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乐风
这两天,一个危言耸听的短语,“第二轮下岗潮”,开始在网络上热传。据说,是一位教授对中国就业问题的担忧,言之凿凿,令人心揪。谈就业,用“下岗”,不用“失业”,直指国企改革,意思是说国企的兼并重组,导致了特定失业的惨状。暗含着“国企不亡,天理何存”的讽刺寓意。
其实,这轮失业与国企改革没有任何关系。指桑骂槐的说辞,无理,更危险。
首先,下岗潮、或曰失业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应看到,今年以来中国整体就业形势稳定,前三季度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年任务。尽管一些地方的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存在裁员或者少招人的现象,但还远没达到“潮”的规模。而且这在国企、民企、外企普遍存在,与所有制扯不上关系。
关键不在“潮”,而在“第二轮”。论者之所以强调这个轮次,无非是想唤起人们对国企改革曾经的悲愤。当年数以万计的下岗职工,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今的国有企业总体上与市场经济深入融合,并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朝着“真正的独立市场主体”方向大步迈进。
理论上讲,就业更充分,关键看国企。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就在于消除了资本与劳动的天然对立,企业内部的剥削关系基本消失,能够最大限度吸纳就业并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事实上,面对历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国企在“不裁员”方面其实表现不赖,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
那么,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就业市场存在的困难与不良情绪,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呢?应当说,这些更多属于增长问题,而非改革议题。国际市场的平庸,进出口数据的波动,内部需求的放缓,都直接冲击了就业市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在调控上有所突破。至于国企改革,越是站在风口浪尖越要有定力,决不能随波逐流、自毁长城。
这么说,不是护犊子,国企也不是没有问题,否则干嘛要改革?只看就业环节,一些国企的子承父业、近亲繁殖,托关系、走后门,严重破坏公平正义,客观上也拉低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再不改进,只会温水煮青蛙,势必动摇我们党执政的物质根基。因此,国企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必须下足功夫、花大力气。
说到底,大家都在讨论国企改革,但是用意完全不同。好比那位教授口中的改革,无非是要干掉国企、全面私有化,似乎便可轻松实现充分就业、自由就业。屁股坐歪了,脑袋怎么正?这套新自由主义的谎言,早在金融海啸、欧债危机时便不攻自破,真奇怪怎么今天还有市场与听众?中央传递出的信号非常明确,改革就是要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在竞争中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渡尽劫波的中国国企,谁都忽悠不了。大国强企、基业长青,最终必将在商海实战中自证雄风。至于网友调侃的,“还敢任性看世界吗?”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