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张玉滚:坚守深山17载 照亮山里娃求学之路
张玉滚:坚守深山17载 照亮山里娃求学之路

与同龄人相比,“80后”张玉滚显得沧桑许多,风华正茂的年纪皱纹却早已爬上眼角。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只为做好一件事: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详情]

央视新闻|2018年09月05日  09:47
门盛庆: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
门盛庆: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

  原标题:“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门盛庆(中)在某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建设进度。资料照片 里口山山路施工时,森林防火员谷源秋经常看到一个黝黑面孔的人,来来回回在盘山路上东瞅西望,时不时还蹲下来看看石板铺得牢不牢固。“这包工头够讲究……”老谷心想。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镇上的党委书记门盛庆。谷源秋很有些吃惊:“这位党委书记,像老一辈的生产队长一样天天来工地!” 44岁的山东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党委书记门盛庆,扎根基层21年,在乡镇所有工作系统几乎干了个遍,担任过环翠区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在他带领下,两个乡镇成为省级示范镇,一个成了全国文明镇。 2016年4月,门盛庆再次回到张村镇任职,给乡亲们带来了致富希望:通过土地流转,张村镇先后引进30多个文旅项目,与里口山2000余亩生态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休闲点串联成线。今年1至10月,里口山4个村接待游客量突破146万人次,实现收入2亿余元,较2017年全年增长了近1倍;全镇1200多家企业,今年1至9月税收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当干部就得干实事 里口山上,盘山路宽阔平整。以前,这儿甚至连一条进山的路都没有。刚一上任,门盛庆就牵头解决了这一难题,修好了盘山路,为张村镇拓展了发展空间。 “17公里的盘山路,路要在哪里拐弯,平台在什么地方建设,种植什么绿化树木,都是门盛庆书记来来回回不知多少遍走出来的。”度假区土地规划局管线科科长栾强说,着眼长远、抓好细处是门盛庆的工作特点。 张村镇背靠里口山风景区,毗邻威海市区,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门盛庆一次次走街串户、摸底调研,牵头制定了里口山风景区的长远规划。 过去,里口山坳的养殖场臭气熏天,门盛庆顶着压力将其搬出;山脚下4个村庄,全部配备污水处理站,为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旅游打下基础。2017年,里口山4个村被列为全市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片区,王家疃村入选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 扎根基层,门盛庆想的都是利长远的事,啃的都是硬骨头。在温泉镇,汤河北村回迁楼开发商跑路,门盛庆带着村干部日夜坚守完善配套,持续5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在羊亭镇,3个月时间做通了4500余户群众工作,调整土地7600余亩推进建设环翠科技产业园,引进了中关村医药、蓝膜光热科技等一批好项目。 “当干部就得干实事,作为党委书记要从长远考虑给老百姓谋利益。”门盛庆说。 严格管理正村风 村改合作社后,分红是个难题:分发实物没有标准,且容易滋生腐败。门盛庆和干部们多次研究后决定,将各村分红统一由实物改为现金。 不仅如此,门盛庆还持续拿出严管手段:开大会请假、迟到,名字要上墙;两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采购必须公开招投标……以前松散管理惯了,有些村支书产生了抵触情绪。 规矩立下一年多,大伙渐渐尝到甜头——村里矛盾少了,村里风气正了。和徐疃合作社支部书记徐克贵说:“当时大家不理解,现在才知道严管也是厚爱。” 在农村,门盛庆探索实施了“双明责、双承诺、双监督、双公开、双议事、双服务”的“六个双”党建工作法,引领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导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发展采摘园、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培植特色产业项目。 每年张村镇都要组织一次全镇的项目现场观摩会,相互交流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抓好每个细节,就没有干不成的事。”门盛庆说。 让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张村镇企业多,外来人口占到全镇的85%以上,管理起来着实不易。为此,张村镇党委投资建设了2500平方米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园区党委,下设4个联合党支部、34个企业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领域的全覆盖。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群团活动,企业员工、村居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天天有活动、节日有专场、月月有主题。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艳红感叹:“镇上组织的党建活动,对于提升居民凝聚力特别有效果!” 门盛庆认为,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好才是真的好。两年多来,在他带领下,张村镇新建了环翠区第一所投资过亿元的小学——福泰小学,扩建了威海七中,在全区率先解决“大班额”问题;建设了张村老年公寓,补齐了高端老年公寓的短板;打造了全省体量最大的镇级体育公园项目。 “要把事儿干到老百姓心坎里,就得多琢磨琢磨他们在想什么。”门盛庆说,“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的红利。”[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05日 07:22
肖俊京:在他心中 办案最重
肖俊京:在他心中 办案最重

  原标题:在他心中,办案最重(时代先锋)——追记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经济侦查大队民警肖俊京 肖俊京生前参加案件会商。资料图片 肖俊京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照片上,他身材高大,穿着警服,英气逼人。尤其眼神,犀利深邃,透着坚韧,带着股狠劲,穿透力极强。“这是只有老刑警才有的眼神”,即便老去,也是一支射出的箭。 11月1日,54岁的北京民警肖俊京,在出差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不幸殉职。“我不认识他,但就是忍不住流泪。”“好师傅、好战友、好大哥,但愿有来世,还做好兄弟。”“小时候去他单位,他说墙上的照片都是牺牲的英雄,现在他自己的照片也挂在了那,我为他骄傲。”……网友、战友、亲友,肖俊京的离去,为何让无数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泪目?他,是怎样一个人? “腰弯”人不弯,案子大于天 北京市丰台区南顶路附近的居民区里,蓝白相间的3层小楼后一座小院隐藏其间,拐角处的档案室,就是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经济侦查大队民警肖俊京的办公室。办公桌边,立着一根1米长的木棍,上面的“疙瘩”,早已被磨得圆润、发黑。 “长年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老肖积劳成疾,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四级残疾,腰早就弯了。”丰台分局经侦大队政委梁景成,摸着老肖留下的木棍说,“难受的时候,他就把木棍别在腰上,硬扛。” 考虑肖俊京的身体状况,大队安排他管理档案,没有特别重要的案子,一般不安排他出差。“可见到案子他就死磕,有案子我们都瞒着他,但根本瞒不住。” 10月29日,大队正办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需要派人到哈尔滨,刚从云南出差回来的肖俊京得知后,再次主动请战。“不行!你刚下云南,再上东北,身体行吗?”“我扛得住干得动,东北我人熟地熟,我不上谁上。” “当时我对案子压根就没底,老肖干过重案、当过领导,实战经验特别丰富,和当地警方关系也好。他要能去,肯定就踏实了。”同事边子琦回忆说。 10月31日,肖俊京再次出发。一下飞机,他和战友们拉着行李就直奔哈尔滨市南岗区刑侦大队。在当地警方配合下,马不停蹄对嫌疑人可能落脚的多个地点进行走访,并连夜制定了抓捕方案。 “我们晚上9点多才回到旅店,考虑老肖岁数比较大,为了让他能休息好,我和另一个同事住一间房,让他自己住一间。”边子琦哭着说,“谁想,第二天老肖就走了。整理遗物时,他房间的桌子上,还有半个没吃完的面包。” 忍住悲痛,按照事先制定的抓捕方案,11月1日晚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成功告破。而肖俊京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54岁,定格在了千里之外的冰城哈尔滨。 生命是如此坚韧,又是如此脆弱。北京,肖俊京的办公桌上,网购的《常见病运动疗法》还未拆封,桌角的绿植刚刚有人浇了水。“老肖爱看《亮剑》。”梁景成回忆,肖俊京常说,面对违法犯罪,不论多难都要勇于亮剑,“咱就是干这个的,石斧砍石山,看谁硬过谁。” “平凡”人不凡,惩恶保平安 “死磕”“玩命”“有钢儿”……采访中,同事们对肖俊京的评价一致。 回顾肖俊京29年的从警经历,他先后干过刑警探长、重案队长、派出所所长,也干过片警、档案员、侦查员。而他的高光时刻,是他在丰台分局刑侦支队重案二队任副队长、队长的时候。那时,他被誉为丰台公安的重案之“魂”。 “当时我就是个技术员,经常和老肖一起出现场。”现任丰台分局青塔派出所所长的李会强说,肖俊京曾经办过的一件案子,让他至今难忘。 2008年,南苑新宫村一家三口被害。“在去现场的路上,我们就得知嫌疑人已被抓获,案件唯一的生还者也指认了凶手。”李会强说,当时大家都认为案子很快就能告破,但肖俊京没有轻信幸存者的陈述。 鉴定血迹,分析现场足迹,请刑侦专家……通过细致的现场工作,肖俊京发现很多迹象都对不上。他果断调转侦查方向,经过20多天的深入摸排,锁定了真正的嫌疑人。 “原来当时事发在凌晨三四点钟,屋内没灯,被害人大女儿因惊吓认错了人。”李会强回忆,面对亡命徒,抓捕时肖俊京冲在头一个,“‘我们是北京的!’老肖一句话,嫌疑人直接就束手就擒了。” 在重案二队待过的民警,谈到肖俊京都说他“严”里透着“情”,“管得多、操心多、规矩多。”“苦活儿、累活儿他都抢着干。”现任丰台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马德鹏回忆,在侦办某系列杀人案中,抛尸地点既多又远,“每次肖俊京总是第一个动手挖。” 嫉恶如仇,能打敢拼。在肖俊京的带领下,重案队先后破获命案、大要案百余起。“老肖的一生,是众多刑警的真实写照。”李会强说。 “闲人”人不闲,干事冲在前 肖俊京的微信昵称叫“闲人”,可他一刻也闲不住。2011年,肖俊京因病退出领导岗位,成为丰台分局经侦大队一名普通侦查员。“我可不是到这来养老的。”老肖撂下话。 “无综合报告”“笔录中民警未签字”……在肖俊京工作的档案室,一本本写着铅笔备注的卷宗,成为经侦大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5年,丰台分局经侦大队着手以档案建设提档升级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肖俊京担起了这项工作。 “那段时间,老肖不顾身体疾病,天天加班加点,不舒服了,就在地上铺上瑜伽垫伸伸腰。”梁景成介绍,在肖俊京的努力下,散落在分局各单位的经济犯罪案件卷宗,被逐步整理、统计、编号、归档、入库,“自档案室组建以来,老肖共经手3600余本案卷,批注、退回重组的案卷共计300余本。” “他把工作看得最重,不论干啥活,都有板有眼。”王虎与肖俊京相识44年,“他总说,要干就干好,要不就不干,得对得起组织。” 本职工作要做好,办案抓人也不少。“我喜欢抓人破案,干这活,带劲!” 2017年3月,大队成立侦办某特大非法经营犯罪的专案组,肖俊京得知消息,马上找到大队领导要求参加。 20多天的异地鏖战,肖俊京的感冒转成了肺炎,他一边输液一边取证,直到完成任务。“队里知道后,三番五次打电话,才把他给调回来。”梁景成说,“工作上,老肖是真玩命。” “我小时候他就这样,整天不着家,同学来家里串门,还以为是单亲家庭。”肖俊京的独子今年28岁,他眼中的父亲,朴实、忙碌。 “本来我觉得父亲很平凡,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警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去送他。”追悼会后,肖俊京的儿子将盖在父亲身上的党旗带回了家,“这是他留给我最好的纪念。”(王昊男)[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6日 03:23
青海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
青海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

  原标题: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乡镇基层党建观摩会上,才旦周(右一)查看会议记录。原韬雄 扎西江才摄影报道 高原冬早,自青海玉树巴塘机场向西行,寒风裹挟着雪片一路敲打着车窗。3个多小时的颠簸,高度渐升、呼吸渐难,直到穿过海拔4750米的长拉山隧道,雪霁云开,位于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映入眼帘…… “看见这个,就到杂多了!”司机桑周指向窗外两顶白色帐篷兴奋地说。 “一大一小,是给牛羊避雪用的?” “是给高原生活垃圾‘住’的!大的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小的收集可回收垃圾,牧民分类存放,县上再统一处理。”他眉角一扬,“5年前,杂多还被叫作‘垃圾之城’,现在多亏了才书记。” “咱这车后备箱里还有两顶帐篷。”桑周话锋一转,“杂多地广人稀,书记下乡经常‘过了这村没这店’,天黑只能就地扎帐篷睡。”杂多隶属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3.5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海南岛一般大,可人口密度却只有每平方公里两个人。“去年下乡调研,一年就跑了5万多公里!” 才旦周是杂多县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杂多既是欠发达县,又是民族县,还肩负着江源生态保护的重任。在杂多工作5年,才旦周用坚实的步履踏石留印,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 “只要有这个原动力,法子我们来想” 5年前,才旦周刚调任杂多县县长,就在基层调研了两个月。当时,“县里穷、街道脏、治理乱,老百姓把大字报贴到县委大门口。”调研下来,才旦周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曾在可可西里工作3年,亲眼看到生态破坏造成的后果。杂多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品牌也在生态。” “如果解决不了垃圾的问题,我们还能解决什么?”才旦周通过研究学习,有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念头。杂多县委办公室主任刘胜利回忆:当时干部都抓瞎,不少少数民族群众连字都不认识,能教会?被邀请来的北京专家也直摇头,这事很多发达城市都干不来,能行得通? 才旦周和干部钻进牧民的帐篷,了解到牧民自身就有跟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观念,“只要有这个原动力,法子我们来想!” 才旦周组织各社区自行摸索经验;有先进典型,县里组织把群众代表带到垃圾分类场参观;环保课程进学校,“小手拉大手”,孩子回到家教大人环保知识…… 经过努力,如今杂多县城基本实现了“垃圾不出门,出门就分类”;牧区实现“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 垃圾少了,环境好了,引来了投资和游客。才旦周为杂多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让‘绿水青山’成长久获益关键”。 “改革没有现成经验,我们只有下水蹚出来” 俯瞰杂多,县城静卧于山谷之中。才旦周指着不远处的山上:“那白雪下面,就有中国最好的虫草。”山下,澜沧江缓缓东流,将旧城与新城一线串起…… “刚来那会儿,江岸边有11个沙场,我们一次性把它们全停了。”才旦周手心向下比划着,像是远远抚摸江流,摸准了杂多生态这条“脉”,才旦周开始“对症下药”。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杂多“生态立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区管委会成立,“改革没有现成经验,我们只有下水蹚出来。”才旦周说。 “国家公园试点之前,那是九龙治水,国土、林业、水利各管各的,难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状况。”澜沧江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扎西东周介绍说,目前,澜沧江园区管委会已经形成了山水林草一体化管理,各部门人员和编制整体划归园区,相关执法职能也由管委会统一行使。 “现在责任能精确到每个管护员。”才旦周说,从上到下职责明确:县上有管委会,乡里有管护站,村里有管护大队,组里有管护分队,每户有生态管护员。 “架子搭好是第一步,还要跟外面学技术。”才旦周说。管委会成立了澜沧江源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北京大学学生实习基地;北大山水保护中心更是培训了64名牧民检测员,设置了100个红外相机开展生物监测…… “书记,我们的牛羊让熊和豹子吃了!”不知从哪天起,牧民告状的次数逐渐多起来……“生态账好了,还得算个人账,不能因为保生态让牧民吃亏!”才旦周说,通过县财政支持、群众投保、引进外来资金的方式,设立“人兽冲突保险基金”,为牧民兑现补偿。 “修路、修管道、建房子,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 驱车驶入县城的主干道,道路稍稍拥挤起来。杂多县委办公室主任刘胜利说:“现在咱杂多的道路可是4横16纵,旧城改造前,就只有这一条主干道。”  刘胜利所说的旧城,现在只占全县城的1/3。当时老城区改造至少得4个亿,光拆迁补偿费用就超过1.35亿元,涉及征地拆迁户1236户。才旦周一边东奔西走筹措资金,一边向老百姓宣传拆迁政策。 “修路、修管道、建房子,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如果百姓得不到实惠,我们修它又有啥意义?”才旦周说。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征地拆迁任务全部完成,各项补偿切切实实进到百姓的口袋里。整个过程没有一个拒拆户、钉子户。 “需要钱的给钱,需要房的给房,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才旦周说。为让百姓住上放心舒适的房子,在了解群众的住房需求和居住习惯基础上,他还亲自参与到房屋建设的设计中。 在他的坚持下,近5年县级财政80%用于民生类支出,两年来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2.06%下降至8.9%;去年累计整合扶贫资金2.37亿元,帮扶4个贫困村1042户3451人脱贫……[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1日 04:36
老百姓的钱包鼓了 巫山才真正富了
老百姓的钱包鼓了 巫山才真正富了

  原标题:“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巫山才真正富了”(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记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 李春奎(右)在巫山旅游码头调研旅游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海拔1730米的山上,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望空中,多台塔吊旋转着吊臂,工人们正在高空施工作业;看脚下,一条宽阔平整的跑道已从眼前伸展进远处的云端。 “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把山削平,在山顶上建机场,这让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感到不小的压力。为了确保巫山机场今年底建成试飞,李春奎调研机场推进情况后,又马不停蹄地召开专题会,会议持续近3个小时,水也没顾上喝一口。 7年前,李春奎从重庆渝西地区调到偏远的渝东北工作,2015年起担任巫山县委书记。巫山属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迁县,当时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临诸多压力和困难,李春奎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实干奋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他常说:“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巫山才真正富了,我这个书记才没白当。” 化解多年悬而未决难题 巫山县在三峡工程移民攻坚时期,累计建设了55万多平方米的移民统建房,由于各种原因,其中近15万平方米2770套住房和门面被占用,移民群众怨气很大。 那段时间,李春奎经常彻夜难眠,心里始终绷着这样一根弦:怎么办?必须亮法治之剑,治占房之乱。 2013年春节刚过,李春奎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经过11天的走访调研,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铲除此般顽疾,唯有矢力同心。”同年5月至8月,巫山县委、县政府以大昌镇为试点,仅用3个月时间,就打开了统建房清理问题的突破口。此后,在李春奎推动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平稳清收2770套统建房,收回现金2亿余元,依法判处诈骗统建房犯罪分子11人,化解了2000多个多年悬而未决的信访问题。 做群众利益的“守护人” “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撤离。”2014年8月,巫山县普降大雨,上涨的大水漫上了河堤。担心出现地质灾害,李春奎连夜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当阳乡。 当时,双龙镇附近,到处滑坡、塌方,交通一时被阻断。冒雨奔行6个小时后,李春奎一行人终于抵达当阳乡,蹲点值守。 8天8夜的抗洪救灾,李春奎始终坚守一线,靠前指挥。那一场洪灾,给巫山造成了6.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但由于抢险救灾处置得当,全县人员无一伤亡。 “李书记,国宾酒店的挡墙变形,随时有垮掉的危险。”2016年7月29日凌晨1点,李春奎被电话叫醒。因连降暴雨,县城核心区内国宾酒店外侧高挡土墙出现倾倒滑移险情,危及周边2000余名居民人身安全。专家组第一次提出的抢险方案经实施后无效。 凌晨2点,李春奎再次赶到现场。他一边召开紧急会议,果断下令立即疏散群众,一边迅速联系重庆市相关部门,请求二次组织专家参与救灾排险。连续奋战近20小时后,险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心怀百姓,百姓心中才有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和复杂问题,要时刻做到不推诿、不退缩。”李春奎说。 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 在距离巫山城区3公里处的白水河,有一片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农田绿地,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然而5年前,这里曾被规划为巫山移民工业园区。 “不能让污水把小三峡污染了!”在县委常委会上,李春奎明确表态。李春奎带队到重庆市移民局作解释汇报,提请终止项目实施,并申请将专项资金用于巫山神女峰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新城改造。就这样,工业园区的项目被叫停。 夏日巫峡满眼绿。巫山曲尺乡,每年6、7月份,万亩脆李进入挂果期,青油油的果实缀满枝头。曲尺乡伍佰村种植大户李先东乐呵呵地说:“果子卖得俏,这真是种下了摇钱树啊。” “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这句话已然成为李春奎的口头禅。聚力脱贫攻坚,他也提出要与绿色产业相结合。针对巫山立体性气候特征,县里确立了“低山种柑橘、中低山种脆李、高山种药材干果”的差异化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山羊、脆李、中药材和柑橘、核桃等特色效益产业。 如何继续擦亮“名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李春奎提出要持续打好“红叶牌”。“我们还要大力栽植红叶类树种,力争用几年时间让巫山成为全国红叶品种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李春奎介绍,2017年巫山共接待游客12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2.6%。 入秋的巫山,层林尽染、绚丽缤纷。“又到漫山红叶时,巫峡喜迎天下客。”李春奎满脸笑意,向海内外游客发出盛情邀请。他说:“用我们重庆话讲,要把各项工作整巴实、不吹壳子,让大美巫山更加秀丽,让更多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6日 04:41
罗建华: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
罗建华: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

  原标题: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距离长沙460公里,有着“省尾”之称——过去,在许多人眼里,提到江华,自然和“老、少、边、穷、库”画上等号。如今,翻看江华县的成绩单:近5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排全市第一,还荣获数十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一个革命老区,一个国家贫困县,何以成功逆袭?这一故事,和一个人密不可分——永州市委常委、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见上图,新华社记者柳王敏摄)。 “生态立县”成起跳的支点 7年前,罗建华来到江华县担任县委书记。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他在江华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四大战略。 于是,罗建华带领县领导班子,和县党代表反复讨论,凝聚共识。把全县划分为“生态旅游发展区、绿色农业发展区、城镇工业发展区”,对林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发展工业则坚决践行“凡是污染环境的项目,一个不引;凡是浪费资源的项目,一个不要;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个不上”。 在江华的岭东林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建了许多小水电站,同时引进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冶炼企业消化余电。“生态立县”提出后,该林区内涉及“三废”的企业被严令关闭退出,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和第三产业。他还到一些乡镇调研,提出不发展规模化养殖场。铁腕之下,涔天河水库免遭养殖污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 如今,“生态立县”已是江华起跳的支点。2017年,江华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永州市唯一的国家园林县城等一批生态品牌。 位置偏远也是优势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偏远的影响,江华县的许多干部对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信心不足,当地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位置偏远也是优势!”罗建华来到江华县,抛出的这句话,让许多人咋舌。罗建华坦言,之所以说这句话就是想激起干部群众的工作激情。 罗建华带领县里干部跑到广东省的山区县考察学习;邀请专家来到江华讲课,引导干部群众“头脑风暴”,重新审视江华的资源。“要为江华的尊严和光荣而奋斗!”罗建华经常和江华的干部说,虽然离省会长沙远,但是离广东省近,江华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劣势能够转化为优势,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实现后发赶超。 思路一变天地宽,江华县各级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招商小队奔赴珠三角地区招商。 今年6月,湖南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江华召开,“江华经验”备受瞩目。据统计,近年来,江华高新区引进和培育规模企业7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建成了百亿元园区,在全省139个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十一位,目前有产业工人近万人。有了产业支撑,2017年,江华实现GDP113.86亿元,7年间,年均增幅10.6%。 硬件不足软件补 为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斗志,罗建华常挂在嘴上的还有一句话:硬件不足,软件补! 2017年6月8日,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首次到江华考察,经过几番考量,选择与江华县政府签约。签约之初,喻贵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我的项目转移要快。”“你们的速度有多快,我们就有多快。”罗建华回答得十分硬气。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如果按正常流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150天“江华速度”的背后,是罗建华率领下的全县干部为企业服务的态度:“企业投资有多快,服务就有多快,办理审批就有多快”。 “交通、园区、城市等硬件配套要补齐短板,更要‘加长’对企业的软服务。” 罗建华号召全县干部,对外来投资企业实施精准帮扶,以一流服务创一流营商环境。 在罗建华带领下,江华县干部学好、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第一时间结合江华实际,出台配套措施,把上级的政策红利细化成江华发展的软环境,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 [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3日 04:06
西藏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
西藏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

  原标题:“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记西藏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李志龙 李志龙(右)看望当地老干部。资料照片 9月26日,在羌塘草原腹地的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磁石乡的物玛湖旁,一年一度的“割草节”吸引了上百户牧民群众聚集于此。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汉族男子穿梭在载歌载舞的藏族群众中,用藏语与大家亲热交谈,他就是该乡党委书记李志龙。 把生态环保、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搞得红红火火 磁石乡地处西藏阿里地区最东端,平均海拔4700多米,面积835.8平方公里,共742户2756人。磁石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只有53公里,但记者的越野车走了近3个小时。“今年雨水多,水毁路段多。明年路修好后,我们格玛村62户21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就能吃上旅游饭脱贫了。”李志龙把记者带到西藏第三大湖泊——扎日南木措旁,请记者看看他们刚规划建设的旅游服务项目扎日南木措黑帐篷大本营。 “家里开了一家茶馆,生意还不错,再加上国家补贴,一年收入能有6万元左右,现在的生活很好。”在黑帐篷大本营门口,53岁的格玛村牧民白扎向我们介绍。记者发现,这个以农家乐形式吸引游客的地方,既干净又整洁,晚上还有当地原始郭庄“弹舞”表演等活动,能让游客深度体验牧区生活。 高寒偏远的磁石乡,近年来生态环保、旅游开发、脱贫攻坚等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阿里首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等荣誉。 “咱们磁石乡优势不明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李志龙说。经过深入调研,李志龙分类施策,引导刀青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鼓励尼龙村开发温泉旅游和紫绒山羊规模养殖,帮助加饶村壮大草原畜牧业……两年孵化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牧民能干会干的脱贫增收项目15个,使全乡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56户1023人减少到228户714人。 三年走遍全乡742户牧民家,形成五大本调研报告 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的李志龙,2003年退伍后考入西藏大学,2006年毕业时,他主动选择到阿里地区最偏远的措勤县乡村工作,如今他的爱人孩子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湖南老家,每年只能在春节假期团聚一次。 在措勤县工作十几年毫无怨言,这是李志龙最让同事和群众敬佩之处。2015年,李志龙从县直部门派到偏远的磁石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他挨户走访调研,3年来走遍了全乡742户牧民家,形成了厚厚五大本调研报告。不到一年,原本白净的小伙,变成了黝黑沧桑的糙汉子,看上去与当地牧民没多少差别了。 在磁石乡没日没夜地工作三年多,35岁的李志龙身患多种高原性疾病。他患有严重痛风,但他强忍病痛折磨走村串户。当地群众心疼地说,不用看脸、光看一瘸一拐走路的姿势就知道,那是李书记来了。妻子两度临产他都没能回去陪伴,甚至都没向组织提过这事儿…… “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李志龙说。 以前的磁石乡,几乎没有乡镇的样子,乡政府所在地没几户人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黑灯瞎火。为改变现状,李志龙四处奔波,争取到对口支援措勤县的国家电网公司800万元投资,对乡政府驻地及周边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乡里还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清扫垃圾、美化家园活动,几年下来,到镇区生活的牧民多起来了。 扎实搞好乡村党建,让群众坚定跟党走 “李书记来了后,咱们乡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真是焕然一新。现在群众一有事就找村两委,相信我们的能力,坚定跟党走。”磁石乡干部卓玛说。 磁石乡有14个党支部251名党员。3年多来,李志龙认真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形成了党建统领全乡工作的大格局。突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老党员送教上门”“百名村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和藏汉双语学习等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发凸显,党建工作,像磁石一样把广大党员群众紧紧团结在乡党委、村两委周围。 李志龙大力推动乡党委、政府办公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西藏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对乡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乡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等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并督导检查。 “我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以前以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足够了。李书记来后,村党支部的活动多了,对党员的要求也严了。他多次到村里来,耐心听我讲对村里发展的想法,要求在脱贫致富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格玛村牧民党员次旺石曲说,“在李书记鼓励下,我带领10余名贫困户成立了格玛村建筑施工队,今年都摘了穷帽子。” 今年磁石乡集体经济估计能有利润160余万元,其收益的60%用于贫困户713人分红。李志龙说,“今年,我们还将给乡里无劳动能力的群众发放定向性政策补助资金10余万元。预计还能让140户541人稳定脱贫。”[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9日 04:05
安徽马鞍山姥桥镇党委书记:群众有困难 干部就要有办法
安徽马鞍山姥桥镇党委书记:群众有困难 干部就要有办法

