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周刊



中国高校合并大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5月25日 11:40 北京晨报

  短短几年,中国数百所高校走向合并,新的合并正在酝酿之中,形成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独特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北大和北医大合并,清华和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近年来,中国高校合并的已达数百所,许多高校的合并还在酝酿之中。

  位于北京惠新东街的对外经贸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仅一墙之隔,长期以来两校关系良好。现在,两校的关系更近了——国家有关部门日前正式发文,同意两校合并。权威人士透露,合并后的校名“极有可能是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高校合并的声音已响起10多年了。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的探索,高校的合并浪潮最早可以追溯到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成南昌大学。从此,高校一直就枕着合并的涛声。至于这些年来合并的高校共有多少所,就连主管部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也难以给出一个精确数字。“今天的数字和明天又会不一样。”远在长沙的纪宝成司长昨天对记者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的合并是高校合并史上一个里程碑。1999年9月2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工艺美院并入清华,定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强强联合”被誉为教育界一桩“盛事”。现在,位于学院路的北医大成了新北大医学部。原医大党委书记、校长王德炳任新北大党委书记,上任刚刚半年的北大校长许智宏继续担任新北大校长。

  近期,高校合并加快了步伐,关注教育的人能感受到这些变化——

  北方交通大学和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北方交通大学;

  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北华大学;

  分属于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分属于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

  湖南大学和湖南财经学院组建的新湖南大学在长沙成立;

  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

  教育部近日批准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等7所院校合并组建新的广州大学……

  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副司长朱传礼研究员介绍说,高校合并前,全国本科院校为600多所,专科院校300多所,总计1000余所。虽然合并使学校数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其间一批中专学校升格为专科院校,全国高校总量变化不大。一个突出变化是,和以前不同,国家不支持行业办学,合并后的高校绝大多数也都已划归教育部管理,目前教育部主管高校已达72所,是合并潮兴起之前的两倍。

  2.高校合并实质上是对教育资源的重组,前苏联的高教模式已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单一学科人才已无法立足社会,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目前,北京的60多所高校,许多都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诞生的。从硝烟和炮火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成功地组建国家机构后,深感人才的匮乏。此时,前苏联的高教模式走进了中国。

  “前苏联的高教模式就是按行业、按单一学科大规模组建高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要求。”北京教科院高教所从事高教史研究的王晓燕说。

  50年代初期,全国高校只有200余所,北京10多所。

  1951年11月至1953年底,北京拉开了院系调整序幕。北大工学院和燕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清华和燕京大学的文、法、理及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有关学科并入北大。这样,北大成了文理科综合大学,清华成了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辅仁大学、人大和燕京大学的教育专业并入北师大,取消辅仁大学。

  院系调整以培养工业人才和师资为重点,组建专门学院。如北大法律系和清华政治系等组建了北京政法学院,清华石油系发展为北京石油学院,通讯专业汇总发展为邮电学院,冶金钢铁专业组建为钢铁学院……北京有名的八大学院,大都是从那时发展起来的。

  院系调整适应了当时的形势,为国家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大量建设者,满足了行业的需要。

  朱传礼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为全国高校合并“出思路”。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高教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专业越分越细,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现在,一些高校只从行业需要考虑,重复建设多,如石油院校开设了物探专业,地质院校也有;北京市属院校的专业,在京中央部委院校都有。高校的“结构”和“学科”远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的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势在必行。80年代末,中国高教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3.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的高校合并,使许多高校教育资源重组后的规模效益得到了提高,单一性学科被复合型学科取代,高校结构趋于合理。

  北京高校第38届田径运动会刚刚落幕。在北工大高水平的田径场上,清华方阵的服装在45所参赛高校中显得很出众。清华领队自豪地说,这套服装设计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的。

  高校合并,使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氛围融入了以工科为主的清华园。国庆50年时,清华和工艺美院制作的教育彩车,更被人称为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说,两校合并符合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北医大的加盟,使新北大的实力大大增强。当前,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著名大学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医学院,著名的医学院都建在综合大学里。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两校合并后,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氛围和学科氛围将有利于医科学生适应这一转变,有利于培养出更合格的医生。

