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朴槿惠的倒掉

2016年10月11日14:16  新闻专栏  作者:世界灵敏度  

  因为“萨德(Termina l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部署问题,中韩关系自2016年年初以来急剧恶化。此前饱受中国媒体宠爱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其形象也迅速从端庄贤淑的“朴姐姐”滑落为因为得罪中国而惴惴不安、日夜为糟糕的韩国经济状况担心的“绝望的女人”。

  在今年之前,中韩关系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蜜月期。多年以来,韩国历任总统在就任之初“首先出访美国,接下来访问日本”已经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朴槿惠2013年上任后打破了常规,在结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之后立即出访中国,中国也投桃报李,在哈尔滨车站建立了反日义士安重根的纪念碑。而在如火如荼的TPP谈判上,面对美国的拉拢,韩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加入的意愿,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进程。2015年的“九三”阅兵,朴槿惠不顾美国压力出席,中国也在接待规格上将其列在普京之后,在参与国家中名列第二,足见重视。

  在这一阶段,不仅中国领导人对朴槿惠礼遇有加,中国媒体也对她不吝赞赏之辞,不厌其烦地渲染她在父亲被暗杀后从逆境中奋起的经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对她的影响,以及她对赵子龙的喜爱。在他们的笔下,朴槿惠是一个坚定又温婉、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女神。能得到这么高评价的外国领导人,在中国绝对是凤毛麟角。

  变化发生在2016年1月6日,朝鲜在那一天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1月13日,朴槿惠在发表对国民谈话时明确表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韩国政府将研究引进“萨德”反导系统事宜。7月8日,韩美两国正式对外宣布,驻韩美军将部署“萨德”,理由是保障韩国不受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威胁。中国对这一决定大为光火,多次表达了反对的态度,但韩国不为所动。目前“萨德”已经选址庆尚北道星州郡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预计在2017年底前部署完毕。

  也就是从决定部署“萨德”开始,朴槿惠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急转直下,那个温润如玉的女神“朴姐姐”突然不见了,代之以一个被韩进集团破产和三星手机召回事件搞得焦头烂额、在中国领导人的雷霆之怒和中国的严厉经济制裁面前不知所措的绝望女人。连朴槿惠到杭州开G20峰会时专机悬挂中韩两国国旗的友善举动,也被解读为“假惺惺的”。官方媒体则事无巨细地报道韩国国内民众反对部署“萨德”的场面。

  尽管面临来自中国的巨大压力,但朴槿惠并没有退缩,而是再三强调部署“萨德”是韩国最低限度的自卫措施,并在日前首次公开表态欢迎朝鲜军民投奔韩国。显然,“萨德”的部署已成定局。而对中国而言,“萨德”一旦部署,不但是中韩关系的倒退,更是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一次不小的挫败,除了谩骂指责,其中的教训需要总结。

  首先,中国低估了韩国的安全焦虑,也高估了韩国国内的反对声音。韩国一半的人口在首尔,首尔距离韩朝边界只有大约40公里,这成了韩国国家安全的最大软肋。1990年代末金大中在位时推行“阳光政策”,给予朝鲜大量的援助,双方领导人也互动频繁。2002年,担任在野党党首的朴槿惠也曾率团访问朝鲜,不仅获得了金正日的接见,还获准从三八线回国。但阳光政策看起来很热闹,实际成效却不大。2010年11月韩国政府的报告就认为,尽管10年来予以朝鲜大量援助和积极鼓励,并没有看到朝鲜的行为方式有任何改进,“阳光政策”实际上归于失败。李明博上台后,彻底放弃了“阳光政策”,对朝鲜的态度冷淡而强硬,其间又发生了“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双方几乎走到了战争的边缘。

  朴槿惠上任之初的对朝政策是“推进朝鲜半岛信任进程”,设想通过南北对话来缓和紧张关系,敦促朝鲜放弃核开发。前几年她不顾美国和日本的担忧与中国构筑蜜月关系,主要也是为了解决核问题。不过,这一招看起来没发挥多大作用,朝鲜的疯狂行为不断升级,深感失望的朴槿惠又重新回归了优先对美路线,“萨德”就这样登场了。

  中国一直强调“萨德”在应对朝鲜的威胁方面并没有多少作用,单单从军事上看,这是有道理的。朝韩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对韩国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近程低空导弹,这种打击方式,数量多、成本低、效率高、飞行时间短,反导系统很难进行有效的拦截。而“萨德”拦截高度达到15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这一高度段实际是射程3500千米以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或3500千米以上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末段。由于朝鲜半岛由南向北共1000公里,东西横宽360公里,保卫韩国根本就用不上“萨德”。韩国对此当然一清二楚。但朝鲜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其行为不可预测,韩国必须要在军事上为自己寻求保护伞。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同意部署“萨德”主要是一个政治决定,目的是拉近和美国的关系,强化美韩军事同盟。