  原标题:“群众有困难,干部就要有办法” 来源:光明日报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趁着周末,安徽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党委书记郑李龙又在坐落于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内的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转了一趟。周末不回家,留在镇上加班,对他已经是常事。 站在长江边上,一向少言寡语的郑李龙突然话多了起来,他指着一处处建筑和一条条道路向记者介绍起来:“目前,保税区已经实际签约项目8个,包括冷链物流、医药医疗器械、平行汽车进出口等,总投资33亿美元,正在谈的意向项目12个,总投资34亿多美元。” 在郑李龙看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不仅是马鞍山这座长江边上的城市接轨世界的平台,更是他倾注了太多心血的“孩子”。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项目于2016年5月启动,旋即遇到长江罕见的洪水。整个6月和7月,作为姥桥镇党委书记,郑李龙一直奋战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 8月,洪水刚刚退去,来不及洗去衣服上的泥巴,郑李龙就一头扎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很多人担心征地拆迁会影响到保税区的推进,毕竟,仅仅在姥桥镇,征地拆迁就涉及两个村3000余亩地、600余户拆迁房屋。 和抗洪一样,郑李龙又一次身先士卒。他带着一个工作组,一家家上门入户,耐心地做群众工作,不厌其烦地宣传征地拆迁的意义和补偿标准。 “郑书记在我们姥桥工作10多年了,他的为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信得过。”原杜姬庙村小王庄村民王长生说。如今,他一家三口已经被安置在镇中心的镇淮花园,“补偿了两套楼房,生活和在城里一样方便”。王长生被安排在学校当保安,妻子在保税区管委会干保洁工作。住着宽敞亮堂的楼房,有了两份收入,曾在青岛打工的他不愿再外出。他说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 姥桥镇某陈姓居民患有偏执型精神障碍,因宅基地矛盾事件常年上访,区镇村干部见到她没有不感到苦恼的。而郑李龙没有退缩,反而隔三岔五地与她谈心谈话、疏导情绪,同时邀请1名心理咨询专家对她进行心理辅导,目前陈某状况稳定并说:“我只要看到郑书记,说上几句话,心里就舒坦了。” 长期的深入工作取得了群众的满意,郑李龙的征地拆迁工作十分顺利,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拆迁,确保了保税区的如期建设,创造了马鞍山市征迁史上“姥桥速度”。 “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基层党的干部,就应该想着怎样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群众有困难,干部就必须要有态度、有说法、有办法。”郑李龙说。 还是在2016年的防汛抗洪中,面对姥下河塘桥段河堤发生大面积塌方,郑李龙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跳入水中,扶桩打桩200多根,确保了大堤安全,被评为安徽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郑书记一直这样,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任何时候都在第一现场。”姥桥镇人大副主席余年华说。 郑李龙注重创新,积极推进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起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党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社会治理新体系,累计受理转办各类诉求1972件,已办结1894件,办结率为96%。姥长村党总支书记夏发平告诉记者,正是郑李龙这个“大管家”,把我们这个“大家庭”给管了起来,多年的“老大难村”变成了如今的“幸福村”。 村级主导产业始终是郑李龙的一块“心病”。他在多方走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网格党小组+合作社+贫困户”“党员+项目+贫困户”模式,成立了新思源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吸引123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共同发展石斛种植产业,户年均增收5000元。2014年以来,共脱贫820户1711人,建档立卡贫困村顺利出列。郑李龙每个月还要到他帮扶的贫困户官塘村民段国武家中4到5次,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一直到段国武于2016年脱贫。 (本报记者 常河)[详情]

新浪新闻综合 | 2018年11月08日 05:23
广州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把难办的事办好
广州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把难办的事办好

  原标题: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把难办的事办好(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赵虎(中)与同事研讨工作。资料照片 广州市海珠区的赤岗街道只有5.5平方公里,但18万常住人口中,有将近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辖区内还分布着多家中直、省属、市属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如何将大家拢在一起,形成共建共治、长治久安的合力,是赵虎脑中萦绕不去的问题。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赵虎,在赤岗已经担任了7年的街道党工委书记。 在赵虎的推动下,2016年7月,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红房子”党建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依托这个有形的平台,街道党工委搭建了赤岗地区党建联合促进会、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联席会等载体,创建了青年智囊团、社区宣讲团、平安联盟、公益联盟等14个工作品牌。这么一来,便激发了辖区内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群策群力服务街道居民中,强化了职责使命。 整合资源 加强沟通 9月15日,一场迎国庆演出在“红房子”上演,其中由退休老党员编排的歌舞《我爱你,中国》格外引人注目。台前台后,一袭红裙的张爱玲来回忙碌、丰姿勃发,完全看不出她今年已经80岁了。多年前在北方老家退休后,张爱玲跟随子女南下定居广州。 “赵书记说,街道要建一个‘红房子’,让我们老党员以此为家,编创文艺节目,弘扬爱党爱国的正能量。”50多名老党员很快组建了几支文艺志愿表演队伍,张爱玲被推选为“红房子文体指导员”。 赤岗街道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57家,“两新”组织432家,居民小区147个,外加4个城中村。自从赵虎推动设立了“红房子”,原本很少走动的“生邻居”,成了亲密无间的“一家人”。 为加强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赤岗街道党工委依托“红房子”成立了党建联合促进会,下设党建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促进中心、党员教育发展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几年来,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不仅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家,还逐渐形成了“共兴党建、共抓事务、共促发展、共创文明”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街道组建起有101名党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立2000余名党员的先锋档案,举办500余场政治生日暨先锋档案展示会。 “通过‘红房子’党建品牌,街道党工委注重在传播力、影响力上下功夫,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赵虎说。 党建引领 创新治理 今年4月,家住鹭江社区的居民莫先生带着一面写着“忠于职守,为民服务”的锦旗来到赤岗街道,感谢社区评议团解决了困扰其许久的楼上邻居装修的问题。 莫先生所说的社区评议团,目前已完全覆盖赤岗街道22个社区居委会,由热心社区工作、善于邻里沟通、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党员、群众组成,主动介入社区矛盾的化解,解决居民的烦心事。22个社区评议团至今已参与社区自治例会769次,协调处理各项工作事务矛盾纠纷共773项。 除了社区评议团,在赤岗街道还活跃着由“两委员一代表”组成的“303工作室”,由辖区内高校、企业和媒体的青年组成的“赤岗地区青年智囊团”等组织,他们听取社区民意,参与社区建设,帮助解决社区难题。 “举纲持领,事无不定”,这个“纲”“领”,在赵虎看来,就是党建。“基层社区是矛盾集中地、诉求多发地,必须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服务力,从而促进治理科学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他说。 赤岗街道人口结构复杂,社会治安压力大。通过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赵虎带领街道党工委,成功整合辖区内中央、省、市单位和居民小区资源,牵头成立了“赤岗地区平安联盟”,创建了“联动执法、联勤安保、联岗守望”的“平安三联”机制。 通过创新机制,整个赤岗地区整合形成了3支安保力量,一支是政府的执法力量,一支就是平安联盟的保安队伍,还有一支就是正在推进的社区治安信息员。如今,赤岗大街小巷秩序井然,群众收获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迎难而上 敢于担当 以“红房子”为阵地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让赤岗街道基层党员干部更加勇于开拓,更加敢于担当,面对矛盾困难,啃起硬骨头来也更有底气。 在赤岗,亦村亦企的大江实业公司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它由多年前从二沙岛搬迁到这里的村民组成,依靠集体掌握的一些老旧物业收租经营,每户持有一定股份,定期分红。由于历史原因,公司一直是自我管理。 在上一次换届中,由于内部利益冲突,公司管理运营陷入混乱。赵虎带领干部立即进行情况摸查,对所有能够上门的群众进行入户探访;在摸清情况后,街道制定了选举规则。最终,大江公司经过规范程序选出了新的股东代表,管理层顺利交接,事件稳妥解决。 大江公司选举完成后,赵虎又重点安排了区域“六乱”整治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大江公司居民原为水上居民,搬来大江苑地区后形成了独特的“天光墟”集市,后来发展为全天性的占道经营。赵虎探索出“协调治理”模式,半年后,这个存在20多年的城市治理难题,得到彻底解决。现在这个昔日的脏乱差典型,已经涅槃为城市微改造样板区域。 在赤岗干部群众的印象中,每遇难办的事,赵虎都是带头去做最难做的群众工作,处理最棘手的问题。“因为赵虎书记敢于担当,工作过程中讲究方法,赤岗街道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这是多位社区干部发自内心的感受。 当说起工作体会,赵虎表示:“我周围有一个凝聚力、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集体和精英团队,背后有坚定支持我们的上级党组织、充分信任我们的居民群众,这是我们工作能够出成效的关键所在。” 一种情怀、一种担当、一种坚守,这就是一个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心声。 [详情]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6日 03:48
魏建明:疏解整治的“突击队长”
央广网 | 2018年11月05日 10:18
青海玉树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澜沧江畔的生态守护者
青海玉树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澜沧江畔的生态守护者

  原标题:澜沧江畔的生态守护者——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 杂多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澜沧江源园区核心区。这里有个“生态书记”人人皆知,他就是杂多现任县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才旦周。 杂多县距离州府210公里,是一个纯牧业县。这里的虫草产量高、品质好。因为盛产虫草,每年虫草采挖季,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境内,各种矛盾冲突频发,对社会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 才旦周2013年从玉树市调任杂多县主持工作。“漫山遍野的外来人员乱采乱挖,治安乱象难以根除,关卡林立,被动应对……”这是才旦周面临的棘手问题。但他没有回避,甫一上任,他就从杂多这一最棘手的问题开始治理。别看才旦周以前长期在公安系统工作,拿惯了枪杆子,他同样也能拿起绣花针,社会治理也有自己的法子。 对以往封闭化、应急性和严防死守式的虫草采集管理模式,才旦周牵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亲自主持修订了《杂多县虫草采集管理工作方案》,按照“属地化管理、依法管理、谁利用资源谁管理”的办法,将权力进一步下放到乡镇、村社一级;既尊重传统又划定新的红线,让群众优先保护生态,再稳定增收,实现了常态化管理、主动环保。 四年时间,杂多没出现过一起虫草采集管理的群体性事件。虫草采集管理的杂多做法为玉树其他地区乃至全省的虫草采集管理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 杂多县近年来快速发展,群众获得了工业化带来的便利成果,但不可避免地面临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塑料垃圾残留等“垃圾围城”的问题。能否把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留给子孙后代,是才旦周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才旦周下决心啃下垃圾治理这块硬骨头。突击战很快就打响了,动员全县力量清理垃圾500车,至少3000吨!才旦周还请来外地环保专家与县里的干部一起走进群众家中调查:你家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能否做到垃圾分类,困难在哪里?根据群众的反馈,杂多县按照“户分拣、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确保了“垃圾不落地,出门即分类”。在大城市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杂多的干部群众做到了。 如今从玉树州到杂多县沿途,能看到牧民从山里带回来的垃圾,每天由垃圾车沿途收集,公路边每隔5公里,就能看见两个外形像彩色帐篷的垃圾转运站,这些转运站的垃圾将被运到杂多县城统一回收处理。现在的杂多县人人懂生态、爱生态、护生态、讲生态。这些成功的经验,无疑是宝贵的,也是有推广价值的,更开启了杂多生态保护的新样本。 才旦周同时也是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可借鉴,这是摆在才旦周面前的现实。 为了更好地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杂多组建了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推行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集中有效统一管 理;园区内所有牧户实现生态公益管护岗位“一户一岗”全覆盖,由7700多名生态管护员组成的全面管护体系建立。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500米至4800米,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对于杂多县昂赛乡的牧民来说,野生动物也常常会惹麻烦。因猛兽袭击,昂赛乡年都村每年平均每户损失四五头牦牛,最高损失数量有时会达到二三十头。 为此,昂赛乡建立了以社区为管理主体的基金。杂多县政府出资10万元,社会各界众筹10万元,牧民为自己的每一头牦牛缴纳3元的保险,共同设立了社区基金。去年,在年都村一个村共计赔偿23万元。保险基金鼓励并协助牧民开展主动管理,并鼓励牧民跟畜放牧。有人看护,损失数量也有明显下降。 “组织信任我,群众支持我,我就应该把澜沧江源园区的生态保护好,让这方美丽的水土,世世代代传承”,在采访快结束时,才旦周笑着说。(记者 石晶)[详情]

经济日报 | 2018年10月31日 06:04
门盛庆: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
门盛庆: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

  原标题:“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门盛庆(中)在某项目施工现场了解建设进度。资料照片 里口山山路施工时,森林防火员谷源秋经常看到一个黝黑面孔的人,来来回回在盘山路上东瞅西望,时不时还蹲下来看看石板铺得牢不牢固。“这包工头够讲究……”老谷心想。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镇上的党委书记门盛庆。谷源秋很有些吃惊:“这位党委书记,像老一辈的生产队长一样天天来工地!” 44岁的山东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党委书记门盛庆,扎根基层21年,在乡镇所有工作系统几乎干了个遍,担任过环翠区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在他带领下,两个乡镇成为省级示范镇,一个成了全国文明镇。 2016年4月,门盛庆再次回到张村镇任职,给乡亲们带来了致富希望:通过土地流转,张村镇先后引进30多个文旅项目,与里口山2000余亩生态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休闲点串联成线。今年1至10月,里口山4个村接待游客量突破146万人次,实现收入2亿余元,较2017年全年增长了近1倍;全镇1200多家企业,今年1至9月税收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当干部就得干实事 里口山上,盘山路宽阔平整。以前,这儿甚至连一条进山的路都没有。刚一上任,门盛庆就牵头解决了这一难题,修好了盘山路,为张村镇拓展了发展空间。 “17公里的盘山路,路要在哪里拐弯,平台在什么地方建设,种植什么绿化树木,都是门盛庆书记来来回回不知多少遍走出来的。”度假区土地规划局管线科科长栾强说,着眼长远、抓好细处是门盛庆的工作特点。 张村镇背靠里口山风景区,毗邻威海市区,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门盛庆一次次走街串户、摸底调研,牵头制定了里口山风景区的长远规划。 过去,里口山坳的养殖场臭气熏天,门盛庆顶着压力将其搬出;山脚下4个村庄,全部配备污水处理站,为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旅游打下基础。2017年,里口山4个村被列为全市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片区,王家疃村入选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 扎根基层,门盛庆想的都是利长远的事,啃的都是硬骨头。在温泉镇,汤河北村回迁楼开发商跑路,门盛庆带着村干部日夜坚守完善配套,持续5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在羊亭镇,3个月时间做通了4500余户群众工作,调整土地7600余亩推进建设环翠科技产业园,引进了中关村医药、蓝膜光热科技等一批好项目。 “当干部就得干实事,作为党委书记要从长远考虑给老百姓谋利益。”门盛庆说。 严格管理正村风 村改合作社后,分红是个难题:分发实物没有标准,且容易滋生腐败。门盛庆和干部们多次研究后决定,将各村分红统一由实物改为现金。 不仅如此,门盛庆还持续拿出严管手段:开大会请假、迟到,名字要上墙;两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采购必须公开招投标……以前松散管理惯了,有些村支书产生了抵触情绪。 规矩立下一年多,大伙渐渐尝到甜头——村里矛盾少了,村里风气正了。和徐疃合作社支部书记徐克贵说:“当时大家不理解,现在才知道严管也是厚爱。” 在农村,门盛庆探索实施了“双明责、双承诺、双监督、双公开、双议事、双服务”的“六个双”党建工作法,引领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导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发展采摘园、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培植特色产业项目。 每年张村镇都要组织一次全镇的项目现场观摩会,相互交流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抓好每个细节,就没有干不成的事。”门盛庆说。 让百姓共享发展红利 张村镇企业多,外来人口占到全镇的85%以上,管理起来着实不易。为此,张村镇党委投资建设了2500平方米的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园区党委,下设4个联合党支部、34个企业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领域的全覆盖。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群团活动,企业员工、村居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天天有活动、节日有专场、月月有主题。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艳红感叹:“镇上组织的党建活动,对于提升居民凝聚力特别有效果!” 门盛庆认为,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好才是真的好。两年多来,在他带领下,张村镇新建了环翠区第一所投资过亿元的小学——福泰小学,扩建了威海七中,在全区率先解决“大班额”问题;建设了张村老年公寓,补齐了高端老年公寓的短板;打造了全省体量最大的镇级体育公园项目。 “要把事儿干到老百姓心坎里,就得多琢磨琢磨他们在想什么。”门盛庆说,“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的红利。”[详情]

肖俊京:在他心中 办案最重
肖俊京:在他心中 办案最重

  原标题:在他心中,办案最重(时代先锋)——追记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经济侦查大队民警肖俊京 肖俊京生前参加案件会商。资料图片 肖俊京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照片上,他身材高大,穿着警服,英气逼人。尤其眼神,犀利深邃,透着坚韧,带着股狠劲,穿透力极强。“这是只有老刑警才有的眼神”,即便老去,也是一支射出的箭。 11月1日,54岁的北京民警肖俊京,在出差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不幸殉职。“我不认识他,但就是忍不住流泪。”“好师傅、好战友、好大哥,但愿有来世,还做好兄弟。”“小时候去他单位,他说墙上的照片都是牺牲的英雄,现在他自己的照片也挂在了那,我为他骄傲。”……网友、战友、亲友,肖俊京的离去,为何让无数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泪目?他,是怎样一个人? “腰弯”人不弯,案子大于天 北京市丰台区南顶路附近的居民区里,蓝白相间的3层小楼后一座小院隐藏其间,拐角处的档案室,就是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经济侦查大队民警肖俊京的办公室。办公桌边,立着一根1米长的木棍,上面的“疙瘩”,早已被磨得圆润、发黑。 “长年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老肖积劳成疾,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四级残疾,腰早就弯了。”丰台分局经侦大队政委梁景成,摸着老肖留下的木棍说,“难受的时候,他就把木棍别在腰上,硬扛。” 考虑肖俊京的身体状况,大队安排他管理档案,没有特别重要的案子,一般不安排他出差。“可见到案子他就死磕,有案子我们都瞒着他,但根本瞒不住。” 10月29日,大队正办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需要派人到哈尔滨,刚从云南出差回来的肖俊京得知后,再次主动请战。“不行!你刚下云南,再上东北,身体行吗?”“我扛得住干得动,东北我人熟地熟,我不上谁上。” “当时我对案子压根就没底,老肖干过重案、当过领导,实战经验特别丰富,和当地警方关系也好。他要能去,肯定就踏实了。”同事边子琦回忆说。 10月31日,肖俊京再次出发。一下飞机,他和战友们拉着行李就直奔哈尔滨市南岗区刑侦大队。在当地警方配合下,马不停蹄对嫌疑人可能落脚的多个地点进行走访,并连夜制定了抓捕方案。 “我们晚上9点多才回到旅店,考虑老肖岁数比较大,为了让他能休息好,我和另一个同事住一间房,让他自己住一间。”边子琦哭着说,“谁想,第二天老肖就走了。整理遗物时,他房间的桌子上,还有半个没吃完的面包。” 忍住悲痛,按照事先制定的抓捕方案,11月1日晚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成功告破。而肖俊京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54岁,定格在了千里之外的冰城哈尔滨。 生命是如此坚韧,又是如此脆弱。北京,肖俊京的办公桌上,网购的《常见病运动疗法》还未拆封,桌角的绿植刚刚有人浇了水。“老肖爱看《亮剑》。”梁景成回忆,肖俊京常说,面对违法犯罪,不论多难都要勇于亮剑,“咱就是干这个的,石斧砍石山,看谁硬过谁。” “平凡”人不凡,惩恶保平安 “死磕”“玩命”“有钢儿”……采访中,同事们对肖俊京的评价一致。 回顾肖俊京29年的从警经历,他先后干过刑警探长、重案队长、派出所所长,也干过片警、档案员、侦查员。而他的高光时刻,是他在丰台分局刑侦支队重案二队任副队长、队长的时候。那时,他被誉为丰台公安的重案之“魂”。 “当时我就是个技术员,经常和老肖一起出现场。”现任丰台分局青塔派出所所长的李会强说,肖俊京曾经办过的一件案子,让他至今难忘。 2008年,南苑新宫村一家三口被害。“在去现场的路上,我们就得知嫌疑人已被抓获,案件唯一的生还者也指认了凶手。”李会强说,当时大家都认为案子很快就能告破,但肖俊京没有轻信幸存者的陈述。 鉴定血迹,分析现场足迹,请刑侦专家……通过细致的现场工作,肖俊京发现很多迹象都对不上。他果断调转侦查方向,经过20多天的深入摸排,锁定了真正的嫌疑人。 “原来当时事发在凌晨三四点钟,屋内没灯,被害人大女儿因惊吓认错了人。”李会强回忆,面对亡命徒,抓捕时肖俊京冲在头一个,“‘我们是北京的!’老肖一句话,嫌疑人直接就束手就擒了。” 在重案二队待过的民警,谈到肖俊京都说他“严”里透着“情”,“管得多、操心多、规矩多。”“苦活儿、累活儿他都抢着干。”现任丰台分局刑侦支队中队长马德鹏回忆,在侦办某系列杀人案中,抛尸地点既多又远,“每次肖俊京总是第一个动手挖。” 嫉恶如仇,能打敢拼。在肖俊京的带领下,重案队先后破获命案、大要案百余起。“老肖的一生,是众多刑警的真实写照。”李会强说。 “闲人”人不闲,干事冲在前 肖俊京的微信昵称叫“闲人”,可他一刻也闲不住。2011年,肖俊京因病退出领导岗位,成为丰台分局经侦大队一名普通侦查员。“我可不是到这来养老的。”老肖撂下话。 “无综合报告”“笔录中民警未签字”……在肖俊京工作的档案室,一本本写着铅笔备注的卷宗,成为经侦大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5年,丰台分局经侦大队着手以档案建设提档升级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肖俊京担起了这项工作。 “那段时间,老肖不顾身体疾病,天天加班加点,不舒服了,就在地上铺上瑜伽垫伸伸腰。”梁景成介绍,在肖俊京的努力下,散落在分局各单位的经济犯罪案件卷宗,被逐步整理、统计、编号、归档、入库,“自档案室组建以来,老肖共经手3600余本案卷,批注、退回重组的案卷共计300余本。” “他把工作看得最重,不论干啥活,都有板有眼。”王虎与肖俊京相识44年,“他总说,要干就干好,要不就不干,得对得起组织。” 本职工作要做好,办案抓人也不少。“我喜欢抓人破案,干这活,带劲!” 2017年3月,大队成立侦办某特大非法经营犯罪的专案组,肖俊京得知消息,马上找到大队领导要求参加。 20多天的异地鏖战,肖俊京的感冒转成了肺炎,他一边输液一边取证,直到完成任务。“队里知道后,三番五次打电话,才把他给调回来。”梁景成说,“工作上,老肖是真玩命。” “我小时候他就这样,整天不着家,同学来家里串门,还以为是单亲家庭。”肖俊京的独子今年28岁,他眼中的父亲,朴实、忙碌。 “本来我觉得父亲很平凡,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警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去送他。”追悼会后,肖俊京的儿子将盖在父亲身上的党旗带回了家,“这是他留给我最好的纪念。”(王昊男)[详情]

青海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
青海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

  原标题: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乡镇基层党建观摩会上,才旦周(右一)查看会议记录。原韬雄 扎西江才摄影报道 高原冬早,自青海玉树巴塘机场向西行,寒风裹挟着雪片一路敲打着车窗。3个多小时的颠簸,高度渐升、呼吸渐难,直到穿过海拔4750米的长拉山隧道,雪霁云开,位于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映入眼帘…… “看见这个,就到杂多了!”司机桑周指向窗外两顶白色帐篷兴奋地说。 “一大一小,是给牛羊避雪用的?” “是给高原生活垃圾‘住’的!大的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小的收集可回收垃圾,牧民分类存放,县上再统一处理。”他眉角一扬,“5年前,杂多还被叫作‘垃圾之城’,现在多亏了才书记。” “咱这车后备箱里还有两顶帐篷。”桑周话锋一转,“杂多地广人稀,书记下乡经常‘过了这村没这店’,天黑只能就地扎帐篷睡。”杂多隶属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3.5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海南岛一般大,可人口密度却只有每平方公里两个人。“去年下乡调研,一年就跑了5万多公里!” 才旦周是杂多县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杂多既是欠发达县,又是民族县,还肩负着江源生态保护的重任。在杂多工作5年,才旦周用坚实的步履踏石留印,让生态与民生并蒂花开。 “只要有这个原动力,法子我们来想” 5年前,才旦周刚调任杂多县县长,就在基层调研了两个月。当时,“县里穷、街道脏、治理乱,老百姓把大字报贴到县委大门口。”调研下来,才旦周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曾在可可西里工作3年,亲眼看到生态破坏造成的后果。杂多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品牌也在生态。” “如果解决不了垃圾的问题,我们还能解决什么?”才旦周通过研究学习,有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念头。杂多县委办公室主任刘胜利回忆:当时干部都抓瞎,不少少数民族群众连字都不认识,能教会?被邀请来的北京专家也直摇头,这事很多发达城市都干不来,能行得通? 才旦周和干部钻进牧民的帐篷,了解到牧民自身就有跟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观念,“只要有这个原动力,法子我们来想!” 才旦周组织各社区自行摸索经验;有先进典型,县里组织把群众代表带到垃圾分类场参观;环保课程进学校,“小手拉大手”,孩子回到家教大人环保知识…… 经过努力,如今杂多县城基本实现了“垃圾不出门,出门就分类”;牧区实现“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 垃圾少了,环境好了,引来了投资和游客。才旦周为杂多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让‘绿水青山’成长久获益关键”。 “改革没有现成经验,我们只有下水蹚出来” 俯瞰杂多,县城静卧于山谷之中。才旦周指着不远处的山上:“那白雪下面,就有中国最好的虫草。”山下,澜沧江缓缓东流,将旧城与新城一线串起…… “刚来那会儿,江岸边有11个沙场,我们一次性把它们全停了。”才旦周手心向下比划着,像是远远抚摸江流,摸准了杂多生态这条“脉”,才旦周开始“对症下药”。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杂多“生态立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区管委会成立,“改革没有现成经验,我们只有下水蹚出来。”才旦周说。 “国家公园试点之前,那是九龙治水,国土、林业、水利各管各的,难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状况。”澜沧江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扎西东周介绍说,目前,澜沧江园区管委会已经形成了山水林草一体化管理,各部门人员和编制整体划归园区,相关执法职能也由管委会统一行使。 “现在责任能精确到每个管护员。”才旦周说,从上到下职责明确:县上有管委会,乡里有管护站,村里有管护大队,组里有管护分队,每户有生态管护员。 “架子搭好是第一步,还要跟外面学技术。”才旦周说。管委会成立了澜沧江源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北京大学学生实习基地;北大山水保护中心更是培训了64名牧民检测员,设置了100个红外相机开展生物监测…… “书记,我们的牛羊让熊和豹子吃了!”不知从哪天起,牧民告状的次数逐渐多起来……“生态账好了,还得算个人账,不能因为保生态让牧民吃亏!”才旦周说,通过县财政支持、群众投保、引进外来资金的方式,设立“人兽冲突保险基金”,为牧民兑现补偿。 “修路、修管道、建房子,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 驱车驶入县城的主干道,道路稍稍拥挤起来。杂多县委办公室主任刘胜利说:“现在咱杂多的道路可是4横16纵,旧城改造前,就只有这一条主干道。”  刘胜利所说的旧城,现在只占全县城的1/3。当时老城区改造至少得4个亿,光拆迁补偿费用就超过1.35亿元,涉及征地拆迁户1236户。才旦周一边东奔西走筹措资金,一边向老百姓宣传拆迁政策。 “修路、修管道、建房子,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如果百姓得不到实惠,我们修它又有啥意义?”才旦周说。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征地拆迁任务全部完成,各项补偿切切实实进到百姓的口袋里。整个过程没有一个拒拆户、钉子户。 “需要钱的给钱,需要房的给房,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才旦周说。为让百姓住上放心舒适的房子,在了解群众的住房需求和居住习惯基础上,他还亲自参与到房屋建设的设计中。 在他的坚持下,近5年县级财政80%用于民生类支出,两年来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2.06%下降至8.9%;去年累计整合扶贫资金2.37亿元,帮扶4个贫困村1042户3451人脱贫……[详情]

