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年前的地动山摇,数以万计的生命就此终结,无数人的生活轨迹就此改变。然而,在这次巨大灾难之中,人们不仅树立了灾难意识,更见证了人之上升、社会之上升,看到了国旗首次为民而降,看到了生命之崇高、秀美,以及尊严。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仍在继续,生命和精神同在废墟上长高。[发表评论]
震灾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无力与淡薄的防范意识。地震是毁灭性灾难,宁可千日没有,不可一日不防。汶川大地震之前,我们头脑里有多少地震知识与防震意识?我们的学校、家庭有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城市在规划与建设时是否进行了规范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详细]
大地震中,一瓶矿泉水可能就让压在废墟下面的生命多了一分生存的机会。灾难发生后,在救援力量抵达之前,个人的救生储备往往能发挥关键作用。根据日本的经验,灾难发生时最基本的应急储备是毛巾和水。用湿毛巾堵口鼻可以防止被烟熏。只要有一瓶水,就可以延长自己生命的时间。[详细]
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应根据人口密度开辟应急避难场所,一旦发生大地震火灾等,可以有效减轻人员伤亡,政府可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援。应急避难所包括公园、文化体育广场、操场、绿地等室外开放空间。[详细]
得益于坚持数年的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习,在紧邻重灾区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上,无一伤亡。如果有一天灾难不幸再次降临,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的桑枣中学。[详细]
5.12大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倒塌面积为199.7228万平方米。地震后,当地对重建中的质量问题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对校舍质量的要求更是前所未有地严格。而建造成本也数十倍乃至百倍于以往,“一所中小学校就是几千万的投资”。[详细]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震后重建条例明确提出,学校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要高于当地建筑,而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排查校舍抗震安全隐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校舍质量事故的,将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详细]
为了给社会营造更多的安全保障,政府有必要将地震、海啸、台风之类的自然灾害常识,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播,通过各种财政支持,开展各种灾难常识培养,提升公民的灾难意识。尽可能让社会大众防范于未然,社会安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详细]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财产保险尚未将地震灾害列为保险责任,由地震造成的房屋、车辆损毁等家庭财产和企业财产损失,极少能得到赔付。对于台风、暴雨、洪水、地震和海啸等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大面积严重损失,任何一个保险公司都不能保障100%地进行保险赔付。尽快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十分迫切。[详细]
汶川地震是全体公民的集结号。据统计,汶川大地震以来,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志愿者共计20万人,成了灾区人数最多的一支救援力量,也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志愿者行动。救援志愿者口号是“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政府来不及照顾的地方,我们去”。[详细]
在生活中,我们还更多地关注慈善的过程,譬如慈善数额的多少,而不看重慈善的结果;更多地依赖官方反馈的慈善信息,而缺少一种主动参与的监督。“很想看看曾捐过款的地方发生了啥变化”,则昭示了这样一种可喜的转变。每一元的善款都应“看得见”。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慈善之心才能放心“长大”,撑起全新的慈善事业。[详细]
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这场灾难中,无论是乞丐还是富翁,都在奉献爱心。这汇聚的爱心,开辟了中国慈善的公益元年。汶川地震使中国慈善整整提高了一个年代,中国已进入一个伟大的公益时代。[详细]
灾难激发了人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灾难彰显公民人格,大灾催生大爱。惨烈的天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再次让13亿人的爱心汇聚成爱的海洋。每一个捐款箱前,每一辆献血车前,都排起了长龙,向灾区输送着“血浓于水” 的亲情与温暖。灾难让中华民族空前凝聚![详细]
无论是废墟上的志愿者、抢险的军人、各大城市义捐或献血的青年,无不是以80后为主体。他们都是大难当头无私无畏的少年英雄,与利益无关,与荣誉无关,将死亡置之度外。这种责任意识的成长,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正在改变着未来世代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进而重塑中国未来社会形态。[详细]
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于公民精神的试探,这一次,于长歌当哭之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公民社会的孜孜成长,其中所彰显的自组织意识和推己及人的普世情怀令人感念。于慌乱中坚毅、于悲痛中自持、于行动中凛然向前——这场灾难中,因为有了这样有关切、有行动的积极公民,而无惧世事无常。[详细]
以国家的名义、以最高的仪式,为公民的大规模死亡哀悼,这是对死者最大的善。对生命的拯救,对生命的尊重,是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全民默哀,证明了中国作为一个理性社会不会冷漠和淡忘公民的死亡。生命值钱,更值得尊重。有评论说,汶川地震见证了泱泱中华民族向现代文明和普世价值的转折,灾难唤醒文明古国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详细]
百万唐山人虽然同有一个祭日,却没有一个祭奠的地方,人们对24万逝者的祭奠一直是遍布市区路口的一堆堆纸灰。这样的情形不能在汶川重演。我们需要在纪念碑上刻下所有死难者的姓名,要让他们的姓氏能够时时得到念诵,要让他们的名字时时得到擦拭。每一个死难者的姓名都对应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些真实可触的姓名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湮灭。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对生命的珍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