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题文字1

  对于11月17日的第二场总统大选辩论,中国人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激动。因为对阵的双方终于在他们的言辞之中频繁地迸发出我们熟悉的名字:China。尽管他们对于中国的评价不高,但那多少似乎是对我们国家重要性的一种体认。 可惜,这实在是一种美好愿望驱使之下的误会。他们对于中国的评论,都是在涉及美国油价时所顺便衍生出的汇率问题,而不是根本性的对华外交或者经贸关系的辩论。也就是说,他们,和那些观众,对于中国问题并没有倾注太多的热情,而只是顺便邀约了一个假想敌的加入而已。

                                

  然而,这次大选辩论的真正意义,乃是两者在价值观上的悬殊差异霍然亮剑,白刃相对,直抵这场大选的本质,甚或说,已经基本表明了何方当选,美国将向何处去这么一个根本道路。为什么在皮尤调查中心的民意测验中67%的美国人认为总统大选直接帮助他们对于候选人的选择?要义即在于此。

                                

  在这次的辩论中,焦点几乎集中在于几个问题:税收、能源政策、教育与就业,尽管双方多少都喷发出许多对于选民的花言巧语,但其中的根本分歧几乎一目了然。 对于税收,罗姆尼从来不肯松口会对高收入阶层进行加税,他所提倡的,乃是一个普遍的税务减负。但是对于奥巴马来说,指责罗姆尼无法把所有的联邦支出合理计算只是攻击,更重要的是推销他对于中下阶层一成不变的关怀和减负计划,以及对于巨富阶层一成不变的敌视。

                                

  战火延伸到能源政策时,奥巴马强调的是重设能源政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现有和即将增加的资源开采给与严格的环境和资格审核。“我们总不能不考虑在10年之后我们的能源问题吧?”而罗姆尼则多次强调,必须加大能源开采的数量和机会,以缓解当前美国的能源价格高企问题。

                                

  而教育和就业上的分歧也再明显不过。罗姆尼指责中国的目的,恰恰在于美国把所有的外判工作输出到中国,造成了美国大量原有的劳动力人口失去工作,因此需要逼迫中国提高生产成本,以便工作机会重新回到美国;但是奥巴马的方案则是认为输出到中国的工作恰恰是低收入、无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机会,对于美国没有意义,需要的,乃是提高美国的普遍教育水平,发展科技优势,重新培训工人,增加高产出、高收入的工作机会。

                                

  这些辩论,才真实地反应了双方对于国家方向的根本不同认识。

                                

  奥巴马所承袭的,乃是从克林顿-戈尔以来所形成的“新民主党”衣钵。这个新的自由主义流派认为冷战已经彻底地消失在历史之中,他们拥抱全球化,寻求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全球化解决方案,应对的乃是恐怖主义、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在意识形态上,他们更容易妥协,而非对抗。

                                

  而罗姆尼则基本上停留在后冷战时期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地缘战略思维之中。他是一个务实派,提出的都是直接解决当下的经济困难与危机,基本上以扩大美国内在需求与生产为思路。在外交思维上,无论对俄罗斯、伊朗、叙利亚还是中国,都基本上还是对峙思路。

                                

  价值观在未来10年发展的奥巴马,他的问题在于缺乏实际有效的政策行动以配合其远大眼光,以致于在经济衰退的脚步中愈来愈脚步蹒跚,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对于保守务实的共和党而言,缺乏全球目光的新生代政客,乃是一个致命的硬伤。如果选择共和党执政,其如何结构全球的稳定与平衡,不仅对美国,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新浪许可不得转载、改写。

数据标题文字1
  • 作者简介:连清川(微博),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前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连清川新浪博客]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