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硝烟中,医圣不少著作都已经散入尘埃,仅留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却成为了中医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有云:“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两本书中实际记录方剂269个,被尊称为“经方”。
医圣张仲景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用药方式,记载了多种药物剂型。除了中医药传统的汤剂之外,还提出酒剂、滴耳剂、吹鼻剂、灌鼻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药物剂型,甚至在伤寒杂病论中还记载了人工呼吸法的雏形。
在伏牛山的浩瀚药材中,尤以山茱萸最为量多质优。多年以前,山上的茱萸基本都是野生,一到秋天便挂满了红彤彤的茱萸果,由于山高路远,大量的山茱萸树只是寂寞地重复着花黄、果青、挂红、凋落成泥的生命仪式。
今天的栗坪村已经成为了宛西制药20万亩山茱萸基地一部分,村子里的人基本都成为了正宗药农。除此之外宛西制药还分别在原产地建立药材基地河南武陟的地黄、河南温县的山药、安徽铜陵牡丹皮、湖北罗田的茯苓、福建的泽泻。
走访栗坪村药材基地的时候,已是隆冬季节,山茱萸早已经收获完成,光秃秃的枝头偶尔间还能见到一些被遗忘的红色的茱萸果。中药非常讲究“采收合时”,因为这也直接决定着药材的药效:有歌谣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六味地黄丸这一药名来自于北宋太医丞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但这个药方的母体“八味地黄丸”,早已记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当中了。
这个方药的特点是“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其中以熟地黄为“君”,滋阴补肾,其余药物为“臣”,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补脾固精;而泽泻泻肾利湿,丹皮清泻肝火,茯苓健脾渗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综合互补关系。
“辨证论治”是医圣张仲景所总结的最为重要的中医思想之一,也是中医千百年不变的法则。“地黄丸”家族的衍化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现出这一中医文化。一两味药的增减,就可以调整整个药方的功效,中医药之妙正体现在这些细致入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