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不应以企业捐款数额作为评判标准

从雅安地震进入公众视野的那一刻起,已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加入了捐助的行列,各界的捐助活动纷至沓来,已有媒体对捐款企业做出了排名。举国同悲,人们都希望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捐款成了表达爱心的最好载体。爱心无从度量,款项则可比较,一些人将捐款的多少作为衡量他人道德水准的标尺,发现谁没捐或者捐得不称自己心意,便发起猛烈攻击。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王石身陷“捐款门”事件。汶川地震发生后,万科为灾区捐款200万元,在当时,这笔款项同动辄上千万的捐助相比,确实不算多。此后,王石又作出诸如“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的表态,结果成为众矢之的,饱受质疑与批评。迫于舆论压力,王石在灾区为“捐款门”事件公开道歉,万科公司也随即提出捐助1亿元重建灾区的方案。但即便如此,一些人仍然不依不饶。现在回过头再看这件事,再咀嚼一下王石说过的话,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善款是传递爱心的载体,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就算不慷慨解囊,也不能成为判定道德水准低下的依据。将捐助活动化为道德大棒向他人挥舞,本质上是一种无知和霸道,同善与爱并无太多关系。

企业不应把捐款当成宣传渠道

企业即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有人认为企业把捐款作为宣传的噱头也无可厚非。做慈善要留名,用最少的资金博取最大的关注度。这恰恰体现了商人的精明,钱不能白花,必须产生效益,做慈善亦如此。

对公益事业的捐助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都是对于社会的回报。捐助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被捐助者并没有强求任何个人或企业必须要对其进行捐助,因而不能把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引入对公益事业的捐助。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博客中写道,“许多的捐助成为了广告,成为了出名和显示财富的效应,而这些自我标榜式的东西本就是与善心、善事和奉献爱心毫不相干的东西,也是被爱的真谛所反对的附加物。”

灾难面前慷慨捐赠固然会给企业形象加分,但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不是一次行动就可以树立起来的。评价一个公司是否确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要看企业以往的行动,历史上的捐赠情况等等很多因素。如果为了赢得公众口碑,而做出超出承受能力的捐赠,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不但捐赠行为不能持续,企业本身发展也会受影响。

NHK驻北京记者北川熏说,在日本从来看不到企业家们拿写着捐赠数额的牌子在镜头前亮相的场景。“我们不会办类似的仪式。”北川熏说,“如果他们真的只是想捐钱,那么偷偷地捐钱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如果他们想起一点广告宣传的作用,要么可以把消息挂在自己的网站上,要么可以在报纸上买广告版面公布——广告行为用广告版面是最好的。”

媒体无需为企业捐款摇旗呐喊

从地震发生后几小时内,就有多家企业表示捐赠。与此同时,各家媒体也开始对捐赠企业进行采访报道,更有媒体对捐助企业做出了排名。企业捐赠的奉献精神或确实需要媒体来弘扬和表彰,但把捐赠的数量当成媒体宣传的标准时,这样的弘扬和表彰似乎就变了味道。媒体无需成为企业炫耀财富的平台,也不必刻意制造对立。媒体可呼吁企业捐款,不应绑架企业捐款;可宣传企业捐款行为,绝不可因为少捐、不捐而大肆攻击。

同样在日本,地震发生头一周内,媒体只播放捐款信息,并以快讯形式告知民众索取物品的渠道。对企业和个人捐款,日媒则一律不予报道。北川熏说,“在这样紧急的灾后报道中,国民需要的信息才是我们要报道的。”北川熏进一步指出,“NHK是公共电视台而非国家电视台,也就是说,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国民,最怕失去的也是国民。”

就像纳税的表彰是一种诚信与主动承担义务的表彰,对公益的爱心的表彰则是公民奉献精神的美德。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特刊:来自雅安地震的五个思考

多思考一些,多做一些改进,也许可以挽救更多生命,避免更大的损失。

第249期:凤凰收费,政府“拔毛”

作为公共管理者,政府是否履行好监管职能,是否尊重过民意?政府角色混乱,让“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第248期:一纸通知改不了招聘歧视

企业的情结根源正是他们搞出来的将高校分成三六九等各种的“工程”。

第247期:出租车改革应先改份子钱

在份子钱这座大山压迫下,出租车如何能跑起来?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