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今年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以净化社会风气。“儒家思想抵御社会歪风” ,回想这一话题首次受到热评论是在首届亚洲大专辩论会期间,弹指间20年已去,然而,重温旧论却颇有新知的快感。毕竟,在犹豫和争论之间,现实的教训已经让国人看到:拯救传统文化就是拯救我们自己。[发表评论]
关注:一件小事让国人汗颜
  2006年20月20日,上海市天气阴冷,70岁的老人华凤娣艰难移动着患有风湿的双腿,勉强将前往中山医院复检的丈夫朱祥林送上820路公交车后,就不得不停止了陪伴的脚步。老朱患有肺癌,八个月前,被推入手术室,右上肺切除三分之一才暂时挽回了生命。“没人陪伴,不知身体虚弱的他有没有座位?”华凤娣担心着公交车上的老伴。自去年9月21日出院后,每两周复检一次的公交旅途,总是不顺利,而起因只有一个:座位难求。然而,相似的冷遇再一次发生了:无人主动为朱祥林让座。更令老夫妇心碎的是:老朱手持癌症病历苦苦哀求,换来的均是冷漠的双眼。详细内容 >>
点评:让座,这在每个人眼里都本是一件小事,然而朱祥林的遭遇却让全国网民汗不敢出,不少网友表示,不主动让座这样的事情不论有意无意自己也曾做过。而放在几十年前,起身为老幼妇弱让个座位,我们几乎不会有任何犹豫,几天之内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反思队伍,但不论怎样忏悔如何批驳,结论却似乎只有一个,正如朱祥林自己所言:优良传统应该回来。
警示:残忍虐猫叩问教育根本
  “你知道我没有任何发泄的渠道,把小猫拿过来(养),一方面是因为小猫的可爱,我可以摸它……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我愤恨的话,小猫也可以提供一个给我这样发泄的渠道……”这段话是不是让人有些毛骨悚然?而如果你知道这段话是出自复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之口,是不是感到心惊胆战呢?2005年12月5日,一位自称是复旦大学博士的网友“tianyawoya”向《大学周刊》记者曝出了内幕,经过他们三个多月的调查,写上面这段话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张亮,已经虐杀了至少30只猫。详细内容 >>
点评: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对动物的肆意践踏,任意屠杀,那么对于人的生命他也就会敢于轻视。关心动物、尊重动物生命实质就在于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虐猫事件表明,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轻视生命的行为,就是这些人连起码的尊重动物生命的道德底线都已经丧失了。这对一个以善良著称的民族而言,无异于一次强烈的警告,而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质疑投向了我们的教育体系,如果学生连生命都不懂得尊重,教育还有何用。
反思:阿星杀人事件背后不仅是贫困
  阿星15岁开始即在深圳的“广西砍手党”里做饭炒菜的小伙子,却从没参与过“砍手党”的任何一件作案。18岁开始,他便离开“砍手党”团伙,在工厂兢兢业业打工。为了离“砍手党”老乡远点,阿星去了潮阳打工。7月8日,他所在的工厂主管辞退了他,但他没有学着“砍手党”去抢,而是一怒之下,把主管给刺杀了……详细内容 >>
点评:阿星杀人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几乎与超女一样被国人热议,但在所有的反思中,传统道德观念的缺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这个问题几乎发生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正是这样的现实促使阿星们走上了不归路。从这个角度看,少年阿星杀人不仅仅是杀人者与被杀者的恩怨,人们信念迷失、道德体系溃败才是我们最揪心的。
建议:仁义礼智信应当进课堂
  根据李汉秋委员的建议,教育部门正在组织编写伦理道德方面的教材,用于中学教育中选修课本。李汉秋建议,在学校教育和整个国民教育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分量,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点评: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李汉秋进行了新的诠释:“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文化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在市场经济中尤应大力提倡,以此来抑止见利忘义、赚昧心钱等道德沦丧之风。“礼”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其价值取向为“和谐”,构建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人际行为规范,以达到和谐。“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提倡创新。“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津津乐道于如何弄权术。干部、政治家,尤重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提醒:找回传统不是复古返祖
  10月29日,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据悉,创办者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无庸讳言,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人文精神,正越来越遭到空前的冷落,因此,在下一代身上加强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学功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弘扬国学是否就一定要创办私塾呢?详细内容 >>
点评:伴随着找回传统的呼声,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怪像:有穿古代袍服读诗诵经的,也有主张恢复爵位制的,甚至还有人建议我们穿汉服说古语、写繁体字,这些人和事的出发点应该都是以拯救传统为己任的,但看上去却像一种文化复辟行为。之所以不能为大众所接受根本上来说还是个方法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现代的方法继承传统精髓,而不是哗众取宠。
  现阶段我国道德价值观混乱,因为我们过去对传统文化道德采取了摒弃的态度,而新的革命道德又因为“四人帮”等因素而权威性大减,市场经济和欧美强势文化的不断冲击,使人们过分追求利益,过分追求极端个人自由,“课堂上讲大公无私,课下买东西就受骗,特别是青年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李汉秋认为,传统美德的代表概念不必多,也不能多;要简明扼要、易记易传。选择“仁义礼智信”就比较合适。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传统美德,可以对市场经济所诱发的如过分重利等观念和风气,起到某种调节和抑止作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