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大家开始感觉好玩

缘起

18世纪末的英国人很关心一场竞赛的结果:生活在英国的法国高层人士,也就是外交官雪瓦利埃·迪昂实际上是位女士,这有可能是真的吗?他一生都在化装吗?或者,她是一个男的?或者也许真实情形是他是个他/她?这个问题困扰了伦敦5年多的时间。

炒作

尽管这事好像太离奇了,可是,就一个被授以勋章的法国武官雪瓦利埃的性别进行争辩,这在当时伦敦的报纸上所占的篇幅,远远超出在美进行的殖民战争。“对迪昂先生的性别问题产生的疑惑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是非常受人关注的……”这是《晨报》的评论。

全民开赌

股票投机商们都投下了极大的赌注(称作保单)。雪瓦利埃在1771年3月开局的时候,为3∶2的男士取胜率,然后又很快攀升至10∶1的男士取胜率,可是,到1776年时,这种可能性又倒转过来了。雪瓦利埃是7∶4的女士取胜率。在雪瓦利埃的性别问题上,他们总共“投资”了(也就是押上赌桌)28万英镑。

第二幕 雪瓦利埃列传

雪瓦利埃其人

雪瓦利埃(1728~1810)出生于法国,他研究过法律,并因与奥地利人作战勇猛,得到令人羡慕的圣路易勋章。他生得一副彼德潘式的身体,是个专家级的剑术师,尽管战友们注意到,他在女人面前可称不上什么剑术师。在20多年时间里,雪瓦利埃一直是法国皇家秘密服务处的间谍。

阴谋论

据说,他在俄国时,曾穿着女人衣服悄悄潜入俄国女皇的内寝,并一举勾引了她。法国人自己说,雪瓦利埃曾在凌晨2点,在皇后的卧室里被国王乔治三世吓了一跳,皇后的司仪思维敏捷,马上对愤怒的国王说,陛下,她这个情人实际上是个女子。不知道疲倦的谣言工厂还附加说,这并非雪瓦利埃初次造访皇后,还说他其实是未来英国国王的父亲,也就是乔治四世的生父。

坚强与委屈

到18世纪70年代中期,雪瓦利埃孤立在英国的一个中层外交职位上,背上了一身的债务,于是业余时间开始进行体系庞大的女性文学收藏工作。“那些藏在英国图书馆或者国立博物馆里的东西,也没有这里收藏之丰。”(传记作者加里·凯特)

第三幕 事情正在起变化

官方介入

法国国王厌倦了性别争议,召他回国,却被雪瓦利埃拒绝。雪瓦利埃要求10年时间的报酬,并以手中的机密文件相要挟。路易十六派受人欢迎的作家博马舍(著《费加罗的婚礼》)秘密前往,去帮助雪瓦利埃解决其性别问题,并拿回文件,以免让人难堪。

可爱的鉴定者

博马舍(1743~1799)也是个风流角色,并有很邪恶的幽默感,他在1775年与雪瓦利埃达成一项交易。为了交换机密文件,法国王要拿出一大笔钱,并且,按照雪瓦利埃的要求,向全世界发一份声明,说雪瓦利埃的确为一个女人。另外,法国政府将向雪瓦利埃一家支付全部的服装费用,因为他同意终生作为一名妇女活下去。“在一个人的下半辈子成为一名女士的概念,在当时还没有历史上的先例,”传记作者凯特补充说。

鉴定者涉赌

雪瓦利埃和博马舍签署了文件,现在,因为掌握了有关雪瓦利埃女性身份不可避免的声明,博马舍就开始将数万英镑的赌注下在雪瓦利埃的性别赌局上。为了避免被人猜到,这位剧作家传出了一些谣言,说雪瓦利埃想和他结婚,甚至还写了一些歌来讲这事。

第四幕 永远不说答案

涉世颇深

雪瓦利埃是个涉世颇深的人,他阅读广泛,笃信基督教,他非常生气,向英国报界投递了大量信件,说他/她永远不会暴露自己的性别。雪瓦利埃非常坚决地拒绝了交易巷的贪婪的赌博者要他脱光衣服证明性别的要求,宁可不要3万英镑也不肯脱光衣服。雪瓦利埃还接受了名叫查尔斯·莫兰德的赌徒发出的挑战,要与他进行决斗。1776年8月的《威斯敏斯特日报》报道说:“莫兰德先生非常礼貌地讲,除了在床上,在别的任何地方,他都不可能与雪瓦利埃见面。”又成了笑柄。

爆料

因为长时间悬而未决,很多赌徒都失去了耐心。终于有第一个人对赌局的主持者雅克提出了起诉。此间,一位名叫拉古斯的医生信誓旦旦地作证说,他曾秘密地为雪瓦利埃看过病,是妇科病!

法官说了算

最后由曼斯费尔德法官作出裁决,原告获胜,并勒令雅克付700英镑,这就引发了一场风潮,使那些赌女性的赌徒们都来收取自己的进账。雪瓦利埃建议,谁也不要支付任何一笔钱,并重复声明,他/她永远不会公布自己的性别。“我企求上苍,希望得到该得的安慰。”

至于谜底,洗礼时的记录表明,他出生的时候是个男子,而葬礼的参加者又确证说,他死的时候也是个男子……穿着女人的衣服。跟过去的一桩桩罗生门比起来,今天的李某某案,因为你懂的原因,显得凝重。此案也许不会烂尾,但可能有个更烂的结局。(编辑=不许东【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318期:医院潜规则,不合情却合理

中国诊疗费是严重偏低的。允许医生谈钱,病人才有希望。

第317期:选择安乐死,因为绝症还是因为绝境?

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大前提下,安乐死缺少真正的社会基础。

第316期:中国游客大声说话只因素质低?

很多时候中国游客不受欢迎与其文明素质无关,而是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

第315期:我们为什么不爱阅读了?

严重点说,中国语文教学已经把我们的阅读兴趣掐死在了摇篮里。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说的对,说得也好
说的不对,但说得好
说的对,但说得不好
说的不对,说得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