  有关人士将高校合并的意义概括为三方面。首先,有利于组建新的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传播、知识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互合并的大学一般是具有互补性的,如以文科为主的学校与以医学为主的学校合并,以某一专业学科为主的多个专科学校之间的合并等都会增加合并学校的学科种类,这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其次,有利于克服学校发展的制约因素。部分高校合并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办学,这可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雄厚的经济后盾。

  第三,合并办学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如江苏扬州大学合并之初,只有在校生1.26万人,到1998年,在校生达1.8万人。合并后的浙江大学拥有在校本科生4.6万人,研究生近5000人,教职工1万人。办学效率的提高,还表现在机构精简上。如扬州大学合并之初,有校级干部36人,中层处级机构99个,中层干部444人。到1999年下半年,只有校级干部9人,中层处级机构为24个,中层干部为253人。

  “南昌大学就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朱传礼研究员举例说,由于浙江医大、浙江农大、杭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加盟,使新浙江大学的理工农医专业齐备;北医大7年制学生前两年在北大等综合性大学学习,合并后就更顺理成章了。

  北京枫华教育研究所所长侯昕博士认为,高校合并其实是资本运营的办法拿到了教育上。他说,目前,美国综合性大学都有医学院、农学院、林学院等,北大要向世界一流高校迈进,必须有自己的医学院。而北医大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有成熟的管理方式,比北大自行建设医学院要科学合理得多。

  至于两校合并是否都要求只能“一墙之隔”,侯昕认为,这不该成为问题。他说,国外一些名校也异地办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东校区和校本部开车得走15分钟,“有了发达的交通和通讯,合作办学的距离远近不是问题。”

  4.然而,高校合并毕竟牵涉的头绪多,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因此也引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人们相信,合并之路将越走越稳健。

  高校合并,全国成功的范例特别多。但合并毕竟也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展的过程,所以也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据介绍,武汉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均谈过合并事宜,但由于合并后的校名只能称武汉大学,同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多项指标排在武汉大学之前的华中理工大学拒绝并入武汉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也与武汉大学谈判失败,最终结果是武汉大学合并了其他两所学校,而同济医科大学则与华中理工合并。

  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合并在取什么校名上也出现了争议。在合并的谈判过程中,新组建的学校校名有很多个提法,如“华中大学”、“华夏大学”、“长江大学”、“中原大学”等。

  有消息说,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正因校名问题搁浅。四川大学和成都科大合并后,始称四川联合大学,但现在又改称四川大学。同是名校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正在尝试合并,但新校名让人颇费心思。

  有人认为,高校合并应充分考虑如何精心维护我国高校品牌所富含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珍爱这些品牌。合并问题若处理不当,会使名牌受损,无形资产丢失。改重点大学的校名,不仅是学校的损失,也是毕业的校友的损失,因为过若干年后,已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毕业的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而且刚改名时,恐怕学校开出的介绍信国外的高校不认账。

  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高校改名后,母校好像“不存在”了,感觉到自己“空落落的”。“再过一些年,说起我是哪个学校的,人家都听不明白。”倒是合并时名气稍弱一点的高校在校生挺高兴,因为可拿到合并后令人羡慕的高校文凭。

  其实,高校合并后名称的确立,一直是合并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强校与弱校,弱校与弱校的合并新校名容易定下来,对于前者而言,肯定是保持相对强校校名,如新北京大学、新浙江大学;对于后者而言,改一个新校名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如吉林的北华大学。但要一个已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地位的学校把原校名改掉,则有很多人觉得很可惜。

  新领导班子的组建,也是合并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冯培认为,高校合并应“适度规模”,一味求大没有必要。高校合并应先吸取合并的教训和经验,对此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取得科学依据后再作决定。

  文/晨报记者廖厚才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周刊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