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昨天再重跌7.63%,破3000点,年内的全部涨幅已经跌净,昨天的沪市2964.97点为今年股市最低点。散户股民的损失可想而知,这样的股灾之下,安有避风处?

  试图准确总结股市连续暴跌的原因是徒劳的,反倒是年初开始股市从狂涨到狂跌的轮回能带给人更多启示。中国股市与国家经济的微妙关系至今难以说清,其神秘内在逻辑本身对涨跌的支配,似乎远远强于经济形势对其的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国股市是“政治市”、“政策市”,但一些暴跌与政治时点的严重背离也让这种分析威信扫地。

  中国经济形势好时股市下跌,解释是股市与经济情况缺少联系。当经济形势不好时下跌,经济低迷会被看成是股市走熊的根本原因。这两种矛盾的情形让人无所适从。

  然而股市走熊与经济下行叠加,带来的冲击还是至为强烈。它会让中国经济处于严重困难的印象更加挥之不去。

  但是股市在断崖式下跌,中国经济却不是。股市的规律至今难以捉摸,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却是可控的。中国的金融系统并未拉响警报,实体经济调结构保持着正常节奏。国家这一次没有像一个半月前那样匆忙大规模救市,也说明中央政府对于保持经济面的基本稳定有信心,股市恐慌向社会其他领域蔓延的迹象并未出现。

  央行昨天下午宣布降准降息,与7月初的“国家队”出手救市相比,这几乎相当于在旁边观众席上拍两个巴掌。国家看来至少在这个时点上更多希望市场本身“自救”,这也是一种“调结构”,它传递的信息是,政府不认为目前的情况是“危险的”。

  因此不过多引申近日股市下跌的意义,或许是更专业的态度。亚太股市在前天跟着中国股市狂跌后,昨天没有继续集体跟跌,而且闻声而涨,这也说明外界看出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回事”,不再继续惊慌。

  本轮股市暴跌的社会痛苦面大概会比7月初的那一次小一些。上一轮股灾吓跑了很多普通散户,承受力低的人已经离场。接下来继续玩的,大多承受力更强,用“保命钱”在股市里冒险的情况已经很少。股市大跌让所有人心疼,但应不至于很快出现严重的金融或社会性后果。

  中国经济发展不会停下来,这恐怕比什么都重要。什么能推动中国的牛市很不清楚,但什么能推动中国经济向前走,却一点也不模糊。让中国经济以两位数增长速度向前跳跃的那些因素已经减弱,但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那些推力都还存在,促进中国经济的新型变量正通过改革不断强化。

  所有中国人都要求过更好的生活,这也是中国政府对全体人民的一份承诺。确保更好生活的那些条件就是中国经济用不尽的目标,可以肯定,直到中国人均生活水平接近世界发达水平之前,中国经济都不会迷失。我们有的是事情要做。

  股市几经暴跌之后,股民队伍必将缩小,更专业的人士和机构将成为影响其走向的决定性力量。普通人吃一堑长一智,拿不准或闲钱不多时,还是先做观众吧。

(注:原文题目为《环球时报:股市暴跌应不至于将中国经济拖下》)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

让百姓“死得起”需顶层设计

“死得起”是一项起码的权利,就像每个公民都有生存权一样。用国家公帑来补偿丧葬费用,应该成为一种必须。然而,长期以来,殡葬行业基本都属于地方民政部门的垄断行业,高度统一的监管权与经营权以及被诟病已久的政企不分问题,造就了殡葬业就是“暴利冠军”的传说。

股市大震荡暴露了哪些真问题

此次暴跌非一日之功。这是因为,全球市场就是开始了更年期。它这一轮年华确已衰老,动力欠缺,积弱已久。想要新生,尚未准备充分。而且谁愿承受蜕变之痛?偌大身躯,看上去还可撑过这个世代呢。谁能够承担变革之责?好好一番巨景幻象,维持好过动手,万一败了呢。

大学单纯校门相像倒也没什么

单纯地只是校门相像倒也没什么,这毕竟只是“面”上的东西,值得引起关注的,应该是我国高等院校“里子”层面的趋同。比方把你空降到某个大学城,不看招牌,你未必说得出身处哪个省份。又比如专业设置上“你有我有全都有”,办学理念上都要“创建一流大学”。

让《贞子》零票房就是爱国?

信息中,“5月12日”或者变成了其他日子,但没有一个是“12月13日”——真正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是不可谅解的。可就是这样一条“垃圾”信息,却一直被大量转发,相信今后它还会被转发,即便2014年12月13日中国已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嫖宿幼女罪名有三大病症
  • 钱夙伟:麻将打得好也能上哈佛?
  • 左右为难:汪伪傀儡政权的内幕档案
  • 《三体》有纯文学中难以企及的尺度
  • 《滚蛋吧!肿瘤君》悲喜剧的融合
  • 妈妈和别的男人暧昧我怎么办?
  • 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
  • close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