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韩的看点

2014年07月04日17:47  新闻专栏  作者:孙兴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以来首次专程访问的国家就是韩国,足见中国对韩国的重视程度,而更有意思的是,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吹风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专程访问韩国并不针对第三方。应该说,中韩建交22年来,双边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东北亚局势发生微妙而深刻变化的时刻,习近平访韩会带来多重的外溢效应。中韩关系已经超过了双边的范畴,而具有地区安全的含义。在东北亚局势前景不明的时刻,中韩两国或可成为地区安全的中流砥柱。

  中韩关系的基础在经贸,这一点已经被双方津津乐道,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而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习近平此次访韩也将加速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中韩自贸区预计将在年内建成,这是东北亚国家的首个双边FTA,其标杆意义不言而喻。另外,中韩将签署货币直通的协议,推动双边货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韩国也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点。

  经贸与金融领域的合作是这次习近平访韩的一大看点和亮点,但是更引起外界关注的是此次访问所带来的地缘政治的影响。中韩关系的地缘政治基础何在呢?

  首先,中韩两国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地缘政治价值,在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中,中韩分别是棋手国家和支轴国家,也就是说,这两个国家都可以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两国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东北亚的地缘政治结构,朝鲜战争以来在东北亚形成的“敌友”界线也更加模糊化。冷战期间日韩均为美国的盟国,而中朝两国关系虽有波折,但是一直坚持“鲜血结成的友谊”的理念,也被称为血盟。中韩建交之后,经贸关系不断强化,但安全的信任关系依然脆弱,尤其是2010年的“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让这种界线尤其扎眼。

  其次,中韩面临着共同的威胁,也就是朝鲜的核武器,一个军事化、核武化的朝鲜是地区安全的威胁,而中韩则是首当其冲。2013年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中韩两国的安全认知有了更多的交集,中国将无核化提到了朝鲜半岛外交的首要原则。因此,朝核是中韩在安全领域合作的重要(如果不是首要的话)议题。另外,朝鲜半岛的未来前景也是中韩共同关心的,朴槿惠提出的信任进程如果进展不顺,那就需要中韩联手管控危机。面对金正恩政权反复无常的态度,中韩两国有了更多的默契和定力。在中国外交部通报习近平访韩之后,朝鲜试射短程导弹,并且在24小时内通过官方媒体披露朝鲜的“精准导弹”,并以国防委员会的名义向韩国发出倡议,在7月4日零时开始停止中伤和诽谤,值得一提的是,7月4日,中韩将发表重要的联合声明,金正恩不是要堵住中韩两国的嘴吗?习近平专程访韩,打破了中韩建交之后,中国领导人先访朝后访韩的惯例,问题的关键是,习近平何时访朝恐怕还不在日程表上。

  再次,中韩都遭受了日本的侵略,也面临着一个愈加右倾的日本,每当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发表错误的言论,中韩都会集体发声。从靖国神社、慰安妇到解禁集体自卫权,莫不是如此。从经济层面而言,日韩产业的同质性比较强,产品的替代性也比较强,中韩经济技术的合作部分地缓解了中国对技术的需求,韩国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在习近平访韩前夕,日本安倍政府解禁了集体自卫权,这是东北亚格局的一个变数,将是习近平访韩期间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中韩元首频繁会晤相比,日本和朝鲜在东北亚处于孤立之中,抱团取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朝鲜试图以人质问题换日本的援助,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最后,中韩都处于成长期,都算是新兴市场国家,处于崛而未起的阶段,而两国都提出了各自的战略蓝图。比如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的一路一带的大战略,在某种程度上会重塑亚洲的地缘经济空间,中国塑造的向西开放的经济网络是不是也会包括韩国呢,习近平率领的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就可以看出,韩国并非一路一带战略的局外人。

  对于中国而言,中韩关系在当下还有特殊的意义,中朝关系、中越关系出现了波折甚至逆转,中韩关系需要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新的增长点和典范。另外,中韩关系的热络对东北亚的安全结构也产生了潜在的冲击,美国奥巴马访韩期间强调美韩军事同盟才是韩国安全的保障,但是,中韩关系的发展也让韩国变成了“漂流国家”,与中国谈及美国要在韩国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便是一个例子,韩国已经考虑到中国的感受与利益。

  笔者有朋友也认为,不能高估国家元首访问的意义,至少习近平访韩不能改变美韩为军事同盟的事实。此话不假,但是韩国从美国的盟友体系中有所游离,中韩关系的基础在不断夯实,尤其是FTA与货币合作,短期内日韩关系难有改善,更不要说美日韩军事同盟了。习近平访韩也进一步确认了日韩VS中朝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 韩国 彭丽媛 朴槿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