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群岛地质的主要特点就是不稳定性。首先是因为日本群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之下,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产生火山爆发现象与地震。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仅东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约40次。因此,日本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带。
对于地震发生,尽管日本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但监测地震是多方投入、不惜成本。位于筑波科技城的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是隶属文部科学省的国立科研机构。该研究所共设立的监测网包括三级2000多个点。
为及时有效应对地震灾害,日本不断完善相关法律。1978年12月开始实施《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9年6月,总理大臣指定静冈县及其相邻地区167个市町村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健全地震调查研究体制,同年7月开始实施《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
不回避预计死亡人数的地震损失精确化,有利于官方和民众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抗震救灾预案。
日本城市公园的特点是整体数量多、单个面积小,人们可以就近紧急避难。日本城市在建设公园立项时,就考虑到地震时作为避难场所。如果是数日或长期的室内场所,受灾民众就去附近学校、市民会馆或体育馆等。
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每年这一天,日本社会各界都要举行防灾知识讲座、防灾演习、防灾新产品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行各业为抗震救灾献计献策。日本商店大都销售“常备灾害应急物品袋”,袋中有饮用水、压缩食品、收音机、常用药品、常用器械、简易帐篷、便携马桶等。
关东大地震
神户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东京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142807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西部神户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6437人死亡或失踪。
2004年10月23日,中部新潟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67人死亡。
2007年7月16日,新潟海岸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9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详细]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震前动物有前兆、骡马发惊不进圈……发现异常要报告,群策群防很重要;住楼房,别慌张、到小间,暂躲藏。居平房,不宜跑,靠墙边,先卧倒,往外跑,不安全。”为应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经常地震的地区社区都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志愿者队伍。
不要乘坐电梯逃离高楼,也不要跳楼逃生,而应走安全通道。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不要惊慌和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和呼吸畅通,设法用石块、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
发现地震后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方法,要清除掉患者口鼻腔中的污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转交给专业医疗人员。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来测定的,一般采用里氏震级标准。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6度有轻微损坏,7度以上为破坏性地震,9度以上房屋严重破坏以至倒塌,并有地表自然环境的破坏,11度以上为毁灭性地震。这里是对没有经过抗震设防的建筑而言。对于考虑了抗震设防的建筑就不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