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的年轻人,不适合机关工作,也没大出息?

2016年09月26日10:10  新闻专栏  作者:不是官话  

  读“会飞的鱼”《机关老同志惹不起,你还是得迎合一下!》一文,个人认为此文最大的缺陷在于以偏概全。不能将一个人际遇,总结为机关里的普遍现象,否则容易误导众生。

  在我看来,所谓老同志“不好惹”,其实是个伪命题。年轻人不妨想一想,自己在家里是不是还会跟父母有“代沟”呢,何况走出家门踏上社会与人相处!

  先说与机关的老同志相处“要听话”。

  因为作者语焉不详,而且还道听途说,也就很难辨析这“要听话”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我个人理解,机关应该要听话的部分还是不能含糊的,比如涉及到的工作纪律、办事原则、做人规矩等,有老同志的提醒,是好事,必须听。这种情况下,不听话是大忌。我遇到过多位“不听话”的年轻人,基本上能断言要么不适合机关工作,要么就是不会有啥大出息。

  小S,名牌大学毕业的特长生。进机关后安排在办案部门。历经部门两任领导,都反映S某不听话,交办的事情拖拉搪塞,还经常上班不见人影。后来给小S换了一个部门,但是也要办案子。原以为换个环境,可以为小S正一下名。哪里知道,小S积压案子的情况变本加厉,按规定60天审结的案子,最长的竟然拖了一年还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领导说了好多次,没有改进。后来不得不再换其岗位。现在基本属于当老人养着。

  更奇葩的一个不听话的故事,说来也许让你难以置信。某处处长让小G起草一个复函。小G写好交处长。处长作了多处修改后,让小G整理了发出去。谁知道,小G自说自话,拿处长的修改意见当空气,直接拿自己一稿寄出了。等后来发现,该处长惊出一身大汗。

  再说“多干事”。

  年轻人多干事,恐怕在哪里都是要进步的基础。不只是在机关,在老同志面前。老同志有老同志之长,年轻人有年轻人之短,相互帮助互相合作,我想在任何团队都是最低要求。不独存在于机关“老同志”面前。更何况,多干点事能获一个好口碑有何不好呢?

  我师姐单位有一位副局长,听师姐说其能力不过平平,但是年轻那会儿,乐于助人,据说当年单位老老少少的男同事的头发都是他义务给理的,看到年纪大的老同志总是呵呵一笑,客气得不得了。人缘在单位数一数二。就凭这人缘,后来当上了副局长。当然,做了领导之后,再也没给人理过发。

  最后说说“要说话”。

  机关不是IT,只管自己敲程序就行。太闷的同志进机关,确实会给工作带来一些障碍。机关工作需要横向之间的沟通协调,一个连基本的与人打招呼都羞怯的人,不能怪老同志有非议,而是必须要努力克服自身不足,训练自己的机关“生存”能力。

  本人刚进机关的时候,曾经拿林黛玉进大观园的话自喻: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但在机关里,不多说话,不等于不说话。你肯定是要说话,而且还要会说话。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你能说善说,就是一种本事。

  还是前文提到的小G,有一次下午4点钟,在楼梯口遇到本单位一把手。其实一般人打个招呼就可以了,但是他不仅打了招呼,还问局长:“你下班了?”咳咳,真是搞不懂呀!如果局长确实提前下班,他也不能这么说;如果局长不是下班,更不能瞎说。(多说一句,这位同学后来被调往其他单位了)

  想起本单位去年新进一个公务员。按说现在过五关斩六将进来的公务员应该都是能说会写的。但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考进来的。进来之后发现是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家伙。

  有一次部门开会,按说作为工作人员应该提前到会场做会务准备。但是到了点还不见其人。同事急了,拨通其电话,他在电话里说找不到会场。路上不会问陌生人也就算了,但是主动打个电话问同事都开不了口的,怎么在机关混下去呢?

  我相信,机关里多数老同志不会跟年轻人争名夺利,他们所谓的“不好惹”,无非是希望年轻人对前辈有一点起码的尊重。他们喜欢“好为人师”,其实也是对年轻人抱有希望出于好意,与年轻人分享经验让后生少走弯路。

  真正不成器的年轻人,试试看,谁理他!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为老不尊的,但是无论哪里,为人处世,理解万岁!有道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多听听前辈的教导,没坏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刘灏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机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