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秋后算账”-广西书记说的是实话、重话

2013年07月02日11:21  新闻专栏  作者:公方彬  

  浏览今天的网上新闻,《广西书记:欢迎提尖锐建议决不搞秋后算账》吸引眼球,有成为网络热点的可能。当然,从已出现的跟帖来看,多偏负面。

  其实,书记说的是实话:第一,中国绝大多数官员的思维和价值观仍然处于领导人民闹革命的状态,远没有达到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高度,既然是领导人民,自然以我为中心,因而存在想不想和愿不愿接受群众意见建议的问题;第二,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拥有强大的资源调节力,也就是权力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必由具体的官员代行,这就意味着官员拥有巨大的裁判权或自由裁量权,并且这种权力远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尤其没有得到其所在区域的人民群众的监督,这就导致了人民群众手中的权力尚不具有刚性,相反官员的权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以刚性的权力对虚置的权力,必然存在“秋后算账”的可能;第三,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确有“秋后算账”行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倡导开展的自上而下的全党行动,这在我党历史上进行过多次,个别时期的类似活动还犯过错误,比如“引蛇出洞”就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类似的原因还有许多,所以,广西书记的话不是无的放矢,故而提醒一下没有坏处,更不为过。

  既然是实话,甚至是重话,说明这位书记还是务实的,为什么网民也就是人民群众不接受呢?有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同时也是特殊阶段的集体情绪焦躁所致。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香港有媒体评价:“邓公最大的贡献教会了国人如何思考”。初步学会思考的民众开始高度重视自己的天赋权力,这合乎规律,“一个人在没有饭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找饭吃,有了饭吃后会生出许多事来。”这生出来的事都是精神领域的。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中国人目前虽然刚刚享有西方人很早以前就享有的物质生活,但精神系统和价值观念却直接套用当代西方当代的,这就出现错位,进而导致社会各领域的全面碰撞乃至冲突。注意,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多元和躁动期。

  怎样才能缩短错位期,度过躁动冲撞期?很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尽快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以此奠基官民价值观对接,形成良性互动。要做到这一点,最现实的做法或任务是,全党干部尤其高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思考,真正把握党中央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从价值坐标与评价系统上弄清上与下,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当然,制度设计不可少,也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的主人权力得到强化,才能实现对官员的“秋后算账”,而不是相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