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被媒体“控制”的孩子们

2014年09月30日11:36  新闻专栏  作者:彭晓芸  

  统称“孩子们”,其实我想说的包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网络舆论的观察中,我发现,不少看上去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其文化品味、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非学业内容的人生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被媒体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说得严重点,媒体俨然成为了青年人人生的“第二父母”或“第二学校”,而这“父母”、“这学校”却极有可能是成长中的“祸害”。

  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我很清楚媒体设置议程的技巧和媒体炒作当中的泡沫。想到媒体粗制滥造推崇的东西,竟然被那么多大学生奉为生活指南、文化圣经,我不免生出深深的忧虑来。

  微博上,多少看上去有模有样的文化名人、媒体精英,在煞有介事地议论一位早被揭穿靠代笔成名的“作家”转型“导演”的电影。这回,“导演”如有“代导”的话,也叫“执行导演”,终于堂而皇之地过上了靠往昔眼球经济原始积累发挥“余热”的日子了。

  也就是说,一旦有了眼球效应的原始积累,后面的路子一切好办-------掌控媒体,玩弄资本,都顺理成章,不仅没有因为诚信危机而被市场抛弃,倒是凭借文化消费产业本身的荒芜,又吹起了一个大大的泡沫。

  这就是中国版的“娱乐至死”。其虚假惊悚程度,恐怕大大超乎写出《娱乐至死》的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想象。是的,这是中国制造。如果你还记得毒奶粉和地沟油,那么,应该不难想到,同样的社会环境,文化生产不会比食品或其他行当更有营养、更有质量保证。

  为什么出了毒奶粉事件,国产奶就此陷入危机,乏人问津,而文化市场严重的造假却可安然无恙,华丽转身呢?除了“文化毒奶粉”用肉眼肉身难以辨识这一因素,与媒体控制力的隐蔽性更可谓密切相关。试想,如果媒体再也不搭理、不炒作那些有过诚信问题的假冒伪劣文化人,从“作家”到“导演”的转型也就难以再成为舆论焦点。

  然而,媒体对道德天生迟钝,媒体不在乎一个人出了严重的诚信问题,在当下的恶质竞争环境中,媒体与造假者在争夺眼球方面是利益一致的。

  选择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作封面,对媒体来说,其经济收益大于选择一个道德高尚却不能吸引眼球的圣徒。如果说吸引眼球是媒体内在而不可遏制的冲动的话,那么,以何种方式吸引眼球仍是有空间的-------呈现争议还是替人洗白,这对媒体而言是可选择的。然而,在数目庞大的“低智反智”读者群的支撑下,媒体拥有足够的“自信”奉行“眼球经济”至上主义,走向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路径。

  相形之下,在那些公信力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里,媒体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气象。比如日本,因丧失听力而被称为“现代贝多芬”的作曲家佐村河内守承认自己的主要作品是由枪手代写,日本最著名的电视台NHK在佐村河内守自白后,为当初未尽查证之责向观众致歉。

  两种不同的媒体格调,恐怕会孕育出不同的青少年品格。当然,你也可以说,媒体终究还不就是社会氛围的反馈吗?是的,不过,在社会和体制无法快速改变的当下及未来,我们很有必要针对性地认识媒介对青少年成长的直接影响,并致力于如何最大限度消除这种直接影响的负面作用。

  我们到了反复强调“媒介素养”在教育中的地位的时候了。

  我做过纸媒、网络、电视,但我的家里却不订阅报纸,不开通有线电视,这有点像制地沟油的从不吃自家炒的菜。当你太清楚媒体制造的偶然性、虚伪性,当你太清楚媒体从业者的平均水平并不高于社会其他行业,你便知道,谁被塑造为偶像,被推送到万千青少年面前,与那个人本身的实力几乎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往往是这些要素:话题性、冲击力、经济效益等等。有时候,如果嫌手头的这个“偶像”不够有戏剧性,媒体还会制造冲突,所谓的造“噱头”便是如此。

  说得再形象一点,如果你非要给你家孩子找个好榜样,不如就在邻里、班级找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给他当小伙伴来影响他吧。如果你错把媒体封面、电视上光彩的人推荐给你的孩子,那么,很有可能,你推荐的是一个靠弄虚作假出位的“小混混”。那样的人,如果在你的邻里、小伙伴中间,你早就火眼金睛地识别了。而换上媒体包装的新衣,你却完全不认识了,还奉为“成功榜样”。

  一个学习得法,家教严谨的学霸,和一个七门功课不及格,父亲追打到学校的少年,你猜,媒体会选中哪一个作为他们的“报道对象”?媒体只会选择那个非常规的。虽然不是所有的非常规路径都弄虚作假,但依照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大部分的非常规捷径都有过不择手段的原始积累时期。

  有些是捞够了原始积累就开始转型,开始热心公益和慈善,而有些却是造假“惯犯”,你所看见的他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擅长吹泡沫的团队在鼎力策划。底线,在不择手段的“成功者”这里,几乎是专门拿来突破的。

  “我们这一代的少年成名者——包括我自己,得到太多,付出太少。恃微薄的才华与努力,霸占太多资源与厚爱。实在是很不公平的”。---------这是一位曾经被媒体炒作为“天才儿童作家”的现媒体人说的。相对于那些迄今仍然无底线炒作的同龄人,这已经很难得,是你在媒体上不会看见的一幕。现在你能“看见”,是因为有了微博,每一个清醒的读者都可能直接撕下那些偶像的“光环”。与其被读者看穿,不如自己主动去魅。

  媒体是什么?作为曾经藏在铅字背后的编辑,常常亲眼看见自己一个很无意的行为,也许就“影响”了别人的选择和人生走向。这令我感到非常惶恐,你的任意一个随意的职业行为,实际上在参与着别人的人生--------而你不打算也被告知无需对此负责。

  媒体是一种权力,还是一种玩弄传播技巧的权力,它不是教育本身,它不为筛选经典和优秀负责。那些误把媒体当第二台“点读机”“学习机”的父母们,是否能够意识到,当你把孩子塞给电视报纸杂志的时候,你很可能正在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深渊--------一台鼓励不劳而获、一夜成名的“名利绞肉机”。

  社交网络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你可以看到哪些人是被媒体控制了文化品位和人生选择的“媒粉”。没有媒体的议程设置,他们几乎就不知道该如何谈论人生,如何逛街看电影。你不能上前去冒犯“媒粉”们“来之不易”的“身份认同”-------他们好不容易从共同做某人的粉丝,共同谈论同一部电影取得一丝社群生活的归属感,你又如何去做一个莽撞的闯入者呢?

  我所能想到的最稳妥的事,便是告诫那些尚且徘徊在育儿学边上的年轻父母们,救救被媒体“控制”的孩子们吧!如果你打算让你的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阅读人类的经典著作,那么,扔掉你手中的遥控器吧,不要迷恋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不要让孩子爱上屏幕上封面上搔首弄姿的某个偶像。

  版权声明:发表于《教育家》9月刊,读者传阅转载请注明出处,媒体机构及商业用途转载需征得原刊发媒体及作者本人的同意,谢谢。

  打赏功能说明:我的每一篇长微博均可打赏,谢谢您的认同和共鸣,新的读写时代,我的思考与您的启发激励密不可分。但打赏金额请勿超过千字千元标准的稿费,否则将会被退回。设置的默认金额是1元,更鼓励您使用小额打赏功能,我将其视为一种读写往来的游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媒介 孩子 独立思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