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专栏作家冯仑
关于最近疯传的‘创业寒冬’,冯叔在文章 《老奶奶教孙女做爱,教的不是造人,而是怎么爱》 就说过:‘天天讨论“房地产冬天”的人都死了,不讨论的还活着。’但是,其实‘死亡’在冯叔眼里并不可怕,在他眼里,无论是谁,都需要早早地预知自己的死亡,并安排好一切。
01
问:一般人都很忌讳提到‘死’这个字,除非是得了绝症的人,不然有谁会特意安排好身后事吗?
冯叔:美国总统就会。美国所有的总统在宣誓就职之后,按照美国的制度要求,必须立即编写一个葬礼计划,详细地安排自己的死后葬礼及应急措施。
虽然美国到现在有四十几任总统,有不少还是在任期内突发死亡的,却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个总统的死,使得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发生改变。
02
问:冯叔您个人是怎么理解死亡的?也准备制定自己的葬礼计划吗?
冯叔: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更有意义,如果你能够深刻地理解死亡,而且有死亡的体验,会发现一些平时不重视的道理。
2011 年,我跟刘永好、马云等人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结束过去,开始未来。每活一天就净赚 24 小时,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03
问: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去理解死亡呢?‘人死如灯灭’,难道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
冯叔:有些人就算死了,生命的光芒也会永远被人铭记。美国有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在 10 岁时因病去世,在悲痛万分的同时,这位母亲想起女儿有一天对她说,自己做梦变成了钻石,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她总是想起女儿的这句话,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变成钻石。
她找到一家正在尝试把骨灰做成‘钻石’的小公司,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后,这家公司的员工都很感动,他们不断试验,终于用两年时间研发成功,把小女孩的骨灰做成了两枚钻石戒指。
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一个民营企业即使死了,它也有价值,我们后来者要像这位母亲一样,把死了的民营企业标本和污秽搜集起来,做成钻石,让它们永恒闪烁,成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04
问:现在是所谓的‘创业寒冬’,以您的经验看来,那么多民营企业家,他们面对‘死亡’都是什么心态呢?
冯叔:事实上,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强人,当他们强大的时候,他们蔑视一切困难,蔑视死亡,从来不正视自己也会死亡这件事,不去理性地安排生前和死亡后的体制,而完全依赖于超前的能力。
05
问:为什么我们要思考‘死亡’这件事儿的重要性,我们又不是哲学家?
冯叔:考虑‘死’是非常重要的。我一贯认为企业家就是要做三件事:第一,指道,给大家指出方向;第二,扛事,你得负责任;而第三,就是牺牲。如果扛事的时候失败了,你得接受自己成为一个牺牲者。像特种部队一样,特种部队的训练,最后一项课程就是训练死亡。
06
问:但是,本着‘死’的精神去做企业,怎么看都很奇怪吧?
冯叔:我的意思,是要有效预知自己的死亡,并以此为戒,尽量活下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怎样才能不死在沙滩上?非常简单——再变成后浪。这就需要持续地跟人学习,因此我经常跟 80 后、90 后聊天,转而我也变成后浪。只有这么做,你才能找到时代给你的新的激情、立场、眼光和方法,而不是站在这里说年轻人不行。
07
问:公司一不小心死亡,或者侥幸在这个时代幸存下来时,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
冯叔:历史就是要委屈一些人,它让你死,你就死了,这就是历史的代价,个人不能有‘公平’情结。如果它要牺牲你,你也没有办法。对于历史的进步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渺小的事情。如果你剩下来了,也不是个人的能力强,而是大时代的选择,所以要惜福感恩。
08
问: 您觉得,企业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应对自己可能发生的死亡?
冯叔:第一,是将自己的公司高度制度化。这才可以保证,一旦人不在,公司也不会因突变而结束。
第二,活着的时候也要做好与个人相关的事情。 比如一个创业者在公司一定要有个继任计划,制定游戏规则,避免造成混乱。
第三,应该拟一个遗嘱,一旦去世,所有可能的问题,特别是财产分割的问题,要提前说清楚,避免引起身后的混乱和不必要的争执。
第四,应该做好对子女和身后财产的安排,包括财产的信托计划,对子女的教育和未来生活要有所安排,使一切按照计划来,保证你的后代也有人关照。
第五,葬礼计划也应该提前制定好。让你的葬礼能够折射出你活着时候的精神,而不是千篇一律的。
09
问:为什么您会对企业的死亡那么感兴趣?
冯叔:在我看来,研究企业的死亡,研究企业家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企业家必须做的。按照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绝大部分企业最终还是要走向死亡的,因此,对‘死亡’的研究是特殊并且意义重大的。
10
问:我发现冯叔总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比如说大家说活,冯叔就看到死。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热闹的中秋佳节,您看到另一面是什么呢?
编辑抢答:如果死的反面是生,那么热闹的反面应该就是孤独了吧。不管是因为独处异乡,还是因为家人的不理解。有时候就算功成名就,你也会感觉被孤独包围,就像冯叔说的:伟大也是一种孤独,这种孤独不是因为没人理他,而是由于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不一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