老百姓的钱包鼓了 巫山才真正富了
老百姓的钱包鼓了 巫山才真正富了

  原标题:“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巫山才真正富了”(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记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 李春奎(右)在巫山旅游码头调研旅游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海拔1730米的山上,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望空中,多台塔吊旋转着吊臂,工人们正在高空施工作业;看脚下,一条宽阔平整的跑道已从眼前伸展进远处的云端。 “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把山削平,在山顶上建机场,这让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感到不小的压力。为了确保巫山机场今年底建成试飞,李春奎调研机场推进情况后,又马不停蹄地召开专题会,会议持续近3个小时,水也没顾上喝一口。 7年前,李春奎从重庆渝西地区调到偏远的渝东北工作,2015年起担任巫山县委书记。巫山属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迁县,当时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临诸多压力和困难,李春奎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实干奋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他常说:“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巫山才真正富了,我这个书记才没白当。” 化解多年悬而未决难题 巫山县在三峡工程移民攻坚时期,累计建设了55万多平方米的移民统建房,由于各种原因,其中近15万平方米2770套住房和门面被占用,移民群众怨气很大。 那段时间,李春奎经常彻夜难眠,心里始终绷着这样一根弦:怎么办?必须亮法治之剑,治占房之乱。 2013年春节刚过,李春奎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组,经过11天的走访调研,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铲除此般顽疾,唯有矢力同心。”同年5月至8月,巫山县委、县政府以大昌镇为试点,仅用3个月时间,就打开了统建房清理问题的突破口。此后,在李春奎推动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平稳清收2770套统建房,收回现金2亿余元,依法判处诈骗统建房犯罪分子11人,化解了2000多个多年悬而未决的信访问题。 做群众利益的“守护人” “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撤离。”2014年8月,巫山县普降大雨,上涨的大水漫上了河堤。担心出现地质灾害,李春奎连夜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当阳乡。 当时,双龙镇附近,到处滑坡、塌方,交通一时被阻断。冒雨奔行6个小时后,李春奎一行人终于抵达当阳乡,蹲点值守。 8天8夜的抗洪救灾,李春奎始终坚守一线,靠前指挥。那一场洪灾,给巫山造成了6.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但由于抢险救灾处置得当,全县人员无一伤亡。 “李书记,国宾酒店的挡墙变形,随时有垮掉的危险。”2016年7月29日凌晨1点,李春奎被电话叫醒。因连降暴雨,县城核心区内国宾酒店外侧高挡土墙出现倾倒滑移险情,危及周边2000余名居民人身安全。专家组第一次提出的抢险方案经实施后无效。 凌晨2点,李春奎再次赶到现场。他一边召开紧急会议,果断下令立即疏散群众,一边迅速联系重庆市相关部门,请求二次组织专家参与救灾排险。连续奋战近20小时后,险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心怀百姓,百姓心中才有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和复杂问题,要时刻做到不推诿、不退缩。”李春奎说。 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 在距离巫山城区3公里处的白水河,有一片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农田绿地,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然而5年前,这里曾被规划为巫山移民工业园区。 “不能让污水把小三峡污染了!”在县委常委会上,李春奎明确表态。李春奎带队到重庆市移民局作解释汇报,提请终止项目实施,并申请将专项资金用于巫山神女峰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新城改造。就这样,工业园区的项目被叫停。 夏日巫峡满眼绿。巫山曲尺乡,每年6、7月份,万亩脆李进入挂果期,青油油的果实缀满枝头。曲尺乡伍佰村种植大户李先东乐呵呵地说:“果子卖得俏,这真是种下了摇钱树啊。” “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这句话已然成为李春奎的口头禅。聚力脱贫攻坚,他也提出要与绿色产业相结合。针对巫山立体性气候特征,县里确立了“低山种柑橘、中低山种脆李、高山种药材干果”的差异化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山羊、脆李、中药材和柑橘、核桃等特色效益产业。 如何继续擦亮“名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李春奎提出要持续打好“红叶牌”。“我们还要大力栽植红叶类树种,力争用几年时间让巫山成为全国红叶品种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李春奎介绍,2017年巫山共接待游客12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2.6%。 入秋的巫山,层林尽染、绚丽缤纷。“又到漫山红叶时,巫峡喜迎天下客。”李春奎满脸笑意,向海内外游客发出盛情邀请。他说:“用我们重庆话讲,要把各项工作整巴实、不吹壳子,让大美巫山更加秀丽,让更多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详情]

罗建华: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
罗建华: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

  原标题: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距离长沙460公里,有着“省尾”之称——过去,在许多人眼里,提到江华,自然和“老、少、边、穷、库”画上等号。如今,翻看江华县的成绩单:近5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排全市第一,还荣获数十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一个革命老区,一个国家贫困县,何以成功逆袭?这一故事,和一个人密不可分——永州市委常委、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见上图,新华社记者柳王敏摄)。 “生态立县”成起跳的支点 7年前,罗建华来到江华县担任县委书记。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他在江华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四大战略。 于是,罗建华带领县领导班子,和县党代表反复讨论,凝聚共识。把全县划分为“生态旅游发展区、绿色农业发展区、城镇工业发展区”,对林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发展工业则坚决践行“凡是污染环境的项目,一个不引;凡是浪费资源的项目,一个不要;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个不上”。 在江华的岭东林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建了许多小水电站,同时引进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冶炼企业消化余电。“生态立县”提出后,该林区内涉及“三废”的企业被严令关闭退出,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和第三产业。他还到一些乡镇调研,提出不发展规模化养殖场。铁腕之下,涔天河水库免遭养殖污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 如今,“生态立县”已是江华起跳的支点。2017年,江华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永州市唯一的国家园林县城等一批生态品牌。 位置偏远也是优势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偏远的影响,江华县的许多干部对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信心不足,当地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位置偏远也是优势!”罗建华来到江华县,抛出的这句话,让许多人咋舌。罗建华坦言,之所以说这句话就是想激起干部群众的工作激情。 罗建华带领县里干部跑到广东省的山区县考察学习;邀请专家来到江华讲课,引导干部群众“头脑风暴”,重新审视江华的资源。“要为江华的尊严和光荣而奋斗!”罗建华经常和江华的干部说,虽然离省会长沙远,但是离广东省近,江华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劣势能够转化为优势,落后地区同样可以实现后发赶超。 思路一变天地宽,江华县各级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招商小队奔赴珠三角地区招商。 今年6月,湖南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江华召开,“江华经验”备受瞩目。据统计,近年来,江华高新区引进和培育规模企业7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建成了百亿元园区,在全省139个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十一位,目前有产业工人近万人。有了产业支撑,2017年,江华实现GDP113.86亿元,7年间,年均增幅10.6%。 硬件不足软件补 为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斗志,罗建华常挂在嘴上的还有一句话:硬件不足,软件补! 2017年6月8日,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首次到江华考察,经过几番考量,选择与江华县政府签约。签约之初,喻贵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我的项目转移要快。”“你们的速度有多快,我们就有多快。”罗建华回答得十分硬气。 一个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如果按正常流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150天“江华速度”的背后,是罗建华率领下的全县干部为企业服务的态度:“企业投资有多快,服务就有多快,办理审批就有多快”。 “交通、园区、城市等硬件配套要补齐短板,更要‘加长’对企业的软服务。” 罗建华号召全县干部,对外来投资企业实施精准帮扶,以一流服务创一流营商环境。 在罗建华带领下,江华县干部学好、用好、用活各项政策,第一时间结合江华实际,出台配套措施,把上级的政策红利细化成江华发展的软环境,讲好后发赶超的励志故事。 [详情]

西藏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
西藏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

  原标题:“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记西藏措勤县磁石乡党委书记李志龙 李志龙(右)看望当地老干部。资料照片 9月26日,在羌塘草原腹地的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磁石乡的物玛湖旁,一年一度的“割草节”吸引了上百户牧民群众聚集于此。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汉族男子穿梭在载歌载舞的藏族群众中,用藏语与大家亲热交谈,他就是该乡党委书记李志龙。 把生态环保、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搞得红红火火 磁石乡地处西藏阿里地区最东端,平均海拔4700多米,面积835.8平方公里,共742户2756人。磁石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只有53公里,但记者的越野车走了近3个小时。“今年雨水多,水毁路段多。明年路修好后,我们格玛村62户21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就能吃上旅游饭脱贫了。”李志龙把记者带到西藏第三大湖泊——扎日南木措旁,请记者看看他们刚规划建设的旅游服务项目扎日南木措黑帐篷大本营。 “家里开了一家茶馆,生意还不错,再加上国家补贴,一年收入能有6万元左右,现在的生活很好。”在黑帐篷大本营门口,53岁的格玛村牧民白扎向我们介绍。记者发现,这个以农家乐形式吸引游客的地方,既干净又整洁,晚上还有当地原始郭庄“弹舞”表演等活动,能让游客深度体验牧区生活。 高寒偏远的磁石乡,近年来生态环保、旅游开发、脱贫攻坚等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阿里首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等荣誉。 “咱们磁石乡优势不明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李志龙说。经过深入调研,李志龙分类施策,引导刀青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鼓励尼龙村开发温泉旅游和紫绒山羊规模养殖,帮助加饶村壮大草原畜牧业……两年孵化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牧民能干会干的脱贫增收项目15个,使全乡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56户1023人减少到228户714人。 三年走遍全乡742户牧民家,形成五大本调研报告 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的李志龙,2003年退伍后考入西藏大学,2006年毕业时,他主动选择到阿里地区最偏远的措勤县乡村工作,如今他的爱人孩子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湖南老家,每年只能在春节假期团聚一次。 在措勤县工作十几年毫无怨言,这是李志龙最让同事和群众敬佩之处。2015年,李志龙从县直部门派到偏远的磁石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他挨户走访调研,3年来走遍了全乡742户牧民家,形成了厚厚五大本调研报告。不到一年,原本白净的小伙,变成了黝黑沧桑的糙汉子,看上去与当地牧民没多少差别了。 在磁石乡没日没夜地工作三年多,35岁的李志龙身患多种高原性疾病。他患有严重痛风,但他强忍病痛折磨走村串户。当地群众心疼地说,不用看脸、光看一瘸一拐走路的姿势就知道,那是李书记来了。妻子两度临产他都没能回去陪伴,甚至都没向组织提过这事儿…… “基层干部的职责是做实事敢担当。”李志龙说。 以前的磁石乡,几乎没有乡镇的样子,乡政府所在地没几户人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黑灯瞎火。为改变现状,李志龙四处奔波,争取到对口支援措勤县的国家电网公司800万元投资,对乡政府驻地及周边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乡里还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清扫垃圾、美化家园活动,几年下来,到镇区生活的牧民多起来了。 扎实搞好乡村党建,让群众坚定跟党走 “李书记来了后,咱们乡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真是焕然一新。现在群众一有事就找村两委,相信我们的能力,坚定跟党走。”磁石乡干部卓玛说。 磁石乡有14个党支部251名党员。3年多来,李志龙认真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形成了党建统领全乡工作的大格局。突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老党员送教上门”“百名村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和藏汉双语学习等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发凸显,党建工作,像磁石一样把广大党员群众紧紧团结在乡党委、村两委周围。 李志龙大力推动乡党委、政府办公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西藏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对乡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乡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等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并督导检查。 “我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以前以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足够了。李书记来后,村党支部的活动多了,对党员的要求也严了。他多次到村里来,耐心听我讲对村里发展的想法,要求在脱贫致富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格玛村牧民党员次旺石曲说,“在李书记鼓励下,我带领10余名贫困户成立了格玛村建筑施工队,今年都摘了穷帽子。” 今年磁石乡集体经济估计能有利润160余万元,其收益的60%用于贫困户713人分红。李志龙说,“今年,我们还将给乡里无劳动能力的群众发放定向性政策补助资金10余万元。预计还能让140户541人稳定脱贫。”[详情]

安徽马鞍山姥桥镇党委书记:群众有困难 干部就要有办法
安徽马鞍山姥桥镇党委书记:群众有困难 干部就要有办法

  原标题:“群众有困难,干部就要有办法” 来源:光明日报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趁着周末,安徽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党委书记郑李龙又在坐落于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内的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转了一趟。周末不回家,留在镇上加班,对他已经是常事。 站在长江边上,一向少言寡语的郑李龙突然话多了起来,他指着一处处建筑和一条条道路向记者介绍起来:“目前,保税区已经实际签约项目8个,包括冷链物流、医药医疗器械、平行汽车进出口等,总投资33亿美元,正在谈的意向项目12个,总投资34亿多美元。” 在郑李龙看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不仅是马鞍山这座长江边上的城市接轨世界的平台,更是他倾注了太多心血的“孩子”。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项目于2016年5月启动,旋即遇到长江罕见的洪水。整个6月和7月,作为姥桥镇党委书记,郑李龙一直奋战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 8月,洪水刚刚退去,来不及洗去衣服上的泥巴,郑李龙就一头扎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很多人担心征地拆迁会影响到保税区的推进,毕竟,仅仅在姥桥镇,征地拆迁就涉及两个村3000余亩地、600余户拆迁房屋。 和抗洪一样,郑李龙又一次身先士卒。他带着一个工作组,一家家上门入户,耐心地做群众工作,不厌其烦地宣传征地拆迁的意义和补偿标准。 “郑书记在我们姥桥工作10多年了,他的为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信得过。”原杜姬庙村小王庄村民王长生说。如今,他一家三口已经被安置在镇中心的镇淮花园,“补偿了两套楼房,生活和在城里一样方便”。王长生被安排在学校当保安,妻子在保税区管委会干保洁工作。住着宽敞亮堂的楼房,有了两份收入,曾在青岛打工的他不愿再外出。他说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 姥桥镇某陈姓居民患有偏执型精神障碍,因宅基地矛盾事件常年上访,区镇村干部见到她没有不感到苦恼的。而郑李龙没有退缩,反而隔三岔五地与她谈心谈话、疏导情绪,同时邀请1名心理咨询专家对她进行心理辅导,目前陈某状况稳定并说:“我只要看到郑书记,说上几句话,心里就舒坦了。” 长期的深入工作取得了群众的满意,郑李龙的征地拆迁工作十分顺利,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拆迁,确保了保税区的如期建设,创造了马鞍山市征迁史上“姥桥速度”。 “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基层党的干部,就应该想着怎样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工作。群众有困难,干部就必须要有态度、有说法、有办法。”郑李龙说。 还是在2016年的防汛抗洪中,面对姥下河塘桥段河堤发生大面积塌方,郑李龙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跳入水中,扶桩打桩200多根,确保了大堤安全,被评为安徽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郑书记一直这样,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任何时候都在第一现场。”姥桥镇人大副主席余年华说。 郑李龙注重创新,积极推进村民“大管家”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起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党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社会治理新体系,累计受理转办各类诉求1972件,已办结1894件,办结率为96%。姥长村党总支书记夏发平告诉记者,正是郑李龙这个“大管家”,把我们这个“大家庭”给管了起来,多年的“老大难村”变成了如今的“幸福村”。 村级主导产业始终是郑李龙的一块“心病”。他在多方走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网格党小组+合作社+贫困户”“党员+项目+贫困户”模式,成立了新思源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吸引123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共同发展石斛种植产业,户年均增收5000元。2014年以来,共脱贫820户1711人,建档立卡贫困村顺利出列。郑李龙每个月还要到他帮扶的贫困户官塘村民段国武家中4到5次,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一直到段国武于2016年脱贫。 (本报记者 常河)[详情]

广州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把难办的事办好
广州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把难办的事办好

  原标题: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把难办的事办好(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赵虎(中)与同事研讨工作。资料照片 广州市海珠区的赤岗街道只有5.5平方公里,但18万常住人口中,有将近一半是外来务工人员;辖区内还分布着多家中直、省属、市属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如何将大家拢在一起,形成共建共治、长治久安的合力,是赵虎脑中萦绕不去的问题。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赵虎,在赤岗已经担任了7年的街道党工委书记。 在赵虎的推动下,2016年7月,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红房子”党建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依托这个有形的平台,街道党工委搭建了赤岗地区党建联合促进会、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联席会等载体,创建了青年智囊团、社区宣讲团、平安联盟、公益联盟等14个工作品牌。这么一来,便激发了辖区内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群策群力服务街道居民中,强化了职责使命。 整合资源 加强沟通 9月15日,一场迎国庆演出在“红房子”上演,其中由退休老党员编排的歌舞《我爱你,中国》格外引人注目。台前台后,一袭红裙的张爱玲来回忙碌、丰姿勃发,完全看不出她今年已经80岁了。多年前在北方老家退休后,张爱玲跟随子女南下定居广州。 “赵书记说,街道要建一个‘红房子’,让我们老党员以此为家,编创文艺节目,弘扬爱党爱国的正能量。”50多名老党员很快组建了几支文艺志愿表演队伍,张爱玲被推选为“红房子文体指导员”。 赤岗街道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57家,“两新”组织432家,居民小区147个,外加4个城中村。自从赵虎推动设立了“红房子”,原本很少走动的“生邻居”,成了亲密无间的“一家人”。 为加强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赤岗街道党工委依托“红房子”成立了党建联合促进会,下设党建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促进中心、党员教育发展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几年来,各成员单位党组织不仅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家,还逐渐形成了“共兴党建、共抓事务、共促发展、共创文明”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街道组建起有101名党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立2000余名党员的先锋档案,举办500余场政治生日暨先锋档案展示会。 “通过‘红房子’党建品牌,街道党工委注重在传播力、影响力上下功夫,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社区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赵虎说。 党建引领 创新治理 今年4月,家住鹭江社区的居民莫先生带着一面写着“忠于职守,为民服务”的锦旗来到赤岗街道,感谢社区评议团解决了困扰其许久的楼上邻居装修的问题。 莫先生所说的社区评议团,目前已完全覆盖赤岗街道22个社区居委会,由热心社区工作、善于邻里沟通、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党员、群众组成,主动介入社区矛盾的化解,解决居民的烦心事。22个社区评议团至今已参与社区自治例会769次,协调处理各项工作事务矛盾纠纷共773项。 除了社区评议团,在赤岗街道还活跃着由“两委员一代表”组成的“303工作室”,由辖区内高校、企业和媒体的青年组成的“赤岗地区青年智囊团”等组织,他们听取社区民意,参与社区建设,帮助解决社区难题。 “举纲持领,事无不定”,这个“纲”“领”,在赵虎看来,就是党建。“基层社区是矛盾集中地、诉求多发地,必须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服务力,从而促进治理科学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他说。 赤岗街道人口结构复杂,社会治安压力大。通过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赵虎带领街道党工委,成功整合辖区内中央、省、市单位和居民小区资源,牵头成立了“赤岗地区平安联盟”,创建了“联动执法、联勤安保、联岗守望”的“平安三联”机制。 通过创新机制,整个赤岗地区整合形成了3支安保力量,一支是政府的执法力量,一支就是平安联盟的保安队伍,还有一支就是正在推进的社区治安信息员。如今,赤岗大街小巷秩序井然,群众收获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迎难而上 敢于担当 以“红房子”为阵地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让赤岗街道基层党员干部更加勇于开拓,更加敢于担当,面对矛盾困难,啃起硬骨头来也更有底气。 在赤岗,亦村亦企的大江实业公司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它由多年前从二沙岛搬迁到这里的村民组成,依靠集体掌握的一些老旧物业收租经营,每户持有一定股份,定期分红。由于历史原因,公司一直是自我管理。 在上一次换届中,由于内部利益冲突,公司管理运营陷入混乱。赵虎带领干部立即进行情况摸查,对所有能够上门的群众进行入户探访;在摸清情况后,街道制定了选举规则。最终,大江公司经过规范程序选出了新的股东代表,管理层顺利交接,事件稳妥解决。 大江公司选举完成后,赵虎又重点安排了区域“六乱”整治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大江公司居民原为水上居民,搬来大江苑地区后形成了独特的“天光墟”集市,后来发展为全天性的占道经营。赵虎探索出“协调治理”模式,半年后,这个存在20多年的城市治理难题,得到彻底解决。现在这个昔日的脏乱差典型,已经涅槃为城市微改造样板区域。 在赤岗干部群众的印象中,每遇难办的事,赵虎都是带头去做最难做的群众工作,处理最棘手的问题。“因为赵虎书记敢于担当,工作过程中讲究方法,赤岗街道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这是多位社区干部发自内心的感受。 当说起工作体会,赵虎表示:“我周围有一个凝聚力、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集体和精英团队,背后有坚定支持我们的上级党组织、充分信任我们的居民群众,这是我们工作能够出成效的关键所在。” 一种情怀、一种担当、一种坚守,这就是一个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心声。 [详情]

魏建明:疏解整治的“突击队长”
魏建明:疏解整治的“突击队长”

  原标题:[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疏解整治的“突击队长”——记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魏建明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时秉乾 展览路街道是北京市西城区面积最大、法人单位最多、市场最密集的综合型街区。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动物园批发市场”,曾经坐落于此。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战略中,展览路内“官园”“动批”等大型集散市场的搬迁,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的魏建明,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用他过人的毅力与担当,一肩挑起了疏解整治促提升的“第一责任人”“突击队长”的双重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后,组织上将魏建明从区城管执法局调到基层街道先后担任行政、党委的“一把手”。 来到展览路街道以来,魏建明始终坚持干在前列、落在实处。他没有官架子,也不爱坐办公室,大多数时间都安排在走访基层和调查研究上。熟悉魏建明的干部群众都知道,老魏的脚上总穿着一双运动鞋,随时整装待发。 在北京市疏解整治工作中,魏建明攻克了不计其数的难题。动物园批发市场疏解整治的数量、规模巨大,涉及12家市场、35万平方米、上万个摊位。围绕市场和商户周边的“产业链”盘根错节,每拆除一处违章建筑,都会牵扯到其中复杂的利益关系。魏建明迎难而上,带领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尽全力协调各种关系,同时又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两年来,展览路共拆除违规广告牌匾498块,清理各类违规库房100余处,治理“僵尸车”92辆,彻底改变了“动批”市场周边秩序混乱的老大难问题。 为扩大工作成果,避免“动批”地区客流、货流、车流反弹,魏建明组织力量在辖区全面开展拆除违建和整治地下室违规“开墙打洞”的专项行动。两年来,共拆除违建1730处,面积5.7万平方米,治理28条街道1012户“开墙打洞”,有效促进了“动批”市场疏解的整体进展。 当年,“动批”的顺利谢幕,被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多赢样本”。 疏解整治之后,应如何“织补”居民身边的空白?魏建明深入群众之中走访座谈,收集、了解了大量来自一线的真实需求。再结合日常巡查,定期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分包社区问题,确定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 在魏建明的带领下,展览路街道将原先用作小旅馆的地下室,建成了群众的学习园地、活动场所和便民仓库。以前白天摆摊阻碍出行、半夜卸货噪声扰民的百万庄中里环岛,经过治理已经变身为集超市、菜站、社区卫生站、幼儿园、社区活动室、老年饭桌、停车场等多项民生服务于一体的“便民岛”。 一件件惠民实事,换来了百姓的一张张笑脸。在魏建明看来,街道办实事就要紧紧扣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要把群众所需所盼的事情办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魏建明探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基层治理模式。他提出以社区党委为统领,按照“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问题转”的工作模式,定人定责,一对一服务社区,实现了社区大小事务不扯皮、不推诿。 魏建明在街道各项工作任务推进过程中,积极倡导“任务听百姓的,力量调遣听社区书记的”理念,建立起22个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明确由社区党委书记担当“区域总调度”,负责统领街道、社区、区域资源。 如今,展览路街道所辖的各个社区,全体党委书记每日都会开展巡查工作,逢求必应、逢急必帮、逢难必解。以往,新产生的问题从上报、调查到核实、反馈、处理,一个周期下来得好几天,力量不集中。按照全新的工作模式,社区发现并反映问题,城管、社区民警、产权物业等部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理。这一联动机制既实现了街巷资源的共享,又实现了综合执法的联勤联动,真正将城市街区的难题发现在基层、处理在一线。 在展览路街道很多老街坊看来,魏建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实”字。几年来,他始终冲在一线,既是 “火车头”,也是“主心骨”,事事都追求把责任落到实处,把工作扎实做好。5年来,魏建明实实在在地走过了街道内的一家一户,用脚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这份踏实的品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由衷点赞。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青海玉树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澜沧江畔的生态守护者
青海玉树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澜沧江畔的生态守护者

  原标题:澜沧江畔的生态守护者——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委书记才旦周 杂多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澜沧江源园区核心区。这里有个“生态书记”人人皆知,他就是杂多现任县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才旦周。 杂多县距离州府210公里,是一个纯牧业县。这里的虫草产量高、品质好。因为盛产虫草,每年虫草采挖季,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境内,各种矛盾冲突频发,对社会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 才旦周2013年从玉树市调任杂多县主持工作。“漫山遍野的外来人员乱采乱挖,治安乱象难以根除,关卡林立,被动应对……”这是才旦周面临的棘手问题。但他没有回避,甫一上任,他就从杂多这一最棘手的问题开始治理。别看才旦周以前长期在公安系统工作,拿惯了枪杆子,他同样也能拿起绣花针,社会治理也有自己的法子。 对以往封闭化、应急性和严防死守式的虫草采集管理模式,才旦周牵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亲自主持修订了《杂多县虫草采集管理工作方案》,按照“属地化管理、依法管理、谁利用资源谁管理”的办法,将权力进一步下放到乡镇、村社一级;既尊重传统又划定新的红线,让群众优先保护生态,再稳定增收,实现了常态化管理、主动环保。 四年时间,杂多没出现过一起虫草采集管理的群体性事件。虫草采集管理的杂多做法为玉树其他地区乃至全省的虫草采集管理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 杂多县近年来快速发展,群众获得了工业化带来的便利成果,但不可避免地面临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塑料垃圾残留等“垃圾围城”的问题。能否把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留给子孙后代,是才旦周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才旦周下决心啃下垃圾治理这块硬骨头。突击战很快就打响了,动员全县力量清理垃圾500车,至少3000吨!才旦周还请来外地环保专家与县里的干部一起走进群众家中调查:你家每天产生多少垃圾?能否做到垃圾分类,困难在哪里?根据群众的反馈,杂多县按照“户分拣、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确保了“垃圾不落地,出门即分类”。在大城市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杂多的干部群众做到了。 如今从玉树州到杂多县沿途,能看到牧民从山里带回来的垃圾,每天由垃圾车沿途收集,公路边每隔5公里,就能看见两个外形像彩色帐篷的垃圾转运站,这些转运站的垃圾将被运到杂多县城统一回收处理。现在的杂多县人人懂生态、爱生态、护生态、讲生态。这些成功的经验,无疑是宝贵的,也是有推广价值的,更开启了杂多生态保护的新样本。 才旦周同时也是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可借鉴,这是摆在才旦周面前的现实。 为了更好地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杂多组建了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推行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集中有效统一管 理;园区内所有牧户实现生态公益管护岗位“一户一岗”全覆盖,由7700多名生态管护员组成的全面管护体系建立。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500米至4800米,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对于杂多县昂赛乡的牧民来说,野生动物也常常会惹麻烦。因猛兽袭击,昂赛乡年都村每年平均每户损失四五头牦牛,最高损失数量有时会达到二三十头。 为此,昂赛乡建立了以社区为管理主体的基金。杂多县政府出资10万元,社会各界众筹10万元,牧民为自己的每一头牦牛缴纳3元的保险,共同设立了社区基金。去年,在年都村一个村共计赔偿23万元。保险基金鼓励并协助牧民开展主动管理,并鼓励牧民跟畜放牧。有人看护,损失数量也有明显下降。 “组织信任我,群众支持我,我就应该把澜沧江源园区的生态保护好,让这方美丽的水土,世世代代传承”,在采访快结束时,才旦周笑着说。(记者 石晶)[详情]

