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首次回应”挺失败的

2015年09月30日09:21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李嘉诚 李嘉诚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

  前一段,一篇“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仿佛一枚炸弹,闹得动静很大,引发热议不断。连发改委官员都在公开场合被问及如何看待李嘉诚的“跑路”,人民 日 报评论的官方微信,还针对这事还发了一篇评论,说,经商无国界,商人有祖国。

  但热闹一阵儿,也就过去了。在互联网的舆论场上,引发争议的事儿太多,应接不暇,再热的话题,过一段,也就被新的话题给覆盖了。我有个同事去创业,搞了个APP,就叫“热门话题”,我相信他们会一直有料。但是,再热门的话题,无论是沉船,还是爆炸,对于围观者而言,都不会留下太多的记忆,因为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我以为李嘉诚也懂得,即便他是李嘉诚,他也会被新的热门话题覆盖,所以他保持了一贯的沉默。不过,今天他却突然回应了,之所以沉默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如果前一段回应,会影响主席的出访,担心口舌之争喧宾夺主。言外之意,眼看访美圆满结束,他可以回应了。

  这篇近2000字的回应文字,是以第三方转述“李先生”的话的方式,对4个问题的回答。这4个问题,分别是:1,为何受到抨击未回应?2,为何频频出售内地房产但否认撤资?3,被内地媒体抨击,李先生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4,如何回应被质疑“不爱国”?

  令我震惊的是,这篇回应中,6处提到“主席”,1处提及“领导人”。除了解释前一段没有回应,是因为担心影响主席出访而提及主席之外,有几处皆是引用主席倡导深化改革开放等中央政策。还有一处提及主席,则是李嘉诚对主席的评价,他说,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在回答上述4个问题之前,李先生说,之前抨击他跑路的那篇文章,“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看完这篇回应之后,我揣度,李先生真的是被那篇文章吓到了,以至于,要用大人物的言论,来为自己“壮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这是一篇失败的回应——他有意或无疑地,将这事儿很没必要地进一步政治化了。

  李先生用领导人倡导深化改革开放和领导人的领导力令他佩服来证明自己没有必要“跑路”,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如果领导人不倡导深化改革,如果领导人领导力让他不满意,他就会跑路?李先生自我设置一个“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的问题,或许有他的深意,但在我看来,有些可笑。

  其实,李先生就是一个商人而已,真的没有必要把自己与中央联系起来。经商无国界嘛,在哪里经商,是商人的自由和权力,李先生也不必用他在大陆有2300间店来证明自己没有跑路。换句话说,即便跑路,那也是自由,对自己的自由和权力进行解释,画蛇添足,徒劳无益。当年,李嘉诚少小离家,从大陆到殖民地香港,不也是跑路吗,难道当时跑路的时候,李先生觉得有必要向外人解释?

  所以,李先生不仅解释而且用领导人的权威为自己的解释背书,大可不必,甚至适得其反——刚好将自己的个人自由政治化了。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李先生在漫长经商生涯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打量政治,从而很懂政治,以至于在言谈之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政治关联起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小小的悲哀,也是很多中国商人的悲哀。自古以来,在中国经商成功的人,似乎都难以与政治和官家泾渭分明。他们大多本着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关心你的心态,不得不关心政治——谁让你想赚钱而且有钱嘛。我原本认为,在香港这个“化外之地”经商起家的李先生能够免俗,看来他没有。

  倒是李先生关于被质疑不爱国问题的回答,我很赞赏。他说,儿时历经战乱,然后目睹国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天天进步,内心触动不已。对于一些是是非非,虽然痛心,但“此心安处是吾家”,“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他所引用的苏轼和白居易的两句诗,将“游子”与家国的关系,表达得既清楚又委婉。好在他没有引用富兰克林那句话——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除此之外,李先生的回应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并不相信文革思维复苏。这句话,保留了“赞美中央”的特征,但又有“走夜路吹口哨”为自己壮胆的嫌疑。毕竟,文革思维是否复苏,与你信不信,没啥关系。

  最后,我想说,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自由,应该可以做到两点:1.不公开赞美自己不能公开批评的事情,2.不公开发表自己不相信的言论。显然,成功富足如李嘉诚,也没有足够的自由。

  (首发公号“海涛评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李嘉诚 回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