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机一小时”吃团圆饭的倡议耐人寻味

2014年02月03日09:16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父辈祖辈用心烹制的一桌家常菜,让整个家里弥散着热乎的菜香;而全家人的手机都整整齐齐叠在茶几上,再也不会有铃音频繁、指尖腾挪,也没人急匆匆吃完饭赶着去回信。这是新春佳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新生尹敏家中的温馨一幕。这个寒假,对全校2000多名大一学生而言,是住读大学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他们向所有大学生发出 “关机一小时、开心一整天”的倡议,并发动身边亲人参与实践,把太多“低头”的时间追回来。(解放日报2月2日)

  不得不说,这所大学开展的这一活动,把准了脉,有不少大学生回家和父母吃饭,都舍不得离开手机,刷微信、微博,看短信,与父母的话很少,就像和手机吃团圆饭。

  有调查显示,90后一代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热衷者,在网上十分活跃,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很“自闭”,与长辈、父母在一起更是无话可说,就是一起吃饭,除了沉默寡言的吃饭外,就是与网上的朋友打得火热。这样的饭,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每个大学生都有必要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何连完整的一小时都很难拿出来与父母相处?

  学生们对此发出倡议,可见他们已经意识到问题,但这不是靠一次倡议就能改变的,孩子与父母沟通少,沟通的双方都有问题,一是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父母分享,觉得他们很难沟通,找不到共同关心的话题,有“代沟”,二是父母高高在上,不是用平等的身份,把孩子当朋友,而总是板着面孔,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很多父母平时与孩子交流的,就是学习、分数,这其实很让孩子反感,也失去了很父母交流的兴趣。一位家长曾告诉我,孩子每天回家,马上就进自己的房间,只有吃饭时才出来,喊他吃饭,父母还没有上桌,他已经吃好又回到房间了。

  这是很多中国家庭与学生的共同问题,笔者前不久去加拿大,问一些中国高中留学生,他们说,到国外住homestay,如何和房东沟通是一个大的问题,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足导致的,还有一些房东认为中国的留学生“反社会”,因为他们回到homestay,不愿意交流,就把自己关到房间——在加拿大,学生与父母和社会的交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能力。有一位留学生说,他每次带着十分思念父母的心情回到国内,可不到10天就又要离开,刚回国的几天,和父母相处关系还算融洽,而过了不到一周,就彼此看“不顺眼”,父母嫌孩子睡懒觉,孩子嫌父母啰嗦,于是就去改签机票,提前离开。

  在这次由学生倡议的活动中,给学生提的要求是“关机一小时”,换言之,能做到这一小时,已经很不容易了,这确实给家庭关系、亲子交流提出一道课题。最近《爸爸去哪儿了》电影版很红,一些影评人质疑红得没有道理,而其实,对久违的亲情、快乐的亲子关系的渴求,才是让电视和电影版的《爸爸》受追捧的根本原因,很多家庭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是希望以此建立和孩子沟通的纽带,还有的学校给学生布置写《爸爸》观后感,也是希望让学生们能细细地感受亲情。

  可无论是关机一小时,还是看几集电视、一部电影,所能建立的亲情沟通还是有限,《爸爸》中的爸爸,和他们孩子的感情,是在完成多项任务的长时间中培养出来的,这也是最令观众动容的地方,舍得花时间和亲人相处,才能让家庭更多温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关机一小时 团圆饭 社交网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