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二战战败国之一的日本,一如德国,缺乏“根正苗红”的标签,甚至可以说是被监督对象,经济搞得再好也不可能在初始设置时占据一席之地。

  除却历史根源外,日本能否真正在联合国为亚洲地区国家维权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质疑。首先,时至今日,日本仍未对二战时期的侵略行为表示出真挚的歉意,修改历史教科书、质疑河野谈话中慰安妇部分的内容、安倍在首相任期内参拜靖国神社等种种右翼行为,不但造成了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外交僵局,也给东亚邻国民众带来了二次伤害。其次,日本“入常”占据的是亚洲席位,但作为美国坚实的盟友,战后日本在外交策略上以美国马首是瞻,多和欧美同步,就以最近的乌克兰内战及马航MH17事件而言,唯有日本“迫不及待”地站队欧美七国阵营,对俄罗斯实施并追加制裁,和大多保持中立、不可置否的亚洲国家格格不入。因此也有国际舆论认为日本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未必能坚守维护亚洲国家利益的原则,反而有可能倒戈成为西欧国家的一个新代表。

  2005年,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表态“日本有望在扩大后的安理会中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给了日本希望,日本迅速联合德国、印度和巴西组成“四国联盟”(简称G4),试图通过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亚洲2个、非洲2个、中南美1个、西欧等1个)和任期为2年的4个非常任理事国(亚洲、非洲、中南美、东欧各1个)的方式改变现有联合国安理会的结构。

  以扩大理事国(包括常任和非常任)为目的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提出了两种方案甄选新成员:一是基于对联合国的贡献程度;二是基于地区代表性。前者强调了安理会的理事国应该由财政和军事方面对联合国贡献大的国家担当,后者则主张安理会应由各个地区的代表国家构成。在入常问题上以目前的国际舆论来看,提倡推进安理会改革的国家大多数支持后者,也就是说日本以承担了高额联合国会费来强调自己对联合国贡献程度之高很有可能并不能成为“入常”理由。据日本媒体报道,因此日本也有学者通过分析日本在作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20年间在安理会上提出的决议案数据比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还多作为论据,以期在地区代表性这条基准上有所突破,实现“入常”梦想。

  日本每日新闻在最近的报道中指出,日本无法避免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反对,美国也在大幅扩大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名额问题上表现慎重。此外,韩国、意大利、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家也反对G4加入常任理事国,主张维持现有常任理事国成员数。

  且不论这次盟友美国是否还会“背后捅刀”,仅要让和日本关系处于对峙期的中国以及正在被日本经济制裁中的俄罗斯不投日本反对票,几近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于一票否决制的原则,可以说此次日本“入常”的难度更甚小泉时代。

  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去年底通过的2014年度预算案当中,日本政府为“入常”设置了1.4亿日元的“拉票”预算,有意邀请64国的驻联合国大使访问日本。

安倍“入常”梦的前景堪忧

  大手笔的投入,彰显了安倍冲击“入常”的决心,尽管前景并不乐观。细想一下,在军事上,安倍以强行之势解禁“集体自卫权”,以摆脱战败国阴影;在经济上,通过贬值日元,达到增强日货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目的;或许“入常”便是安倍打造日本“大国梦”的收官之作,如若成功,在外交上,日本将扬眉吐气开始拥有国际话语权,并逐渐摆脱“美国影子”的标签。“三套马车”齐驱可能正是安倍步步为营下的一盘大棋。

  只是参拜靖国神社、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潜意识里残留的军国主义思想,又如用自己的矛来戳自己的盾,反噬了日本的“入常”梦。

  小泉与安倍,师徒两代,十年不舍,终究还是和“入常”渐行渐远。(新浪驻日本观察员 唐光)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