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丰富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鼓励创新、引导互联网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良性支持,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初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初,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而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大容量的市场和用户,如何有效把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维护用户的资金、信息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基于此,10月18日,封面智库联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互联网金融普惠与安全”专家研讨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在会上做主题发言,阐述了对普惠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等问题的思考。如下为根据会议速记整理的黄益平教授的发言原文:
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来参加这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的讨论。
今天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我要介绍一下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中心发布的几个指数,从这几个指数里也许可以反映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在普惠方面的潜力。
另一方面,关于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健康发展我想提出几个问题,这里涉及到安全问题,但也不完全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普惠潜力
首先,我想为大家展示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互联网金融情绪指数。该指数大概反映了两个子指数,第一是关注度指数,第二是正负情感指数。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图一)蓝色的这条线(关注度指数),其反应了我们对互联网的关注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提高,直到去年下半年P2P爆发以后才有所下降。除了关注度指数以外,另一个指数是“正负情感指数”。大家在网上讨论互联网的时候有时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虽然整体上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是正负情感波动非常大。
(图一)
基于此,我们将同样的指数放在不同的行业中进行观察。不同行业的关注度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图二)红色的这条线是对消费金融的关注。一开始关注度非常低,但是后期增长得非常快,这有可能跟网络借贷蓬勃发展有关系。后面又有回落,也许是因为P2P平台发生很多问题,关注度随之发生了改变。
蓝色的线(图二)是对数字货币的关注。第一个比较高的点出现在2013年前后,应该是因为比特币的兴起。后来又有回落,现在有所回升,可能是因为各国央行在讨论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指数,通过每天、每月、每年的积累,可以反映出公众是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不光是关注度,还可以观察到情绪的正反面波动。
通过下图(图三)我们可以看到,民众对于P2P的关注度(蓝线)确实在上升,但后来下降了。负面情感(红线)到后面变得更加突出。
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第二个指数——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该指数将六个不同行业分解到各个省、地级市,以此观察其大致的发展情况。我们将互联网金融的情绪指数与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图四),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增长速度非常快。
特别有意思的还有:互联网金融的区域发展水平差距非常大,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内陆地区发展比较慢。(图五)我们做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每一个城市互联网金融发达的程度与其离杭州的距离成反比。距离杭州越近的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从年龄段来看,80后和90后是互联网金融增长的主力。(图六)
我们做的第三个指数叫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该指数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个是覆盖范围,第二个是使用深度,第三个是数字支持服务。(图七)我们发现该指数在快速增长。2011年该指数全国平均是40,到2015年上升到了220。
下面两个图(图九)的对比很有意思。我们把不同地级市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分成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红色是一线城市、跟红色越接近的是二、三线城市,绿色是四线城市。根据这两个图可以简单看出,2011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在地区之间差异相当大,领先的城市和后进的城市差别非常大。我们再看一下右边这个图,发现这个差距缩小地非常明显。
其实所谓的落后地区,对普惠金融的需求比沿海地区更高,沿海地区毕竟有很多其他的各种服务。我到内陆去做调研时,很多地方官员说我们这里真的需要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人们要去镇上银行办事,出去一趟要走半天的路,数字技术给这些地区提供了改变的机会。我刚才说的三个指标,差异最大的在什么地方?应该是利用的深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更深。其实各地间技术支持上的差距较小,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即使在后进地区的普及率也已经很高,坚持做下去就是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或可解决普惠金融世界性难题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讨论普惠金融的问题。普惠金融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很久。普惠金融有两条比较典型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给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提供贷款,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社会群体、个人、机构都应该平等的获得金融服务。这一点由于金融业“二八法则”的存在而很难做。普惠金融还有第二个重要特点,叫商业可持续。也就是说普惠金融不能是行政强制命令的,也不能是政府补贴让它去做的。扶贫、或者是慈善都不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必须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在国内的定义里还有一条叫可负担的成本。这几个特点的叠加,使得普惠金融的实现非常困难。
但互联网金融可能会给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提供机会。
什么是金融的“二八法则”?就是通常对于每一个金融机构来说,20%的客户能够提供80%的业务量。基于此,金融机构理性的反应就是把20%的高端客户服务好,这样基本上生意就不用担心了。如果还想服务下面80%的客户,基本上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即使把那80%的客户服务好了,仍然只能为金融机构贡献20%的回报。这个比较普遍的金融现象,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为80%的底层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
我们一般说的普惠金融,指的是给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提供融资。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服务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有几个现实困难:第一是其状态不稳定,经营与投资的失败率很高;第二是其一般缺乏可持续的信息;第三是其没有可抵押的资产。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做调查的难度都比较高,而且风险比较大。
但过去的这些年,国内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政策性银行做了很多努力,同时央行、银监会也一直在鼓励商业银行去做。过去发展的一万多家小额信贷公司也都是为了做这些工作。但最后发现要么是做不起来,要么就是很多政策没有遵循金融规律,总之效果并不理想。最突出的例子是:过去几年有一个“三个不低于”的政策,就是监管部门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每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都要上升。按道理说,这样的政策应该对增加贷款有所帮助,但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行政主导,最后必然导致金融机构强制贷款。当然,如果是短期为了满足需求,这样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
