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锐见 魏武挥
一
共享经济是个热词。
Uber被视为一种共享经济。如果说uber还有一定的租车公司在运作的话,那么,拼车服务就是更为典型的“共享经济”了。
类似的共享经济的例子还有:某一种快递服务,它的服务供给者,不是专业的快递人员,而是有兴趣赚点外快的路人甲路人乙。某一种洗衣服务,它的上门取衣者,不是干洗店的人,而极有可能是你小区里比较悠闲的某一个大妈。某一种网络教育服务,它的教育服务供给者,不是什么成建制的所谓正规的培训机构,而是对这门课有着一定认知的兼职教师。
等等等等。
这是一次服务业意义上的大规模业余化。
二
事实上,大规模业余化早就开始了。
Web2.0,诞生于2004年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核之一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而UGC,必将导致所谓的大规模业余化的内容生产。
内容领域的大规模业余化,是专业媒体机构的噩梦。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wikipedia的壮大,最终使得大英百科全书放弃了纸质版的出品。
大量的所谓传统机构媒体,叫苦不迭,以至于“传统媒体转型”成为时下内容领域中的一个重头话题。从美国到中国,概莫能外。
但对于“大规模业余化”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业余化”,不是什么生产内容的人是业余的,而是指“专业机构”这样东西被冲跨了。
人还是这个人,ta离开了所谓的传统机构媒体,跑出来自己单干了。Ta有可能以一个自媒体的形式,或者以一个新的机构媒体(创业)的形式,重新投入到内容生产领域中。而前者,似乎更多见一些。尤其是在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公众账号的进路上,不少自媒体“死”掉了,但更多的自媒体“诞生”了。
而我的看法就是: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众账号,这是典型的有组织的(微博或微信官方平台)无组织生产(个体生产)。借助平台的力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整个内容领域,这个态势极其明显。
现在,轮到了实打实的服务业实体经济。
三
服务业的过去,其实是一个点对点的服务过程。
工业化时代到来后,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服务体系开始崩溃,形形色色的专业机构出现。比如说:连锁理发店。
今人已经对这种所谓“专业服务”习以为常。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专业机构就是专业的意思。
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虽然它不一定是那么有效。比如说,出租车司机不愿意打开空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忍耐片刻,也就过去了。
专业机构的存在,它必定需要通过服务的完成获取利润。换而言之,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它必须要从服务提供者这里获取剩余价值。
而服务提供者之所以要贡献这部分剩余价值,就在于ta没有生产工具。一个即便手艺精良的理发师,ta依然需要一个理发场所。一个通晓城市路况的司机,ta依然需要有人为ta提供一台汽车。
演化到后来,还形成了各种牌照。不仅服务人员需要持证上岗,服务机构也需要取得牌照。通过持证和牌照,来保证所谓的服务是“专业”的。这样可以降低买单者的风险——因为买单者消费后吃亏,申诉的过程极其漫长,而且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也就不了了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媒体会提醒消费者:请至有品牌的大公司、大机构去消费。在媒体的语境中,机构,就意味着可靠。机构越大,就意味着可靠性越大。
不得不说,有一定的逻辑,但也有一定的概念偷换。说到底,我们不是享受一个机构的服务供给,而是享受一个人的服务供给。
四
大规模业余化在内容生产领域里,大面上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
虽然今天有一些批评者说:业余者能生产出什么好东西。似乎,只有组织化的机构,才能生产出好东西。
事实显然没有糟糕到那个份上。
诚然,至今正统的严肃的学术界依然不接受学术论文中把wikipedia的词条视为一种严谨的名词解释,但没有人会否认这点,wikipedia给大众带来的帮助。
消散的不是专业生产者,消散的,只是过去的那种专业机构罢了。
大规模业余化在内容生产中,是一种共享经济:用户a把ta知道的东西分享给b,长达十数年的实践,总体而言,世界趋向美好。
这场大体成功的实验证明了一点:个体对个体的服务,其实是可以有效率的。
O2O很大一部分就是共享经济。它是生产工具的下放,是个体生产供给能力的释放,一如UGC释放了信息内容领域一样。
我并不排斥服务领域中的持证。比如你要提供出行服务,服务者总该有个驾驶证以证明自己的驾驶技能。如果好一点的话,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考试来完成对交通路径的熟悉度,从而区分个收费等级。
受到冲击的,是所谓的专业机构。专业机构的所谓专业,无非是通过对生产工具的垄断,从而导致专业者不得不云集它那里,再导致这个机构的服务是专业的罢了。
这一点,正在被改变。
个体所谓的外快,超过正统的薪资,已经出现。
未来,将会更大规模地出现。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