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诺奖将成常态像是肥皂泡

2013年10月07日10:47  新闻专栏  作者:王石川  

  “亲爱的2013级新同学们、‘小伙伴’们,大家好!”9月29日,南京工业大学2013级6900名本科新生举行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工大校长黄维“高端洋气”的致辞引起热烈掌声。在谈及梦想时,黄维院士回应“钱学森之问”,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

  中国人有强烈的诺奖情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犹如给不少国民打了强心剂,但莫言获得的毕竟是文学奖,而非物理、化学等科技奖,这是不小的遗憾。如果真如黄维院士所称,“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自然令人兴奋。

  但是,且慢乐观。黄院士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个是,科研投入的增加,高校排名的递进;二是,“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近10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被引次数排世界第六位,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五位。”这两个理由貌似花枝招展,不容小觑,但仔细一辨析便知,其中潜伏着危机。

  科研投入增加了,这是事实。但是科研经费用在了刀刃上了吗?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些科研机构为了争取经费,开展的公关活动已花掉一块,出差、买车、鉴定成果又花一块,真正用在买资料、配备设备仪器上的比例并不大。“跟着项目,吃喝拉撒都能报销”。有限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记者调查发现,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科研项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圈钱”工具。甚至,有科学家居然把珍贵的科研经费用于找情人,曾入围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骗取124万元科研经费,用于包养情人等,案发后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

  再说论文数量。近年来,我国的论文确实飙升,权威统计显示,1970年,我国科研人员只发表了1篇国际论文;1980年,发表不到900篇;1990年,6055篇;2000年,2.26万篇;到2008年,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共收录中国论文11.67万篇,仅次于美国。数量多了,质量呢?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并没有排世界第二。庞大的论文数量,有多少一吹即破的泡沫?论文抄袭,论文造假,花钱买版面……这样的丑闻已经让人见怪不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培教授认为,论文数量并不能代表我国高校的实际创新能力。当前,“小打小闹”的创新在高校时有出现,而真正能产生重要推动意义的创新仍然屈指可数。这是切中肯綮之谈。

  在这种语境中,还认为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是不是有点天真,或不接地气?当然,我们都希望中国人获得的诺奖越来越多,这是朴素的民族情感,也是与有荣焉的情怀。

  日本频获诺奖,值得我们思考。统计显示,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已有19人,除了一名和平奖和两名文学奖获奖者,其余16人都是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者。光2000年以来的十来年间,就有11名科学家获得诺奖。最新消息称,2013年度28名诺贝尔奖热门人选的预测名单,又有3位日本学者名列其中。日本为何频获诺奖?业内人士分析,日本政府一直坚守“2%原则”,无论经济多么困难,研发预算都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其中60%至70%用于非应用技术领域的基础科学领域。如果我们的科研投入花在刀刃上,如果我们的论文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获得诺奖也许不是难事。

  “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这是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引起举国深思的疑问。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特别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应该思考。但愿经过体制革新和监督,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确实能够成为常态。

文章关键词: 肥皂泡 论文 科研 诺贝尔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