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励志图片背后的政治阴谋

2016年02月25日09:29  新闻专栏  作者:观察者网  
当心!励志图片背后的政治阴谋 当心!励志图片背后的政治阴谋

  文/卡尔·希德斯乔姆

  医学生乔伊斯·托瑞弗兰卡在经过菲律宾一家麦当劳店的大门时,瞥见门外有个小男孩坐在一张临时搭凑的桌子旁写作业。夜已经深了,但借着旁边麦当劳漏出的灯光,男孩仍然能做读写。

  托瑞弗兰卡为此景所动,拍下一张照片传上“脸书”。“作为一个学生,”她写道,“这对我冲击很大,非常非常大。”

  被这位无家可归的9岁小男孩所感动的不止托瑞弗兰卡一个。丹尼尔·卡布雷拉的家被烧光了,有报道说此后他一直同母亲还有两个兄弟一道住在一个大排档里。他父亲已经去世。有些报道还说他只有一支铅笔。另一支已经被人偷走了。

  这个故事被疯狂传开了,不断有人出来帮助这个男孩子。他们给他书、铅笔,还有蜡笔。他还收到了一个电池台灯,以后再不用到停车场去写家庭作业了。有人在网上为他募捐,好支持他继续求学。

  这也不是第一个轰动网络的励志故事了。不论是一个手足残疾的冲浪者,一个攀上某座世界最高峰的癌症幸存者,还是一个百折不挠终于考取哈佛的女流浪汉,我们总是很轻易地被这些故事打动。当然,这是常理,并不出奇。但也许我们还想检视一下某些使得我们——或者其他人——如此钟爱这类故事的原因,或至少质疑一下某些人执意得出的结论。

  某家小报推荐说,当自家孩子又叫苦连天时,父母可以给他们看看这张小男孩刻苦求学的照片。出于类似的动机,也有人把这张照片做成了励志明信片,还配上如下字眼:“如若有心,总会有路。如若无心,也总会有借口。”

  对这张照片进行的诸如此类的阐释,意在说明失败与贫穷并不是借口。即便你很穷,房子还是临时搭凑的,你仍然拥有让自己脱离困境的选择权。你所需要的不过是决心、毅力,以及一种积极肯干的正当态度。至于私底下的困难,管它是贫困还是失业,都不过是个人的困境。——这些东西不应该摆上台面,变作社会问题,因为这不过是借口罢了。这就是我们要上的一课。

  在当今社会,类似的心态比比皆是,让人绝望:不论有多困难,只要通过个人努力,我们都能摆脱自身处境,无一例外。

  比如洛杉矶的一所查特新村高中就开了一门“超验冥想”的课程,目的不仅在减轻压力,用校长哈维尔·古兹曼的话来说,还在于“战胜贫穷”。这或许能提高某些孩子的在校成绩,但当你看到在美国顶级高校的注册学生里,只有5%的人来自底层时,就会意识到这并不是个私人问题。

  另一个对抗贫困的建议来自美国共和党议员保罗·莱恩。他近来受作家艾茵·兰德(观察者网注: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强调个人主义、理性的利己主义,以及彻底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代表作《源泉》)的启示,提出了一份“反贫困”计划书。他在这份计划书里提议道,穷人应该找个“生活教练”(观察者网注:life coach是一种美国的新兴职业,生活教练以类似教练的角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帮助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引导人们制定生活目标,拟定具体实施计划,并采取行动,最终使人们到达理想的生活状态),制定出一份“机会计划”(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听起来这计划似乎只有美国人才想得出。出人意料的是,瑞典这个众所周知的平等与福利之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也许是最接近莱恩梦想的。

  短短四年间,瑞典付给“工作教练”的克朗已多达47亿(观察者网注:约合34亿元人民币)。这一举措的实际收效不足挂齿,但这些“工作教练”们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治疗性触摸在内,已经引起了外界的质疑。

  但比起这些解决方式的不靠谱,更大的问题在于其暗示性:它们让弱势群体(不管是贫困者还是失业者)停止向社会寻求答案。这些人被告知,障碍在于他们自身。

  美国做了一个课题研究,追踪那些向有关机构寻求支持的失业白领工作人员的动向,结果发现这些机构让失业者停止读报,来一个“新闻斋戒”。失业者还被要求停止使用“失业”一词,因为这暴露出一种消极的态度。

  艾弗·索思伍德以其在英国“工作扩展中心”(观察者网注:Jobcentre Plus由英国政府“工作和养老金部门”管理,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并为其申请救济)的亲身经历写了份名为“懒懒不息”的人种学报告,当中就有类似的记载。他写道,失业者被要求“每周做三件正能量的事”,否则就要受罚。

  罗兰·保罗森在其近期的一份人种学报告里描述了瑞典“工作扩展中心”所采用的某种带羞辱意味的强制性练习,所谓的“四处叫嚣”:长期无业者被怂恿在同样生计无着的人面前大肆炫耀。

  近期的《医学人文》杂志刊载了一篇让人担忧的文章,里面写道,诸如此类旨在“矫正”失业者态度、信仰以及个性的练习,已经成为一种政治策略,意在掩盖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社会与经济状况。

  要再次指出的是,被一幅小男孩刻苦写作业的画面所感动,这并没有错。然而我们要记住,当这类画面配上某些“励志性”文字时,其动机也许就变得不怀好意。那些暗示“态度决定一切”的说法无助于对外部环境展开严肃的探讨(包括正确理解“不平等”的含义)。

  (作者为斯德哥尔摩大学组织学研究副教授。原文载《卫报》,观察者网刘旭爽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图片 政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