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兴衰与国家成败是什么关系?

2016年12月07日09:17  新闻专栏  作者:政见  

  作者:王菁

  文明的兴衰与国家的成败之间的关系,在一般人眼里,恐怕跟鸡与蛋的关系十分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难以辩清的问题。类似的,究竟是文明的兴衰导致了国家的成败,还是国家的成败决定着文明的兴衰,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拎得清的。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经说过,现代中国的世界观,是由原来的中华帝国文明而来,经历了从“天下”到“国家”的转变。而在许多当代学者眼中,美国是从一个由清教徒建立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多移民为基础、掌握世界话语权的“帝国”。

  2016年3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赓武教授在TheAmericanInterest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两个文明的故事:中美能够发展出一个双方都认同并且维护的世界秩序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中美的现实和历史出发,比较了中美世界观和政治理念的异同,阐述了文明的兴衰和国家的成败之间的关系。

  今天:现实中的中美异同

  为了具体说明现实中的中美异同,作者分析了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习近平和奥巴马。他认为,两位领导人在各自的从政道路上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两人年轻时的经历都很坎坷,都同时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在上台后,都面临着前任留下的政治困境。

  但两人也不尽相同。习近平虽然早年生活坎坷,但其家世背景、从政意愿和能力都与出生在夏威夷的奥巴马完全不同。此外,虽然两人上台后都要面对之前的政治困境,但中美的国情毕竟不一样。奥巴马上台时,美国深陷伊拉克战局,2008年经济危机的创伤远未恢复。而习近平上台时则面临着反腐和政治稳定等问题。

  从这样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的两个相似点。一方面,中美都倾向于与它们发展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撇清关系;另一方面,中美都在试图扩大世界影响力,宣扬它们的普世价值观。

  但是中美对各自在世界上的地位认知还是存在很大不同。自从一战后,美国在威尔逊的倡议和推动下,在纽约成立了联合国总部,试图通过不同的国际机构和本身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其全球领导者地位。而现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磨难与经济困境,在外交政策和全球眼光上,相对更内向和保守,一直以国内13亿人的稳定和发展作为政权合理性的基础。

  昨天:历史上的两个文明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后人往往能从历史之中为当下的问题找到解答灵感。同样,在审视了当下中美的异同后,作者把眼光投向中美的历史,进行了两次有意思的比较。

  第一次比较的时间在19世纪中期。时针拨回到1864年和1865年,我们发现中美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有象征意义的事。1864年,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去世,享年50岁;1865年,时任美国总统林肯遇刺,享年55岁。前者代表西方基督教文明首次对中国政治产生冲击,后者则代表美国北方工业区和南方蓄奴州之间在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对抗。

  这两位历史人物去世后,中美差距进一步扩大。在美国内战中,北方势力占据上风,统一全国,为美国成为20世纪全球最强大的国家打下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北方当时所代表的工业资本家势力、反奴隶制思想以及他们对现代民主思想的具体化,更是通过这场内战成为后来美国意识形态的基础。

  而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的重创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国内外危机。虽然中途试图通过“戊戌变法”维持统治,但清政府的意识形态仍旧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差不多同时期进行明治维新的日本打败了清政府,越加暴露了中国改革的缺陷。相比之下,中国后来的改革者和革命者,无论是胡适、鲁迅,还是孙中山、毛泽东,都倾向于和传统决裂,认为只有和过去决裂,才能救中国。

  第二次比较的时间在20世纪早期。为突出中美当时政治理念和实践中的异同,作者比较了当时对两国政治发生深远影响的领导人——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和中国的“国父”孙中山。两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威尔逊是唯一拥有哲学博士(即通常说的PhD,不包括法律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是美国历届总统中学历最高的。而孙中山年轻时也在很多西方国家游历和学习,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然而,两人后来的政治理念有很大区别。作为一位学者出身的政客,威尔逊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是在1897年到1933年间唯一的一位民主党总统。他代表的西方启蒙主义中的进步主义思想,对一战后的世界影响深远。联合国的建立及美式民主思想在全球的传播都与他密不可分。

  而孙中山当时面对的是一个军阀纷争、政局动荡的中国,他的“三民主义”充满理想主义光芒,但在当时的情景下却很难实施。他为了保住辛亥革命的成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协,晚期受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模式影响,在军事管理和意识形态方面都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式。总体来说,作者认为孙中山代表的是在西方现代性影响之下,中国人兼容并蓄的选择。但就当时的世界形势而言,无论是威尔逊的西方启蒙主义精神,还是孙中山的多元化拼盘思想,都没能防止后来的二战或中国内战的发生。

  结论:文明与国家的关系

  通过比较,作者指出现代“文明”和“国家”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以美国为例,在新世界中创造的强大国家,能使一个文明变得更加强大;另一方面,清王朝的例子表明,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一个文明就可能因此消亡。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二战之后中美两国的发展也能得到印证。二战后,美国国家政权更加稳固。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全球金融霸权,在与苏联冷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世界秩序的影响力,以至于在苏联解体后一度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1949年后,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历程,期间有过尝试、反复和动荡。从1978年起,中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在力争建立一个富强国家的同时,选择地复苏自身文明中适应现代化的元素。

  然而,这也使我们产生了更多疑问。文明的兴衰和国家的成败一定是互相助推的吗?在历史经验中,我们也能看到民族主义发展到极端时给世界带来的伤害。此次美国大选,特朗普上台,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美国国内的深层次矛盾。一方面,美国虽然还处于大选后遗症中,但这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国力的上升及影响力的扩大也是不容质疑的。在此背景下,中如何在解决各自问题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和平对话、互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拭目以待。

  附:关键名词“文明”与“国家”的解释

  在英文中,“文明”对应的是civilization,“国家”对应的是state。在作者的定义中,文明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一个民族所有的文化机构和成就;而国家则是现代民族国家框架之下的政治、行政机构的组合。

  作者也指出,“文明”和“国家”这两个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在中国的传统经典中,只有“文教”和“天朝”这两个说法类似于西方的civilization和state。至于现在所用的“文明”和“国家”这两个词,虽然在传统中也能找到对应词语,但涵义不同。

  19世纪中叶,civilization和state这两个概念,先被翻译成日语,后来翻译成中文的“文明”与“国家”,一直沿用至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责任编辑:魏巍

文章关键词: 文明国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