立青农布:扎根雪域高原 率群众脱贫
立青农布:扎根雪域高原 率群众脱贫

  原标题:[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立青农布:扎根雪域高原 率群众脱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云南德钦县羊拉乡位于滇川藏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平均海拔3500多米,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藏族干部立青农布八年如一日扎根这里,带领全乡群众脱贫发展。 前不久,川藏交界处山体塌方导致金沙江出现堰塞湖。羊拉乡党委书记立青农布带着干部们沿江排查和疏散群众,直到大家都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立青农布是一线的主心骨。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老百姓的带头人。2011年,立青农布调到羊拉乡工作,带领大家新建、加宽、改造公路近200公里,使全乡52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通车。在他的带领下,通往西藏和四川的公路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羊拉乡山高谷深,部分条件极其恶劣的村只有搬出去和走出去才有希望。这几年,羊拉乡通过易地扶贫陆续搬迁、搬出1000多人,并培育了蜜蜂、花椒等产业,村民经济条件得到改善。[详情]

李志龙:让青春燃烧在扶贫一线
李志龙:让青春燃烧在扶贫一线

  原标题:让青春燃烧在扶贫一线 来源:光明日报 “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磁石乡,当地牧民群众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习惯了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吃饱、穿暖”成了他们追求的生活目标。2015年,年仅31岁的李志龙来到乡里担任党委书记。在这个牧民口中的“毛头小伙”带领下,2016年乡党委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全乡被评为阿里地区首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全乡发展起15个产业项目,贫困人口三年减少三分之一,群众收入显著提高,牧民群众对这个年轻人从不以为意逐渐到交口称赞。 “基层牧区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 李志龙很年轻,却在措勤县工作了十多个年头,对这片一般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高海拔牧区,他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同样是工作,基层牧区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去奋斗、去拼搏。”2015年,长期在机关工作的李志龙响应组织号召,来到磁石乡担任党委书记。到任伊始,他就马不停蹄地开展走访调研,先后写成了5篇调研报告,对磁石乡的发展有了初步设想。 “牧民群众观念陈旧,是制约磁石乡发展的一大痼疾。”李志龙意识到,改变全乡面貌,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来到磁石乡后,他发现乡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有电,一到晚上乡里一片死寂。于是,李志龙四处奔走,争取到对口支援措勤县的国家电网800万元投资,对乡政府驻地及周边实施“四化”工程,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完成了道路硬化、种草绿化、太阳能灯亮化等项目,乡里定期组织干部群众集中清扫垃圾,使磁石乡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过去乡里尘土飞扬、垃圾遍地,今天才知道咱们家乡可以变得这么美。”牧民多吉深有感触地说。 基层工作能不能推进,关键在党员干部有没有作为、敢不敢担当。李志龙从党建入手,提出了创建符合本乡实际的“生态磁石、党建统乡”党建品牌,以“党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自身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平安磁石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党建统领全乡工作的大格局。在驻村工作队和各村“两委”班子之间开展“双语”学习活动,目前全乡4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基本都会用简单汉语对话。在日常的“三会一课”中,李志龙鼓励牧民党员解放思想,提出发展新思路、新点子。格玛村牧民党员次旺石曲在他的带动下,自发成立了格玛村建筑施工队,吸纳了全村10余名贫困户参与,为当地脱贫致富找到了新路子。 作为乡党委书记,带动磁石乡经济发展是李志龙的夙愿,也是压在他肩头的责任。经过长期调研和摸索,他为4个行政村找到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刀青村离县城比较近,实施蔬菜大棚种植和压面房项目;尼龙村发展温泉经济和紫绒山羊规模养殖,尼龙温泉开发已形成项目建议书,紫绒山羊养殖现发展示范户30多户;格玛村发展旅游经济,今年投资46万元在扎日南木错湖畔建设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黑帐篷10座,吸纳20余户贫困户参与经营,预计每年收益30万元以上;加绕村发展草原畜牧经济,采取集中放牧方式进行牧业改革,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 “李书记年轻,办法就是多” 来到磁石乡三年多,李志龙为了乡里的发展和群众的幸福安康倾注了大量心血,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56户1023人减少到228户714人,2018年,预计又将有140户541人实现脱贫。56岁的老阿妈群措一家5口,牧业是唯一的家庭收入来源,生活十分贫困。在乡党委的扶持下,家里依托扎日南木错湖旅游资源搞起了“牧家乐”,游客在群措家里吃住,体验纯朴的牧民生活,一年为家庭增收五六千元。群措说:“家庭旅游,这是过去我们从没想到的增收项目,李书记年轻,办法就是多。” 李志龙经常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担任乡党委书记三年多来,凭着对磁石人民的深沉热爱,不顾山高、路远、沟深,走遍了磁石乡0.8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遍访了全乡每一户群众,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新来的书记有点严。”这是磁石乡党员干部对李志龙的普遍评价。乡干部尼玛说,在李书记的模范带头下,乡干部全体与42户贫困家庭开展了结对认亲、结对帮扶活动,“这一招很灵,党员干部成了牧民脱贫的主心骨,群众纷纷认为乡党委对扶贫动了真格。” 为了工作,李志龙长期与父母、妻儿三地分居,父母生病、妻子两度临产不能回家照顾陪伴,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年仅34岁的李志龙患有痛风、脑供血不足等多种高原性疾病,他仍带病坚持工作。磁石的风吹日晒,把当年那个白净小伙,变成了黝黑沧桑的中年汉子,乍看上去,与当地普通牧民并无分别。对于这些,李志龙只是淡淡地说:“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里的牧民群众,如果生命就是燃烧的过程,我愿燃烧在最基层、燃烧在扶贫的第一线。” (记者 尕玛多吉)[详情]

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他为了一根沉管96小时无休
揭秘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故事:他为了一根沉管96小时无休

   10月2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通车。这座全球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沉管最重、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但同时也是中国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建设者们在当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 中国青年网记者为大家摘录此前专访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的报道,来听听这项“世纪工程”背后的故事。 林鸣是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 他是长跑爱好者,每天清晨5点,他总是准时开跑,风雨无阻,他说,如果跑步都不能坚持,还怎么能把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坚持干下来呢? 林鸣在沉管安装现场。本人供图   2005年年底,林鸣第一次接触港珠澳大桥项目。这座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三地的大桥,需全面考虑建设条件,必须在55公里的全长中,铺设6.7公里外海沉管隧道。 然而,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核心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为“全世界最困难、最复杂的技术”,当今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而当时的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经验怎么办? 2006年,林鸣前往韩国釜山学习经验。虽然漂洋过海去了异国他乡,但韩国当地根本不给他接近工程现场的机会。林鸣只能坐着交通船在几百米外的地方转了转,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 这件事深深刺痛着林鸣,不服输的他又开始将视线转移到欧洲国家。经过百般打听,林鸣找到一家世界顶级公司,但对方开出了远远超出工程预算的高价。这让林鸣再度陷入绝望。 眼看时间在一天天流逝,任务却摆在那里只增不减。于是,林鸣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在这条没有中国人走过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面对这条跨海通途的筑梦之路,林鸣对团队成员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也会变成1。” 为技术攻关,他每年要带着团队开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讨论会,没有成果绝不散会。在一次次的讨论中,神秘的世界级难题的解答思路日益优化、逐步成熟,项目自建设以来进行的百余项试验研究和实战演练实录、获得百余项专利的十几项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和系统成果,以及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攻克经验,汇集成一部代表世界顶级工程技术水平的《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术》,这项全世界最困难、最复杂的外海沉管建设难关在林鸣与团队的一次次讨论、实践中被攻破! 港珠澳大桥第一节沉管顺利安装就位、创造了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先河时,他已有96小时没有休息。 攻克世界级技术难关,让中国桥梁建设者更有底气。林鸣带领的团队仅在港珠澳大桥一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就完成了500多项技术专利的申报。 林鸣在工作中。本人供图 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这一天,团队成员无不欢欣鼓舞,而林鸣却依旧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亮灯并不代表终点,这场征途在抵达终点之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关乎整个项目的成败。他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担“责”不推,担“难”不怯,担“险”不畏,这是林鸣的信念。这些年来,为了保证项目能顺利走到最后,林鸣将项目上每一个人都看作“走钢丝”的人,每一道程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 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我建筑生涯的尖端梦想。我想,如果每个行业都能做一两个世界尖端梦,那么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万千和林鸣一样的造桥工程师们技术攻关越天堑的勇气。而变化的,是大跨步向前迈进着的中国。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如今要看“中国造”!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生逢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奋斗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家,劳动者们正带着更饱满的信心和更向上的希冀自信前行。[详情]

“小事”抓细 “大事”抓实
“小事”抓细 “大事”抓实

  “小事”抓细 “大事”抓实——记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虎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说起广州,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这座总高度近600米的广州新地标,就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辖区内。在这个有着18万人口、多条地铁线和城市主干道贯穿的街道,说起最让大家伙儿感到自豪的,除了广州塔,就要数“红房子”党建和“303”工作室了。而一提到党工委书记赵虎,街坊邻居们更是有说不完的感慨。 近两年,80岁高龄的老党员张爱玲成了街道“红房子”党建实践基地的常客。“自打退休以后,党组织生活就很少过了,这两年街道建起了‘红房子’,才真正体会到了心中有组织、身边有组织的感觉。”张爱玲说道。 赤岗街道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57家,“两新”组织432家,城市社区115个。为加强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街道党工委在“红房子”党建实践基地设立了党建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促进中心、党员教育发展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组成党建联合促进会。 近年来,赤岗街道在党工委书记赵虎的推动下,逐步建立起了以“红房子”党建为标识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促进会为有效协调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难事、急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助平台。”赵虎认为,作为基层街道,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全局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应当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搭建平台协调各单位间的关系,实现党建资源共享。 在党工委的牵头下,赤岗街道成立了青年智囊团、文体指导团、社区评议团、社区宣讲团4个团队,不断促进社区治理科学化。此外,平安联盟、公益联盟的建立,使得辖区内众多单位和小区资源得到有效统筹,实现以党建工作为基层社区管理破题,推动建设平安社区、幸福社区。 在赵虎看来,基层党员最应该关注社区居民的“小事”,把居民“小事”当作党工委的“大事”抓细抓实抓好,把“小事”做到位、做入心。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理念,赤岗街道两代表一委员“303”工作室(谐音“心连心”)得以搭建起来。在赵虎带领下,街道辖区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联系群众,“打捞沉默的声音”,既畅通了倾听民意、受理投诉、排忧解难的渠道,又形成了普通群众在家门口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平台,搭建起了党委人大政府和人民群众间的新桥梁,有效促进了基层社区民主化、法治化建设。 赵虎表示,赤岗街道党工委层面的党建工作都是为了强化基层建设,巩固基层政权。而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通过党建引领,扎实推动各项惠民便民措施在社区落地,不断取得居民群众的认可。 赤岗街道对辖区内22个社区居委会进行划片,建立4个工作站,将“303”工作室建在群众家门口。街道安排领导干部每月3次深入社区工作站开展接待工作,通过设立热线电话、印发联系卡、公开领导个人微信等方式,使联系群众工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另外,领导干部定期到“303”工作室值班“坐诊”,对居民诉求和意见建议,按照轻重缓急跟进处理,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自“303”工作室成立以来,作为党工委书记,赵虎亲自接待的群众来访、居民探访已超过1000人次。截至今年上半年,“303”工作室已开展驻室接待活动78次,接待来访群众25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436条,解决问题216宗。 “扎根基层,要有信仰、有情怀,需要能力、实力和担当去践行对群众的承诺。基层工作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我们还要时刻学习,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善于处理。”赵虎说。 自从到赤岗街道工作以来,城市管理、房屋拆迁等一道道难题都被这位法学博士一一攻克。赵虎表示,如何进一步塑造党员形象,提高基层组织影响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是他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我的扶贫“妈妈”
我的扶贫“妈妈”

  原标题:我的扶贫“妈妈” 能把扶贫对象当亲人,只要有这份真情,脱贫攻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精神的乐园。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双山村有这样一对姐弟,12岁的王辅正和姐姐婷婷。他们的父亲离世、母亲患有精神类疾病长期住院治疗,姐弟俩无依无靠。由于贫穷和自我封闭,辅正一直没有上学,婷婷也面临辍学。 5月19日,王辅正和姐姐在双山村的院子里玩耍。  李珺,突泉县突泉镇党委副书记,2014年至2017年在突泉镇双山村扶贫担任第一书记。看到两个孩子的处境后,她决心帮助这个家庭,让婷婷继续上学;让辅正打开心结、开始上学。从此,李珺和这两个孩子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为了能让姐弟俩有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李珺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照顾。辅正不愿与人交流不想上学,一年多来,李珺坚持用真情和爱心让辅正打开紧闭的心房,走进校园;为了让辅正安心上学,李珺的爱人也申请从县里的中学调到了村里的小学。 9月10日,李珺在辅导王辅正写作业。 大爱温暖小家,李珺的爱是超越了血缘关系的母爱。如今,辅正和姐姐有了第二个“妈妈”,又一次有了家的温暖。李珺用一颗爱心改变了两个孩子的命运。 今天是国家扶贫日。李珺说:“能把扶贫对象当亲人,只要有这份真情,脱贫攻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详情]

踏遍瑶山村村寨寨
踏遍瑶山村村寨寨

  原标题:踏遍瑶山村村寨寨——记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建华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作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担当,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自2011年4月上任以来,湖南省永州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建华牢固树立“不干事、不作为就是最大的失职”的意识,心系事业,一心为民。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短期内实现后发赶超,并形成独特的“江华现象”——“狮子型”的干部队伍你追我赶,产业建设力度空前,老百姓幸福指数迅速提升。 2017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实现GDP113.86亿元,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五年排永州市第一,小康建设总体实现程度为94.1%,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1年4月,时年48岁的罗建华履新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穷,是江华留给他最直观的印象。 “欠发达地区一样可以发展产业园,一样可以赶超崛起。”经过深入调研,罗建华带领班子成员,找准江华新一轮发展的命门,启动“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四大战略。 但是受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域观念影响,一些干部不知如何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畏难情绪严重。罗建华将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拉到广东、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同样是山区县,人家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江华却是步履维艰。深受刺激的干部们寝食难安,纷纷向他请战,争取能干成一些大事。 罗建华又趁热打铁,先后出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系列考核办法,努力建立一支敢担当、肯作为的“狮子型”干部队伍。他还提出把城市当成公园来打造,提升城市品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优化政务环境,长期对企业提供贴心服务。 江华高新区先后引进和培育规模企业7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建成了百亿元园区,在湖南省139个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1位,目前有产业工人近万人。 当江华县城一栋栋电梯楼拔地而起时,江华县委大院里,两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四层小楼中,4个人合挤办公的情形依旧常见。 2017年,江华的财政总收入已是2012年的2.3倍,但罗建华依然要求干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罗建华说,县委大楼楼顶上的这行鲜红标语,就是要为清晨走进县委大院的每位领导干部醒脑提神。 7年来,江华哪里问题多、矛盾突出、工作推进缓慢,哪里就有罗建华冲锋在前的身影。 整合资金700万元建立“县级深度贫困家庭子女入学资助专项基金”,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整合资金1200万元建立“县级健康扶贫基金”,确保重度贫困人口患者享受基本医疗…… 7年来,瑶都乡间平整的水泥路上、涔天河水库移民的庭院里,处处留存着他奋斗的印记。 涔天河水库扩建涉及2.8万移民,少数移民群众出于种种原因不肯搬迁。从2013年开始,罗建华带领班子成员带头放弃节假日,把移民群众当亲人,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使移民群众内心认同新家,全力支持移民工作。 2015年5月20日,江华突发特大洪水,库区原有道路和码头损毁。罗建华顶着暴雨,乘坐冲锋舟进入库区,辗转跋涉到灾区安抚群众、指挥抢险。 2016年,县自来水厂管道破裂,全城停水。正在长沙开会的他待会议结束,连夜赶到现场指挥抢修。 7年来,罗建华以身示范,坚持每月下村走访调研、访贫问苦。去年,他再次跑遍全县112个贫困村。 小微企业进村办厂四处开花,旅游扶贫渐入佳境,绿色农业开启脱贫快车……2016年、2017年,江华连续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实绩考核排湖南省第一。 罗建华说:“仕途不重要,事业最重要;名利不重要,群众口碑最重要。”   (记者 龙军)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李士伟:直面问题 实干担当
李士伟:直面问题 实干担当

  原标题:[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李士伟:直面问题 实干担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辽宁铁岭市市长李士伟,在工作中直面问题,实干担当,用啃硬骨头的精神推动本地发展。 去年年底,李士伟就任铁岭市市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调研。在沙河村,村民反映村里的自来水管道埋浅了,经常不是漏水就是被冻住。 李士伟召集相关单位,现场拍板落实,重新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不久前,工程完工,400多户居民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 李士伟在走访调研中,寻找堵点、难点,推动便民利民改革,先后出台50多项便民举措。还推动建立了“项目管家制”,随时出现问题,随时解决。 目前,铁岭全市有29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详情]

黑龙江青冈县委书记杨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做好县域产业扶贫
黑龙江青冈县委书记杨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做好县域产业扶贫

  原标题:[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做好县域产业扶贫——记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委书记杨勇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初秋,微凉,驱车穿过一片片金黄的玉米地,来到距哈尔滨120公里的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与日渐转凉的气温相比,这里的产业发展正日渐红火。 全球最大的亚麻纺纱企业金达集团投资3亿元的汉麻加工项目、京粮集团1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赛美公司每吨产值过亿元的葵花碱小酚子肽项目……一批未来产业链条可达百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青冈。 这个仅有50余万人口,不靠山、不近海甚至连铁路都不通的小县城何以引来这些大企业?“杨勇书记身上那股干劲和韧劲深深感染了我”“杨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令我钦佩”“小杨书记干事有大眼界、大魄力,真心为企业发展着想”……在与青冈县干部、群众、企业的座谈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勇作为:小县城有大胸怀 青冈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盐碱地居多,加上单一的玉米种植,产业单一、农业靠天吃饭。 2002年,青冈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165个行政村,贫困村就有90个。贫穷一度成为这里的代名词。 “一定得摘掉穷帽子。”2011年年底,杨勇调任青冈县工作,他一边走村入户挨家探访,一边调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经过一番摸底,他心里有了数。 “青冈县最穷的是农民,最弱的是产业。”杨勇坦言,“要想拔掉穷根儿必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结合农业县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项目扶贫这个牛鼻子,领着大伙干起来。” “在这轮脱贫攻坚中,青冈县不仅要实现脱贫,还要浴火重生,发展腾飞。”杨勇用大区域观谋划小县城长远发展,从引进产业项目之初,就将眼光瞄准国内甚至国际知名企业。 3年半时间、17次拜访洽谈,2016年全球最大的亚麻纱生产企业浙江金达集团落户青冈县。“杨勇书记千言万语、千山万水的招商精神和态度打动了我。”金达集团董事局主席任维明说,“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生产只用一年的时间,上个月公司已经开始盈利了。” 亚洲单厂最大的玉米淀粉精深加工企业龙凤公司、全国前三的葵花和南瓜仁加工企业赛美公司、全国前十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铁骑力士长林公司……杨勇身为当家人,领导县委班子打造风清气正的亲商、爱商、融商的发展环境,一个个未来产业链条可达百亿元的项目纷纷在青冈落户投产,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新鲜血液。青冈由曾经的十弱县成为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的县,其中今年体现经济发展指标的工业用电量增幅位列绥化市第一。 随着项目投产,农民和贫困户尝到了甜头。在盐碱地上种了半辈子玉米的民政镇公平村村民宋广月日子一直紧巴巴的,今年他家的生活迎来了转机。“我试种了150亩汉麻,每亩增收150块钱,我媳妇到麻厂打工一年还能挣3万块钱。这好日子要来了。”说到这,宋广月露出久违的笑容。 青冈县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化思路,每户贫困户最少有两项、最多有6项增收致富项目,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在全省脱贫考核中,青冈县连续两年进入A档。 勇担当:小财政办大民生 近几年,小县城不仅引来了大企业,还用小财政办出了大民生,年均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 清晨,在青冈县日月湖公园,迎着第一缕阳光,很多市民到此晨练。清澈的湖水,满池的荷花,绿树成荫的小路,如果不是本地人讲,外人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是泥泞不堪、臭气熏天的“南大沟”棚户区。 “当时这片人口非常密集,县里要拿出1个亿的改造资金,而当时全县的年财政收入才仅有两亿多元,难度太大了。”青冈县住建局局长孟庆东说。 “再难也要解决,为官一任就要为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杨勇的话让孟庆东记忆犹新。 如今,青冈县城近90%棚户区已改造完。不仅改造棚户区,还要建公园、改善医疗条件和教育条件。 老百姓出门5~10分钟,就有绿地、广场。公园的名字,包括功能区如何划分、座椅如何摆放更便民这些细节,杨勇记都参与谋划设计。 “‘小西湖’‘奥体公园’‘日月湖’……杨书记说之所以要起这样的名字就是要体现一种朝气和把青冈建成大城市的信心和决心。”青冈县委办公室常委秘书室负责人张洪生说。 青冈县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合办的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县校高中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4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县里的孩子享受到和省城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2017年,东北首家县级肿瘤微创治疗示范医院在青冈县建成运营。“老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县,贫困户花得少,报得多,减少贫困户因病致贫概率。”青冈县人民医院院长高忠林说,“如果不是领导干部有担当精神,把民生放在首位,投入这么大,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小城领导班子的和谐、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正是杨勇干事创业中勇于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提振了全县干部的精气神儿,凝聚了民心,才使小县城有了今天的大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详情]

吉林四平市政法委书记杨维林:绝不躲事儿 偏爱找事儿
吉林四平市政法委书记杨维林:绝不躲事儿 偏爱找事儿

  原标题:吉林省四平市政法委书记杨维林——绝不躲事儿 偏爱找事儿(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杨维林(左)在调研中与群众交流。资料照片 “您猜,今天咱们市的刑事案发率是多少?零!”杨维林清晰记得:2015年9月3日晚,12点刚过,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长兴冲冲地跑来,向时任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的他报告。 位于辽、吉、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的四平,有史以来,首次实现了“24小时刑事案件零发生”。让杨维林更加欣慰的是,“刑事案件零发生”天数还在递增。2017年,这个数字为52天。 2017年,四平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同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四平市排名第十三名,位列东北三省城市排行榜榜首。 “每个案件都要对群众有交代” 2014年10月,杨维林从省公安厅到四平,任副市长、公安局长。一上任,他便着手调研四平市的警务现状。 “警务人员整体作风令人堪忧,人浮于事的心态十分普遍。”杨维林说,四平市城区有18个派出所,2014年年末统计时,有一个派出所全年没有告破一例群众被侵财案件。“一年下来,一个小偷都抓不住,对得起身上这身警服吗?” “公安队伍作风好坏,不仅影响整个社会风气,更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杨维林提出将抓执行力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经公安局党委研究,出台了每周例会制度,局班子成员必须在每周二到场研究当周警情,一年52周,雷打不动。 “今天浏览网页,看了光荣榜内容,这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不断拉近着警民关系,要继续弘扬这种爱民精神。对这些单位、同志提出表扬……”“今天,要严肃批评铁西和铁东某两个派出所。两个所工作不负责任,导致了群众投诉和不满意……”打开四平公安警务内网,杨维林的工作日志被放在显要位置。 工作日志,是杨维林开展警风整顿的另一项举措。全市5000余名警务人员每天撰写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工作,有总结、有感受、有体会。“普通民警可以看到局领导的工作内容,领导也可随时掌握每个民警的工作动态,不分上下级,互相监督。”杨维林说,他的日志往往点击量最高,不少民警说:“看到局长每天都这么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实事?” “每个案件都要对群众有交代。”杨维林提出,办案民警48小时内必须给报警群众反馈案情进展。“比方说昨晚你家里失窃了,只要不涉密,今天你甚至可以到市局来旁听案情分析会。”杨维林说。 “刑事案件日研判”“开门办案”等制度,纠正了警察队伍中“因小不办”的惰性心态,基层民警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升。2017年,四平市群众被侵财案件破案率达到50%,全市刑事发案率较2015年下降50%。 “法虽无情,为官必须有情” 几年前,“郭洪伟”曾是个让吉林省各级信访干部头疼的名字。他曾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对政府心生不满;后来又与多人产生民事纠纷,对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由此走上闹访、敲诈之路。 “当年我们接访他,他竟组织社会闲散人员打骂围堵,一直到晚上10点,我们才被消防战士破窗救出。”省法院一位信访干部回忆说。 “过去,有的干部抱息事宁人心态,让有些人钻了空子,甚至尝了甜头。”杨维林说,在少数人的蛊惑下,一些上访演变为无理闹访,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2009年之后,郭洪伟开始进京闹访,通过造谣炒作,他竟一度成为全国“闹访界”的“明星”人物。 “他血压高,很多办案人员不愿碰这块‘烫手的山芋’,加之他多地闹访,管辖权存有争议,郭洪伟虽多次被拘留,但都不了了之。”杨维林说。 “只要以法律为准绳,就没有办不了的案!”2015年初,杨维林接手郭洪伟案。研究确定四平警方拥有管辖职权后,他积极协调,破除各部门思想不统一的问题,于2015年3月将郭洪伟缉拿归案。抓捕、审讯,严格执行法律程序,进行录像留证。后来,郭洪伟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多少干部见到信访群众能躲就躲,上车就走,可维林从不躲事儿,还给自己找事儿,每次到市委汇报工作,只要在门口遇到群众,他都立马下车询问情况,把上访材料要来,约定时间再接访。”四平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朱君说。 “非法闹访要坚决打击,但对群众有理、依法的上访,我们必须正面回应。”杨维林将每周六设为自己的接访日,无特殊工作,每周必定在岗。在杨维林的推动下,四平市信访秩序显著改善,接访规范性明显加强。 2015年春节前夕,四平接连发生多起“爬楼讨薪”案件,在公安部门的积极介入下,涉事农民工工资全部被讨回,但“爬楼讨薪”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应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罚。 在研究了相关条文后,杨维林做出了让农民工先回家过年、年后再予以处理的决定。春节过后,涉事人员全部主动归案接受处罚。 “法虽无情,但为官必须有情。”杨维林说。 “我心中都会装着咱老百姓的事儿” “如果没有杨书记,我这个当婆婆的该咋过啊?”9月13日下午,70岁的杨淑芳拿上刚办好的不动产权登记证,到公安局找杨维林当面致谢,房本上清晰地写着儿子和儿媳的姓名。 2013年,杨淑芳为新婚的儿子儿媳在星源世纪城小区买了一套两居室,但因开发商手续不齐等问题,房本迟迟办不下来。“儿媳嘴上越说不在乎,我这心里越不是滋味儿。” 长期无法取得不动产权证的“无籍房”问题,是困扰不少城市发展的难题,四平这种状况尤为突出。百姓房产交易难、继承难、融资难、改善居住环境难,不断引发上访。 住建工作杨维林也分管,经过细致研判,杨维林揭开了产生无籍房的实质:一是开发商“先上车、后买票”,欠缴相关税费等造成无法办照;二是由于时过境迁,相关部门怕担责任,不担当、不作为。 2017年8月,四平市成立“无籍房”问题领导小组。在杨维林的推动下,四平市将13个不动产权首次登记要件简化为6个;在市政府牵头下,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行动,集中办公,并联办理。 “在不突破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四平市拿出了特事特办、勇于创新的劲头,成功解决了历史难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务院第七督查组组长马正其如此评价。 目前,四平市60多个小区5万多户居民已经进入不动产登记程序,其中20个小区1.5万多户完成首次登记。 今年8月,杨维林被任命为四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有群众听说后,自发到公安局为他送行。“不管走到啥岗位,我心中都会装着咱老百姓的事儿。”杨维林对群众承诺。(记者 李家鼎)[详情]