  而韩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政府大大小小的决策都免不了有反对的声音。在韩国,反对“萨德”的主要是星州郡当地民众,他们担心“萨德”系统使用的雷达功率巨大,带来的电磁辐射会影响自身健康;星州郡素有“甜瓜之乡”的美誉,甜瓜产量占韩国近70%,当地瓜农担心电磁辐射会影响甜瓜的正常受精,影响生计。为消除韩国民众的疑虑,7月韩国军方在关岛的“萨德”基地对电磁波辐射量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距雷达约1.6公里处测定的电磁波辐射功率平均值为0.0003瓦,最大值为每平方米0.0007瓦,远低于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规定的电磁波安全标准每平方米10瓦的要求。应该说,韩国民众的恐慌心理并没有多少真实的凭据。而根据韩国盖洛普8月上旬实施的调查结果,56%的受访者表示赞成部署“萨德”,大幅超过表示反对的31%。这也成为支撑朴槿惠采取强硬政策的原因之一。

  第二,“萨德”的部署是中国地缘战略的一次重大挫败,它显示在无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仅靠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并不足以让别国在关键时刻站在中国一边。“萨德”是美国陆军于1990年代开始研制、2008年开始部署的新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因为其配备的X波段雷达具备探测起飞阶段洲际导弹的能力,因此被广泛认为一旦部署到韩国,就犹如在中国家门口装上眼睛和耳朵,中国东部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部署的弹道导弹发射还未出大气层就会被“萨德”精确捕获,大大挤压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作战空间,削弱了中国的核报复能力。由于日本在去年12月已经明确表示将研究引进“萨德”,一旦韩国再部署,将实质性推进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进程,亚洲版“小北约”将逐步成为现实。

  按照美军的计划,到2019年要部署七套“萨德”系统,目前已部署五套,其中四套在美国本土,一套在关岛,另外两套中的一套,美方一直希望部署在韩国。这几年相关的试探一直在进行,但考虑到中国等有关国家的反对,韩国方面一直没有就此做出任何决定。真正将此事激活的,是这一两年以来朝鲜的一系列疯狂举动。继1月进行核试验以来,尽管面临联合国的严厉制裁,朝鲜的行为并没有任何收敛。8月24日,就在第八次中日韩外长会议在东京开幕的当天,朝鲜潜射导弹首次打进日本防空识别区;9月9日,朝鲜又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这边厢,中国在苦口婆心地对韩国进行劝说;那边厢,朝鲜用行动宣告了中国的徒劳无功。

  因此,韩国在部署“萨德”问题上立场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朝鲜核试验和发射导弹引发的强烈不安全感,以及对中国未能有力约束朝鲜的抱怨情绪,而美国则充分利用了韩国的情绪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最大的赢家。而对中国外交而言,“萨德”问题和南海问题一起,凸显了一个日益尖锐和尴尬的问题:不管签金额多大的经济协议,都无法阻止别国追求自身安全的冲动,而由于中国无力或不愿提供安全保障,别国的忠诚始终是有限的。中国是朝鲜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最大依靠,但即便如此,对自己安全的担心仍然促使朝鲜不顾一切地发展核武器;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这同样阻止不了韩国部署“萨德”的决心;新加坡的情况也是如此,尽管中国也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新加坡依然在南海问题上多次对中国表达了不满。

  显然,对任何国家而言,生存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之上才谈得上赚钱。美国为亚太不少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或者是某些国家安全的最大梦魇,这对任何国家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刚性需求;而中国能提供的赚钱、提高就业率、提升GDP等好处,其重要性始终比不上美国提供的那些安全利益。因此,现阶段要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最终一定是中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对中国来说,可选择的路径只有两个:要么降低外交政策的预期目标,在现阶段避免让其他国家二选一;要么大幅度提高军备水平,短期内在安全上发挥替代美国的作用。

  第三,朴槿惠在中国媒体上形象的逆转,是中国对外心态不成熟的表征。事实上,加入到这场弹赞游戏的,并不止于官方媒体,不少市场化媒体也乐此不疲。以笔者在媒体工作的经验研判,中国媒体特别是市场化媒体的这种行为,应该都不是来自官方的直接授意,而是媒体揣摩上意和民意的结果。而中国官方和民间,在对外心态上的共同之处就是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以“天朝上国”自居,总要求别国无条件地服务于中国的利益,甚至牺牲自身利益也在所不惜;反过来,别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一旦和中国的利益发生碰撞,侮辱和谩骂就几乎不可避免。这已经成了不分朝野很多人的集体无意识。他们始终无法以一种理性务实的态度看待别国的行为,一个国家要么是中国的朋友,要么是敌人,没有中间状态。于是,就出现了同一个人一夜之间从天使变成魔鬼的怪诞现象。朴槿惠在中国媒体上形象的变迁,说明中国对外心态的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魏巍

文章关键词: 朴槿惠中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