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辟谣“无异于自己打脸

发改委官员房地产非支柱产业说法遭质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答问时说,“很多人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产业,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这句话,我们提出是把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保障好生存性需求,保障好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房地产有无泡沫现象,很难用一句话回答。

该说法立刻引发质疑。昨天,包括有“任大炮”之称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等业内外人士都公开表示房地产支柱性产业地位曾被多个文件提及。

记者随后查阅资料发现,早在200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就提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详细]

财政部专家:每年三公消费没有9000亿这么多

3月24日,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以“三公浪费的治理”为主题的沙龙,来自全国多地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专家估计,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9000亿三公消费,这个数据没有可靠的出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待确认。

刘尚希认为,可以肯定的是,“三公经费”没有9000亿这么多,从近两年预算的角度来看,“三公经费”逐年下降。

“‘三公经费’绝非越少越好,更多应该强调‘适度’。所谓‘适度’,首先是看有没有严格执行预算。”刘尚希说。 [详细]

无视事实的否认背后是“心虚”

无论是发改委官员也好,还是财政部专家也罢,如此罔顾事实,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情况下,迫不及待的站出来“辟谣”,不可否认是认识到了房价过高和三公消费过高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面对民众的越来越高的呼声,他们试图通过某些观点为舆论降温,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是如此“辟谣”所引发的的后果往往相反。

应该承认,房价年年攀升,三公消费居高不下,让民众对相关政府部门批评日盛,也会让相关部门尤其是官员觉得在面子上挂不住,但是如此简单粗暴的回应质疑却不应该是官员所应采取的态度。真正问心无愧者理应有正视舆论监督,挽回影响,重树形象的政治勇气。如此罔顾事实的说法,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给公众留下更多的怀疑空间。

在某些人的眼里回避舆论监督,或许只是一句习惯性的口头禅,但是其中折射出的权力伦理实际上在百姓心里划下了一道心理鸿沟。同时,其实也是掩盖自己心中的“虚”。

刘尚希说“三公消费每年超9000亿”没有可靠出处,这个我相信,毕竟,关于这9000亿,都是专家们自己的推断。目前唯一比较拿得出手的证据,也只是几年间几个数据的简单相加。

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要获得准确的三公消费数据,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连刘尚希自己也承认,目前三公消费外延不清,要搞清楚三公消费的总额,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界定其内容,并做到更彻底的信息公开。

但是,既然无法准确掌握每年三公消费的数额,那么,“三公消费肯定没有9000亿这么多”,也就缺乏数据支撑,让这个辟谣显得很不给力。

身为财政部专家,刘尚希应该本着科学理性和专业精神,推动三公消费的界定进一步明确化,推动相关信息的进一步细化和公开,让三公消费接受更严格的民众监督。唯有如此,三公消费总数额这笔糊涂账才可能有扯得清的一天,压缩三公消费也才有坚实的理据。如果反驳缺乏理和据,不但打消不了疑虑,还让自己的专业精神和权威性打折扣,这又何必。[详细]

不求实的“正调”才是最可怕的反调

打个比方,如果你身体的某个器官有恙,有的人对你大唱“正调”,称你身体素质很好没关系,或者大谈特谈你其他器官如何如何好,就是闭口不提你有恙的器官。还有的人大唱“反调”,说不管你身体素质多么好,这器官有问题就该及时治疗,不该讳疾忌医。这种情况下,相信任何明眼人对于何为正调、反调,都会一清二楚。

事实上,不讲实情不实事求是的“正调”才是最可怕的反调。这样的道理,新闻人白岩松也在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的辨析中阐释过,“如果天天都只是大家以为的正面报道,只呈现某种虚假的好,真正的不好没有被像啄木鸟一样给叼出来并且改正的话,这个正面报道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就是负面报道吗?”

不讲实情的正调就像“没来的请举手”式的点名,虽然调子正,可危害大,因为这种正调的“正”是将所有问题都排除在外的结果。这样的“正调”唱得多了,就会营造出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让人误以为真的是天下太平,没有一点问题。

之所以一些政府官员在唱正调的道路上误入歧途,甚至一条道走到黑,很重要的一个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唱正调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面对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固然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但是只从正面讲就叫唱正调吗?把实情藏着掖着,报喜不报忧,其结果只能是问题越捂越大,甚至弄到一发不可收拾。中央的好经被某些地方念歪了,这恰恰就是一些官员在唱正调中唱出的最大反调。[详细]

别让欲盖弥彰的辟谣毁了公信力

人类社会建立政府后,并不是要政府成为一个压迫自己的东西,不过是政府受人民的信托,来更好地从事管理社会的事务。但政府要让人民放心,自己不是拿着人民的“令箭”胡作非为,就必须通过施政行为,让人民打心里感觉政府是为自己服务的。所以,政府公信力,可以简单定义为在博弈后政府取得人民信任的能力。

由于现代政府是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面貌出现的,因而其公信力通过政府履职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对政府履职情况的评价来看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公信力或公信力的高低。如果一个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政策以公民为本位、依法行政、具有德望,无疑公信力就强,否则,公信力就差。

公信来自公正。要成为一个有公信力的政府,其决策和政策以及行政行为等,就必须公正公平。而要做到公平公正,首要的是学会倾听。倾听什么?一是民众的需求,二是民众对政府的要求。倾听,表明政府的眼睛和耳朵是向下的。

与倾听相联系的,是政府要学会作解释和说明工作。一项政策和决策的出台、实施,是一个过程,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也是一个过程,其间难免因各种因素而导致事情一波三折,结果与预期不符,甚至大相径庭,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这就需要政府作好解释、说明、沟通工作。

特别是在当前“习惯性质疑”成常态的情况下,更要强化政府对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解释力。政府应该秉持诚实之态度,如实向公众说明情况,不能怕影响政府形象就采取封闭的做法,也不能互相推诿责任。否则结果会恰恰相反,因为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任何试图隐瞒和欺骗民众的行为,都会导致不良后果,更加重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心态。开诚布公才是政府最好的应对质疑的方式。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公民缺乏自治传统的社会,有较高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的存在,对实现现代化和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非常关键,全方位重塑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详细]

官员欲盖弥彰的“辟谣”更容易激起民众的反感甚至对立情绪,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其危害绝不可小视。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233期:房价是调控还是失控?

“国五条”或使改善型购房需求被抑制,房价、租价顺势飙升。

第232期:“火箭提拔”经得住质疑吗

年龄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被提拔者是否才堪重任,选拔过程是否合乎制度规范。

第231期:反对票是冤枉部长么?

以四部长为代表的责任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作不尽人意获得反对票是必然。

第230期:三问“黄浦江死猪”事件

缺少环境包容的发展,必然遭发展的反噬。“黄浦江死猪”是警钟。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