武宏文:当好这个尖兵班的班长
武宏文:当好这个尖兵班的班长

  原标题:“当好这个尖兵班的班长”(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企业生产要解决原料来源问题,需要挂个羊毛收储中心的牌子。” “一处道路设计不够合理,交通很不方便,道路需优化、修改。” …… 刚从工地现场、企业实地调研回来的山西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图右二,李冬宾摄),连夜召集相关部门、企业开会,把征集到的十几个问题逐一列出,落实解决办法……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所列问题都明确了负责单位及办结时限。“大同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繁重,民生欠账较多,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亟待破解。”武宏文说,“组织上有很高的要求,老百姓有很高的期盼,我不急不行啊!” “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政府要主动出手” 在大同,有162个住宅和商业项目,因手续、税费等问题,老百姓买了房却长期办不了房产证,人数多、时间久、积怨深,逐渐演变成为群体性上访问题。去年9月,刚刚上任的武宏文就直面这个“老大难”问题。 “老百姓交了钱买房,拿房产证天经地义;手续不全、税费不齐,有关部门不给办证也合乎规定。”武宏文调研后说,“问题就出在开发商身上。群众的利益受损了,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谁去和开发商交涉,解决手续、税费问题?让买房的群众去追着开发商解决,效率低、效果差;政府应当主动作为,把这事担下来。武宏文召开政府会议,修改工作方案,明确采取购房人办证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补办手续、补缴税费相分离的办法,优先为购房人办理权属登记,采取双轨运行、双腿走路的办法,分三批为购房人办理了产权证。 武宏文说:“这事按既有的规定、程序,政府可以等、靠,但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政府要主动出手,主动担当作为。为党和政府赢得民心,没啥可顾虑的。” “为转型发展而担当,要善作善成” 一个月前,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开工,各大项目施工如火如荼。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大同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协鑫未来能源馆、清华启迪能源科技中心等一批项目已落地园区。 “科创园将建成创新主体云集、创新生态完善、未来能源应用场景全面的新型园区,成为一个看得见、能引领、可复制的能源革命‘路径’和‘样板’。”武宏文向记者勾画科创园的未来,“更要成为大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和战略、技术支撑。” 科创园,地处市区黄金地段,地价不菲。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这块地要是搞商业开发,能带来丰厚的收益。”武宏文在深入分析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下定决心拿出黄金地段的1000亩地筹建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 “能源革命是中央和省委交给大同的重大任务,更是大同市委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是经济资源型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武宏文说,“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大同就得用这样的‘重兵重器’打开突破口,支持、引领能源革命。” 目前,大同市引进中科院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并由中科院10个研究所共同在大同注册中科院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能源领域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共有69名专家学者,其中院士18名。 “为转型发展而担当,要善作善成。”大同创新工作方法,设立“能源革命专项创新券”,由政府发放,用于企业向实验室等服务机构购买研发项目,重点支持清洁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设计、分析检测、实验试制、创新支撑等科研相关活动。 “用实干、苦干,践行担当作为” 在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的建设工程门口,左右各立着一块牌子:一块是项目建成的全景图;一块是投资施工进度表,进度表上全年工程开工时间、进度目标,按时间细化分解,定时核验。 这是武宏文制定的项目建设“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工作法:相关部门入驻现场,以办理前期手续为核心,以推动项目建设为重点,全程服务、跟进、监督,从设计方案的确定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高效率”是武宏文干工作的特点。今年5月,武宏文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中关村智造大街的一堂课外实践课,让他看到了“机会”,现场就给相关人员打电话。第二天一大早,武宏文带队,与连夜赶到的4位副市长和十几位部门负责人现场考察……考察现场成为论证会、决策会,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把中关村的4个服务平台引入科创园,用效率抢到了机遇。 今年,大同市总投资1600多亿元的176个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其中新兴工业项目109个,占到总开工项目的62%;在全市为企业推行“送服务、送环境、送效率、送资源、送市场”的“五送”服务。目前,大同市各项指标横向、纵向比都明显向好。 “省委定位大同为能源革命的‘尖兵’,政府就是执行任务的一个尖兵班。”武宏文说,“我要带着大家一起,用实干、苦干,践行担当作为,当好这个尖兵班的班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20日 06 版)[详情]

徐锦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徐锦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徐锦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面对老百姓的麻烦事、烦心事,天津市南开区委嘉陵道街工委书记徐锦春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眼前正在施工的是一个光电子产业园。在建设之初,周边居民因为担心有污染而多次阻挠施工。问题涉及300多户居民和十几个部门,怎么调解?谁来牵头?嘉陵道街工委书记徐锦春主动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徐锦春带着居民的担心挨个走访了建委、环保、规划等部门,发现项目并无违规之处,而且有利于地方发展。于是又带领工作组挨个上三百多户居民家走访、解释。最终,在徐锦春的协调下,十几个部门和居民代表坐到了一起,现场协调,解开了心里的疙瘩。 有困难找街道、有困难找党员,徐锦春还创新党建工作方法,让所辖16个社区的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吸引区域内党员成为基层治理和服务的“红色力量”。[详情]

品读“守岛英雄”的家国情怀
品读“守岛英雄”的家国情怀

  原标题:品读“守岛英雄”的家国情怀 来源:荔枝网 特约评论员/黄磊 金秋九月,值此万家团聚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上一篇关于“守岛英雄”王继才的“追忆”,让我们再一次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感动。王继才说:“岛虽小,它是祖国的一部分,国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国土。”王继才还说:“我的一生,上亏欠了父母,下亏欠妻子儿女,但是我对国家,是不能亏欠的。”32年来,他用自己的守岛行动来证实当初的承诺,来表达自己对家庭与国家的情怀。 《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家所组成,国家与家庭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王继才的精神境界里,“小家”与“大国”同命相依,他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他用32年的坚守宣誓着“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家国情怀。再次品读王继才的先进事迹,再次被这位“守岛英雄”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读懂王继才同志胸怀祖国的坚定信仰。信仰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哪怕前路漫长而坎坷。在王继才的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起国旗。”32年来,王继才夫妇矢志不渝、胸怀祖国,坚守着祖国的一方“小岛”,用坚定的信仰书写了壮美的人生。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同志这种胸怀祖国的精神,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断奋斗的理想信念。 读懂王继才同志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王继才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值得我们学习。32年来,他坚守哨所,不顾家人反对,甚至说服妻子一起“守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在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激荡岁月中,为国防事业舍家为国的“两弹一勋”,为石油事业日夜奋战的“石油英雄”,为抗洪抢险而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最可爱的人”……他们如同王继才一般,舍“小家”顾“大家”,立足本职岗位,为国家的发展奉献力量。 读懂王继才同志心系国防的爱国情怀。开山岛虽小,在国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需要像王继才这样的“守岛英雄”来坚守。而今,这位“老兵”不幸病逝小岛,却用生命践行了生前的诺言:“我要永远守在开山岛,守到守不动为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当以时代楷模王继才为榜样,无问西东、恪守尽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心中的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再次品读“守岛英雄”的感人事迹,我们要以王继才同志为学习榜样,学习他胸怀祖国的坚定信仰、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心系国防的爱国情怀。[详情]

谢文征:压力即动力 保障冬奥筹办
谢文征:压力即动力 保障冬奥筹办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从今天开始,新闻联播推出[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专栏,集中报道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今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的北京延庆区,为您介绍分管赛区建设的延庆区副区长谢文征。 延庆赛区承担着54%的冬奥场馆和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任务,特别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国内没有施工经验,建设标准高、时间紧。一系列挑战和困难摆在谢文征面前。 工程施工本身已经是超高难度。而“绿色办奥”理念对环保的要求则让谢文征压力更大。 相比赛场作业、环保工程,谢文征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征地拆迁。7个乡镇、93个村、4015户,谢文征反复上门做群众工作。 借奥运东风,延庆23个城中村、城边村全部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惠及2.4万居民,谢文征牵头完成的张山营冬奥冰雪休闲小镇、西大庄科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让百姓未来能够围绕生态和冰雪产业发展经济。延庆赛区建设也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及国际雪联给予的高度评价。[详情]

牛犇:角色虽小 戏比天大
牛犇:角色虽小 戏比天大

  原标题: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见证人·第七期|牛犇:角色虽小 戏比天大 编者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最具诗意的表达,通过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人物呈现,彰显艺术作品的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在七十年的电影生涯中,牛犇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牛犇不忘初心,无论戏份多少,他都努力让角色更加出彩从而使影片增色:“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盛夏七月,浓浓暑意伴以阵阵蝉声。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在上海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此时,距离牛犇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谈起入党、谈起习近平总书记给他的那封信时,他依旧心潮澎湃,“只要一想起这件事,心里还是非常激动。” 从《圣城记》到《牧马人》,再到《两个人的教室》《飞跃老人院》……牛犇在他七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不同时代的作品里,观众都能看到他精彩的表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牛犇怀抱初心,戏份再少亦全力以赴。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角色虽小,戏比天大。 牛犇接受人民网专访 “改革开放让文艺的百花园欣欣向荣” 人民网:5月31日,您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习近平总书记还给您写了一封信,为您能实现夙愿感到高兴。您收到这封信时是怎样的心情? 牛犇:当我看到那封信的时候,脑袋一开始是发懵的,我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给我写这封信。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文艺工作者,是一个“小巴辣子”,在这个好时代里面有点坐不住,想向组织表达自己的心情,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没想到,我们党组织把我申请入党这件事上报了,传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那里。总书记如此繁忙,但他还是给我寄来了这封信,我激动得眼眶里一直含着泪。后来我有好多天几乎睡不着觉,只要一想起这件事,心里还是非常激动。 人民网:阅读完总书记这封信之后,您有着怎样的体会? 牛犇:总书记的这封信不仅是给我个人的鼓励,也是对整个文艺界的鼓舞;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仅是对我个人、也是对新时代每一名文艺工作者的鞭策。改革开放迎来了四十年,我们遇上了好时代。我们只有继续不断努力,才能不辜负这个好时代、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说,希望我能带动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作为新时代下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几年前我在拍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时,饰演的是周恩来总理身边的老农。戏中描绘的那个年代,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大家在党的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要跟年轻一代的人说,不能忘记这个初衷。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能迎来当前的好时代,都是因为有党带领着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 牛犇宣誓入党(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人民网:正如您所说,我们遇上了好时代。在您看来,文艺工作者们该如何做才能不辜负这个好时代? 牛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的文艺百花园也欣欣向荣,硕果累累。当前,整个文艺界精神焕发,各文艺门类发扬光大,并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我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时代,都是因为党带领着我们向前走。 总书记在信中的这份谆谆教诲,不只是给我个人的,也是给大家的,是给我们新时代的所有文艺工作者的。以我为例,作为演员,每当我接到一个剧本,首先要考虑这一部戏的社会效益如何。不论片酬高低,只要能对社会有正面影响、传递正能量的,我就会去演。如总书记所希望的,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给大家带去更多的好作品。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人民网:您从艺70余载,饰演了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圣城记》的小牛子、《飞越老人院》的痴呆老人老金……您认为把角色演“活”的诀窍是什么? 牛犇: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我们要热爱这个事业;其次,我们常说,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不能因为戏份少就受到束缚,要认真研究每一个角色,只要一个角色出现在戏里面,就一定有它的作用。 像《飞越老人院》,原定的演员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拍摄,我是去“救火”的。在那部剧里我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我很认真地考虑了这个角色在整部戏中的作用。这个角色是为整部戏的主题服务的——我们要关注老人院中老人的痛苦和寂寞,所以只要我这个角色出现时,我都会通过一些声音和动作来表现角色中的那种痛苦。 本来我的角色只是躺着,后来我对导演说,如果这个角色每个镜头都躺在那儿、还没有台词的话,会影响影片的效果。于是我建议导演,让我坐着,并加入一些手势动作和声音。一个光躺在那的角色谁都能演,但今天既然让我牛犇来演,我就要赋予这个角色一定的生命。 牛犇在电影《飞越老人院》中饰演的“老金”一角 人民网:您对剧本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标准? 牛犇:我看剧本的时候,首先看这部戏能给社会带来什么,能不能给观众带来启迪,能不能传递正能量——也就是常说的社会效益。但凡有作品能做到这些,我不会在乎片酬高低,一定会接下来。有时候我甚至还会主动争取,来参与到这些电影中。 人民网:您的许多影视作品确实给观众、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虽然其中很多角色在影片中是配角。您自己是如何看待“配角”这个身份的呢? 牛犇:我觉得“配角”这个词是后人强加上的。一部戏里面其实没有所谓的配角,只能说每个角色的戏份多少的问题。当然,戏份多一些,能跟观众见面的机会多一些,表现自己角色的机会也就多一些而已。而戏份相对较少的角色,也不能认为他就是无足轻重的。许多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可以把配角演得非常伟大。 我的演艺生涯中饰演的配角多,也得到了许多赞赏,包括金鸡奖、百花奖等等荣誉。只要每一位演员都认认真真地诠释自己的角色,就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主角或配角都是一样的。 人民网:除了演员之外,在改革开放初期您还担任过上影厂电视部主任,在您的带领下上影厂出品了《蛙女》等多部电视连续剧。为什么会选择进入电视剧领域呢? 牛犇:当时,我们上影的老厂长在结束国外考察之后,决定除了电影之外,上影厂还要有“第二产业”——也就是电视。那时候我们演员多,但因为经费等限制,一年能拍的电影数目有限,很多演员只能闲着,所以我们就早人一步进入电视剧领域,成立了电视部。 我们那时拍的这部《蛙女》,借鉴了一些电影制作方面的经验,还把电影里面不能用的很多技术也用在其中。以前我们觉得电视剧的拍摄是“快餐”式的,没有拍电影这么讲究,实际上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电视剧的制作规模丝毫不亚于电影。我觉得电视剧有点像评书,能通过一个连续的故事赢得观众,在提升社会效益方面能和电影互相弥补。 “演员要有为这个事业献出自己一切的决心” 人民网:当您拿到一个新的剧本、新的角色的时候,首先会做什么呢? 牛犇:首先要熟读剧本,了解自己的角色,对角色有不熟悉的方面要尽快学习;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是哪个行当的,有哪些生活技能,要表现怎样的特点。比如塑造一位农民,现在有些戏里的农民扛着锄头像背着洋枪一样,攥得紧紧的,实际情况哪儿是这样呢?这就得靠演员自己研究。锄头压在肩膀上、手搭在锄头上的时候,要找到平衡,能让自己不费力地扛着锄头。农民拿锄头干活,锄头在手里是工具,而不是负担。 所以要将角色演好,必须要去体验生活。老一辈艺术家们在塑造角色之前,都会去体验生活,他们跟农民、跟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自己觉得可以将角色演好。当然,体验生活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了解自己的知识储备,看清自己的位置,与时俱进——现在的农民和工人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能,如果想演好当代的农民和工人,同样得补习一些相应的知识。我也想趁此对现在的年轻演员们说,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然的话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牛犇向记者讲述如何塑造角色 人民网:您演戏非常认真,也非常拼。在拍《梨园生死情》的时候您从毛驴上摔下来,胸骨都错位了,但您还坚持要回到片场把戏拍完。当时您也已经年过花甲,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呢? 牛犇:那个时候我从驴上摔下来,颈椎错位,胸骨断了两根,当时就昏迷了,我还记得我昏迷的那一刹那,脑子里想的就是给导演、给整个剧组带来麻烦了。我一个人倒下了,还连累了整个剧组。过了一会儿,我苏醒了过来,第一句话跟导演说的就是我给你添麻烦了。我心里确实不好受,但凡一个演员受伤,摄制组肯定都要停工。 剧组考虑到我的身体问题,提议先将其余的戏份拍完返京,等我的情况好转之后,大家再从北京回来把剩下的戏拍完。这不得了,一个剧组百十来个人,到时候车费、住宿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于是我决定当下就把戏拍完,大家一开始都是拒绝的,我说不要紧,就算我的生命只剩这几天了,我也要把这部戏拍完,把这个角色完成,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个纪念。后来大家在我的说服下才勉强同意,最后让医生跟着剧组,我打着止疼药前往拍摄地将自己的戏份完成。 人民网:回首您七十余载的演艺生涯,有没有留下一些遗憾?还有没有想去尝试的角色? 牛犇:我知道大家比较喜欢我在《牧马人》里饰演的“郭扁子”一角,但我觉得自己在这部戏中的表现并不够好,我要是知道今天大家那么喜欢这个角色,当年应该更努力地将他演好,感觉那时候自己还不够认真。 现在我想演一个在旧社会里受过深重苦难的人。我还是想告诉年轻人,我们的祖辈从那段岁月中走过来很不容易。我们虽然离那一段历史越来越远,但它不能被我们忘记——如果我们忘记了,该怎样教育年轻一代?因此,要是能有一个刻画得非常深入的这种类型的角色,我很希望能有机会出演。 牛犇为人民网网友题字:生正逢时 人民网:如果请您寄语年轻一代的演员,您会对他们说什么? 牛犇:演员并不是一个光拼脸蛋的轻松的职业。要成为有觉悟的文艺工作者,要走进生活,到人民当中去,才能刻画好角色。不能光看到鲜花,不能只听到掌声,必须要看到自己与前人的距离。不能安于现状,要有危机意识,你才会不断努力地让自己成为更加全面的人。要有忘我、要有牺牲的精神,要有为这个事业献出自己一切的决心,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 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把自己的角色诠释好了,给整部戏带来了光彩,鲜花和掌声自然也会随之而来。(黄维 韦衍行)[详情]

王继才:守岛卫国 三十二年向海生
王继才:守岛卫国 三十二年向海生

  原标题:王继才:守岛卫国,三十二年向海生 自1986年起,他与妻子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卫孤岛整整32年。他们每天护卫国旗,庄严敬礼。那轮朝阳,早已习惯与孤岛上的这面旗帜牵手。 7月27日,他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离去,没有带走一片朝霞一朵浪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为国守岛人,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动了中华大地。 他,就是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 迎着朝阳,五星红旗在开山岛升起。海风呼啸,国旗猎猎飘扬。 新来的哨兵对着徐徐升起的国旗立正、敬礼。32年来,这面国旗第一次没有由王继才升起。哨兵说,王继才一定也在远远凝望着国旗,“他没有走远,不会走远。” 开山岛。资料图片 把时间向前数32年,不论风雨雷电,王继才都和妻子王仕花一起,护送国旗走过208级台阶,迎着东方的鱼肚白,挥舞手臂、徐徐升旗,立正肃穆、庄严敬礼。那轮朝阳,早已习惯与小小孤岛上的这面旗帜牵手。 渔民远行回家,也习惯性地抬起头,看见岛上的国旗,就知道家已不远,渔民们说,“心里有了依靠,踏实了。” 可这样的时间走过32年后,王继才,却无法再抚摸这面五星红旗。 7月27日,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在执勤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32年未换岗的哨所,进行了第一次换岗。 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个普通人,老王的离去,没有带走一片朝霞一朵浪花;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为国守岛人,他的离去感动了中华大地。 来到连云港,听说去开山岛,渔民抛下家里事就往海边赶;听说要采访王仕花,人们七嘴八舌有夸不完的话……到目前为止,在当地媒体制作悼念和学习王继才的新媒体产品上,“接替老王升旗的人”已经有36万多,还有36万多网友“争做新时代奋斗者”。大家留言,“每个人都会老去,但精神和榜样是永远存在的”“有些人我们从未听说过,但是在听闻他逝世的时候会不由得充满敬意,他们才是真正的时代明星”…… 王继才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他并不平庸,他将孤独、枯燥、清苦的日子,过出了价值。他忠于信仰、不忘初心,谱就了壮丽的人生篇章。 王继才在开山岛上眺望远方。韩瑜庆 摄 (一) 长期与世隔绝,孤独煎熬却不忘播撒希望 “树木、花朵都代表希望,后来人再上岛,就不会这么孤单了” 石多泥土少,台风时常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 北纬34°31′,东经119°52′,距离连云港灌云县燕尾港12海里,海面突兀地耸立着一座灰色小岛——开山岛。这个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孤岛,是黄海前哨,不能无人值守,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1986年7月,王继才夫妇成为开山岛的第五批守岛人。前四批人员,都因环境恶劣、生活寂寞而相继离开,其中守岛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3天。 俯瞰开山岛。韩瑜庆 摄 原来,岛上只有几排空荡荡的营房、满山的怪石、陡峭的悬崖、呼啸的海风。 夏天,太阳晒得人能脱层皮;冬天,海风吹得人难以忍受。 “登岛前,我曾设想了一万种岛上的恶劣情况,可真的待在这里1天,就受不了了。”这阵子在岛上待过一个昼夜的工作人员摇摇头说,“湿热、风大、水少、蚊虫多……” 1986年,王继才瞒着家人独自上了岛。第一晚,王继才害怕,一宿没敢合眼,煤油灯也亮了一夜。“就盼着天亮,第二天只要有船来,我就走。”从那天起,王继才害怕就喝酒,感到孤独就抽烟。很快,他抽完了带上岛的30盒烟、喝完了30瓶白酒,甚至“看到老鼠都感到亲切”。 王继才独自守岛48天后,王仕花决定辞职上岛。回忆起岛上第一晚,王仕花仍微微有些颤抖,“海风扯着嗓子往屋里钻,屋外似乎满是老鼠、蛇发出的声音……我特别害怕,让老王睡在靠门的地方,把门挡着,我蜷缩在最里头……那一夜,太黑太黑,太漫长太漫长了。” 32年来,夫妇俩每天都在重复“那一晚”。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这座孤绝的小岛。王继才说,“祖国的海岛,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前20年,伴着我们的只有煤油灯、煤炭炉、收音机……其中的滋味,别人没法知道,我也没法描述。”王仕花说。光收音机,他们就听坏了20台,煤油灯用坏了10多盏。 与孤独做伴,他们并没有消沉。日复一日,夫妻俩以岛为家,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从未间断,出色完成战备值勤任务。岛上至今留存着多面被风雨撕扯过的国旗、40多本海防日志。 开山岛上的每一块礁石,都留下了王继才和王仕花难忘的足迹。资料图片 老王总琢磨:如何让后来人不再像他们这样孤独? 在满是石头的岛上种树、种花,让这个“家”变绿、变温馨、变热闹,是老王想出的办法:“树木、花朵都代表希望,后来人再上岛,就不会这么孤单了。” 他托渔民从岸上一点点捎来泥土,用石头垒砌一个个小园子。第一年,栽下100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没有一棵活下来。 人能活下来,树咋就不能! 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夫妇俩从喝的水中挤出淡水,悉心浇灌下,终于长出一棵小苗…… 几十年过去。“你看,岛上现在生长着数十株苦楝树、3棵桃树、2棵梨树、3棵葡萄,还有柿子、草莓、菊花、牵牛花……有阴凉,有花香,还有果子招待客人。”细数着一花一木,王仕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树大如盖,果实累累。 这座孤岛,不再孤单。 王继才和王仕花亲手栽种的蔬菜丰收了。资料图片(二) 尝尽穷困苦涩,面对各种诱惑仍不为所动 “别人有车有房,我守岛卫国,别人传万贯家财,我传精神财富” 老王临终前的一些日子,岛上的油桃熟了。 有人来到开山岛,他就乐此不疲地洗上一盆。“真甜”“好吃”,听到这,老王满足地笑了。 “他多有成就感啊,开山岛终于也能滋润出甜味来了!”王仕花说。 开山岛上没有淡水、没有食物。此前,断粮断水的日子每年都会遇到一两回,而断粮时间最长的一次将近20天。 那年,台风连续刮了17天,岛上粮食吃完了。无奈之下,王继才就带着王仕花在礁石上捡海螺充饥。那些半死不活的牡蛎,腥臭的味道实在难以下咽。等救援人员上岛时,两个人已经3天没吃一口饭。 “度日如年,差点儿送命。”王仕花这么描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那些日子,语气已然不急不慌。她的内心,不知埋藏了多少苦楚。 风雕雨塑。王冠军 摄 “此前连队驻守开山岛时,生活物资有保障,照明、通信设施也比较健全。”马书华曾是1978年在岛上驻守的老兵,近年,他和曾经的守岛老兵们一起上岛,岛上恶劣的基础条件和新吐的片片生机,让他们又心酸又惊喜。“比起我们的守岛生活,王继才夫妇要艰苦太多了。何况这样的苦,他们吃了那么多年!”这些退伍老兵、七尺男儿,抱着王继才就痛哭起来。 考验,远不只这些。 孤悬海中的开山岛,常人不愿来,但却是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分子觊觎的“宝地”。 1999年,孙某把厚厚一沓百元大钞放在王继才面前,想在岛上开办赌博、色情场所。 当时,王继才每月工资只有150元,大女儿因为家庭拮据辍学,儿子上学、盖房子还欠了10多万元的债务……贫穷,几乎要击垮这个家庭。 “打住,钱你拿走。”老王斩钉截铁,“我不会为钱出卖良心、突破底线。” 眼见王继才不为所动,利欲熏心的各路人用上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而王继才软硬不吃,即便被狠狠鞭打、儿子被死亡威胁,也不为所动。 苦,他已经尝够了。但在原则面前,他似乎又特别容易忘记苦。 “他真能忘掉这苦吗?”记者问。 “肯定忘不掉。”王仕花不假思索,“老王浑身是病,从来舍不得看。我们吃穿都是节省又节省,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但穷,也要穷得有志气啊!守国,可不能为国丢脸啊!” 人生价值,在于精神的丰富、信仰的坚定。 1987年7月,王仕花眼看就要临产,大风突然来了,无法下岛。十万火急,老王抓起步话机联系镇武装部部长的家属,在医生的指导下,老王给妻子接了生。收起差点“母子不保”的悲伤,老王给儿子取名“志国”,老王说:“志字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心’,就是希望他当一名战士,心中有祖国,立志要报国!” 其实,这些年也有不少人看中王继才的勤劳踏实,想带他下岛“干事业”。老王起初看着别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也很羡慕。后来他说,“人各有志,别人有车有房,是他们的活法,我守岛卫国,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民兵,教会孩子忠诚,是我的活法。别人传万贯家财,我传精神财富。”王仕花有一阵不太理解,“后来我和孩子们也慢慢认可他了。” 王继才,就像这岛上傲然生长的苦楝树,不怕贫瘠,不惧海风,还硬是在苦涩的果子里,生出了甘甜。 (三) 收起离合悲欢,把忠诚担当献给祖国海防 “守岛不仅守的是我们一个家,守的是身后千家万户” “要是老王在,岛上来这么多客人,他会很高兴吗?”记者问。 “肯定会。”王仕花的眼泪止不住地就来了,往事像放电影一样,“他是最爱处朋友的热心人,对来岛上的人,他都会拿出一切招待……” 老王每次上岸,会拨通朋友们的电话,一起聊聊天。老王多年的好友、船老大包正富说,“他喜欢热闹,人缘好得很。” 老王还有点“小浪漫”。“夏天热得睡不着,我们就睡在房顶上,对着天空,他教我数星星,看牛郎,说织女……偶尔老王也让我唱歌,我就哼哼几句《大海啊故乡》《最浪漫的事》。唱得不好,他却高兴地鼓掌,说好听……”没说几句,王仕花已经泣不成声。 然而就是这样的老王,离岛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老父、老母去世时都不在身边,岸上孩子们的房间着火差点丧命,大女儿结婚没能到现场…… “无论在岛上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他总是乐呵呵的。”先后登岛几十次的灌云县电视台记者徐云邦回忆,“但每次提到父母和子女,他总会沉默不语,有时还背过身去,偷偷抹一把眼泪。” “老王他面上不疼,心里疼啊!”王仕花说。 32年间,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而王继才的选择是,收起自己的离合悲欢,把温情留给他人,把忠诚和担当交给祖国。 开山岛海域,礁石林立,海况复杂。过去卫星导航不发达,王继才夫妇会在岛上点上灯火,让过往的渔船看清航道;遇到雾天,他们就用盆敲,发出响声,让渔船避开小岛。而有渔船断粮、断水、发出疾病求助,他们也总是尽全力帮助。 “看到这些漂泊在外的渔民,我们总会想起自己,想起亲人。帮助他们,觉得就像在为亲人做事,为自己解难。”王仕花说。 在远离大陆的岛上生病,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22年前的一天,在岛附近打海货的潘弗荣突然腹部绞痛,疼痛难忍。王继才见状,边联系渔船,边跑上跑下找药。很快,老王找来船只把她送到卫生所。“一路上王大哥的胳膊都被抓破了,却一直没哼一声。后来,我没打麻药就做了阑尾炎手术。手术做完,家里人还没赶到。”潘弗荣感慨地说,“王大哥是给我第二次生命的人。” 老王也是给这座岛美丽颜色的人。“每次升起国旗,才觉得这座岛是有颜色的。”老王常说,“岛虽小,也是国家的领土,我要让国旗永远在岛上高高飘扬。”可是在岛上升旗,经常要面对恶劣的天气。 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举行向国旗敬礼仪式。李响 摄 一次遇到台风,老王怕国旗被刮跑,顶风跑到山顶将国旗抱在怀中。返回途中一脚踩空,从半山腰滚下来,摔断两根肋骨。王仕花赶紧冲过去,王继才对疼痛轻描淡写,却咬紧牙关说:“旗帜就是阵地,人在旗帜在,旗在阵地在。” 一身铁骨,热血满腔。 外面的世界飞速发展、多姿多彩,老王都看在眼里。再回头看看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孩子,他不掩饰“自己也曾动摇过”。 1995年,老王的儿子到了入学的年纪,他鼓起勇气去辞职。彼时县武装部的老政委生病卧床,没等老王开口,政委就拉住他的手说:“继才啊,你要答应我,一定要把那个岛守下去,你下岛就真的找不到守岛人了。”老王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后来不久,老政委就去世了。“老政委对我说的话是他的临终遗愿,他到死都不放心开山岛,我做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守下去,再苦再累也要守下去!”老王曾这样回忆。 老父、老母、二舅都明白忠孝、家国的道理,支持他守岛。二舅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很多战友相比,二舅幸运地活了下来。王继才觉得,“岛上再艰难,也没有枪林弹雨的危险,我怎么能守不好?” 近些年,有人对他说,和平年代,守岛已经“没多大意义”,近60岁的人,也可以治治病、歇息下了。老王却不以为然,“现在海洋安全形势很严峻,居安要思危啊!” 他,深明大义。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理所应当的和平,没有坐享其成的繁荣。正是像王继才这样的人默默负重前行,才让祖国人民岁月静好。“我慢慢明白,守岛不仅守的是我们一个家,守的是身后千家万户。”王仕花手指前方。岸边灯火跳动,生活宁静安详。 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些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的人。 (四) 平凡但不平庸,普通人也能书写壮丽篇章 “做了应该做的事,得到这么多荣誉,以后只能再踏踏实实多做点事情” 人们说,“王继才夫妇都是平凡的人,却做出了崇高的事业。” 王仕花说,“小小的岛上,做的每件事都是普通的事、分内的事。”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人最多感动。 岛上有78间旧营房,在烈日、海风、海浪侵蚀中,墙壁和门窗经常损坏。这时,王继才夫妇就会寻找材料,一点点地补、一点点地修,“战士们随时都有可能回来,我王继才随时准备着向他们移交一个漂亮、完整的军营。” 夫妻俩巡岛,用一根背包带互相栓住,防止风把人刮跑。郭丁虎 摄 2006年,开山岛旧码头的砖石出现大面积脱落。为了节省国家经费,王继才决定自己动手。两个人,两年时间,每天10多个小时。他们下海淘沙、搬石头、和水泥、抹砂浆,很多地方修了被冲、冲了再修,码头被一点点重建起来。 去年,岛上建了新码头,王继才生怕好好的栏杆在海风侵蚀中生锈,默默地将栏杆漆好,到现在,栏杆依旧崭新。 …… 老王没有丰功伟绩,但事业的崇高,不仅仅在于本身是否宏大壮丽,更在于不懈的坚守、付出和可贵的赤子之心。 2015年2月11日,在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了王继才,王继才深受鼓舞。这些年来,王继才夫妇光荣地入了党,获得了100多项荣誉,他们初心依旧,“做了应该做的事,得到这么多荣誉,以后只能再踏踏实实多做点事情。” 平凡的事业、崇高的精神,总不乏后继者。就好像那棵好不容易活过来的苦楝树,已经撒播了无数的种子,孕育了数十棵生命。如今,在王继才精神的感召下,9名民兵组成的队伍上岛驻守,他们分成3组,每组一周轮流执勤……儿子王志国也进入了边防检查站,“我一定要像父母守护开山岛那样,站好岗、守好国。”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爱国奉献、公而忘私,正是一个个像王继才这样的人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大业添砖加瓦、开创未来。 “小小开山岛, 黄海最前哨。 …… 我为祖国守海岛, 万里海疆春光好。 我为人民放好哨, 锦绣河山更富饶。 ……” 老王,你看——朝阳又升起,国旗在飘扬。 开山岛。资料图片 守好“开山岛” 成就大格局 正岩 近段时间,学习王继才先进事迹的人们纷纷登上开山岛,体悟守岛不易,接受精神洗礼。网络上,“接替老王升旗”“争做新时代奋斗者”的热潮一波接一波,上百万人接力点赞。 大家在无限缅怀王继才的时候,也是在致敬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王继才”,也渴望守好自己心中的“开山岛”。 王继才,代表了我们身边千千万万爱国奉献的普通人,他们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闻书写人生篇章,是国家真正的英雄。他们是忙碌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辛勤劳动,认真钻研,保质保量完成手中的每个零件;他们是勤耕不辍的广大农民,扎根田间地头,用滴滴汗水换来粒粒丰收;他们是孜孜求索的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甘坐冷板凳,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他们是无怨无悔的军人,把自己交给国家,构筑国家钢铁长城;他们是拼搏奋进的当代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理想和追求书写在广阔大地上…… 追求决定境界,选择决定人生。作为普通人生活、成长和发展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王继才先进事迹激励大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当无数人都做好手中事、守好责任田、汇聚精气神,就能迸发出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的蓬勃力量。而国家,不会忘记这些“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 王继才32年坚守开山岛,展示了信仰信念的伟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开山岛”要去坚守。守住信仰,才不会立足不定、迷失前行方向;守住信念,才不会左右徘徊、惧怕艰难险阻。 当然,坚守的过程,难免会有“孤独”之感、“艰辛”之苦,就如孤岛上的王继才,一生清贫、饱尝辛酸。但他不让精神滑坡,始终恪守忠诚、甘于奉献,其生命虽然短暂,却格外厚实饱满。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这样的人生,值得赞美,也值得追随。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王继才不仅是开山岛的坚守者,更是在荒芜里播撒希望的建设者,是与各种困难作顽强斗争的奋斗者。他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巩固了国土海防的安全,也收获了精神的丰满与充实,赢得高度认同和赞誉。奋斗的足迹绽放出生命的光芒,为前行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力量。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开山岛上的点点绿意,凝聚了王继才三十余载的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更多的人以责任、坚韧、担当去奋力开创。 茫茫大海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王冠军 摄 郑海鸥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详情]

