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不知该信谁的“头枕砸窗自救”

“7.21”北京暴雨时,越野车主丁志健在广渠门桥下遭遇大水,未能及时获救的丁志健自救失败溺亡于车中。

丁志健事件之后,公众开始关心如何在车中破窗逃脱。此时一篇帖子在网上流传开来,“如果困在车里,无法打开车门逃生时,你只需把头枕座椅拔下来,用那两个尖锐的插头敲打侧面玻璃,这是当初设计就考虑到的……”

类似微博被网友大量转发,“头枕破窗”成为车主们点击相传的自救妙招,随后高跟鞋、车钥匙、皮带扣等均被提出可以做破窗自救利器。

不久,有媒体记者即通过实验否定了“头枕破窗”,“记者双手握头枕,将钢管最尖处用力向车窗中心砸去,但砸了十几下,仅仅划伤了玻璃上的贴膜。随后记者主攻玻璃左上角(由于头枕较大,在狭小的驾驶室、副驾 驶室内很难砸其他三个角),砰砰砰几声巨响,有几次还脱手砸到了车框上。一分半钟后,除了玻璃贴膜被划伤外,玻璃仍无动于衷。其间,记者曾改变握头枕方式,改抓头枕的钢管往玻璃上捅砸、甩砸,始终无法砸开玻璃”。

在记者做这一实验后,汽修专家称,“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用座椅头枕钢管砸碎车窗玻璃是“不靠谱”的。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座椅头枕一般用高强度填充物制作,这些材料本身就 有缓冲力的作用,在另外一段的金属架击向车窗时,后端的填充物会吸收分散部分力。另外,金属支架末端不是尖锐的,击打到玻璃上的一点压强就会减小”。

而另一家媒体记者报道,北京警察学院教授、汽车特种驾驶培训中心主任柳实演示证明,只要方法正确,用头枕敲碎车窗玻璃并不太难,并用视频记录了实验全过程。

而7月27日,杭州警方汽车水下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座椅的靠枕柄其实是不太管用的”,“因为在先前的准备中我们发现现在国内使用的车型中,有些靠枕柄是空心的,有些是实心的但头是平的,有些虽然是尖的却又很难拿下。在逃生过程中的每分每秒都是无比宝贵的,也没有时间去拔这个东西”。

都是专业人士,都是同一课题的实验,结果却截然相反,“头枕砸窗自救”车主该信谁?

“头枕破窗”争议背后是安全意识缺失

临时抱佛脚无法掌握逃生技能

其实无论“头枕砸窗自救”是否靠谱,作为车主,安全锤都应是车内必备逃生工具,把兴趣放在“头枕”靠不靠谱上,实际是直接忽略了安全锤,用侥幸和猎奇心态在思考救命的问题,他人以生命为代价带来的教训以不足以让人们正视自救意识的重要。

在汶川大地震时,大家讨论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险自救,当对地震的关注消减时,又有多少人现在会在家中备上装有食物、清水、药品、手电、收音机等物品的急救包?

当狂风肆虐时,有多少人走在路上会注意到远离楼宇的玻璃幕墙和那些敞开的玻璃窗?

当做到副驾驶的位置上时,有多少人会主动系好安全带?

在自救意识缺失的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主动去关注逃生常识,当类似的“头枕砸窗”说法提出来时自然是人云亦云、如获至宝。如果听到的方法恰巧有效,则是捡了宝贝,如果方法只是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根本不可行,遇到危险用这种方法需要自救,那极有可能失去宝贵的逃生机会,徒留遗恨。

生命只属于每一个个体,而且只有一次,不从平时养成安全意识,不去主动学习自救常识,总是跟风于网上围观,难保下一个不是你?真遇到事情了,缺乏自救意识的情况下,就算身边有逃生利器,就能保证运用纯属、自救成功?

安全教育缺失导致全民缺乏防灾自救知识

今年5月底,唐山发生4.8级地震,一所学校的两千余名学生3分钟内全部安全有序疏散,该校校长介绍,他们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防震疏散演习,这种安全有序地撤离就是不定期疏散演习训练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扎实的地震避险教育,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本来可以避免的伤害能够避免吗?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学英语、学政治,学习应试技巧,但是如何避险、如何自救这一课程却很少作为一门必修课被教授,即使成为必修课也不被校方重视。齐鲁晚报曾报道,中小学安全课普遍存在开课不足或让路给文化课的情况,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的缺失,直接导致大学生灾难自救能力缺乏,而有的学生读到大四时“别说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了,就是使用灭火器也不会”。

重救灾轻防灾的政府善后思维

网上有个段子,A、B两君分别在两县任县长,A君大力兴修水利、防旱防涝,B君大力美化市容,暴雨来袭,A君治理的区域毫发无损,B君治理的区域受灾严重,B君指挥抢险,感天动地,一年以后升任副市长,而A君仍在县长任上。

这是一个段子,但这个段子折射出的重救灾轻防灾的救灾价值观让人笑不起来。每次大灾之时和大灾之后,政府都会对受灾情况进行通报,并总结灾害发生的地理、天气原因等,但是鲜有对防灾意识的反省。

当废墟被清理、人员被安抚、媒体关注热度减少时,往往意味着本期的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进入灾后重建阶段。至于避险防灾意识薄弱这种主观内容似乎不值一提,这就导致有多少本可以通过“未雨绸缪”而避免的损失,非得到了受损后才想起要“亡羊补牢”?

公众需要掌握的不仅是破窗自救常识

如延参法师所言,生命,是多么的辉煌,人生,如此的精彩……这些辉煌和精彩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活着。

当大雨在广渠门桥下夺去车主丁志健的生命时,许多人知道了需要在车里备一把小锤子自救,也许数月之后,这件事情就会淡出公众视野,购买安全锤的车主可能会因没有使用机会而将几十元的小锤子随意仍在后备厢的某个角落,直到自己再次面临丁志健那样的困境而束手无措……

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公众需要掌握的不仅是破窗自救常识,而是防灾避险的警惕之心。自己的生命,自己不去珍惜,还能指望“组织”或他人替你珍惜吗?这是那些不幸的逝者用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敲响的警钟。

对于政府而言,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居安思危,加强灾害预防和防灾知识普及教育,让公众掌握必要的避险自救知识,不要让灾害成为公众获取自救知识的唯一途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敬重逝者生命换来的教训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追思。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89期:别将打孩子当成“家务事”

第89期:别将打孩子当成“家务事”

没有对家长行为的有效规范与约束,所谓的“管教”实际上距离“故意伤害”仅一线之隔。

第88期:按家庭征个税不应受阻“成本高”

按家庭征税作为一种惠民的税收思路,成本高并非不可克服,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探索、建立按家庭征个税的管理体制,“成本高”或许只是“懒政”的借口。

第87期:昂贵的选修课还是少些好

额外花费或使选修课变成少数人的“禁修课”。公立大学应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体现公立教育的公平和公益。

第86期:嫖宿幼女罪缘何遭炮轰?

公众与其说是出于对刑罚过轻的焦虑,不如说是对执法不严的担忧。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

网友留言 更多>>

登录: 密码:

参与_COUN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