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不变。
此次降准降息,旨在降低实际融资成本,稳定经济增长。
下半年经济开局不利,7月多个实体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8月以来也未见转好迹象,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由于PPI持续为负且降幅还有所扩大,尽管名义利率下行,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近期汇率贬值预期上升引发资本流出,外汇占款大幅减少带来了国内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降准降息适时推出。
降息有利于缓解存量债务压力,促进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下降;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一起实施,约一次性释放资金6500-8000亿,将促进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对冲因外汇占款下降而引发的流动性紧缺,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
同时,此次“双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再进一大步。
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再进一大步。考虑到此前银行存款利率并未上浮到顶,且这部分存款占比不高,应不会出现存款利率大幅上升的情况,实际影响并不大,利率市场化仍坚持稳妥审慎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降准降息将导致国内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境内外利差进一步缩小,应关注可能引发的进一步贬值预期和资本流出压力。
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宽松操作的可能。
此次降准降息齐发力,宽松力度明显加大。年内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资本流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若经济运行不见企稳,不排除再次降息降准的可能。
(注:文章转自瞭望智库 原文题目《连平:年内或迎来再次“双降”》作者:连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刘健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若未标明为瞭望智库原创稿件,则摘编内容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