这六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你知道吗?
这六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你知道吗?

  原标题:这六位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你知道吗? 来源:壹学者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代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和人文精神高度的德业双馨的顶级专家进行宣传。 为此,央视《人物》栏目系列片《立德树人》9月10日至12日隆重推出六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学者的传奇人生。 片中展现了他们在学术上的突出成绩、潜心敬业的优良学风、对学科发展的卓越贡献及为人治学方面的优良操守,体现他们身上的大师气质和大师风采,深入挖掘了他们身上闪耀的思想光芒、体现的时代精神。 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大学者吧! 夏书章 99岁 夏书章,中国行政管理学奠基人、开拓者,毕生致力于该学科研究、建设,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泰斗。 2018年中山大学学位授予仪式上,一位99岁的老人双手高擎着重达5公斤的权杖,率主礼教授队伍缓缓步入会场。从2006年至今的12年,这已经成为这所大学每年毕业典礼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出生于1919年的夏书章,创造或参与了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被公认为这个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把一生的热情和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被誉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一部“活的教科书”。 如今,堪称“道高、业精、德馨”的夏书章以近百岁高龄坚持给博士生开题、授课,并且笔耕不辍,定期为《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撰写《夏老漫谈》专栏稿件。 陈征 90岁 马克思《资本论》深奥而难以理解,陈征经过锲而不舍的钻研,自己编写教材,让广大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资本论》的智慧光芒。 2018年7月18日,从正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政治经济学会第十三届论坛传来一个喜讯: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征教授荣获本年度唯一一项“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 陈征,1928年出生,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博导、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陈征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新时代经济学界的一位泰斗和楷模。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学界的优秀人才。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及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人们热切渴望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然而,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难读懂《资本论》。当时正在福建省委党校教书的陈征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当时陈征要教《资本论》,没有教材也没有参考材料,陈征就靠自己的能力,一边自己读《资本论》,一边自己编成教材。陈征撰写的《〈资本论〉解说》,共144万字,出版后被作为教材在全国广泛使用,影响极为深远。 张立文 83岁 张立文,1935年生,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张立文建构了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的理论思维体系。 2017年5月,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柯洁接受一项艰巨的挑战,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对弈三场。几乎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赛事。在北京,一位八十多岁的哲学家也在默默地关注着新闻,他就是张立文。张立文手上已经有二十多万字的文稿,题目全都和人工智能相关。这是张立文最近的研究方向,他在思考着人类的命运。 张立文,1935年生,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张立文建构了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 2014年9月28日,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张立文执笔写作了祭文。在创作祭文时他以“和乐与共”为创作思路,继承孔子“仁”的思想。 孙正聿 72岁 孙正聿今年72岁,任教于吉林大学,从教近四十年来,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点击查看孙正聿的完整视频。 2018年7月,60余位中国顶尖的哲学学者来到吉林大学,发表了四十多篇论文,只为了纪念一本书出版二十周年的日子,这本书就是《哲学通论》。对于老中青三代学者《哲学通论》这本书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或者是学术之路的启迪,或者是再三研读的佳作。 孙正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在哲学研究和哲学教学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1998年,孙正聿出版了《哲学通论》。这本书以全部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新世纪的哲学教材。这本书为无数有志于哲学研究的学子开辟了治学的门径。 于祖尧 85岁 于祖尧,1933年出生,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于祖尧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幻,于祖尧始终坚守在书房。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出版。于祖尧卷的名称为《忧思录》。《忧思录》中收录了于祖尧发表的最重要的论文。其中,第一篇就是《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表之初,这篇文章没有并没有引起关注。但是,在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界,正是这篇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全新的概念,开创了中国对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先河,并深刻影响了之后中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实践。 如今,于祖尧已经80多岁了,他更多时间是独自流连于书斋,但是,他时刻都在关注着经济学界的发展。 王珏 92岁 王珏,著名经济学家。在经济理论学界,王珏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面对挫折从未放弃自己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 1980年, “全国党校经济学科年会”召开,时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的王珏,做了主旨发言。在这次发言中,王珏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这是王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重要的理论贡献。 1950年,王珏考入中共中央马列主义学院,毕业后他放弃了回地方担任领导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学校担任教员,教授《资本论》。王珏把他在教学中积累起来的素材,讲稿和心得体会归纳整理,用了4年时间,撰写了90多万字的《<资本论>解读》,在《资本论》教学、研究与传播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如今,王珏已经90多岁了,听力和视力都有所下降。不管是读书还是独处,他都喜欢打开电视,看看最新的变化。自离休之日起,王珏每个月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0元钱,资助贫困学生,至今,已经坚持了8年,捐款将近20万元。[详情]

科研先锋孙良丹把实验室当成家
科研先锋孙良丹把实验室当成家

  原标题:科研先锋孙良丹把实验室当成家 “经过诊断,您这是慢性荨麻疹的症状,记得按照医嘱治疗和用药,不要私自调换用药顺序,避免接触刺激性食物,并且一定要保持好心情!”9月11日上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门诊科,该院教授孙良丹正悉心给病人说出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今年41岁的孙良丹是皮肤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处长。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对待病人的任何问题,他都耐心回答。专程前来找孙良丹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1977年,孙良丹出生在辽宁丹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的两个姐姐相继辍学。孙良丹从小学习刻苦,初中毕业时,周围很多人劝他去考个中专,尽快毕业找工作,他毅然告诉父亲,自己的志向是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就不继续读书了!” 高中时,孙良丹成绩拔尖,但是高考前突然生病,考试的前一天还在输液。“身体素质不好让我励志学医。”最终,孙良丹考上了华北理工大学(原华北煤炭医学院),成为家乡小镇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2001年,孙良丹来到安徽医科大学读研,在导师张学军教授的指导下,孙良丹钻研学术,顺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孙良丹开始与科研学术为伴。“工作之初,恰逢团队开展疾病基因组变异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开始从事疾病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孙良丹说。 2012年,由于表现突出,孙良丹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不走捷径,才是最大的捷径。做科研就要专注,耐得住寂寞”。孙良丹说,那些年自己的心里只装着科研,时常鼓励自己不仅要做有才的人,也要做有用之人,真正为疾病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将理论转换为实践。 十几年如一日,孙良丹几乎将自己的闲暇时间都献给了实验室,还曾因致力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学术课题在实验室里连续住了4年。“那段时间,困了就睡在实验室长椅上,累了就站在实验室窗口吹吹风,很苦但是很值得!”孙良丹说。 孙良丹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也为他赢得很多荣誉。他曾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也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学术奖励,并主持10多项皮肤病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每个人都有梦想,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经历吃苦和挫折。”“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科研工作者的进步和成功必然离不开团队的支持。”这是孙良丹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在他看来,所有的科研成果从资料整理到成果发表,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师生团队的付出。 “恩师张学军教授孜孜不倦地言传身教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孙良丹表示,自己也一直在传承老师“求真、求精、求新”的科研理念,让导师的科研精神能够“传帮带”,影响更多年轻学子,希望自己能培养更多青年人才。 如今,孙良丹已经培养了多届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学生刚入学时,孙良丹会逐个找他们详谈,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习阶段的区别和着力点,教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启发并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临床思维。他还特别强调做科研前一定要先学会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尊重学术规范,坚决不能触碰底线。“我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把握好读研、读博的时间,在不断提高学术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孙良丹说。 近年来,孙良丹潜心疾病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发现银屑病等40多种疾病的260多个易感和致病基因,构建中国人群特异性万人HLA全区域基因组精准变异图谱,为疾病诊断与预测、药物靶点、疗效和预后分析等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基础。其相关研究取得多项有科学意义和转化医学价值的原创成果,在皮肤病遗传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自己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科研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尽管每天同时要承担看诊、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多项任务,孙良丹还是会利用每天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阅读大量文献并钻进实验室,投入自己的科研“小天地”。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无悔风雨兼程”,是孙良丹科研路上不变的座右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详情]

山村"走教"老师一周跑5个乡村教学点:从心底里喜欢教书
山村

  原标题:[中国梦·践行者]山村“走教”老师一周跑5个乡村教学点:从心底里喜欢教书 陈锡清 大洋网讯 “你问我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因为我从心底里喜欢教师这个职业。”陈锡清生活在德庆县最偏远的山区小镇武垄镇,43岁的她看起来有些憔悴,镇上除了一所中心小学,还有分散在周围村落的13个小学教学点,其中5个因为有三、四年级的学生,需要陈锡清通过“走教”的方式,教授这些学生英语课程。 陈锡清的教师生涯始于1993年,她曾是一名乡村代课老师,直到2009年,通过省代转公考试才有了公办编制。2007年,她就担任武垄中心小学的走教工作;十一年时光流转,和她一起走教的同伴或升职或离开,而刚刚生完孩子没多久的她,毅然扛起重任,成了如今小镇上唯一的走教老师。 这个教师节,陈锡清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 教师节的早晨,陈锡清和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在家中照顾孩子吃完早饭,匆匆喝下几口粥,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她就驱车前往7公里外的罗冲教学点。 陈锡清的教师节 当天,陈锡清戴着头盔,一身粉红色的外套十分显眼。在送女儿到幼儿园门口时,陈锡清让女儿特地给老师鞠了一躬,还向老师送上了一张教师节的贺卡。 随后调转头,拐过好几个路口,便进入了一条乡村公路。穿行了好几个上下坡、急转弯,才终于看到罗冲村的村牌。 因为此前外出培训的缘故,罗冲教学点三四年级的英语课程被落下了一周,直到教师节这天,孩子们才上了这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午8时,陈锡清甫一进入罗冲学校校门,就有很多孩子上前和她打招呼,“老师好”“老师节日快乐”,一句句问候让陈锡清感到很暖心。 上午8时35分,上课铃响,陈锡清走进教室。对于在座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节英语课,陈锡清拿着教鞭,打开教室的一体机,开始用最简单的英文和孩子们打招呼:“Hello”“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每说一句英文,她就会简单地说中文进行翻译。孩子们学得很投入,陈锡清问“pizza有吃过吗”“KFC知道是什么吗”,不少孩子还都举手应答。 陈锡清介绍,随着全县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如今即使在偏僻的罗冲村,学校里都有教学一体机,电脑也应有尽有。 “长大了我想当老师” 陈锡清出生在德庆县高良镇。1993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她就选择在当地做一名代课老师。2007年,嫁到武垄镇后,她开始了走教生涯。武垄极为偏僻,离县城超70公里,群山怀抱,交通不便,开车需1个多小时,当地居民住得很分散,唯一一所中心小学,须应对全镇的适龄儿童。小学教师走教或驻点,成了让偏远山村学生完成学业的必由之路。 当了25年教师,陈锡清最初工资仅140多元,即使到了2009年,工资也才499元。所幸,当年她参加省里的“代转公”考试,获得公办老师的资格,收入才有了大幅提升,“其实现在我的工资也才4300多元。” 但长期的低薪、奔波、劳碌,并没有让她选择放弃教师这份职业,因为这是她从小的心愿。 “我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有一次让我们写作文,讲讲未来想做什么,我写的是‘长大了我想当老师’,写了几百字,当着全班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作文。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作文,因为从小读书学习的过程,让我从心底里羡慕教师这个行业。”陈锡清的话很淳朴,她说当时自己的姐姐和姐夫都在做教师,从小耳濡目染,让她更坚定地留下,即使再清贫,她仍信守10岁那年就发下的要当老师的心愿,一干就是25年。 最缺英语老师 她开始“走教” 本世纪初,全国开始“撤点并校”,而在武垄镇的山村,至今仍保留着13个教学点。陈锡清解释说,教育部门当时虽然提议“撤点并校”,但对于农村小学教育也提出“因地制宜”“方便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等要求,武垄的不少行政村都分散在离镇中心六、七公里的山上。 考虑到学生上学的实际情况,和多个行政村协调后,武垄中心小学仅要求五、六年级学生必须到中心学校上课,学生可以走读也可以寄宿。余下低年级的学生,则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在村里的各个教学点上课。 “我们现在还有13个教学点,其中5个是‘一人一校’的教学点,只有1个驻村老师,每年循环着教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还有8个是一至四年级的大教学点,驻村教师的人数比较多一些。”陈锡清拿出一个笔记本,详细地介绍镇上的师资情况,她说,村里的师资不足,而最缺的就是英语老师,这是促使她“走教”的直接原因。 2007年,陈锡清刚来武垄镇时,中心小学只有两名专业英语教师。2009年,教育部门要求普及小学英语教学,从三年级起就要开设英语课,对教学课时有明确的要求。 “这确实是个挑战,因为英语不像体育、美术、思想品德课,非专业的老师都能教。还好,我初高中非常喜欢英语,基础还不错,而三四年级主要是锻炼学生一些很简单的英语听说,还能应付,所以学校建议我转教英语。”陈锡清说。 陈锡清和孩子们。 一周5天跑5个教学点 2007年,武垄镇中心小学安排好几个老师做走教。每天早上7时30分,陈锡清便骑着男装摩托车,穿行过蜿蜒的山路,去往各个教学点。 走教路上,她怕刮风下雨,有时一场大雨下来,避无可避的她立马变成落汤鸡;怕碰到冬天冷空气南下,山上的寒风更吹得她手脚发麻;为了早些到教学点,她常会把摩托开到40码,这也让她遭遇过摔伤的危险。 路况差,行程远,碰到恶劣天气更是无处可躲,走教的辛苦让很多老师望而却步,但干了十余年,陈锡清丢不下村里的孩子。 2015年,陈锡清主动提出要承担学校所有的走教工作,她成了武垄镇唯一的走教老师。如今,她每周要跑5个教学点,总共431名学生,她是唯一的英语老师,如果她有事,孩子们的英语课就只能落下。而其他3个有三四年级的大教学点,如今有了驻村的英语老师,才不用陈锡清再去跑。 每到一个教学点,陈锡清通常上午上两节三年级的课;下午再上两节四年级的课程,两节课后,她通常还会加一节课,用来教授和批改孩子们的作业。 每天早上7时出门,下午5时回家,当走教老师,陈锡清每月能领到的额外补贴仅有35元。她从没有埋怨过,只是说:“学校安排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完全服从学校组织分工的安排。” 刚休完产假就独自走教 然而,陈锡清这一份坚持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丈夫常年在广州工作,两人2007年婚后一直没有孩子,直到陈锡清39岁,经历了前三次的连续失败,直到第四次,通过“试管婴儿”技术陈锡清才终于怀孕。但怀着身孕的她仍坚持开着摩托车走教。2015年,陈锡清平安诞下孩子,可刚刚休完产假,她又向校领导提出,全职来做教学点的走教工作。 在记者面前,陈锡清的脸色显得有些憔悴。原来,家里的孩子晚上要跟着她睡,早上她还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可孩子夜里十分闹腾,让陈锡清总睡不好,丈夫平时只有周末才从广州回一次家,而家婆年老,仅能照顾一顿孙辈的午饭。 “我就是从心底里喜欢教书,教孩子们。”坚持走教11年,陈锡清说,如果没有这份热爱,她根本做不了这份别人看起来如此辛苦的工作。 陈锡清在课堂上。 一句Miss Chen很暖心 陈锡清非常喜欢学生们叫她Miss Chen。她的教学方式活泼,总是在课堂上边唱、边跳、边做活动。她还通过函授学习了大专和本科的课程,时不时还去其他优秀英语教师那里取经,“就是去学学人家在课堂上是怎样教的,回来之后再应用到教学上。” 但村里的孩子有很多是留守儿童,陈锡清发现,他们身上有着某种缺失,有些孩子脾气暴躁,不爱和人说话,上课时也不积极听讲。 “我记得上学期刚到罗坪教学点的时候,有几个驻村老师就让我好好注意一个叫廖某某的小女孩,说她性格古怪,只要一批评她,她肯定会和老师回嘴,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陈锡清听后,暗暗地留心这个小女孩,“她不是不学,对于英语她也很有兴趣,但她就是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有时提问她,她就装作没听见。” 但陈锡清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电话和微信的方式多次联系小女孩的父母,“她爸爸妈妈常年在湖南打工,很少回家,我不断地和他们说,‘你们抽空一定要回来多陪陪她,一定要每天都给她打一个电话,问问她的情况’。” 正是陈锡清的坚持,她终于看到了这个小女孩的转变,“去年有一回我去罗坪上课,她主动跑过来我面前,和我打招呼:‘Hello,Miss Chen’,听到这句话,让我感到很暖心。” 如今,武垄的“村村通”工程让村里的黄泥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路况好了,陈锡清上下班变得更加安全和快捷,为了送孩子上幼儿园,她开上了女装摩托车。今年年初,陈锡清被评为“广东省最美教师”,还获得了“肇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她希望自己能在职称上更进一步,尽快评上小学高级教师。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武威[详情]

吴润晖:让“玻璃娃娃”拥有更具尊严的未来
吴润晖:让“玻璃娃娃”拥有更具尊严的未来

  原标题:吴润晖:让“玻璃娃娃”拥有更具尊严的未来 央视网消息:在北京儿童医院,每周二早晨不到7点,医院三层的30诊室门口,都会挤满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和家长。他们要找的医生名叫吴润晖,是该院血液肿瘤中心的主任医师。 “孩子都管她叫吴妈妈。”家长们告诉记者,她如同孩子们的另一位“妈妈”。 “这么多年做血友病工作,看着孩子长大,所以他们可能觉得这个称呼更适合我。”吴润晖说,孩子们叫自己吴妈妈,心里总是很暖,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血友病的孩子跟普通孩子相比,在外表上并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如若他们的身体出现伤口,哪怕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伤口,都有可能出血不止。由于先天缺乏凝血因子,血友病患者就像玻璃一般脆弱,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玻璃人”。因为遗传因素,血友病常多发于男性,女性多为携带者。和单纯的外伤出血不止相比,血友病患者还将面临着更加致命的风险。 “内出血实际上比外出血更危险。如果是颅内出血这种危重型的,致死、致残率很高。还有就是集中在骨关节,出血频繁发生,即使给予了很好的治疗,最后也会残疾。”吴润晖略显无奈地说。  难道这些“玻璃娃娃”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11岁的冯宇,接受吴润晖治疗已有六年,“他是0.97%,一般(凝血因子)1%以下的都属于重度。”小冯宇的妈妈马海明告诉记者。按照症状轻重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血友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当凝血因子浓度小于1%,即为重度血友病。重度患者时常会发生肌肉或关节出血,通常是自发性的且没有原因,每周可能出血一至两次。 小剂量预防治疗方案,是吴润晖和她的综合治疗团队在2006年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 血友病治疗大体分为两种治疗方式: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按需治疗是出血后的治疗,预防治疗顾名思义,是在出血前就定期注射凝血因子进行治疗。 “预防治疗要比按需治疗效果更好。”马海明说。在小冯宇的家里,注射器、舞蝶针……密密麻麻摆满桌子,这是给冯宇注射凝血因子的工具。六年来,正是靠着每周三次的预防注射治疗,小冯宇有了一个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童年。 吴润晖团队全力以赴探索出儿童血友病的中国方案,初衷又是什么呢?“按照国际标准的给药方案,可能每年需要花费100万元,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治疗费用会越来越高。这些家庭真的是因病致贫。如果既能治病又省钱,是最好不过了。”吴润晖如是说。从医27年来,吴润晖不仅牵挂着每一位患儿的健康,更心系着他们的家庭。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血友病患者有一万余人。十几年来,为了能多帮助一个血友病患儿和家庭,吴润晖的门诊从来不限号。原本每周二半天的门诊,直接被延长为全天,看诊完全部病人常常已是下午四五点钟。她的一日三餐也减为两顿,中午只靠一杯咖啡补充能量。吴润晖说:“家长们总是很早就来排队,他们也都不容易啊。”此外,吴润晖还多次举办全国范围的儿童血友病专业会议及家长教育活动。 血友病需要终身治疗。虽然前途充满着未知,吴润晖不曾放弃过守护,她与患儿和家长一路同行,努力为他们创造出更有尊严的未来。[详情]

