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再发导弹 日本心中窃喜

2016年08月07日09:55  新闻专栏  作者:钱克锦  

  新浪新闻专栏作家:钱克锦(《羊城晚报》高级编辑; 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8月3日,朝鲜再发两枚“芦洞”导弹,虽然美韩探测结果显示,其中一枚发射后不久便爆炸,但另一枚则大约飞行1000公里后,落入日本海日本专属经济区水域。

  芦洞导弹射程大约是1200公里,因此落入日本海的导弹大概可以算是发射成功。

  因为很难知道有关朝鲜的确切消息,外界对朝鲜的意图只能“分析”。朝鲜为什么要发两枚导弹?

  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吸引世界注意力。7月26日,朝鲜外务相李勇浩在老挝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期间,在记者会上说,他参会的目的是希望外界更多关注朝鲜半岛局势。而发导弹已经成为朝鲜吸引世界外交注意的杀手锏。如果一段时间世界漠视朝鲜,“发射导弹”和“核试验”是吸引关注的最佳途径。

  所以据统计,自金正恩掌权以来,五年中朝鲜已经发射32枚弹道导弹,耗资约9900万美元。也有好事者计算,如果这些钱用来买玉米,大概够朝鲜人民吃两个月。

  这次发射导弹,自然也引起舆论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深表震惊”。

  不少媒体认为,朝鲜发射导弹的另一个原因,是报复美韩计划在韩国部署“萨德”的举措。自7月8日韩美军方联合声明,要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萨德”(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以来,朝鲜官方媒体便严厉批评美韩这一挑衅性行为。朝鲜外务省还发表声明说,朝鲜不会对此袖手旁观,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保卫和平采取强有力的自卫性措施。而朝鲜军方则表示,朝方将采取“物理性措施”予以应对。

  发射导弹,大概就是这个物理性措施。但是有分析认为,国际社会对朝鲜这次发射导弹是“惯例”性的。原因之一是,从发射情况看,朝鲜的技术没有明显进步,没有质的变化,因此也没有“新意”。

  不过在诸多反应中,日本对朝鲜发射导弹的反应最为激烈,对朝鲜的动机也有独特的分析。日本首相安倍认为,朝鲜导弹落到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对日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

  而日本的一些舆论认为,朝鲜这次把导弹发射到日本海,显然是冲着日本来的。并且在时间选择上,正好是日本公布防卫白皮书、安倍新内阁亮相之际,也是有意向日本示威(其实,朝鲜在上个月也试射了三枚导弹)。

  而在朝鲜导弹威力上,日本的评估也把它说得很严重。就在朝鲜发射导弹的前一天即8月2日,日本政府发布的防卫白皮书称,朝鲜是个“严重而直接”的威胁。说朝鲜已经拥有核弹头,并拥有射程达一万公里的弹道导弹(不少国际分析认为,朝鲜射程最远的大浦洞2型导弹射程大约是8000公里)。

  日本为何对朝鲜发射导弹动机的分析独到,对朝鲜军事核能力的评估又比较严重?一个解释是,日本为了发展军备,需要有这样一个“威胁”。

  在炒作“中国威胁论”之前,过去几十年中,日本在谋求军事发展、争取“军事正常化”时,给出的理由就是“朝鲜威胁”。虽然很多分析都认为,美国也好,日本也罢,口中所言是朝鲜,实际所图绝不仅限于此。

  如今朝鲜正好在此关头,接二连三地发射导弹。在日本看来,这些导弹固然对日本的确有威胁,但从另一方面看,岂不正是日本发展军事的好借口。所以日本大概在担忧威胁的同时,心中也不禁窃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朝鲜导弹军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