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方召开三次新闻发布会否认“顶包”

5月26日凌晨,深圳市滨海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名男子酒后驾驶日产GT-R跑车连撞两台出租车,致其中一台电动出租车爆炸,司机及2名乘客死亡。7小时后,满身酒气的侯某向警方自首,却被外界质疑为“顶包”,真正的肇事司机另有他人。[详细]

5月28日下午,深圳市交警局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媒体公开警方掌握的包括多段视频在内的一系列证据,以证明该案并无社会广泛质疑的“顶包”内幕,他们控制的侯某某就是该起事故的肇事者。[详细]

5月29日下午,深圳市交警局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获取的一些证据资料。除了公布最新的侯某某当晚驾车的视频外,车主许某辉的资料也首度公开。警方出示了许某辉在26日和29日的照片,照片显示其额头、下巴和胸部并无伤痕。[详细]

5月30日下午,深圳市交警局举行第三次事故情况通报会,对外公布肇事司机的DNA检测结果,以及一系列警方调查取证监控录像资料显示,未“顶包”。[详细]

政府部门应如何回应公众质疑

应该说,深圳警方为还原案件事实,回应受害人家属及公众关于“司机顶包”的质疑,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询问事故当事人6人、证人11人,制作调查笔录24份、辨认笔录5份,并调取了大量的视频监控等。面对家属和公众提出的几大疑点,当地警方也在逐步有针对性地一一回应,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这些信息一开始就能发布,“顶包”的质疑或许会少一些。当然,面对一个复杂的案情,警方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信息。如果当初警方只说,“初步确定”该案肇事司机为某某,没有“顶包”,具体情况正在调查,质疑的声音或许会少许多。

从警方当时公布的证据来看,公众很难得出侯某某确为当时的驾驶者,绝无“顶包”的结论。再加上一些信息前后矛盾,比如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当天,福田交警大队的一名领导曾经亲口向受害者家属表示,肇事司机在事故中头和手都分别受了伤,但到了协调会上,办案民警就改口称肇事司机当天来自首的时候,头上只贴着止血贴。这些信息发布方式的不当或者不准确,是引发公众质疑的主要原因。

在一些地方突发事件中,有关方面更应该以充分的信息说服公众,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质疑以及可能会引发的质疑,而不是用确凿无疑的表态,或者信誓旦旦的担保。面对受害者家属和公众的质疑,深圳警方已经积极做出回应,希望接下来公布的一系列证据,能够完全驱散公众心头的谜团。即使最终证明该案不存在“顶包”情况,公众对敏感案件提出疑点都是可以理解的,而只要警方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和理性”,依法办案,及时拿出过硬的证据,自然就能消除质疑,捍卫司法的公信。[详细]

公众为何更急于下结论

纵观三次新闻发布会之后的公众反应,直言不讳地说,虽然警方为澄清真相付出了努力,真是“澄之不清”,公众的疑虑显然没有完全消除,各种传言还在不断地冒出。公众的这些疑虑,相当一部分建立在想象之上,比如针对侯某某的身份,人们困惑车主会将一辆豪华跑车交给一个打工仔使用,更质疑一个打工仔拥有出入高消费场所并夜载三女飙的实力和“气场”。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中,这样的质疑不得不说有相当道理,但因为欠缺证据,无论如何只能归之为猜测而已,这种猜测可能接近了真相,但也可能距真相甚为遥远。

跳出这样一起个案,还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自2009年杭州醉驾“欺实码”事件以来,类似的事件为什么总是会给公众留下许多浮想联翩的空间,并形成一股汹涌的舆情?很多时候,有些人看到豪华跑车,就会想到“富二代作恶”;看到豪车肇事,就会想到“替身顶包”。让人奇怪的不是某些群体拥有非常人所及的资源和能量,而是这种资源和能量无坚不摧,几乎可以“摆平一切”。正是因为耳闻目睹了“摆平一切”远不只是传说,正是因为对这种“摆平一切”的强大能量充满恐惧,所以在公众心理这一块儿,任何事件只要牵涉“钱”“权”二字,不仅疑处容易生疑,不疑处也会有疑了。[详细]

在公信力丧失的大环境下,公权力唯有更加坦诚,才能让公众建立在想象之上的猜测不再继续发酵。 转发到微博

网友留言 更多>>

登录: 密码:

参与_COUN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