院士金庆焕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四十余年 屡寻"聚宝盆"作贡献
院士金庆焕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四十余年 屡寻

  原标题:[中国梦·践行者]院士金庆焕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四十余年 屡寻“聚宝盆”作贡献 金庆焕 “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沉得住气,才能有所成就。”——金庆焕 大洋网讯 年过八旬的金庆焕当年曾是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经过艰苦学习,他带着技术回到祖国,一直从事海洋地质和油气地质研究工作。他跟随国家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来到广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为北部湾盆地的油气勘探找到方向,发现了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也是我国最早研究可燃冰的科学家之一,为我国海底油气资源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野外地质勘测几次“偶遇”狗熊 1953年,金庆焕通过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成为我国第一批留学苏联的青年。通过系统学习,以及四次长达11个月的野外地质实习,从莫斯科郊区到克里米亚半岛,从西高加索到中高加索,金庆焕逐渐掌握了大地测量、地质填图、石油地质研究等内容。在野外实习期间,金庆焕甚至有好几次“偶遇”狗熊的经历。当时,他和几个地质工作者用地质锤猛烈击石和敲打水壶,并且发出强烈的嘶喊声,终于赶跑了狗熊。 1959年,受导师依·奥·勃罗特(苏联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器重的金庆焕在短暂回国后,再次出国深造,完成更艰苦的学习任务。在攻读副博士期间,金庆焕不仅完成了专业理论学习,还用1年时间学习了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等原著,学习了英语,还3次去中亚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并开展了各种石油地质测试分析。当地人用6~8年完成的学习任务,他用了3年半时间全部完成。 1963年5月8日,金庆焕获得了苏联地质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开始了海洋地质和油气地质的研究工作。 为北部湾盆地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北部湾盆地三面邻陆,是由陆及海、立足于海进行油气勘探的一个较理想的盆地。时任国家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曾多次指示,应将北部湾盆地作为南海油气勘探的跳板。1970年,国家地质部决定,将原南京海洋地质科研所迁往湛江,改为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开展北部湾盆地的油气勘探。 金庆焕作为大队地层油气组组长,直接参与主持了“北部湾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工作。他与其他项目组研究人员及200多个大学生一起,驻扎在湛江一所中学,每天将海底取样的资料拿回来分析,对粤西、涠洲岛和海南岛的构造地质、盆地地质以及100多口石油钻井、煤田钻井和水文钻井进行详细的观察。 金庆焕根据围区地质资料和海区的实测的地球物理资料,经过反复分析和综合研究,编写了“北部湾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报告”。在“北部湾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报告”中,他负责该报告的地层、沉积特征及油气评价等章节。 经过项目组多次集体讨论,报告指出,北部湾涠西南凹陷等构造单元是北部湾盆地的主要油气远景区。这一重要报告,也为其后的北部湾石油开采指明了方向。1977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西部公司根据二海大队提供的井位首钻的湾1井见工业油流,尔后西部公司与外国合作或自营勘探发现的油田几乎全位于北部湾涠西南凹陷。 也正是因为工作的需要,金庆焕从南京来到广东,开始了以广东为基点的多个海洋地质研究项目。 扩展找油思路发现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 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在完成了北部湾的评价后,又在南海北部29万平方公里的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开展油气战略调查。1976年,金庆焕参与主持了“南海北部海洋地质初查报告”的编写。该报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南海北部的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发育情况、沉积特征及含油气远景等。在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确认南海北部,包括北部湾和珠江口有5个坳陷区(盆地),而珠江口盆地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大型新生代沉积盆地,它不仅面积大,沉积厚度也大,而且沉降深、沉速快、生油条件好,是一个很有远景的含油气沉积盆地。 1981年,由金庆焕主持完成的“珠江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远景初步评价”科研报告中,根据邻区地质资料和始新世古气候特点,预测了珠江口盆地始新世湖相沉积的生油潜力。这一预测已被1984年以后的钻探所证实。通过油—油(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原油)、油-岩(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原油和生油岩)的大量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对比分析,深入、系统地论证了珠江口盆地的油源。他认为盆地内下中新统海相珠江组泥岩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珠江口盆地上第三系原油海相成因的标志较明显,并可能属低成熟的原生油,这些认识扩展了找油思路。如今,珠江口盆地东部经中外合作勘探,已发现23个含油气构造,其中8个油田投入开发,1996年产油1184万吨,约占我国海上石油产量的79%。 金庆焕还参与主持“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及其形成环境”等多项重要项目研究。 研究可燃冰 他是第一批 2017年5月,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引起全国轰动。实际上,金庆焕恰恰是我国第一批系统翻译和收集国外有关水合物调查和科研成果的科学家。金庆焕带领项目组成员,调查所得的多项成果,为我国海域开展水合物调查做好了资料和技术准备。2002年,“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正式启动。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经过近20年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罗桦琳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专题统筹:刘文亮、汤新颖、罗桦琳[详情]

周其林:荣誉面前 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师
周其林:荣誉面前 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师

  原标题:周其林:荣誉面前 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师 央视网消息:他的身上有诸多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还曾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然而面对荣誉,周其林非常平静,他说:“我的生活不会因任何荣誉而改变,以前我为科教事业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今后还会是百分之一百。” 从知青到博士后 1977年,因高考制度恢复,中国学子一片欢腾。当时,周其林还是农村一名普通的回乡知青,耕田、除草、收割是他每天生活的全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他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学业,并于第二年参加高考。最终,21岁的周其林以高分走进大学,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周其林万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由于从小在南方水乡长大,周其林一开始并不适应兰州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特别是冬季。他经常在宿舍熄灯后坐在路灯下面看书,久而久之冻出了风湿性关节炎,不得不住进医院。大学毕业时,周其林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至今他已为之奋斗了近40年的时光。 做研究的最大意义:教育和培养学生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周其林却认为自己更重要的身份是教师。他不止一次对课题组的老师和同事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高校里做基础研究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和培养学生。通过将学生引领到学科的前沿,帮助他们学会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才,才是高校科研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周其林研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教育教学方法。 周其林承担着《有机立体化学》《当代化学前沿》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的课堂深入浅出,即使没有相关学科基础的学生也能听得懂。为了让学生们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勤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周老师在课堂上想了很多办法,除了把知识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外,还增加了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并且可以随时提问。他还将学生提问的多少和回答问题的水平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周其林的课在学生中大受欢迎,那些真正想学知识的学生多了,而那些想混学分的学生少了。 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 除了在科研方面的教育,周其林还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日常。他会定期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动,调节大家的生活,让学生在紧张的研究工作间隙接近大自然和各种人文景观,放松身心,丰富阅历。 每天早晨8点钟到实验室,晚上9点左右离开,离开前和实验室的同学一一交流,一周6个工作日,周其林的生活如同化学反应一样准确。与科学研究一样,周其林在生活上也非常细心。他为人非常谦和,没有架子,但又严格自律,具有长者风范。这些个人修养,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周其林已经为国家培养了70余名优秀博士和硕士,他们大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制药公司任职,其中2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详情]

大山里的小学如今只剩1老师3学生 从教40年的他却说
大山里的小学如今只剩1老师3学生 从教40年的他却说

  原标题:大山里的小学如今只剩1老师3学生,从教40年的他却说…… 在广西北部山区融安县东起乡 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长丰村 附近村屯唯一的长丰小学 坐落于此 1名老师3名学生 9月3日迎来了开学的第一天 在山里坚守四十载的教师 给他们带来开学一课 翻过蜿蜒崎岖的山路,到达长丰小学。 只有“我们仨” 9时30分 是这所“微小学”的上课时间 但8时已有一名学生 在妈妈的带领下 走了约半小时的山路在此等候 “以后我就要自己走路上学了” 6岁的女孩廖熠晨害羞地介绍 因为,中秋节过后妈妈要外出打工了 长丰小学坐落在山脚下。 没一会儿 一名中年男子用两轮电动车 送来了7岁的男孩 9时,男孩谢家斌被奶奶牵着进校 “学生都到齐啦!” 27岁的胡艳红老师说着 “就三个学生?” 谢家斌奶奶听到后惊讶地问道 “是啊,就他们仨” 三个学生集合,不一会就相熟了。 三个学生集合,不一会就相熟了。 升旗仪式 每个周一,五星红旗 都会在这迎风升起 今天也是如此 9时30分 伴随着手机播放的国歌 胡艳红缓缓地升旗 学生们目光追随着国旗。 三名学生站着表情肃穆 站得笔直一动不动 眼睛注视着国旗的上升 国旗后一栋2层教学楼上 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升旗仪式,学生们站得笔直。 第一课:未来想干什么 “上课”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 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回应着老师 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老师 偌大的教室,只有三名学生。 “孩子们,希望你们努力读书 走出大山” 第一堂课 学校把曾在此坚守近20年的 李朝文请了回来 拄着拐杖 头发花白的李朝文 对三个孩子说道 “未来你们想干什么呢?” 9月3日,李朝文在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 三个六七岁的孩子 面对李朝文提出的疑问 懵懂地摇了摇头 “村里很多哥哥姐姐 努力读书,考上大学 有的当老师 有的当医生 有的当解放军…… 你们也要努力读书 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9月3日,李朝文在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 山里坚守40年 已60岁的李朝文在 大山里的学校坚守了40年 一半职业生涯在长丰小学度过 1978年 20岁的李朝文高中毕业 立即响应到家乡古黎小学教书 那时没有固定教室 村民家里就是课堂 “没人愿意来,只有我上” 9月3日,李朝文和三个学生。 1999年古黎小学撤并 李朝文跟着学生来到长丰小学 1年 10年 20年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不少学生跟随父母外出 或到镇里上学 学生从200人 慢慢变成了10多人 再到几个人 两名学生正在玩耍。 8名老师 2名老师 最后,只剩下李朝文 教语文,是他 教数学,是他 教音乐,是他 教美术,还是他 …… 六门课程 一门也不落 资料图:2017年9月8日,李朝文正在给孩子上音乐课。 人称“拐杖老师” 拄着拐杖上课李朝文 还被人称为“拐杖老师” 说起这段经历 李朝文表示已经很多年了 1986年的一次家访路上 李朝文不慎将左腿摔伤 因没得到系统治疗 让左腿落下了残疾 至今仍有一块钢板在腿内 过去30多年 风里来雨里去 李朝文一直坚持着 资料图:2017年9月8日,李朝文正在给12名学生上课。 40年的从教生涯 李朝文教过多少学生他已记不清了 他说很多人通过读书走出了大山 天南海北都有他的学生 坚守着各自的岗位 每到春节 不少学生回到学校走一走 和他说说外面的世界 再聊聊年少的读书时光 资料图:2017年9月8日,李朝文正在批改作业。 今年5月,李朝文达到退休年龄 离开了坚守40年的三尺讲台 但他对讲台仍很眷恋 “让孩子接受教育,走出大山 是我最朴素的教育理念” 李朝文动情地说, “如果教育事业还需要我, 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 李朝文不得已离开讲台 长丰小学的大门 依旧向山里的每一个孩子打开 新的老师也将在此 “浇灌”正茁壮成长的“幼苗” 愿他们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文:朱柳融  图:王以照 谭凯兴 覃庆和[详情]

他曾为留守儿童 如今组团支教 播撒公益的种子
他曾为留守儿童 如今组团支教 播撒公益的种子

  原标题:[中国梦•践行者]他曾为留守儿童 如今组团支教 播撒公益的种子 廖金威在为学生讲课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李妹妍  通讯员 沈甸 窦小兵 廖金威家的洗手台不大,置物架上却密密麻麻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漱口杯和牙刷——这是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志愿者留下的。在梅州市区上学的学生周六日过来上课,直接住在他家里,而前来支教的志愿者有时也会先在这里落脚,坐在一起讨论接下来的课程。 家里的空间也被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不太大的房间塞进了上下铺,就连书房也备着一张可折叠的沙发床。 “最开始只是在假期回村里做一些学习方面的帮扶,没想到就坚持下来了。”1989年出生的廖金威瘦高个子,小平头,可能因为手头事务较多,他语速显得稍快,“不知不觉,这个‘支教计划’就12年了。” 12年间,他完成了中学、大学学业,成长为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的青年技术骨干,但公益支教的脚步不曾停歇,从一个人的“支教计划”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同行——如今精诚支教团已有成员70名。 A 在偏远山区生长出支教团 “飘扬的五星红旗,蓬勃你我的信念,春暖花开的大地,心中永远的依恋……”下午两点,和着8月的蝉鸣,梅州大埔县平原村文化活动室里传出了阵阵悠扬的歌声。 这是精诚公益团队支教活动的音乐课堂,十几个孩子围坐在四张长条形课桌旁,将右手举得高高,期待吸引老师的注意,年轻的音乐老师邓秀清则数着节拍,指挥他们玩起了音乐游戏。 “比学校老师讲得有趣多了!”13岁的黄粤聪特别喜欢这个暑期的支教课。家住大埔黄屋科的他每天一吃过早饭就飞快蹬上自行车,十几分钟赶到平原村和小伙伴们排排坐好,“老师们不光讲文化课,还有手工课、音乐课、演讲课。” 这个支教团队以平原村为“大本营”,创始人廖金威就出生成长在这个村子里。 “和他们一样,我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爸妈常年辗转各地打工,我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知道农村的留守儿童需要什么。”廖金威告诉金羊网记者,平原村经济落后,年轻人基本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孩子们留在村中像野草般孤独成长,“现在物质条件都不差,但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缺乏的是好的精神引导。” 闲时,廖金威经常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探讨,如何根据孩子们的发展需要合理设计课程,“做一些丰富多彩的课程的尝试,比如音乐课,用音乐艺术的审美开启他们对这些领域的认识。” 最初村民并不理解,认为支教就是补课,廖金威也不恼,笑着耐心解释,“我们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并不是补课。在文化课辅导之外,我们更希望传递精神文化的力量,帮助孩子们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让他们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在支教课上,支教老师帮助学生做手工艺品 B 从一个人发展到一个团队 廖金威时常感慨自己的幸运:虽是留守儿童,但爷爷非常重视孙子的教育,当村里其他小孩还在嬉戏打闹、沉迷电视游戏的时候,童年的他早已与书为伴,小学开始就稳居班级前几名,成为同学们口中的“学霸”。 初中后,廖金威跟随父母搬到梅州市区,上了市重点中学,但他仍惦记着留在村里的同学们,“我学习相对有余力,平时将自己的学习资料收集整理起来,寒暑假带回村里和以前的同学分享。” 因为学习成绩好、又热心帮助同学答疑,同年级或者低年级的同学经常找上门来请求帮忙。渐渐地,“慕名前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初三那年,廖金威干脆在家里支起小黑板,制定了简单的教学帮扶计划,开始了他的支教之路。 从初三到大学,寒来暑往,廖金威一个人坚持帮扶孩子们学业,一直没有中断过。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只有更多的人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201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廖金威工作越来越繁忙,渐渐对自己的支教活动有了更长远的规划,“能不能建立一个支教团队,培养出一批人,即便自己放手也能让教学继续运转?” 廖金威琢磨了许久,犹豫着将这一想法和朋友们进行探讨,结果得到的反响出乎他的意料:他曾帮过的学生、朋友,以及一些社会热心人士都纷纷发来了申请书。 “古人说:德不孤,必有邻。”2013年,毕业工作两年后,廖金威发起创立了支教团队,取名为精诚支教团队。团队一开始便吸引了十二三人加入,最高峰时曾达到近百人——除了来自北大、中大等学校的大学生和梅州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外,还有一大部分是廖金威在供电局工作的同事。 “以前做什么都只能自己一件件来,现在有了大家的帮助,团队的社会力量更强大了。”廖金威说,团队成立的第一个五年,成员稳定在65人,支教点从平原村的一个拓展到了四个,先后组织开展了10期相对大型的支教活动,帮助、影响学生超过7000人。 C 打造支教本地化长效机制 但支教团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场地如何协调?人员如何分配?课程如何安排?“问题多得实在足以让人放弃。”郭瑞霖告诉记者,最初没有支教的场地,队员们吃住都在廖金威位于平原的老屋,从确定合作伙伴、购买生活用品到培训义工、定制课程,廖金威事无巨细都要操心落实,“有一段时间他经常两点多才睡,6点多就起床了,我们都特别担心他身体。” 父母一度担心他吃不消,劝他放弃算了,但倔强的廖金威硬是扛了下来,“我不想因为困难而放弃,浇灭孩子们的希望。” 心疼归心疼,家里人还是给予了廖金威无条件的支持。没有活动场地,爸爸自掏腰包在老宅子西山墙搭建了简易棚子,供孩子们做教室;没有后勤补给,爷爷负责烧开水,奶奶负责摘菜,妈妈则每天起早贪黑为一二十号人准备一日三餐。 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关注到了这个倔强的年轻人。平原村村民了解到支教场地有困难,跟村里的华侨协商后,无偿提供廖姓宗祠、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和华侨的乡村别墅给支教团队使用。 让廖金威备受鼓舞的是,孩子们和义工开始懂得体谅他的付出——有些低年级的孩子还问他,什么时候也可以像他一样去支教;还有一些家长提出,愿意帮支教团队解决吃住的问题等。 廖金威笑称,自己的团队是“自带干粮”,有时候也会举办义卖活动。 这是廖金威唯一的坚持:支教老师、义工以当地的为主体,项目也只接受当地村民自发的帮助,用当地人自己的力量求得自身发展,“我希望用支教的本土化去推动持续化,要让当地人建立起‘自助助人’的意识,这才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所在。” D 通过书店播撒公益的种子 如今,平原村的孩子们只要到廖家老宅子的东厢房填一张借书单,就可以借阅中意的书籍——在几年前,为了买到一本合适的书,孩子们只能到二十多公里外的大埔县城。 为孩子们打造一所乡村图书馆,是廖金威长久以来的梦想,2015年12月,精诚支教团队第一个乡村图书馆在平原村成立。 但廖金威并不满足于此。2016年,他和几位朋友在梅州市区开办了公益性的“常然独立书店”。小小的书店正在进行着三个尝试:针对小学生的“雏鹰计划”和针对初高中生的“展翅计划”,主要通过每月上课帮助孩子们学业进步;针对大学生和已参加工作人群,书店推出了“书童计划”,“书童”们可以在书店读书,同时免费获得礼仪、茶艺、摄影、书法、演讲等方面的培训,作为交换,他们每个月要在书店提供一定时长的服务。 来自嘉应大学的大三学生林珍娜目前是一位“书童”,她说:“在这里,我们可以免费看书,还可以免费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沙龙、分享会,对我们的成长很有益处。” 对于未来,廖金威看得更远,“我们办这个书店,一方面是希望带动大家去阅读,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公益的种子播撒下去,让他们跟我们一起把书店办好,一起去支教,其实也是为支教培养后备人才。”[详情]

党红妮:书写特殊教育者的“不凡”
党红妮:书写特殊教育者的“不凡”

  原标题:党红妮:书写特殊教育者的“不凡” 央视网消息:辛勤耕耘在特教讲台,默默守护着残障儿童,以爱唤爱,以智启智,给残缺以尊严,给特障以坦途……在陕西省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们对党红妮的感人故事都会赞不绝口。 既为“人师”亦为“人母” 1999年11月,党红妮初次接触特殊教育,面对一群生活在残缺世界中的孩子,她的心揪得厉害:和他们说话,他们听不到;和他们打手语,他们看不懂……党红妮说,自己就像一条搁浅在沙滩上的鱼,无法动弹。一切都是那么难,那段时间,她的嘴角起泡,溃烂了整整一个月。 党红妮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上天降临的天使,而残障孩子是因为不小心折断了翅膀,不管他们的残疾程度有多么严重,都应享有做人的基本尊严和受教育的权利。 党红妮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由于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143名听障、智障(包括自闭症)学生全部来自全市六县一区基层贫困家庭,全部食宿在学校,没有节假日,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实行的是行政安全值班制度,每当党红妮值班时,她都是细心照料,用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残疾儿童的心。 2015年10月的一天,党红妮正在值班,学生小米突发疾病,她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宿舍,看到孩子的头一直往左边抽搐,眼神呆呆的。她吓坏了,赶紧拨打了120电话,并且趴在孩子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叫患儿的名字,可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党红妮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她用自学的急救知识,给小米做抢救,掐人中、脚心、手心,以及十个指尖,直到孩子的抽搐渐渐缓解。 当救护车到了,她跟着去医院,垫付医药费,陪同小米抽血、化验,做CT、心电图、脑电图等各种检查。当孩子的爸爸赶到医院时,孩子已无大碍。看着醒来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望着她,眼神重现光彩,那一刻,党红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差,她总是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刷牙、穿衣戴帽、整理床铺;有的孩子腿脚不灵便,她就搀扶他们上厕所,带他们做康复训练;学生生病,她第一时间带他们看病求医,端水喂药;学生家庭贫困,她就千方百计寻求资助,解决燃眉之急…… 爱是最好的教育,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为人师”,更是“为人母”,无时无刻不在关爱和帮助这些残障孩子。 特殊教育是“慢”艺术 党红妮深知,特殊教育是“慢”艺术,教育对象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 学生小坡,由于先天性小脑发育不足,导致他智力障碍并伴随有肢体障碍。刚到校的时候,这个孩子十分自卑,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游戏。为了改变他的这些行为,党红妮认真钻研专业书籍,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最终选择采用运动康复、生活康复、语言康复等方法,从课堂、生活等多方面对他进行全方位的康复训练。 在运动康复训练中,党红妮给予小坡最大的关注,把他的座位作了合理安排。课余时,她有意识地带孩子去操场,训练他的站、走、跑等运动能力,和他做一些抛接玩具球的游戏;在教室带他参加拖地、擦黑板等劳动;有意识地让他帮忙取小物品、拿东西等。通过这些活动,党红妮不断地训练小坡的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随着他运动能力的提高,又让他与同学互动游戏,学会在同学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完成一些跳、跨等较难动作,现在他已经能自己独立行动了。 接着在加强小坡生活康复训练中,她先让孩子穿没有拉链和扣子的套头衣服,穿一脚蹬的鞋子,用勺子或者叉子吃饭,另外给他买来泡泡糖,让他咀嚼,增加咬肌肌肉的力量,同时提供小手绢和卫生纸,提醒孩子流口水的时候自己擦一擦,注重仪容仪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慢慢地,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她又让他尝试去穿有拉链的衣服和有魔术粘贴扣的鞋子,尝试用筷子吃饭。系统的训练,大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潜能。 在语言康复训练中,党红妮先对小坡进行单音节的拼音游戏训练,随着他语言能力的提升,再对他进行单个字的训练,并尝试进行双音节词的填空训练,直到他能够说出完整的词语。最后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再在词语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句子填空式的语言练习。 这样的康复训练,每一步都很琐碎,每一步都需要不断的重复。但有耐心就有教育,有教育就有改变。经过5年的反复训练,小坡的康复效果十分显著。 特殊教育的发展,仅靠对学生的关爱和自我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满足特殊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了帮助特殊孩子能够更快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党红妮倡导以生活为核心的课堂,坚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个别化训练和研究,打开校门,推动融合教育,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为了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回归社会主流,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她带领教师积极开设了手工、书画、篮球等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积极筹备《游戏》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在自我进步的同时,她还积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教师作专业培训5次,先后6次赴洛南、山阳县特殊教育学校指导、交流工作,悉心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 如今,她教过的学生有的已经进入更高学府继续深造,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自立自强、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 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特殊教育就是向爱、善和智慧的转向。党红妮践行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用实际行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她--党红妮,一名有着深厚特教情怀的好老师。[详情]

寻找“王继才”:在我们手里一寸国土都不能丢
寻找“王继才”:在我们手里一寸国土都不能丢

  原标题:寻找“王继才”:在我们手里一寸国土都不能丢! 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王继才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跌宕曲折的传奇。他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守岛;一辈子只干了一件大事,为国守岛。30多年前,当登上这座“馒头大的岛”时,他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名人”。支撑他走过孤寂旅程的,不过是质朴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 在祖国漫长的边防线上,不仅有日夜与界碑相伴的边防军人,还有像王继才那样默默坚守的民兵护边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故事。 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牧道驶进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一间用土块和牛粪砌成的屋子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草原。土屋往西1公里处,一群羊撒在草地里悠闲地啃草,旁边有一个身着迷彩、戴着白帽的黑老头,骑在一垛野草上呆呆地盯着,手里不时拨弄着挂在胸前的那部黑色收音机。 这位老人叫魏德友,一个穷尽一生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的人,一个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人。从英俊小伙到耄耋老人,当其他人一个个离开,魏德友吆喝着羊群孤身坚守,至今已有50多年。在那遥远的地方,他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绕地球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从未发生一起涉外矛盾。 而今,70多岁的他仍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守寂寞,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他说:“我要一直守下去,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也许是远离人群太久了,魏德友始终话不多。与他朝夕相伴的,除了妻子刘京好,就是一部小收音机。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都逐水草而居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魏德友依然坚守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现在,每天清晨或傍晚,魏德友仍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夜幕降临,四野无声。月亮爬上山头,银辉遍洒萨尔布拉克草原。魏德友赶着羊群从西而归,刘京好站在院中央吆喝牲畜入圈。两个苍老的身影走进土屋,广漠原野上亮起了唯一的灯光……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是中国! 在过去的30年间,生活在满都拉镇的阿迪亚一直做着中蒙义务护边员的工作。他经常和公安干警一起巡逻,帮助告破多起越境偷猎案件,他说:“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是中国!” 牧民阿迪亚在巡逻中(白生云摄) “我出生在这片草原,也是在这里长大的,守边卫家是我应该肩负的责任。”1962年出生的阿迪亚,是一名纯正的牧民,不认识汉字,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 19岁时阿迪亚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在中蒙边境驻守了4年。在草原上出生,在草原上长大,再加上4年的守边护边军旅生涯,让阿迪亚对草原的爱早已深入血液。 阿迪亚家共有9000亩草场,草场的北界就是中蒙边境线。沿着边境线行走,脚踏过沙石及枯草的声音,甚至是人的呼吸声,都分外清晰。无所遮拦的风刮在脸上、身上,汗毛便不由自主地竖起来。阿迪亚一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义务护边30多年。 20世纪80年代,边境线上没有铁丝网,草原上偷盗牲畜、越境偷猎、皮毛走私等跨境犯罪活动频发,直接影响到边境地区的安宁。为此,退伍后的阿迪亚响应满都拉镇政府和边防部队的号召,毅然携妻到边防一线定居,成为义务护边员,一边放牧,一边守护边境安宁。 “遇到这些突发状况时害怕吗?”阿迪亚这个蒙古汉子笑着说:“住在边疆,如果怕危险的话,这个地方就没人住了。为了保护国家边疆,也保护自己的家,不应该害怕,也不会害怕。” 内蒙古包头市公安边防支队工作人员田兵表示,30多年来,阿迪亚累计义务巡边的公里数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多。巡边中,他还参与过上百次边境联合踏查,并协助破获了数十起涉边案件。他现在的理想是,要让所有人知道,这里是中国! 把青春献给祖国边防事业,我无怨无悔! (视频来源:央视军事报道) 新疆伊犁昭苏县有一座小小的哨所,蒙古族民兵布仁特克斯在这里守护了27年。每天清晨,布仁特克斯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举行升国旗仪式。曾是一名边防武警战士的布仁特克斯,1991年复员返乡后成为一名民兵护边员。钟槐哨所,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每次巡逻,他都要走数十公里的山路勘察边情,加固边境沿线的铁丝网,防止人畜越境。 升国旗仪式 布仁特克斯 钟槐哨所 布仁特克斯在巡逻路上 加固边境沿线铁丝网 这些艰难,从未阻挡他们继续戍边 最艰难的还是冬天,风大、雪厚 全靠骑马巡逻 布仁特克斯和战友们一出去就是一整天 有时雪大被困在山窝里 直到第二天雪停了才能下山 渴了、饿了就吃雪充饥 说起20多年来的种种艰辛,布仁特克斯显得云淡风轻,他更愿意谈及的是边境设施发生的变化。 今年刚满50岁的布仁特克斯,看上去显得比同龄人苍老许多,他却说,自己的心还很年轻,只要有信念、有理想,什么样的苦都能吃出甜味来,什么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边防事业,无怨也无悔。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遇到重大挑战时,他们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原则问题上,他们坚守底线、坚决斗争。“老祖宗留下的国土,在我们手里一寸都不能丢!”这是每一位戍边人的心声。 这些驻守国门的无名英雄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奉献守卫着国门,很难想象他们远离了现代社会的繁华,守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日复一日的巡逻在边境线上,甚至牺牲在守边的途中。他们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用默默无闻的脚步串起拱卫国门的长城。 致敬,默默为国守边的英雄! 来源:中国军网[详情]

