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扶贫并不可笑

2016年09月14日15:58  新闻专栏  作者:菁城子  

  新浪新闻专栏作家“菁城子”

  有些人买股票,不管公司好坏,价格多少,他只关心股价会不会涨,是否有人接盘。这种人对任何增加市场供给的政策,都会极力反对。股市扩容他骂,重启 IPO他骂,对创业板更是大骂。市场上最好只有几支股,所有人都抢,股价永远在天上。

  还有一种人买股票,他希望股价越低越好,最好遍地都是便宜货,他好挑挑拣拣,称心如意。买入之后,长期股价随着公司成长而上涨,对外部环境没有那么敏感。既然想买便宜股,还要挑好货,当然希望股市里的品种越多越好。

  在中国,第一种人通常是审批制的支持者。而在后者看来,审批制却是坏政策。它将好企业拦在外头,场内股票贵得要死,烂公司都有人捧。于是就有了‘壳资源’一说。一些烂公司,本身业务已经不赚钱,因为有上市公司的资质,就会有场外公司花钱重组,借壳上市。说白了,就是购买上市资格。现在壳公司价格已经节节攀升,少的十几亿,多的高达上百亿。

  审批制是股市的万恶之源,改革的出路是废掉审批制,改行注册制。企业符合一定标准,不管盈利和前景如何,都可以上市。这几年股市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推进太慢,不过好歹算是形成了共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说,一定会搞注册制。

  最近几天证监会出台一项扶贫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企业(这些条件还很宽松),提交上市时,‘即报即审,即审即发’,不必像其他公司那样,在证监会常年累月排队。

  大城市企业还在苦苦排队,证监会却开绿色通道,搞起了扶贫业务。很多人骂证监会混账,不务正业。在我看来,骂证监会的人没看懂好赖。这项看起来荒唐的改革,其实并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

  很多人骂证监会放水,将劣质企业放进股市,增加风险。首先要指出,证监会对这些企业并非不审,而是‘即报即审,即审即发’,不排队而已。它们的资质没什么问题。就算证监会在贫困地区施行注册制,也没有不妥。‘证监会挑选好企业’,不就是审批制的初心吗?它的坏处,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

  贫困地区的企业大多不怎么样,它们通常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这些企业往往是当地经济支柱,政商关系复杂。这些都要承认。不过,几百个贫困县里头,终究会有一些好企业。绿色通道增加了股市供给,解股民之饥渴,让他们有更多选择余地。对买菜人而言,供货商越多越好,管你产地在哪里。

  有人会问,贫困地区烂公司上市,岂不是坑股民?这还是父爱主义思路。既然是烂公司,股民不买它股票就行了。大家不买,或者看见‘贫困概念股’,就贴上风险标签,股价回落,也没那么大风险了。以往股民逢新股就打,不管好烂公司都追,恰恰是供给太少,证监会审批担保,才养成股民的依赖性。

  证监会扶贫的直接后果,是现有股市壳资源价格降低。想上市的企业,只要注册在贫困地区,缴纳2000万所得税,承诺三年不变更注册地址,就能走绿色通道。这价格太低了,比起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的买壳钱,不知道划算到哪里。当地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急待招商重组的新壳。壳和壳之间也有竞争,这将大大降低上市费用。

  贫困地区为发展经济,会开出优惠条件,吸引企业到当地注册纳税。贫困县这个难听的头衔,又增加了一项经济收益。这项收益不是源于政策拨款,而是制度优势。在企业上市这环节,扶贫扶出了优势,贫困县把这项优势发挥出来,对谁都有好处。

  很多人担心,证监会跑去扶贫,其他企业上市流程怎么办?会不会被排挤,或者排更长的队?新政显然顾及到这一点。‘扶贫意见’显示,这件事情‘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单独适用‘即报即审’政策,不影响排队企业的进度。

  和严格的审批制相比,‘证监会扶贫’算是开了个口子。和完全的注册制相比,扶贫新政又显得荒诞。这是审批制下的权变之机,必然会有扭曲。一些地方政府穷惯了,官员吃拿卡要已成恶习,官商行贿索贿,不可避免。要想股市好,还要官场清净,企业不折腾,快些施行注册制才是正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证监会注册制扶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