之所以说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了潜在的机会,是因为移动终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使用。首先,移动终端的使用,把千千万万客户连接到一个平台上,使得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降低。金融机构不需要逐个地区建设分行。目前很多移动终端平台已经汇集了上亿客户,潜在的市场已经建立起来。第二个特点是大数据分析。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发现为小微企业和一般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难点是没有办法做尽职调查,大数据分析如果做好了是可以克服这个问题的。我觉得这两条为所谓的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很好的可能性。到底能不能做到还要看实践。
目前来看,在支付端的普惠性是最明显的。支付宝现在已经有八亿用户,微信支付也已经有四亿用户。而且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支付手段了。在日本,很多商店里写着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日本其他所有的支付办法一般都要向店家收3%的手续费,而支付宝只收0.1%。未来通过竞争,相信各种支付手段的成本大都会下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普惠。所以说在普惠金融方面,支付可能是目前做得最成功的。
再看网络贷款,其实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很多在传统金融机构拿不到贷款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贷款。央行征信系统上有8亿人的信息,其中5亿人从来没有从银行拿到过贷款,所以贷款的缺口很大。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网络贷款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数字保险、众筹、网上理财等领域的普惠性也已经显现。其实这些的实质就是通过移动终端把大家连起来,从而降低成本。
我们还可以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这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也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成本。另外,如果数据分析做得好还可以提供很多个性化的服务。
比如现在的智能投资顾问。传统上,要享受私人银行的服务是要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在国际上是三百万美金,这对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智能投资顾问发展以后,每个人信息输入进去,就可以生成一套适合个人的投资建议。虽然这跟三百万美金的服务不会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哪怕只有一万块钱也可以享受类似的服务。所以大数据分析所带来的个性化服务,普惠性也很明显。
上面我展示的一些指数,说明我们国家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取得了很多成绩,而且实现普惠金融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更快
但现在我们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领域的贷款成本太高,一般企业和个人难以承受。另外,这个领域内浑水摸鱼的情况也很多。据统计,40%的P2P平台都是问题平台。面对40%的问题平台,我们该如何选择?金融的有效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需要我们回头看为什么中国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比其他国家要发展得快得多呢?简单来说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因素是我们的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不足。“二八定律”在中国的问题比其他国家还要严重。因为我们国家对金融体系的政府干预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一般称其为金融抑制政策。从全球来看,中国的管制程度在IMF有数据的91个国家里排第四位,政府对金融体系干预程度在全世界几乎最高——这个扭曲导致了我们的弱势群体更加难以得到金融服务。但这个问题突出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潜力更大。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一起来就受到大家的欢呼?是因为这么大的一块市场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和大数据分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保持相对容忍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反过来说为什么美国没有发展、英国没有发展?因为很多新的尝试,刚想做就被卡死了。如果没有这种开放、开明的观念,相对容忍的态度,其实这个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我们应该说监管的宽容为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机会,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骄傲的地方。因为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相关产业确实生长了,但也滋生出很多问题。如今P2P平台存在很多问题,今年已经有了第一个监管框架。众筹领域的问题也很突出,今年也出台了相应的暂行管理办法。这些监管对业内来说冲击相当大。如果拿暂行管理办法与现在的P2P平台的做法作对比,绝大部分平台都是不符合条件的。所以综合来看,加强监管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五点思考
最后,我简单提五个问题,也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第一个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是要另设一套体系还是把其与传统金融完全放在一起监管?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说互联网金融是独特的平台,我们应该分开监管。我个人的看法是应该统一监管。金融就是金融。为什么需要监管?根源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容易传导、放大,导致系统性问题。未来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差异将越来越小,我们已经看到了它们的不断融合,传统金融在用互联网,互联网公司也在做金融。到底要不要设立独特的监管框架与标准?这些问题需要讨论,我个人认为是应该放在统一框架里进行监管。
第二个问题:现在这种分业监管模式是不是继续合适?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相关牌照是按照行业发放和管理的。央行管支付,银监会管P2P,证监会管众筹,保监会管数字保险。但你去看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实是混在一起经营的。很难分清楚它具体属于哪个行业。混业经营在互联网金融里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而且很难区分。这个时候也许可以考虑做混业经营的管理办法。
第三个问题:虽然我们在鼓励互联网金融,我们要继续支持它们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要不要设门槛?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一点奇怪,我们现在对P2P平台的监管就是不设门槛的,采用的是备案制。但不设门槛的备案制到底行不行?我个人觉得所有参与金融交易的机构都是需要有门槛的。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只是做信息中介是不是就不需要门槛?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银行也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中介,因为不经手资金,它只是搭桥,但它的门槛其实比商业银行的门槛还要高,关键是因为服务的是金融交易。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也是需要资质标准的。很多公司都做大数据分析,用大数据分析做金融交易,但是很多公司第一没有大数据,第二不会分析。如果没有门槛,监管部门没有设一道防火墙,互联网金融将会有较大风险。它的风险大是因为:第一在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业务往往是跨区域、跨行业甚至是全国性的,而且有一些已经开展了跨国业务;第二是既然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必然他们识别风险的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更需要有一个门槛把不符合资质的公司剔除出去。
第四个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该继续机构监管还是功能监管?
答案很清楚。尤其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多业务已经混在一起了,功能监管可能非常重要,特别要强调所谓的“穿透式监管”。很多公司里各种交易混在一起,你有时候搞不清楚这个钱进来最后到底用在什么地方,需要有很好的监管体系来对其进行监管。
第五个问题:信息安全与信息开放如何平衡?
我特别同意现在要加强信息安全的保护。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的同时还是要考虑有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什么?是大数据分析。你如果没有大数据还分析什么?如果每一家都把自己的信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许大家碰,我们就永远不会有大数据。没有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也就没有了。而且更应该避免的是,我们有的时候很多部门很多机构提到大数据、提到数据安全的时候,就会把它变成一种变相的保护主义手段。外国公司不能参与、民营企业不能参与,因为有关部门天然地认为它们会带来信息安全问题。我们在考虑保护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的同时,还是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基础上,信息的共享与开放。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