35年乡村教育诠释“妈妈的爱”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老师妈妈”
35年乡村教育诠释“妈妈的爱”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老师妈妈”

  原标题:[暖新闻]35年乡村教育诠释“妈妈的爱”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老师妈妈” 司万平是盐城阜宁县的一名乡村英语老师,16岁从教,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5年。35年里,她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悉心关爱,从“娃娃老师”变成了学生口中的“老师妈妈”。去年,司万平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授予“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从“娃娃老师”到“老师妈妈” 每天早上6点,司万平都准时起床,作为学校唯一的宿舍管理员,她要催促学生们起床洗漱晨读。 等学生们离开宿舍,司万平总是要每个房间检查一遍,将鞋子摆摆整齐,帮忙整整散乱的被子,有时发现学生的裤子破了,还要帮忙补一补。“这些孩子年龄比较小,从来没离开过家,我们多跑跑多说说多做做,让他们在学校里生活的舒服一点,学习更有劲。”从教35年来,司万平不仅长年担任初中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还是女生宿舍的管理员。 1983年, 16岁的司万平高中毕业,她一心想当一名老师,便时常回到学校,趴在窗外听课。司万平的老师左月华告诉记者:“我被她的执着和好学所打动,有时就允许她坐在我的教室后面听课。” 不久,芦蒲中学需要一名英语代课老师,左月华便推荐了这个好学的小姑娘。左月华说:“司爱平本来英语成绩很好,加上她对教师的憧憬,对讲台的向往,当时乡村很缺英语教师,所以我向学校推荐了她。” 终于有机会成为老师,拿起粉笔,站在三尺讲台上,司万平很珍惜这个机会。不过因为岁数小,许多家长对司万平不放心,司万平也知道自己知识不足,便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中师大专、本科文凭。司万平还经常去旁听优秀教师的课,记下别人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司万平也在学习中,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收集学生信息只为关爱不失误 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司万平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随时记录下教育教学的得失与反思,发表的论文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 每逢新生入学,司万平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记录下父母姓名、联系电话、个人爱好、家庭状况等信息,并整理成册。司万平这样做,是因为刚做班主任时,一次与学生谈话,没能注意一些细节,导致师生交流出现了障碍。 “我说那叫你妈妈下午来一下,他当时眼泪就流了很多很多,后来他告诉我,他妈妈去世了,我后来就后悔,我不知道小孩妈妈的情况。” 司万平说,十四五岁的孩子最敏感,所以对待他们要耐心细心,更要用心。“因为有的人不注意说话方式,就伤害了学生,学生处于青春期,他本身就有叛逆心理,如果有个别老师跟他讲话,讲得不合适的话,他可能自身觉得自尊心伤的更大。” 从那以后,遇到单身家庭、留守儿童以及家庭贫困的特殊学生,她会在信息册上用红笔圈出来。在司万平的口袋里,常揣着一张折叠起来的便条,上面有学生的信息,方便她随时翻看。“有一次整理学生资料的时候,我到凌晨4:40,就反正既然做,就要把它做好,因为有的时候不了解学生情况,假如第二天就碰到这个学生,有特殊情况,当时去翻也来不及。” 司万平喜欢学生,学生也喜欢这位“老师妈妈”。他们爱和司万平聊天,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烦恼,总会第一时间告诉司万平,司万平无论多累,也会抽出时间来倾听。司万平的学生苏文雅这样介绍自己的“妈妈老师”:“她很关爱我们,经常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课后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很细心地解答,她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我们学生都很喜欢她。” 司万平的丈夫在青海工作,半年回家一次,女儿大学毕业后正在找工作,家里的老人需要她照顾。司万平曾经有机会调回县城,但她放弃了,在她看来,芦蒲初级中学的孩子更需要她。“我在这个学校,从十几岁的娃娃教师,到后来开始是老师姐姐,老师妈妈,学生毕业以后给我发消息,都说司妈妈司妈妈,从心理上、情感上都非常近。” 晚上8点多,到了就寝时间,司万平会准时出现在宿舍区,叮嘱孩子们关好门窗,早早入睡。检查完女生宿舍的门、电,回到自己宿舍已经是11点35分。司万平的宿舍门从来不关,她说这样方便学生夜里随时找她。“我生在芦蒲长在芦蒲,一直工作在芦蒲,对芦蒲的地方很有感情,对乡村教育研究的比较多,对那边的留守儿童付出的精力也比较多,我很喜欢农村教育。” 司万平从教30多年来,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用宽阔的胸怀、柔弱的肩膀和超人的坚韧,为乡村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她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他人的世界。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徐华峰)[详情]

刘兰芳:一人一桌一折扇 万语千言四十年
刘兰芳:一人一桌一折扇 万语千言四十年

  原标题: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见证人·第五期|刘兰芳:一人一桌一折扇 万语千言四十年 编者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最具诗意的表达,通过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人物呈现,彰显艺术作品的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四十年前,风靡全国的《岳飞传》让刘兰芳的名字家喻户晓;四十年后,已经74岁的她依然活跃在评书艺术的最前线:“只要听到观众的掌声,我就觉得依然年轻。”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工农红军……”刘兰芳在介绍她新近创作的长书《彭大将军》时,即兴表演了其中一小段。短短几句台词,便让记者听得入了神。刘兰芳声韵中透出的那股铿锵抑扬之美一如往昔,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那个通过无线电将《岳飞传》传播到千家万户的年代。 从四十年前风靡全国的《岳飞传》,到如今的“道德模范故事汇”巡回演出,刘兰芳携其评书表演与改革开放一同前行。万语千言中,“话说……”的是脍炙人口的人物故事,推崇的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人民网专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同样是一人、一桌、一折扇,这次刘兰芳要向我们讲述的,是自己与评书艺术、与改革开放一同走过的四十载悠悠岁月。 刘兰芳接受人民网专访(摄影:陈悦) 一鸣惊人 “岳飞”一说四十年 人民网:1979年,长篇评书《岳飞传》在全国近百家电台播出,一时间风靡全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为什么会选择用评书的形式来讲述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呢? 刘兰芳:小的时候,我妈妈就给我讲岳飞的故事,讲岳母“细沙当纸、柳枝当笔”教岳飞识字,还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等故事。16岁那年,我跑到茶社去听《岳飞传》,说书的先生是当时鞍山市曲艺团书曲队队长杨呈田。杨队长看我听得认真,就把我招到了鞍山曲艺团。 到了鞍山,杨队长在给我上课时,教的就是《岳飞传》。之后又经历了三年的学习,我登台演出,在茶馆演说的还是《岳飞传》,这是我的“底活”,也是给我“开蒙”的评书。岳飞在家是孝子,为国是忠臣——观众非常喜欢岳飞的故事,我个人也很喜欢。 1972年,我在电台录革命故事的时候,有同志希望我能录一部传统长书,我就想到了《岳飞传》,但当时我创作的《岳飞传》的手稿已经被当成是“四旧”砸了。后来,有人在图书馆的废墟里找到了钱彩的《精忠说岳》并将其赠给了我,我便以此为蓝本,根据回忆把1979年的那版《岳飞传》创作出来了。 人民网:《岳飞传》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您和您的先生夜以继日地创作,才有了家喻户晓的《岳飞传》。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您最难忘的是什么? 刘兰芳:在创作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最难的就是信息的获取、资料的查找,时代不同,现在但凡缺什么资料,在网络上都能查到。虽然当时我有原著《精忠说岳》,但这本书局限性太大,必须进行删改增补;创作的环境也不好,家里的房子只有十几平方米,过道既是厨房也是书房。尽管条件十分有限,但那时候并没有感觉辛苦,相反,自己的内心里有着一股昂扬向上的拼劲儿。 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在写评书,上半夜我在创作,后半夜就把我先生叫起来帮忙修改。五六点钟我再起床背诵几遍,上午就去电台录音,一天要录制两三段,大概需要四五个小时。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不容易,要写好评书必须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有时候对作品不满意,气得直哭,甚至撕了重写。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想要有成绩绝非一日之功,必须要倾注心血。 刘兰芳和爱人王印权共同创作《岳飞传》 人民网:当年用评书的方式讲述岳飞的故事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起了很大作用。如今您将全国道德模范的故事改成了评书,并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全国巡演。您觉得在当下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不是也应该更多地采取讲故事的形式? 刘兰芳:中国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朝代更迭,一讲都是一个个的故事,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岳飞精忠报国、孝敬父母、和睦邻里,他的这些精神放在现代社会依然值得提倡——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如果人人都能有岳飞的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安定和谐。 2007年评全国道德模范的时候,中宣部有同志向我提议将道德模范的故事改编成评书。我就和先生一起,把他们的故事改编成了百余集的评书。道德模范的故事与我所秉持的通过评书宣传正能量的理念是一致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包括岳飞的“精忠报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充满趣味的故事,宣扬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这是当代评书人的责任与担当。 人民网:在对全国道德模范的故事进行改编的时候,哪位人物的故事让您印象比较深刻? 刘兰芳:在表演的时候,我深深沉浸在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中,并为他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召,决心以他们为楷模。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群众带去更多更好的节目。 最近一届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他隐姓埋名,用了30年的光阴研制出了核潜艇。当时我们中国人对“核潜艇”知之甚少,也没有每秒钟运算几亿次的大型计算机。但黄旭华带领着科研团队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最终攻克难关。我觉得应该把他的故事讲出来,用以教育当代的年轻人,让观众铭记他为国家做的贡献。 刘兰芳接受人民网专访(摄影:陈悦) 改革开放 评书发展正逢时 人民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您创作的评书内容也从历史人物扩展到当代的全国道德模范。这四十年给您的艺术创作带来哪些灵感? 刘兰芳:时代不同,我们的作品也不一样。如今可供现代人选择的娱乐方式多了,评书的观众听众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有不少人会在电台电视上看评书表演,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喜欢听评书,原因就在于我们评书有了新的语言和新的内容。 老艺人在评书创作时会引经据典,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本写的是清朝的故事,那本说的是民国的经历。因此,我们在创作评书的时候,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多创作一些现代的书,新书和现代人的距离更近。通过新故事、新人物,能让现代人铭记中国当代的英雄楷模。当然,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不畏艰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取得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我们也应该讲给现代人听。在讲历史故事的时候,语言要有新的精神,老书新说,旧书新评,才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人民网:您认为改革开放给评书这门古老的曲艺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兰芳:改革开放这40年,评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岳飞传》大受欢迎之后,评书在上百种曲艺形式中脱颖而出,全国各地形成了说书热听书热。出版业的勃兴又进一步推动了评书的发展,让评书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没有这40年的改革开放,绝对没有我们评书的今天。 然而,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艺的百花园姹紫嫣红,我们评书的热度已不能与当时同日而语。但随着媒介的发展,现在出现了网络评书,在网上听评书的人日益增多,我的《岳飞传》在网上的收听量破了一亿;另外,我了解到现在有许多家长也会让孩子听评书,既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又能通过评书里讲的故事陶冶孩子的性情。这都鼓励着我们要更好地要把评书艺术传承下去,把这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要说好书、说好英雄人物,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我希望把他们的精神与品德贯穿在节目里,寓教于乐,使听书者在笑声中获得启迪与思考。 人民网:评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日渐丰富,对说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觉得评书这些年来的发展对说书人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刘兰芳: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作为一名说书人,只要能拿出好的作品,就能获得很多演出机会,因为热爱评书的人仍有很多。但现代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多了,手机一拿,席地一坐,全世界的新闻尽收眼底。让人们放下手机,牺牲两个小时听你讲评书,如果他听完后认为这两个小时过得值,那就是成功了。挑战便在于此——老百姓的欣赏水平逐日提高,评书人要有真才实学,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都应该保持高水准,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 刘兰芳在“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上表演 人民网: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高水准? 刘兰芳:高水准的作品应该是既有思想性,又兼顾趣味性,要寓教于乐。无论是评书、戏曲或者其他曲艺形式,要宣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决不能哗众取宠、流于庸俗。 当然,光把正能量讲得头头是道也不行,作品必须得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有待于艺术家们提高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水平。练好手眼身法步,融合时代元素,这门语言艺术才能真正说到老百姓的心坎儿里。 我创作、改编、演出的很多作品,都特别重视体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故事本身也悬念不断、引人入胜,老百姓爱听,听完之后又能得到启发。我想,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我的评书才广受大家的欢迎。 人民网:我们知道您有一个外号叫“全国粮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外号的由来吗? 刘兰芳:这个外号是老百姓给我取的,不同的方言都可以讲评书,而我讲的是北京评书,无论到哪儿演出观众都能听懂,老百姓就给我取了这个外号。每到一地,观众的厚爱都让我倍感欣慰。我刚开始正式表演的时候走遍了祖国大地,而且不是一个地方蜻蜓点水演一场就走了,我曾经九下河南,十下山东。当时正值《岳飞传》风靡全国,我在安徽一个省就演了35天,每天演出两个小时。在凤阳县梅村的时候,我一进村,就听到鞭炮齐鸣,许多人挑着比我个子还高的锣,一边打,一边唱。虽然我当时还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但是有一句我听懂了——“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刘兰芳。”盼我干嘛来了?说书来了。让我感动得眼泪哗哗直淌。 今年正月十三,我还去了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天气虽然寒冷,地面上还结着冰,但观众的热情却不打折扣,我在舞台上往下看,人头攒动,让我非常感动。我一定在有生之年尽我绵薄之力,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刘兰芳在马街书会上表演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您觉得扎根人民给您的艺术生涯带来了哪些感悟? 刘兰芳:参加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我五十多年艺术生涯中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这次文艺座谈会对我而言,无论是人生道路还是艺术道路,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总书记讲话中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句话让我有着极大的共鸣。我们的文化艺术越到基层越受欢迎、观众越多。我们文艺工作者需要走下去,在人民群众当中扎根,这样才能够有生气,才能够将我们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作为文艺工作者,要从人民中汲取营养,永远为人民服务。到基层演出能让人感到真实、亲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的第二天,我赶往安徽宿州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牵手留守儿童的义演;几天后又赴河南宝丰马街书会,为基层文艺工作者进行示范演出。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的时代命题。 不舍观众 鞠躬尽瘁为传承 人民网:您今年已经74岁了,仍保持着很大的工作量,既要录书,还要下基层演出。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您继续前行? 刘兰芳:首先,我觉得评书确实是一门学起来非常困难的曲艺,我在初学阶段也吃了不少苦。我认为,评书应该是“学到老说到老”,我还要继续研究评书的艺术和它的精华,把评书传承下去,通过评书给世人、给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其次,我舍不得观众,观众的热情依旧激励着我前行。我岁数大了,每次演出结束都搞到非常疲累。但我只要一站上舞台,观众的掌声、笑声就鼓舞着我,让我觉得自己还年轻。不管台下是几千人或者是几万人,观众的掌声就是给我的最高奖赏。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还想继续为大家表演。 人民网:您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评书,然后将评书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您觉得评书艺术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刘兰芳:说书给予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心怀感恩。我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我作为说书人,能做的就是到基层为老百姓演出,用自己的作品和表演来回报老百姓对我的热爱。 虽然我有点说书的本事,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没有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视、没有人民对我的厚爱,我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周总理把文艺工作者叫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对得起这个名字。文艺工作者应该永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创作更多正能量的好作品。我们也许只是社会里的沧海一粟,但是如果能做到为国家、为人民做些贡献,就不枉为人的一生。 刘兰芳在练习新长书《彭大将军》(摄影:陈悦) 人民网:您刚才也提到,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评书这门传统的曲艺中去。您觉得评书该怎样才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和热爱呢? 刘兰芳:年轻人喜欢评书,是因为评书的语言很俏皮,南方叫“噱”,北方叫“包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抖一些包袱,让年轻人觉得有趣,自然就会喜欢。说到底,我们说书的内容要为现代人服务,才能吸引听众。 跟先辈比,我们现代的评书已经有了一些创新,而且舞台上的形式也有所改革,很多时候不方便,醒木和桌子都没有了,站着就可以说。更主要的是内容和语言的革新,老书新说,旧书新评。我们要适应年轻人的需求,让他们理解并喜欢我们的传统艺术,这样才能让传统的民间艺术焕发青春。无论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喜欢的网络语言,我们也会选择性地用一些。好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的语言更适合今天的观众。 人民网: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听评书的人其实没有减少,只是收听的方式不同了。您觉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评书艺术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 刘兰芳:评书的传承很难,很多观众以为演员在台上说了15分钟就叫评书,比如“温酒斩华雄”、“岳飞战吴珠”等等,这些是单段,学起来容易。真正的评书是长书,少则三五十万字,多则逾百万字,能每天讲两个小时,讲一年都不换书。 在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之下,这些年来听传统评书的人也少了。学习评书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且学成之后也不能确定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很多对评书有热情的年轻人因此而无奈放弃。所以我希望国家能在政策上给予学习评书的年轻人一些鼓励,能让他们安下心来将评书艺术学透、学精,将评书发扬光大。 当然,近两年评书发展的势头整体还是非常好的,北京卫视的《北京评书大会》将评书重新带回到了电视荧屏,网络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听书、说书。在此我也借人民网这一平台向社会呼吁,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评书、热爱评书,让评书这门古老的民间曲艺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光彩。(黄维 韦衍行)[详情]

黄群:台风中 他用生命撑起船舶梦
黄群:台风中 他用生命撑起船舶梦

  原标题:黄群:台风中 他用生命撑起船舶梦 央视网消息:在牺牲前一个星期左右,黄群回家探望了自己的母亲。他当时剃了个不太好看的平头,不好意思地对母亲解释说,理发师剪错了,也不怪人家。那天,他还帮母亲换了灯泡。 黄群 2018年8月20日,台风“温比亚”过境。 在辽宁大连中船重工760所南码头上,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在狂风巨浪中摇晃。这个平台对提升我国船舶多项核心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760所的质量总负责人,黄群果断带上11名同事携带备用缆绳冲向码头,对平台展开加固作业。 现场的监控视频记录了他们与海浪搏斗的身影:在300米长的码头上,一个浪头袭来,几名同志瞬间被海水吞没。等浪头过去,他们再次站起来,继续向前冲…… 然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黄群和另外两名同事被巨浪卷入海中,永远离开了这个他们战斗数十年并为之骄傲的岗位…… 在亲人、朋友的记忆里,投身船舶事业一直是黄群的梦想。1985年高中毕业后,黄群报考的第一志愿就是船舶与海洋工程。 在那个年代,报考船舶专业的学生大都怀有振兴中国海军的梦想,黄群也不例外。在大学里,他特别喜欢钻研,常常一个人默默站着观看船舶试验,嘴里还会跟着默念操作流程。 黄群平日里话不多,但是只要说起船舶、说起技术,他就能滔滔不绝。 毕业前夕在上海实习期间,黄群第一次登上了护卫舰。他兴奋极了,找士兵借了头盔,像一名真正的海军那样留了张影。 黄群第一次登上了护卫舰留影 1989年,黄群毕业了。他如愿来到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所工作。这一干,就是28年。 当时719所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10多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为了给员工发工资,所里不得不生产洗衣机、塑钢窗等去销售。没过多久,与黄群一起进所的15名大学生竟流失了一大半。 然而黄群坚持了下来,拿着微薄的工资,学着过硬的本领。他说,自己就是“钉子”,“钉”在这里不走了。他经常利用周末或午休时间加班,把图纸围着四面墙挂起来,然后趴在墙上修改图纸。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从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到质量总负责人,多年来,黄群参与了一批又一批国家重点舰船项目,还受到过“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院士的赏识。 黄群(左)与黄旭华院士 一次,一家外协工厂的设备要上装备,经过多个审批流程后,最后却“卡”在了质量部。原来,担任质量部部长的黄群发现“这个产品出现过脱漆问题,整改后还是有问题”,所以坚决不予通过。 在黄群和同事的努力下,所里建起了74项安全生产标准。后来,标准又变成了制度,成为单位的一面旗帜。 2017年,黄群被调到大连的760所分管质量安全工作。没过几个月,所里的质量安全体系就有了明显改变。2018年1月,在整个集团举行的质量安全考核中,760研究所的排名位居前列。 黄群写给儿子的信 在去大连履新前,黄群曾给儿子黄海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海智,你好!爸爸很想你,今天没回家,就住在藏龙岛这边,我估计4月份就要离开这里去大连履新了。” 如今,握着父亲的这封信,黄海智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爸爸很想你”。因为,他也很想爸爸。24岁的黄海智目前在德国留学,他希望毕业后能够回国,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详情]

一诺动昆仑:父子半世纪接力为英雄守灵
一诺动昆仑:父子半世纪接力为英雄守灵

  原标题:一诺动昆仑——父子半世纪接力为英雄守灵 艾买尔·依提生前在陵园给儿子艾尼瓦尔·艾买尔讲当年的故事(2011年4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新华社记者 巍巍喀喇昆仑山脚下,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庄严的烈士陵园里,225位各族英雄长眠于此。 1970年,一位退伍老兵来到这里,信守对战友的承诺,默默地做了一名守墓人。 他就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叶城县民政局退休工人艾买尔·依提。 “他们是我的战友,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如果没人为他们守墓,他们会感到孤单、寂寞。”这位老兵这样说。 这一守,就是47年,直到去年8月他因病离世。 一句承诺 重若昆仑 艾买尔·依提3岁时母亲去世,8岁时父亲去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艾买尔·依提考入喀什地区卫生学校。1960年4月,已经在卫校就读两年半的艾买尔·依提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开赴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第一线。 “当时有朋友对父亲说,别去参军,毕业后当个医生多好。”艾买尔·依提的儿子艾尼瓦尔·艾买尔回忆,“但是,父亲说穷苦人能翻身做主人,穷孩子能读上书,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现在国家和军队有召唤,自己责无旁贷!” 1962年,在和田服役的艾买尔·依提随部队翻越莽莽昆仑,在雪域高原阻击来犯之敌。战斗中,艾买尔·依提与他当年新兵班长司马义·买买提相逢了。 当时,喀喇昆仑山边防前线朔风凛冽、雪花漫天,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战士们相互靠在一起取暖。艾买尔·依提与司马义·买买提及其他几名战友约定:如果他们几个人中有谁牺牲了,活下来的人要帮助扫墓。 “当时爸爸也没往心里去。但没过几天,噩耗传来,买买提大叔英勇牺牲了。”艾尼瓦尔·艾买尔说,多年过去,每每提起这些,父亲都会眼眶泛红。 1968年4月,艾买尔·依提退伍返乡,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中学校长,但他怎么也放不下对老班长和战友们的牵挂和承诺。他常常向儿子回忆壮烈、感人的一幕幕—— “每次战斗,班长司马义·买买提总是端枪冲在最前面掩护大家。” “一次,与敌人肉搏,我被敌人压在身下,一名汉族战友冲上来,拼着命把我救了……” 1970年,叶城烈士陵园整修后面向社会招聘管理员。艾买尔·依提没有片刻犹豫,辞了校长的工作,带着妻子和仅6个月大的艾尼瓦尔·艾买尔,搬进了陵园里的小平房。 “有人无法理解父亲的决定,但只有父亲才懂得战友同生死的真正含义。”艾尼瓦尔·艾买尔说,“当年和父亲并肩作战的战友,有6人安葬在叶城烈士陵园,父亲觉得,能一辈子守着他们,值了。” 悉心守护 生死不离 新疆叶城烈士陵园,高耸的纪念碑林荫环绕。滚雷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爱兵模范张代荣,以及后来在新藏公路一线因公牺牲的225位各族英雄的大理石陵墓,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 “从我记事起,这里是一片戈壁滩,父亲带着我们一起种树。”艾尼瓦尔·艾买尔回忆。 昆仑山脚下的叶城县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终年干旱少雨,再加上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经费不足,当年的叶城烈士陵园很是荒凉。 为了让长眠的战友有一个好的安息环境,艾买尔·依提带着家人动手植树造林,美化陵园环境。没有水,用铁皮桶和轱辘车运;没有电,点油灯。寒来暑往,往昔寸草不生的苍茫戈壁,如今6000多棵树木傲然挺立,生机盎然。 “汉族战友喜欢松柏,爸爸就在罗光燮、王忠殿等烈士墓旁种下了松树和柏树;买买提大叔喜欢果树,爸爸就栽了两棵桃树。”艾尼瓦尔·艾买尔说,“我和弟弟妹妹都是在陵园长大的。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每天都带着我打扫烈士墓上的沙尘,每年光用坏的扫把不知有多少!” 随着年龄增大,艾买尔·依提开始担心:自己老了动不了,谁来干?艾尼瓦尔·艾买尔懂得父亲的心思,2002年辞去工厂的工作,接过了父亲的担子。 “爸爸虽然退休了,不论刮风下雨,每天还是步行几公里到陵园里来,扫沙子,种树,种花,给人讲烈士的故事。我对父亲说有我在,你就放心吧,但父亲根本不听,去世前一天还过来看看战友。” 2017年8月16日,艾买尔·依提因病去世,被安葬在陵园东北角。在守护陵园47年后,他,和各族战友永远在一起。 使命接递 情无绝期 “有人曾经问父亲后悔吗,父亲总是置之一笑。”艾尼瓦尔·艾买尔表示,自己一开始也不理解父亲的决定,后来明白了,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有一年夏天,一名烈士亲属辗转万里来到陵园。祭拜结束后,他向父亲深深鞠躬,说谢谢你,哥哥在九泉下知道国家没有忘记他,战友没有忘记他,一定会很欣慰。那天爸爸特别开心,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这些名字一个都不能忘啊!” “风萧萧的路上,多少金戈铁马和多少雨雪风霜;你一定在路上,征尘依然飞扬,你将儿女情长,折叠好藏进戎装……你走得如此匆忙,我沿着你的目光,追赶你的方向,我看到鲜花开满山岗。”这首每天回荡在叶城烈士陵园的军歌,是艾买尔·依提老人生前的最爱,也是艾尼瓦尔·艾买尔的最爱。 现在,艾尼瓦尔·艾买尔每天都沿着父亲足迹,打扫陵园,拔去烈士墓前的杂草,擦拭墓碑,看看坟边树苗的长势。有时,也会像父亲一样独自来到司马义·买买提、罗光燮、王忠殿的墓前说说话,或走到父亲墓前,汇报自己最近的工作。 “每一座墓碑都蕴藏着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或是一群可亲可敬的英魂。在这里长眠的烈士,牺牲时大多二十岁左右,许多都没有后人。我接过爸爸的班,也算是给这些可亲可敬的叔叔伯伯们尽孝,他们永远活在我心里!”艾尼瓦尔·艾买尔说。 这是他对父亲的承诺,也是对叔叔伯伯们的承诺。(记者顾煜、宿传义、江文耀、段敏夫)[详情]

视频

2018年08月16日 15:04|播放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